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风儿恋上你的香

第38章


只看他带着区区千多人马纵横敌后如入无人之境,便可知道令徒的实力。”
    顿了一顿,这位学识渊博的当朝宰相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情,掩嘴失笑道:“还记得那天死鬼周兴鼻青脸肿的从济南赶回来,微臣愕然之下旁敲侧击。这才知道,大名鼎鼎的周扒皮居然心甘情愿被杨小将军讹诈了十万两银子,杨将军智将之名从此不胫而走,绝非偶然。”
    一言既出,武氏官家摇头苦笑中,群臣自然又是一阵讨好的靡靡之音。
    能被这时代最有权势的几个人如此指点评论,当真是世间最大的荣耀。若是杨风身在此地,虽然难免会有点脸红,也许半推半就也就照单全收了。别人是喜怒不形于颜色,他却是脸皮绝对够厚,勉勉强强也有成为一代名将的必要条件,世事离奇,莫过于此。
    只有上官婉儿没来由的俏脸一红,似乎是想到了别的事情,羞了一会她却忍不住打趣道:“陛下何须烦恼,依我看来,你只须赏赐他几个大大的美女就是了。这位国之栋梁乃是个出了名的惜花之人,他的风流事迹,早从济南府百姓口中传便天下,更被无数读书人津津乐道,呵呵。”
    说到后来她自己倒忍不住先笑了,神色间竟然有些羞赧之情,暧昧的很。
    慧忠听的尴尬无奈,武则天听的哑口无言,幸好有老成持重的狄仁杰出来打圆场。这位忠义之士一捋颌下长须,神情里却带着七分溺爱之情,呵呵乐道:“此事微臣也有所耳闻,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些句子虽然难免有些轻浮,文采却是斐然,无妨,无妨。”
    君臣几人谈笑间,话题居然总是围绕着杨风打转,说出去只怕也不会有人信。
    其中有一个中年人却躲在一边低头不语,只是他眼中的狂热却暴露了他真实的想法,那是一种执着,追求,或者说对权力的向往。
    没有做过皇帝的人,永远无法体会那种高高在上的虚荣感是多么的震撼人心,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曾经做过几天皇帝的李显。这个朝廷上,也只有他,才体会过那种至高无上的尊崇。
    一个人被自己的亲娘夺去手中的权力,他会甘心吗?没有人敢去讨论,因为那结果太过骇人,也不是什么人都承受的了的。
    片刻过后武氏女皇蹒跚着起身,油然自得道:“好了,好了,美女是赏不得,否则国师会怪我教坏了徒弟。就赏金银珠宝,封地也好。此事千万马虎不得,否则未免寒了前线将士的心,哪位卿家愿去昆仑城传旨?”
    一言既出,满朝老弱病残却哑然无语。时逢西北战场激战正酣,到处都在打仗,到处都有危险,有能耐的都到前线去了,一群文官谁敢开这个口啊,皇上都说了“此事千万马虎不得”,若是有个闪失,误人误己可就糟了。
    李显抬起头来的时候,眼神却变了,变的诚惶诚恐恭顺无比。
    很难相信一个人可以把眼神变幻的这么极端,然而显然李显在这方面做的很好,甚至那语气就象谦谦君子般坦然:“儿臣愿往,儿臣自幼学了些武功,此去昆仑不远千里,儿臣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对于这个自幼受宠的儿子,武则天的感想是很复杂的,然而自从他退位以来,做事中规中矩倒也没闹出什么乱子,他办事,武则天还是很放心的。
    “去吧,不要丢了你们李家的面子。”武则天有些感慨的说。
    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难为她还以李家的媳妇自居。虽然外人不知道是真情还是假意,话里有话却是显然的。
    李显低头掩饰眼中一闪而过的精芒,生在帝王之家,母子间却要如此勾心斗角,也许也是人间一大惨事。
    昆仑城外,草长莺飞,夏末秋初的时候,这西北塞外荒凉之地却已有些寒意了。
    数百里外几十万人纠缠在一起打成一团,北衙第一营中军大帐里却清闲的很,甚至还有些香艳的气息。
    杨风越来越喜欢这种左拥右抱的惬意生活,虽然有一众兄弟不时的抗议他们的肉麻行径,总的来说还是舒适的。
    正和众人说笑着,李显到了。
    李显的气度是雍容华贵的,他绝对可以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架势,然而他却没有如此去做。他相信自己的表情绝对是很有杀伤力的,那是一种亲和中带着点从容,甚至还有些掌控一切的信心。
    香案已经摆开了,十几员有品有官的将领齐刷刷跪了一地,接圣旨的礼数是务必要周到的,丝毫马虎不得。
    虽然这些人跪的不是自己,李显还是很迷恋这种凌驾越万人之上的优越感,那是一种令人全身上下舒坦无比的强效电流,没有亲身体会过的人,永远没有机会去领略,那种甘甜中带着点忐忑的酥麻感觉。
    如果不是若干年前一场变故,以及接踵而来的更多场变故,眼前这些人跪拜的对象,恐怕会是名正言顺的天子吧。
    眼前这个瘦弱的古怪少年,恐怕就是近来名震西北的杨风杨大将军了。不要问他为什么会知道,这纯粹是一种直觉,一种处于上位者敏锐的直觉。
    难道就是这个半大的孩子,带着一千多人在叛军身或搞风搞雨,硬把昆仑叛军拖在西北一个多月?莫非就是这个笑起来一脸无辜的乖宝宝,屡屡以寡敌众屠尽叛军精锐?难道这位黄毛少年,就是打动了上官姐姐芳心的才子猛将。
    目光落到花灵儿和阿菲同样美丽的俏脸上,李显却有些恍然了,毕竟此事太过离奇,太令人匪夷所思。
    然而这位集千万宠爱于一身的杨大将军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李显惊骇欲绝,只一句话,就让他心神大乱,失去了控制一切的气度和心神。
    这种失态绝对让李显尴尬,却又让他不得不得心悦诚服的赞叹一声:杨风,胆大包天之徒,聪明绝顶之辈,自古英雄出少年,古人诚不欺我。
    到底是一句什么样的话,能把见多识广的中宗皇帝吓的手足无措?后文自有分晓。
                  第四十九章  谋略
    那时候,杨风眼神中一阵闪烁,以十成十诚挚的表情道:“小将不知是我大唐李殿下驾到,有失远迎,罪该万死。敢问李殿下,可否念在我等身上有伤,就此站着接旨?这些日子跪来跪去的,小将倒觉得有些太过辛苦,说不定哪天小将心中一乱,就此带着几位老婆回家种地,也是很有可能的。”
    一句话中包含着无限深意,隐晦却不艰涩,只是有点太大胆。
    大唐李殿下和眼前的钦差虽然是同一个人,却已经是多少年以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
    李显自从退位之后便无官无职,在宫中也是个可有可无的懒散闲人,二十多年了,没人如此称呼过他。
    身上有伤就要站着接旨?是不愿跪,不肯跪,还是不想跪,或者是根本就不能跪,又或者是现在不愿意跪?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初时的慌乱过后,李显错愕的眼神对上了杨风清澈的眼神,便爆起一阵激烈的火花。李显心中一阵不忿,就想用凌厉的眼神将此人驯服,却无奈的发现,眼前这个一脸无辜的少年,根本就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因为此时杨风的眼神里,居然满是坦然和坚定,是对某个事实深信不疑的狂热,甚至还有点桀骜不驯的意思,但是却又表现的无比忠诚。
    那一阵热血澎湃的感觉浮上李显心头,使的他依稀回复了少年时代的莽撞。又不动声色拿眼一扫,十几号彪悍的将领不知道什么时候站起来了,只在那里木然没有表情的昂然挺立,居然丝毫不见他们有什么惊讶的神情。
    杨风收起正容干笑道:“殿下莫怪,别人都是以法治军,小将却喜欢跟属下们称兄道弟,这里十几个人只有一条心,殿下放心便是了。”
    李显无语沉吟了一会便决然了,只见他一咬牙,压低声音沙哑道:“不跪便不跪,也省了本宫许多麻烦,这圣旨便留给杨将军私下里看过也就罢了。本宫跟众位将军一见如故,却很喜欢跟众位兄弟相称。莫说是现在,便是以后换了称呼,大家也是可以不跪的,若违此誓,叫我李显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聪明人跟聪明人说话果然是简单,只寥寥数语就表明了心迹。他若不是当机立断心狠手辣的人,日后也轮不到他去做皇帝。
    杨风是不愁他不合作的,在这个实力大于一切的时代,是绝对没有人肯把送上门的权力拒之门外的。杨风才不相信,一个沉寂了二十年的雄才大略之人,会甘心一辈子做个平淡的闲人。
    如此一来气氛便缓和了许多,杨风恭身一礼笑道:“小将无礼,竟然要殿下站了这半天。后面准备了西北特酿的羊奶美酒,请殿下这就去品尝一番。”
    李显也恢复了雍容华贵的气度,洒然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为兄早就想纵马驰骋于塞外草原之上,也好感受一下西北健儿干云的豪气。在深宫之中呆久了,为兄几乎要忘记了当年男儿本色。”
    旁边张正自然也是个聪明人,闻言应道:“殿下确实应该多出来走走,这羊奶酒刚入口时腥臊的很,细细品来却只会觉得回味无穷。若不是来到西北之地,就算皇上也未必喝的到。”
    李显显然是心情很好,盯着张正沉吟道:“我记得你,原本是北衙军第一营的营官,号称北衙第一名将,似乎是因为得罪了推事院才降为队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