当风儿恋上你的香

第29章


只是张正伤势颇为严重,这人果然是条硬汉,虽然神情委顿,喝起酒来却连哼也不哼半声,这刻他酒劲上来伤势发作,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郏流淌下来,脸上居然丝毫没有露出痛苦之色。
    杨风看得心中不忍却束手无策,这时代医疗条件差得太多,当兵的受了伤也只能听天由命,若是伤口发炎也只能去见阎王。
    他身后花灵儿秀眉紧皱,也不说话便匆匆忙忙揭帘而出,只过了片刻却见她兴冲冲的闯了进来,手上还拿着几株山草树根。又一阵手忙脚乱,军中大夫依照将军夫人的吩咐,半信半疑的拿去洗净煮汤。
    纤手一拍除去手上泥土,花灵儿冲着张正嫣然笑道:“小妹没有料到这草原之上竟然也有上好的药材,害二哥白受了这么多苦,该打。”
    她心思果然灵巧得很,居然当下就跟着杨风叫起“二哥”,叫起来自然,丝毫不见忸怩之态。那张正自然舍不得责怪她,想说话时却眉头一皱忍不住发出一声惨哼,他也是疼得实在厉害,否则依着他的性子,必然不会如此失态。
    杨风见状恍然大悟:我这娘子是成了精的花仙,若论草药之学,只怕天下间还没有能强过她的。
    想到这里杨风眉开眼笑,也不管大帐里还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搂了花灵儿就是深深一吻,那花灵儿善解人意也不反抗,只恰到好处地抛了个嗔怪的羞涩眼神,那一种风流态度,也不知道看呆了多少人的眼睛。
    片刻之后几大碗药汤端了上来,看颜色清淡,丝毫没有浓重的药味。杨风一个眼神过去,花灵儿心领神会下,笑意盈盈亲自服侍张正喝了下去。
    服侍完张正,花灵儿还不肯作罢,娇喘细细端着药碗,亲自去喂一众北衙伤兵,众兵大惊之下哪里肯依,有几个伤势较轻的挣扎着就要下地,口中叫道:“小的自己来吧,不敢劳烦将军夫人。这于礼不合啊!”
    却见杨风长笑一声正色道:“诸位肯为我杨风舍弃性命,我的夫人伺候诸位吃药又有何不可。诸位都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汉子,就莫要在扭捏作态了。”
    这药草功效果然神奇得很,只过了片刻工夫张正紧皱的眉头就舒展开来,一众伤兵也有了精神,垂危的脸色红润沉沉睡去,伤轻的居然跳下地来,向着杨风郑重地施了个军礼。
    说话间张正眼中寒茫再现,片刻后却见他“腾”的一声站了起来,低声道:“从此刻起,北衙第一营只认得副指挥使杨风,什么姓桃的姓程的命令,到了北衙第一营都是一张废纸。你们怎么说!”
    不知什么时候,中军大帐周围却已经聚集了数百人,北衙众军一声呼哨,呼啦啦跪了一地,高声应道:“我等遵令!”
    杨风一挥手,带着招牌式的无辜笑容道:“诸位无须弄得如此紧张,杨风虽然顽劣,却总还懂得忠孝礼义,只是朝中奸人当道,不由得我不留一手。诸位都散了吧,过几天还有大仗要打,荣华富贵只在眼前。”
    有时候杨风觉得,跟聪明人讲话真得很省力气,你只需要稍微点拨一下,他自然就懂得怎么取舍。
    夜色渐浓,杨风刚抱紧花灵儿就沉睡过去,那夜月黑风高,凝重的气息笼罩住整个昆仑山脉,到了半夜下起雨来,细雨润物无声,夏草疯长。
                  第三十七章  绝境
    公元698年七月十二日,晴。
    清晨寅时未过就有亲兵来叫门,杨风打着哈欠坐起身来,却发现花灵儿早就醒了,正含情脉脉对着他笑。
    杨风一边穿衣一边干笑道:“娘子,你们花仙都不用睡觉的吗?”
    花灵儿俏脸习惯性布满红云,娇声嗔道:“就你贫嘴,张大哥他们早操练过了,此刻在中军大帐里恐怕已经等得急了。身为主帅竟然如此懒惰,羞羞羞。”
    杨风长叹一声赌气道:“官也没做多大,觉却越睡也少,下半辈子老子累也要累死了。真怀念以前的时光,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成天无聊到闷出鸟来。”
    花灵儿听的哑然失笑,安慰他道:“数遍朝廷大小官员,相公这兵部侍郎只怕是最清闲的一个,当京官的最惨,几十年没睡过好觉的也大有人在。你快起来吧,昆仑大军不日即将杀到,是战是逃,大家都在等你做决定呢。”
    一句话把杨风拉回到无情冰冷的现实中来,望着花灵儿苦起脸来。花灵儿暗骂自己糊涂,慌忙跟在后面快步去了。对她来说,哪怕能在大祸前享受一下片刻的温存,也已经足够了。
    卯时初,昆仑城北衙第一营中军大帐。
    十数名北衙军队长以上军官围坐一团,却惟独不见老穆拉,杨风问起时,原来老头一早就孤身一人“潜逃”出营,投奔叛军大队去了。双方约好以响箭为号,时机一到三声响箭,孤星族人在后队千箭齐发,一定要叫叛军吃个大亏。
    桌子上有一大幅手绘牛皮纸地图,却标注有“昆仑”字样。
    杨二笑道:“这张地图是我从萧封臣密室里面顺手牵羊拿来的,已经找人校对过了,山川河流都标注的很精确,无一差池。由此可见,这雷神萧封臣倒颇有几把刷子,不是浪得虚名。”
    张正听到这里紧皱眉头,苦笑道:“他这些年仗着来俊臣一手遮天,叛乱的准备早就做得充足了。刚才川陕都指挥使陈杨将军派人来报:坏消息是叛军主力分做两队,一队六万余众正在川陕境内围攻银川,另一队万余骑兵以昆仑大弟子成真为主帅回救昆仑,前锋已经到了三百里外,只需两日夜即可兵临城下。好消息是穆大哥手下千多骑射高手都在其中,萧封臣万万不会料到,这万余骑兵中会有人临阵反水。”
    杨风听的胆战心惊,涩声问道:“叛军为何会来的这么快,城中能战之兵只有五百余人,还要弹压昆仑百姓,五百人对一万人,这仗如何去打?”
    杨二收了笑容惨然道:“刚才忘了说了,安西都护府李天正李将军派人来报:安西大军前日发生叛乱正在围剿当中,一时半刻无暇东顾,他要咱们顶个十天半月,待他重整军马以后,昆仑城危局立解。”
    杨风拍案而起,怒骂道:“早不乱晚不乱,偏偏赶上军情紧急的时候乱,我看这位李将军是心里有鬼,不敢来见萧封臣吧!十天半个月,他要来给老子收尸么?”
    众将听得心中黯然却又无可奈何,这里天高皇帝远,那李天正又在安西都护府经营多年,早成了大草原上的土皇帝,鬼才会理精忠报国自损实力的皇命。犯上作乱他倒未必敢,借故拖延隔岸观火他自然是乐意的。
    此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杨大讷讷的问道:“将军,要不咱们弃城,跑吧。”
    杨风和众将听得眼前一亮,过了半晌却黯然失色一起摇头。,
    昆仑城地处昆仑山脉内的狭长地带,北衙第一营现在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军,往东是叛军大队,往北往西都是突厥人的地盘,往南便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打不得更逃不得。若是弃守坚城盲目出逃,只怕三两天就会被熟悉地形的昆仑骑兵追上,那可真得要死无全尸了。
    当真应了一句古话:来得容易去得难。
    事到临头杨风骨子里的狠劲上来,一咬牙一跺脚恶狠狠道:“跑不得便打,都说富贵险中求,只要打赢了这一仗,北衙第一营就此威镇天下,本将和在座诸位若是侥幸不死,便都是中兴大唐的有功之臣,你们怎么说!”
    他不说中兴大周,却故意把“大周”说成大唐,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了,显然是看穿了武氏江山即将崩溃,他熟知历史下当然敢做此豪言壮语,武则天数年之后便当退位,大唐江山重现辉煌,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开元盛世”。
    众将愕然对视半晌,心说:没想到这位行事乱七八糟的杨少将军竟然有如此眼光,只看他说起话来那份深信不疑的态度,竟然隐隐有预知未来的味道。古人说盛名之下无虚士,陪着这位胆大包天的少年将军赌上一票,没准就能搏他个封妻荫子的前程出来。
    他们原本就是捍不畏死的忠贞之士,半晌过后十几人一起半跪地上,轰然应道:“我等愿意跟随将军死战。”
    杨风哈哈大笑着走出中军大帐,看他背影倒似闲庭信步,居然再无半分恐惧和软弱。
    众将看着他背影:此人以不满二十岁的年龄,就有这样从容的气度和胆识,此战他若不死,必然就此飞黄腾达,再无半点疑问。
                  第三十八章  结草为阵
    午时三刻,昆仑城头,烈日炎炎暑气难当。
    手搭凉棚眺望几眼,只几天的工夫,城外的开阔地上野草已经长到了小腿肚子的高度,想必是连日夜雨再加上血水浇灌,那草养分充足长疯了吧。
    杨风灵机一动,喜笑颜开道:“张二哥,若是咱们在草中布几十几百道拌马索,没准那些叛军骑兵一时疏忽,就此通通跌下马来。”
    他在这里异想天开,张正却听得哭笑不得道:“我的将军大人,那些叛军又不是傻子,风吹草动下胳膊粗的绳索必然无所遁形,他们只须派几个人下马一道一道的砍过来即可,拌马索固然可以阻的了过万骑兵一时,或者让他们吃点小亏,却终究阻挡不住叛军全力冲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