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风儿恋上你的香

第42章


萧封臣祸及无辜,虽万死难辞其咎,你为何还要护着他!”
    张雪莲虽有些愧疚,却终究一挺娇躯,凛然道:“师徒之谊,养育之恩,却终究是要报的。他若死了,咱们一众昆仑弟子也只有血战到底,绝不独活。”
    数十万人哑口无言中,叛军所属却振奋精神,居然勉强恢复了点生气。此女虽有些是非不分,忠义之心却是很有一些的,自然有其可取之处。
    数十万人灼灼的目光中,杨风脸上阴晴不定沉吟半晌,方断然道:“放人!”
    北衙军毫不迟疑,齐刷刷让出一条通往城内的路,大批战士潮水后退,昂然护卫在杨风两侧。
    数里外都护府大军喧哗声中蠢蠢欲动,却被盛怒之下的杨风抖手便是一道疯神雷电,前排士兵仓皇后退中,余波荡漾掀翻了数十匹战马,这才罢休。
    数十万道奇异目光的注视中,萧封臣步履蹒跚的踱回城内,从头到尾未发一言。只是他看杨风的眼神却很复杂,仇恨中带着彷徨,有一分畏惧,甚至还有些感激。
    当张雪莲与他交错而过的时候,她的眼神是决然的,再没有半分留恋,做徒弟做到她这个份上,却已经是让人尊敬的了。
    夜风愈加冰冷,这时候敢说话的也只有张正了,他眉头一皱在杨风耳边低语道:“大人,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然而杨风却掩面神秘一笑,带着无辜的表情邪笑道:“我知道。”
    张正愕然:眼前这个人,自己这位五弟,越来越有资格争霸天下了,行事也越来越难以捉摸。这一次明显又是个精心设计的阴谋,只是,针对的又是谁呢?
    懵懂中,张正隐约抓住了事情的关键,他有些犹豫,却在片刻后释然了。
                  第五十三章  驴说
    “从前有两头又渴又饿的驴,而他们面前放着一桶水和一捆青草。”杨风说这番话的时候表情是很严肃的,“其中一头驴,不知道该先喝水还是先吃草,结果饿死了。而另一头,一边喝水一边吃草,结果撑死了。若换做你们会如何做?”
    说这番话的时候,北衙众将济济一堂,却都沉浸在玄妙的寓言世界里。
    李远伸展了下酸痛的腰肢,惨哼一声道:“贤婿,你私放叛军统帅,此事若传到武皇那里,难免便是个天大的罪名,你却还有心思在这里讲笑话。你岳丈打了一辈子仗,自然不懂你这些文绉绉酸溜溜的东西。”
    一言既出,自然有几位五大三粗的站出来附和。其中倒也不乏名将之后,姓徐的姓尉迟的都有,更多的却是姓李的。
    李氏一脉百年前从关中开始开枝散叶,这许多年下来,李氏子弟势力早深入军中,自然是免不了的。
    张正仰天打个哈哈,长笑道:“左右都是个死,属下倒觉得撑死比饿死要安逸的多了。若由属下来选,自然会选择先饱餐一顿,然后舒舒服服的晒着太阳死去。”
    众将狂笑声中,一员李姓小将忍不住道:“张将军这话就怪了,明明有草有水,却为何不能慢慢的吃,而非要去死。”
    有见识的互相使个大有深意的眼色,一起点头。听不懂的自然一头雾水,摸着后脑发起呆来。
    窃窃私语声中,杨风有些意兴索然的挥挥手,无趣道:“我现在就是一头快要撑死的蠢驴,若不弄出点事情来,我早晚要被一大捆青草撑死。算了,听不懂便听不懂吧,这些话也不是说给你们听的。”
    众将愕然间不知所措,李远却有些明白过来,干咳一声道:“我等身为军人,不该问的自然不会问,咱们只认得虎符军令,兴许还有些儿女私情,只要不是他姓萧的坐天下,咱们却管不了那么多。”
    气氛一时尴尬到极点,却自然有机灵的出来打圆场。
    阿菲性感的小嘴一撅,冷笑道:“咱们都是些愚昧的化外之民,自然不懂的什么指驴为马的深奥道理。依我看,分明是某人色心大动,跟人家姑娘早有私情吧。如若不然,又怎么会放跑了人家师傅。哼!为红颜义释雷神,挺有传奇色彩的哟。”
    干咳声中,众将脸色尴尬站起身来,支支吾吾便都溜了。
    后院起火,葡萄架倒,此事可大可小,却是外人帮不上忙的。就连张正等人也丝毫不顾兄弟情谊,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老将李远居然还是个有趣的妙人儿,他临走之前一挺大肚子,呵呵笑道:“贤婿放心,小女虽不才,却是个知书答理的大家闺秀,深知三从四德。只要你明媒正娶有了名分,兰儿却不会管你有几房小妾。”
    长笑声中,阿菲长发一甩也跑掉了,她的借口倒也简单:“本小姐去帮灵儿姐姐救治伤兵,本姑娘才懒的跟你在这里磨牙。”
    银川城中死寂一片,城外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后边夜杨风一声令下,北衙军退后十里安营扎寨,任由都护府大军将银川城团团围住。
    那时候老将李远皱眉道:“赵忠这是要抢功了,贤婿,莫非咱们就这样放弃到手的战功?”
    杨风此刻还有些脚软,闻言漫不经心回道:“无妨,昆仑派主力还在,这城,一时半刻是攻不下来的。咱们看热闹好了,不出三天自有分晓”
    黎明,浓重的雾气中,都护府大军顶着盾牌徐徐推进,喊杀声再起,银川城再次陷入到惨烈的攻防战中。
    杨大杨二还有些不服,却被杨风使眼色打住了,那一番睿智的话,听的众将哑口无言:“须知鸟尽弓藏的道理,不要再多说了。我已经自请连降三级,上面若是许了,那咱们兄弟从此性命无忧,皇上若是不许,那我只好另做打算,早做安排。”
    第二日黎明,太极殿,早朝时分。
    武氏女皇一把将战报撕的粉碎,勃然大怒道:“他是蠢驴,那朕便是赶驴的?好一个别有用心的驴说,这是说给朕听呢。义释雷神为红颜,他杨风好大的胆子,竟然风流到战场上去了,就不怕朕砍他的脑袋吗!”
    文武百官默然,却无一人敢替杨风说话。此事触犯了武则天大忌,谁也不会蠢的惹祸上身。
    况且此事也实在过于荒唐离奇,见过风流的浪子,却没见过这么风流的将军,百官想替他辩解却又哑然,实在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报信的探子吓的战战兢兢,却不得不如实禀告:“回皇上,杨将军还说,他自知罪孽深重,自请连降三级使用,愿意在北衙军中做个小小的参将。还请皇上念在他忠心耿耿的份上,就痛快答应了吧。”
    武则天闻言更怒,颤颤巍巍好一个巴掌,狠狠煽到那探子脸上:“混帐,他杨风把朕当成了什么人,莫非在他心里,朕便是喜欢自毁长城,翻脸不认人的昏君么!”
    说话间只有上官婉儿敢冷笑连连,淡然道:“杨风说的倒也没错,此战他不能胜,更不敢胜。借驴说事,呵呵,有意思,他担心朝廷卸磨杀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原因只有一个,他原本不姓杨,而是姓薛。而这位姓薛的比他爹聪明多了,这是在试探朝廷的底线,望陛下妥善处理。”
    一言既出,百官哗然,薛氏一脉满门忠义却被抄家灭族,更是大周朝末年一桩天大的惨案。
    哗然声中,那探子却把心一横,壮着胆子颤声道:“回皇上,杨将军还说,倘若皇上没有当场治他的罪,他便保证三日内取萧逆性命,而且还不伤朝廷一兵一卒,如若不然,他愿意提头来见。”
    文武百官闻言又是一阵哗然:那雷神英雄了得有万夫不挡之勇,又岂会任由他人处置。这位杨大将军吹牛吹的没边,绝对是没救了。
    上官婉儿哑然失笑声中,武则天却有些苦笑不得,没好气道:“那小混蛋还有什么话要说,一起报上来吧。”
    探子心中一凛慌忙道:“皇上英明,杨将军还说,朝廷应该夸大为怀,只追究萧逆一族的责任,其他昆仑弟子既往不咎。否则的话,这场仗还要打上个几年,天下百姓已经够惨了,经不起折腾了。”
    这种新鲜的言论,自然是这时代的人闻所未闻的。在连坐制度盛行的唐朝,这种言论简直是大逆不道,与造反无异。
    哗然议论声戛然而止,太极大殿陷入到死一般的静寂里,就连上官婉儿和武则天也因为这样一句话陷入到深深的沉思里,一时间失去了说话的兴趣。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武则天终于无力的挥挥手,退朝了,片刻之后圣旨也拟好了:杨风私放敌酋,按罪当斩,朕念其功勋卓著,慈悲为怀,只革去杨风兵部尚书一职,以观后效,钦此。
    圣旨传到银川城下北衙军中,老将李远摸摸脑袋奇道:“这道圣旨下的不痛不痒,满篇废话,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杨风摇头苦笑:“不好也不坏,是非成败谁又说的清楚。总之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夹着尾巴做人总是没错的。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当下由花灵儿代笔修书一封,借阿菲的神箭射到银川城内,信上内容简单的很:今晚子时,杨某愿进城与诸位一叙,清蒸红烧,任君处置。
                  第五十四章  闯营
    夕阳西下,远处是长河落日,大漠满风沙。
    激战了一天的银川城平静了下来,高大坚固的城墙外遗尸处处,很显然,赵忠的攻击并没有收到多大成效,反而激起了叛军的誓死抵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