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春色

第六十八章 交流


    两个人深入交流了下,刘义符得知了居婉是从凉国被拐子拐带到建康来的。
    凉国……?
    刘义符脑门上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特么是哪个凉国?
    刘大少低头皱了皱自己的眉头,用小脑筋快速思考了一下北方的混乱局势,结果……愣是半天没想起来凉国是个哪个小国家。
    这也不怪刘大少,本来前世就不是很清楚这个时间的历史,而且目前暂时也没有人和他系统的去讲过北方,尤其是西北的混乱局势,刘义符现在会一脸蒙碧也很正常。
    并且,加上自家老爹刘君侯现在还没北伐到哪里去,目前的用兵重心主要还在蜀地和燕地两块地方,后者是自己作死,前者则是主动跳反,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和自己手底下的人讨论的很多时候也是这两个地方的情况。
    是以,虽然刘大少在东府悄悄咪咪地旁听了这么久,架不住很多时候刘裕都只是简单的提一下西北的糜烂局势,以及发生了一些极为严重问题的时候才会拿出来说一说,诸如不限于这个国家被灭国又复国啦,那个国家把自己主君背刺独立啦,或者是某个不讲武德的把自己老丈人干掉自立山头啦……
    总结一个字,乱!
    自前秦的皇帝苻坚被东晋打得溃不成军后,北方就乱成一锅粥。说来前秦本来是很有机会一统天下的,只要拿下东晋这最后一步,结果,成功被谢家掀翻。
    最直接的情况不争气的前秦经历了淝水之战后一夜分崩离析,成了大大小小的众多国家。
    经历了这么些年的大鱼吃小鱼地“河蟹”发展,现在东晋北方隐隐有了一超多强的局势。
    一超则是有望统一的国家则是由是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大魏,但是现在南方的晋帝国更多习惯称之为成为“后魏”,以区别三国时期的“前魏”。
    而历史上,这个魏国有个更为有名的称号——“北魏”。与一超相对的“多强”,则是环绕“一超”魏国四周。
    其实说“多强”都是抬举,除了那么一二个,对大魏有些威胁,其余其实都是些小国家。
    以魏国为中心,魏国南面是东晋没什么好说的,魏国东面的是被拦腰斩断的两个燕国,而西边就比较乱了,大致可以分为是“三凉”和“二秦”外加一个之前提达到过要闹独立的“蜀国”。
    你要问“三凉”和“二秦”,难道是是三个凉国,两个秦国?
    对的,你没有理解错,这三个国家国号都是凉,有两个国家国号都是秦……坑爹呢,都特么不会起国名儿是吧。
    实际上这个几个国家国号取成这个卵样,很大程度上是想争个正统,或者很多国号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地方的古称,这些君主都希望自己名正言顺地继承已经灭亡国家的政治遗产,也不想改。
    当然,其实也没啥遗产好继承了,国君姓都不是一个姓了……
    而这种行为,翻翻历史也不是个例了,说白了就是为了一个名正言顺,说白了就是给自己找补的一块遮羞布。
    五胡一开始乱华灭亡东晋的时候,第一个打出旗号的刘渊建立的国家就是“汉”,而刘渊,给自己找补正统地位,找一个统治的合法身份的时候,瞄上了阿斗,咱俩都姓刘,你就是我异父异母的亲祖宗,得,直接把自己祖先给撅了,于是刘渊直接把刘禅当做了自己的祖宗,视自个儿为正统……
    当然,这就是纯属扯淡,刘渊是个正儿八经的匈奴人,甚至追溯起来自个儿祖宗还是匈奴单于;刘禅是个正儿八经的汉族人,刘邦后代,人种都不一样。刘渊姓刘纯属是因为是当时汉代为了安抚归附的南匈奴人,给他的祖先赐姓“刘”,所以,就是纯属刘渊想东拉西扯攀关系而已。
    当时刘渊的单于祖先要是泉下有知,估计会气得从地下活过来把刘渊给掐死。
    话收回来,这件事情上,刘渊可能做的自有苦衷,不过刘渊却开了个头,后面很多少数民族的君主为了自己皇位的名正言顺,就会绞尽脑汁去找正统。
    实在是,自己祖宗八辈平民,有的甚至还是奴隶,得了,身份上找补不了,那咋办呢,有大聪明一拍脑额,就在国号上找补吧,于是可以见到五胡十六国里面很多国号都是搞继承制,你叫赵国,我也叫赵国;你叫秦国,我也叫秦国;你叫燕国,我也叫燕国……
    这里面不光是有并立的,也有那种为了前后延续政治,所以不动国号的,比如前凉和后凉,前秦和后秦,前燕和后燕……
    所以相同的年号动辄三四个,甚至有四五个的。
    比如,刘渊定下的国号叫汉,结果不肖子孙后面改国号为赵,石勒从赵国自立后没动国号,史称后赵,和自己老东家打擂台;后面的西北地区也是前凉和后凉并立,实际上两个凉国之间没有半点关系。
    至于现在出现在关中地区的两个“秦”,以及现在西北地区出现的三个“凉”,也是个中典,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国号相同的国家其实没什么值得惊讶的了。
    于是就导致了刘义符至今都非常混乱西北局势,几个国号相同的国家更是一团乱麻。
    真·整个“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
    山西西北地区(×)
    大晋西北地区(√)
    晋西北,大晋西北地区,嗯,没毛病。
    刘大少地理不好,就不耻下问地问了下凉国在哪里,怎么判断大致方位的呢?
    嗯,以魏国为标准参照的,这样刘大少心里才有点谱,估测了一番,发现这凉国离得还真远,刘义符心里忖度了一番,估摸着离建康有小两千公里路了。
    除开刘义符自己所在的东晋,是自己生活的地方,最为熟悉,第二熟悉的就是北方的魏国了。
    毕竟,刘大少再怎么不熟悉北方那些小国家历史,至少对北魏这个国家还是有印象的,说起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只要接触过一些历史的,多少都有那么些印象。
    刘大少可不想当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甚至于,刘义符知道北魏的某些具体情况还会此间很多人要更加清楚。
    不论是按照还没改变的历史发展脉络来说,还是按照现阶段的实力来说,北魏都是目前最有可能统一北方的一个国家,而且趋势的基调在刘大少没来之前其实已经定下了。
    就是现在多了刘大少这个变数后那就不好说了……
    不过目前,作为小屁孩的刘义符还只能皱着眉头,心里疑惑地发问,一个小女孩怎么会被人口贩子拐带到建康的这么老远的地方。
    按照道理去自产自销的话,这特么也没必要千里迢迢跑这么远啊。
    结果居婉解释倒是让刘义符觉得很有道理,也非常强大:因为据说有建康的权贵好这口。
    当然居婉在说辞上说的还是很隐晦的,刘义符还是大致听懂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建康权贵有很多都馋她身子,那个拐子也听说了,于是拐子觉得来把居婉带来建康后能卖出高价钱,然后还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一合计,于是就克服艰难险阻一路把她带来了建康。
    很好,很强大。
    一语双关。
    涩涩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力。刘大少心想这句话简直是诚不欺我。
    刘义符觉得自己还是小觑了这帮老涩批闲得慌的心理,自己都好歹玩玩养成游戏,等人慢慢长大,这帮衣冠老殷笔干脆是直接动手?
    看来有异域之风的胡姬不光到哪个时代都有广阔的受众,而且此间因为胡姬不是大晋臣民,这帮老涩批甚至还可以荤素不忌。
    呸。刘大少觉得不耻,暗暗啐了一口。听着居婉的话,刘义符的心里又那么一丝隐隐的不对,不过很快他就被居婉的状态整得想笑。
    进入了马车,那个动不动就踹自己一脚的居婉竟然安分了不少,除了一问一答后,她把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让刘义符一时间竟然感觉到有些不适应。
    难道怕自己也兽性大发?呸,我倒想,都还没长好怎么办事情,也就那些老茵碧下得了手,咳咳,我是说刘大少也没长好。
    刘义符也就想一想而已,不过他应该是觉得对方太紧张了。毕竟,现在让她留下还是滚蛋都在自己一念之间。
    居婉也似乎感受到了自己能不能留下来的命运掌握在了这个小郎君手里,居婉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似乎,还挺紧张?
    刘义符看着面前捏紧了自己小拳头的居婉,心中暗笑,你不是挺喜欢踢本郎君么,继续啊,赶紧恢复一下,咱还是喜欢你那种桀骜不驯的样子。
    在完完整整地听完居婉的解释后,刘义符低着头仔仔细细想了想,对方身世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小孩子能有多大问题嘛,简直小题大做。
    不过对于某些士大夫的节操,刘义符也是有所耳闻的,倒是真的相信对方为了整这么一口荤素不忌而像这般大张旗鼓。
    历朝历代走私军火都是屡禁不止,更不要说在此间还是个人命如草的世代了。
    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个市场只要利润足够还会越做越大。
    这很正常。
    所以,刘大少确定了对方身份和,现在想的是,如何合理的安排对方进东府,现在肯定是不可能的了,那只能一会先把居婉安排到其他地方,等到回禀了自己老娘张阙,让给居婉整一个“合法”的户口后,再把对方接进东府。
    今天晚上该如何过呢……
    随即,刘大少似乎想起了什么似的,对居婉说道:
    “汝先等一下。”
    刘义符掀开车帘,对着钱大富嘀咕了几句。
    马车速度慢了下来,钱大富转头看了两眼车厢内,似是有些犹豫,不过也架不住刘义符的念叨,便点了点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