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风儿恋上你的香

第33章


所过之处寸草不留,中者无救,非人力所能抵挡。
    又因为成真法力属雷,所以刀身上会满布青色电蛇,刀芒长只寸许,证明成真法力不足,无法将飞剑威力发挥到极限。然而只是这寸许青芒,也足以笑傲江湖,威震天下。
    花灵儿就那么俏生生的,义无返顾的挡到杨风身前,看她表情镇静自若,竟然没有丝毫慌乱神色。她本身是个花妖,最怕电闪雷鸣烈火焚烧,却不知道此刻哪来那么大的勇气,竟然能克服天性中的弱点。
    最令人诧异的是,异族少女阿菲居然也俏脸紧绷,一言不发的挡到两人身前,她与杨风两人相识才不过数日而已,竟然就肯舍身相救。
    张正哑然之后心下感动:若是有一个女人肯为了一个男人去死,那么这个男人,定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此刻却有两个女人为了咱们将军去死,便抛弃了功名利禄身家性命,又当如何?”
    一声中气十足的长啸从杨风立足之处响起,额头三纹立目大开,倾泻出紫色光华万道,柔和的光芒将花灵儿和杨风笼罩其中,却温柔的将阿菲弹了出去。
    风过处少女阿菲俏立在数丈之外泫然欲泣,却也没人有空理会于她。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见人生死相许。那天,前世,是你么,灵儿。”搂着怀中温软的娇躯,就在吻上炽热红唇的刹那,杨风喃喃问道。
    “无赖,还要问。”花灵儿心醉神迷的闭上星眸,羞急之下嗔怪道。
    然后两唇就相接了,接天之恋。
    眨眼间,凶厉无批的青色刀芒碰上柔和的紫色光华,激起一阵灿烂的火花之后,随即便敛去了。
    乌云散去,昆仑山重新被灿烂的阳光笼罩,温暖舒适到令人惬意。
    突然一个光圈从杨风腰间闪身而出,欢呼雀跃直取半空中霹雳双刀,光圈到处霹雳双刀节节败退,一时再无还击之力。
    打了片刻那光圈象是不耐烦了,大大咧咧沿刀身欺了上去,只听见叮叮当当一阵脆响,霹雳双刀寸寸折断,随即化作齑粉随风飘散。
    光芒敛去,知情之人看得清楚,那物正是杨风身上救命的宝贝,此刻正循着奇妙的路线,围绕着杨风自行旋转,神妙处令人心醉神迷,如有所感。
    唇分,花灵儿羞不可耐,嘤咛一声躲到旁边害羞去了,杨风却似意尤未尽,只盯着那红润双唇蠢蠢欲动。
    北衙众军,孤星族人一起单膝跪地,依照大唐军礼齐声呼道:“将军神人,属下拜服。”
    张正强行压抑住激动的心情,心说:只看这番场面,却象是将军大人被霹雳双刀所激,护身法力自然而然的本能反应。只是不知道这位神秘的立目仙童,全力施展法术之下又该是怎样一番惊天动地的场面,萧封臣,你败亡之相已现,这次真是老天爷也帮不了你了。
    欢声雷动中,胜利之师进城大肆庆祝去了,他们兄弟五人小别数日,此刻毫发无伤的重新聚到一起,自然再也懒的去管别人眼色。总之今日不醉不归,全军醉他个一塌糊涂,总是免不了的。
    北衙第一营就此名声大震,扬威天下只在眼前,北衙所属横行天下,大唐中兴之局,当从此刻算起。
    到了半夜却又下起雨来,细雨润物无声,掩盖住昆仑百姓啜泣之声,更将城外鲜血冲刷的一干二净,只有一片片生命力旺盛的韧草,得到血水浇灌却越发长得丰茂了。成王败寇,古来便是如此,败军之将身死,此刻自然无人去理会得。
    酒过三旬,杨风醉眼蒙胧下,挽着花灵儿纤细的腰肢回房去了。花灵儿似乎知道此事避无可避,或者根本不愿去避,倒落落大方接受了众将道贺。那夜昆仑城中一片喜气洋洋,淡雅的昙花香气弥漫在雷神府邸,熏人欲醉,也不知道勾起多少将士思乡之心。
                  第四十三章  名震朝野
    早朝时分,京师长安,皇城大内,太极殿中。
    时年七十五岁的武氏女皇端坐在高台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旁,三声锣响,自有司礼太监高声唱了个喏道:“有事速奏,无事退朝。”
    太极殿中顿时沸腾起来,文武百官喧闹成一团,奏的大多是前线战事如何不利,叛军前锋到达哪里,只是吵吵嚷嚷没个宁事,却叫人听也听不清楚。
    此时武氏身后闪出一名女子,冷声嗔道:“叛军还离长安可还远着呢,你们乱什么乱。陛下可还没死呢,你们怎么就琢磨起这武家的江山来了?”
    此人身穿粉色宫装,面貌姣好若妙龄少女,竟然正是跟杨风有过一面之缘的孟行云孟女侠。她此刻粉面含嗔,嗔中带煞,自然有一种威严气度,只是不知道她究竟是什么身份,居然敢在太极殿中出言不逊,张口闭口谈论起武则天的死活。
    文武百官应声闭嘴,胆子小的竟然当场跪到地上,口中求饶道:“上官女师恕罪,我等心忧前线战况,一时不查惊扰了皇上,罪该万死。”
    若是杨风此刻在朝,自当恍然大悟心中了然:原来这位喜欢身着粉衣行走江湖的女侠客,居然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从幼年开始辅佐武则天,史称其“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武则天晚年更是对她言听计从,舍不得半点打骂。也只有她敢在武则天面前谈论武家江山,若换做别人,早被左右拉下去抄家灭族了。
    说话间武则天昏花的老眼一睁,倒着实有些威严的气度,这位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此刻却温柔的很,只疲惫不堪的道:“好了,好了,兵部尚书何在,有什么紧急军情报上来吧,莫误了军国大事。”
    武官中应声滚出一员老将,惊慌失措道:“回万岁,西北来报,西线叛军十万余众正在围攻银川,安西都护府指挥使按兵不动,陕甘一地岌岌可危。东线叛军前锋已经打到黄河,国师率大军拒敌于虎牢关,形势不明。”
    他说话间都是哭腔,倒似死了亲爹一般凄凉。
    武则天见他如此窝囊倒有些忍不住了,怒骂一声道:“你身为当成一品大员,兵部主官,未闻喊杀之声倒吓的屁滚尿流,成何体统。你给朕抬起头来,朕要灭你这饭桶九族!”
    等那人惊惶万状抬起头来,武则天却哑口无言楞住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她一个嫡亲的武氏叔叔,至于这人什么时候爬到兵部尚书这么高的位置上,就连她也不太清楚。
    旁边上官婉儿自然又是一阵冷嘲热讽:“别看了陛下,前任兵部尚书薛正薛大人,早在半年前就被来俊臣一伙诬陷,您一道圣旨下去,连人带族满门抄斩了。只走脱了薛家独子,下落……不明。您这位叔公大人是饭桶不假,至于灭他九族一事,我看就免了吧。”
    她本想说出这位薛家独子的下落,话到嘴边却不知为何收了回去,也可能是觉得武家亏欠人家太多,还是嘴下留情的好。
    武则天哑口无言呆坐半晌,却又不知道如何收场。奈何那位兵部尚书乃是揣摩圣意的高手,就此借驴下坡告老还乡去了。
    武氏女皇气得眼前一黑,却又不能真的拿他怎样,只得无力的摆摆手,就此作罢。
    放眼处满朝文武跪了一地,都战战兢兢不敢抬头,这些年杀的人太多,临战时才发现居然找不出一个派的上用场的。
    上官婉儿适时冷笑道:“陛下也别找了,有点本事的将领早被你杀光了,这些武将老的老昏的昏,您也别指望了。”
    她们君臣两人一向如此说话,武则天早习惯了上官婉儿冷嘲热讽的态度,她怒从中起,却把满腔怒火都发到群臣身上:“看你们这副贪生怕死的窝囊样子,明日都给朕到前线督战,谁敢不去自己上吊吧!”
    文武百官叫苦不迭中,宰相狄仁杰排众而出,洒然笑道:“陛下无须为此烦恼,前日西北飞鸽来报,飞骑将军,北衙副指挥使,兵部侍郎杨风,亲率北衙第一营五百轻骑,奇袭昆仑叛军老巢昆仑城,又大败数万叛军骑兵精锐于昆仑城下,而自身无一伤亡。西北叛军后方有这样一个大钉子,西北战事未必就那么凶险。”
    以杨风的为人,歼敌一万自然要吹成败敌数万,他没吹成斩首十万众已经算是很对得起良心了,这位耿直忠厚的狄大人一时不查,倒被他蒙混过关。
    一番话说的武则天一头雾水,她与杨风素为谋面,只依稀记得此人是国师新收的关门弟子,还曾经占过死鬼周兴十万两银子的便宜,至于封了他个什么官,武则天却也记不太清楚。至于此人如何从济南城千里迢迢调到西北,那就更莫名其妙了,可能是当时叛军来势太猛,兵部百忙只下弄错了吧。
    上官婉儿对此事却知之甚深,她当初派杨风去西北却没安什么好心,她一心想把闺中好友慧忠从风言风语中解救出来,更想把一段不伦之恋扼杀在萌芽之中。却不料这位本该尸冷多时的少年将军,居然莫名其妙在西北立了个大功出来,当真令人匪夷所思。
    听到这里她却有点不信,狐疑道:“狄大人可别被叛军的假消息骗了。五百轻骑如何能大破数万骑兵精锐还不损一人?”
    那狄仁杰原本就是个说书的高手,当下就按照战报一五一十的说将开来,只把杨风说成是天将下凡,古之白起,说到激烈处如“结草成阵”“万箭齐发”,只听的文武百官啧啧称奇,齐声赞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