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义从通政司出来,明媚的阳光,让他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不寒而栗。问题出在哪了?
似乎是徐景昌这小子答应太痛快了。
其实纵容地方,由着下面人折腾,这种弊端古已有之,而且很少有朝廷官吏愿意管这个烂摊子。
这里面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徐景昌的粪土花朵论,固然精彩,但还有其他理由,比如说京官辛苦,要想发点财,捞点好处,就只能靠着外放,或者出去办差。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外派乡试主考。
翰林诸公,号称清贵,其实清则清矣,贵却不一定,有嫩多过得就跟穷鬼一样,十分艰难。
翰林官想要发财,一般有两个途径,其一是经筵,就是给皇帝讲课,然后按照道理,皇帝会赐宴。
而到了这时候,不光能吃,还能拿,也不光是拿些吃吃喝喝,还有那些名贵的餐具,金银器皿。
全都拿回来,吃经筵,算是学问不错的翰林最好的捞钱技巧。
再有一种,就是外放考官,每到科举年,就要从翰林院挑选官吏,派去各省,担任乡试主考。
主持一省考试,能有多少油水,自不必多说……而且也不用徇私舞弊,泄露考题。这些都太明显了。
只需要透露一下文风,展示一下偏好,那些有心人自然知道怎么迎合考官。
毕竟八股文的好坏,是个主观性极强的东西,完全可以在不知不觉间,提拔出自己想要的人。
主持一省乡试,弄个几千两,难度一点不大。
这还只是翰林官,像督察院,户部,吏部,大家伙都有自己的小技巧。
总体来说,地方官烂一点,贪一点,他们下去办差,就能多弄一点,收钱也方便。
不然的话,地方上都是海瑞、包拯这种人,朝廷大员下去,可是会头破血流的。
“这些还都是小事,其实有一件事,是我一直提防的。”蹇义跟夏原吉念叨。
而夏原吉也是机灵鬼,立刻明白过来,“我懂了,你是怕地方官吏入朝?”
蹇义叹道:“洪武朝的时候,侍郎出则为布政使,布政使入则为尚书,朝堂和地方,官吏升迁,畅通无阻。彼时朝中官吏,也多是精明能干之辈。只是这些年来,越来越不成了。”
夏原吉轻笑,“是啊,京官和外官,其实是两条路,虽说是殊途同归,但是朝中诸公也不想有人来抢位置。蹇天官主持吏部,算是帮了大家伙的忙,徐景昌那么能折腾,竟然没有触碰此事,他的本事也很寻常。”
蹇义可不这么看,“他这些年已经把监察御史,户部十三个清吏司,甚至是工部官吏,都赶去了地方。剩下的人,不是他不想,而是陛下不允许。你我也算是简在帝心,等闲撼动不得。”
两位尚书说到了这里,也都同时沉默下来,这一次针对百官俸禄的问题,究竟会怎么样?
万一地方烧起来,火会不会蔓延到吏部和户部,谁也说不好?
夏原吉思忖再三,“蹇天官,这么看来,只怕就要牺牲掉地方官吏了,不然咱们没法脱身。”
蹇义颔首,“我自是赞同,只是唯恐还不够啊。”
话题再一次陷入了沉默,不够的意思,自然是要看徐景昌那边的意思了。
这位大明的牡丹花王,到底在打算什么?
徐景昌把胡濙叫来,“现在各部的评价,依旧不怎么样?”
胡濙道:“确实,天下混乱,自然是朝臣无能。”
“那地方衙门呢?评价如何?”
胡濙苦笑道:“不好说。”
“不好说?”
胡濙道:“就是不好说,毕竟咱们的人下去,有好些地方,根本不让咱们查,他们把老百姓死死捏住,哪里能听到一句半句的坏话?”
徐景昌怔了片刻,长叹道:“事到如今,必须要拿点非常手段了。”
徐景昌说完,也不怠胡濙多问,就直接进宫,先去见了朱棣。
君臣聊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徐景昌这才出来,随后又去了武英殿,正好看到了杨荣、杨士奇等人在这边。
“见过定国公。”
徐景昌笑着摆手,让他们坐下。
“两位杨学士,在京官吏俸禄过高,这事情大家伙都知道……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地方上到底拿了多少钱,官吏又贪了多少,你们能有个初步估算吗?”
两人先是一愣,随即杨士奇躬身道:“定国公,自从藩王府废掉之后,每年地方能减少五百万石的粮食。藩王府的田庄交给地方之后,又能增加百万石田赋。结果一年多以来,只给朝廷缴纳了区区八十万石粮食,其余全数截留。”
杨荣也道:“再说火耗的事情,太子殿下在江西厉行整顿,光是火耗减少了三百万两,也就是说,过去江西一省,每年就从老百姓身上多盘剥三百万两。放眼整个大明,一十三行省,又是多少钱,端的是触目惊心,不敢多想!”
徐景昌点了点头,“还有吗?”
“有。”杨士奇又道:“这几年朝廷鼓励工商,虽说设置了税区,但是地方上还是能想办法增加一些,就算是一个县城,每年增加万八千两的商税,并不是难事。”
徐景昌颔首道:“这些事情,果然是触目惊心,想不到我大明竟然有如此多的弊端。伱们两位有什么看法,如何才能根治?”
面对徐景昌问计,两个人都陷入了沉默,这是个谁开口谁就要倒霉的事情。
过了好一会儿,杨荣才道:“定国公,下官不才,愿意去地方上,整理吏治,清除火耗,如果不成,情愿意领罪。”
杨士奇顿了下,也说道:“下官同样愿意。”
面对两个人的主动请缨,徐景昌摆了摆手,“这些话你们心里有了就好,千万不要说出来,尤其是不要在明天的议政会议上。”
两个人顿时一惊,不解其意,“定国公,您的意思?”
徐景昌又摆了摆手,“不用多问,你们只管记得百言百当,不如一默。”
交代完毕之后,徐景昌就回家哄孩子去了。
至于杨荣和杨士奇两个,也算是当世的聪明人。
徐景昌这么说,肯定是在憋一个大招。
只是这一招,究竟要落在谁的头上,还真说不好。
但或许他们不会是那个倒霉蛋吧!
一转眼,就到了武英殿会议。
朱棣,太子朱高炽,全都赶到。
徐景昌按照惯例,主持会议。
他先叹道:“诸位,治国先治吏,吏治不清,国家不宁啊!尤其是地方官吏,天高皇帝远,又是一人独断专行,往往肆无忌惮,败坏国典,残害百姓,所在多有,不能等闲视之。”
蹇义立刻道:“定国公所言极是,我以为必定严厉整顿地方,杀一批,办一批,震慑天下人心,才能收到奇效。”
夏原吉也跟着道:“没错,我看不如挑选一些精明干练的臣子,分派各地,前去督办政务,严查贪墨,给朝廷和天下一个交代。”
这俩人一唱一和,已经露出了峥嵘的刀锋,该谁去整顿地方,也已经呼之欲出。
杨荣率先提出百官俸禄的问题,你说的,就由你去收拾烂摊子,这很合理吧?
不愧是朝中顶级厉害的人物,这一招斗转星移,用得精妙准确,恰到好处。
按照杨荣的额脾气,或许主动请缨,争取多一点权柄,效果会更好。可徐景昌已经交代了,不要接这个茬儿,闭嘴别说话。
杨荣忍住了,杨士奇也低着头,盯着自己的朝靴。
徐景昌却是笑了,“两位尚书所言极是,地方属实缺少整顿,必须派遣重臣下去整顿,才能事半功倍……对了,太子殿下,江西的吏治大为改观,可是殿下之功啊!”
话题突然到了朱高炽的身上,他顿了顿道:“不敢居功,其实只要能够上下一心,不难整顿。”
徐景昌道:“这话自然是不错的……可是我大明在地方上,权分三司,很难真正同心协力。太子殿下去了,自然没有问题。如果寻常臣子去了,很难有这样的威望。所以必须是重臣亲自前去才行。”
朱高炽笑道:“定国公的意思,莫非是要让六部九卿重臣,去到地方?”
朱高炽看似随口的一句,却让在场许多人大惊失色……这位太子殿下,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说想要逼着九卿重臣去地方?
杨荣和杨士奇全都沉默不语,心中却是起伏不定,心潮澎湃……话虽然不多,但处处透着杀机,绝不是简单的事情。
譬如说蹇义等人,想要牺牲掉地方衙门,但是却要用杨荣等人冲锋陷阵。
谁去办这事,自然不免疏漏,只要抓住把柄,也就破了杨荣等人的势头,火不至于烧到朝廷,动不了在京诸公。
而徐景昌又是怎么应付的?
他顺着这帮人说,但是却把太子和江西的例子扯进来,这下子等于无限度拉高了外派官吏的等级。
除了六部九卿,谁又能比得上太子的级别?
悄然之间,就把火烧到了蹇义等人身上。
这份功力之深,着实让人惊叹。
说起来这几位翰林官,还真没法正面招架,不说话完全是对的。
朱高炽的这句话。已经让其他人很不好招架,哪怕心中惶恐,也不敢随便说话。
唯独朱棣,他哼道:“太子不要胡说,朝中政务繁忙,朕怎么能离得开诸位卿家?”
朱高炽笑道:“父皇,孩儿也就是那么一说……至于朝政忙不忙,孩儿可不知道。”
朱棣目光落在了徐景昌身上,“定国公,你觉得九卿要不要去地方上,朝廷能不能忙得过来?”
徐景昌道:“启奏陛下,朝廷自有规矩在,这么长时间,已经运转良好,缺席数人,问题不大……这样吧,臣愿意主动请缨……”
“不行!”朱棣直接打断,“通政司承接上下,兼顾内外,没了谁,也不能没了你。还是看看其他人,有谁愿意替朕分忧?”
有谁愿意替朕分忧?
谁愿意站出来?
蹇义和夏原吉偷偷互相看了眼,心里头拔凉拔凉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他们算是倒霉了!
“陛下,臣愿意出京巡视。”
朱棣笑道:“蹇卿家身为天官,不辞劳苦啊!当真是表率群臣。只是你一个人,也只能去一省罢了……夏尚书,方尚书,雒尚书,吕尚书,你们几位,可愿意一起前往地方?”
被点到名字的众人目瞪口呆,我们是无辜的!
尽管他们一万个不愿意,却也只能躬身,“臣等愿意前往。”
顷刻之间,在京六部尚书,全都要换人了……不对,还有个礼部尚书黄观呢。
(本章完)
小说推荐
-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 1392年春,太子朱标病逝,大明朝一片悲痛。渡劫失败的大修穿越成为朱元璋,一心只想转交国运,重走修道之路“二虎,宣燕王入京”奉天殿内“老四,你来当太子”正准备积蓄实力的朱棣“啊”然后…没有靖难之役的大明 祖孙四代联手的大明!五龙同朝的鼎盛大明 作者:银楼吃糖所写的《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无弹
- 穿越架空银楼吃糖连载中
- 最新章:请假迎检
- 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
- 【轻松+愉快+软饭硬吃+狗粮+爽文+种田】书名又《大明:女婿,我才刚靖难,你给我准备这么多《大明:我的夫君太有趣了《我靠恋爱玩转大明—一场大火,燕王朱棣的长女永安郡主险死还生,却失去了女子最以为珍视的容貌 从此郁郁寡欢,不以示人。朱棣为了女儿的幸福,公开招婿。却没有一人经受得住考验 穿越而来的李逍,
- 穿越架空过节长肉肉连载中
- 最新章:第7章 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歌曲
-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来大明第十年,于西域创下偌大基业 燕王府中,朱英和后世永乐大帝朱棣相谈正欢 时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标薨 朱英随朱棣南下京师吊唁 朱棣:可恶至极!没想到竟是本王亲手送他上位 朱元璋:老四是个好孩子,把大孙给咱送来了 朱英:日月光辉之下,皆我大明江山 作者:执笔见春秋所写的《大明皇
- 穿越架空执笔见春秋连载中
- 最新章:第761章:老爷子的霸道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穿越到明朝,成了朱棣的第四子,朱高燨用一枚爆仗,打响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炮 从此,靖难之役,设立奴儿干都司、营建北京、浚通大运河、郑和下西洋,我无处不在 历史的车轮,从虞夏商周,到两宋元明 历经风雨,万千坎坷 每一任皇帝,面对历朝历代的兴衰荣辱,如履薄冰 朱高燨说,有我在,大胆干 有我在,大明王朝将红
- 穿越架空星月长江连载中
- 最新章:第484章 大结局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作者:明镜要高悬所写的《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明镜要高悬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大明:朱棣跪求我打造大明仙朝
- 八百年风华,掌握空间钥匙,十五岁考中进士,做一桃源小县令,大肆搞基建,发展商业 权倾朝野不如富甲天下,公主芳心暗许,皇子溜须拍马,快意人生 作者:香水一冬所写的《大明:朱棣跪求我打造大明仙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香水一冬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明仙朝
- 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 建文四年,靖难之役结束,嘴硬的方孝孺被永乐大帝下旨诛十族。姜星火就是这第十族的一员,躺平等死的他在诏狱开启了咸鱼模式,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跟诏狱里越来越多的“狱友”聊天“黑衣宰相姚广孝?他那三脚猫屠龙术算个屁,他明白什么叫王朝周期律吗”一位秃头狱友闻言,捏碎了手里的念珠“七下西洋郑和?可惜没有完成环球
- 穿越架空西湖遇雨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百四十七章 吏治
- 大明:我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 穿越为朱棣第四子朱高燨,他发现每隔数年,自己脑子里就会多出一个人格:始皇帝嬴政,人屠白起,兵仙韩信,冠军侯霍去病,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 他以为只有自己有金手指,殊不知亲爹朱棣可以推演气运,模拟皇子人生 模拟太子朱高炽,在位未满一年病逝,孙子是瓦剌留学生,兵败辱国 模拟汉王朱高煦,造反失败,被朱瞻
- 穿越架空摆烂的阿屠连载中
- 最新章:第383章 剑指鞑靼,各方云动!
-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 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永乐大帝】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作者:零号硬币所写的《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零号硬币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六十五章情绪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