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人本就矮小,直到宋时,大举遣倭女到泰州一代“借种”,其身高才略有改善。不过即便如此,到了明代,依然只有一米出头的平均身高。
而倭国皇族,因为少与外姓通婚,在身高方面,甚至比寻常的倭人还要更矮一截。这怀良亲王,朱肃看来看去,勉强也就能有个一米。就这样的矮冬瓜,敢说本王是黄口小儿?
也不先撒泡尿,看看你自己什么德性!
怀良亲王对于汉语并不十分精通,消化了许久,才将朱肃的这一长句话给理解通透。对于身高想来这矮老头也是自卑已久,猛然大喝一声“八嘎!”,就要伸手去摸刀柄。
“亲王阁下!你想对明国的皇子拔刀,莫非是要倭国承受上国皇帝陛下的雷霆之怒吗?”藤原赶紧大喝道。
“就是大元,也曾被我大和的勇士杀得片甲不留。明国又怎样,还能比大元更强吗?”怀良亲王口出狂言。
朱肃神情更加鄙夷,这矮厮说的这么理直气壮,却是脸都不要了。大元两次无功而返是因为遇到了台风,和你口中所谓的“大和勇士”有个屁的关系?
见倭人欲对殿下行凶,朱肃的身后,随行的明军精锐们已经举起了火铳,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面前的倭人武士们,气氛一时剑拔弩张。藤原见怀良亲王还是想要拔刀,大声道:“请来明国的援兵是天皇陛下的旨意,怀良亲王,你是要僭越吗!”
怀良悚然一惊,脸上现出纠结的神色,一会过后,才将拔出一半的倭刀收入了刀鞘中。他虽然确实是蓄意挑衅,但本意却是激得明国人先行动手,这样自己才能名正言顺的让手下将他们斩杀在此,这样一来,长庆天皇也奈何他不得。
但眼前这个明国皇子很明显不是省油的灯,丝毫没有被激怒,反而一脸戏谑,气的自己险些失去了理智。
而且,那些明军手中拿着的那些“铁棍”,虽然看上去并不锋利,却不知为何,让自己背后寒毛直竖。
总而言之,这里不能由自己先动手。
“……哼,我们走!”怀良收刀入鞘,狠狠瞪了藤原一眼,干脆带着自己的人,直接离开了此地。他这一走,诺大一个码头呼啦啦的少了一大片人。朱肃原还以为这些倭人都是来迎接自己的,现在想来,这群家伙大多是来者不善,就想着激怒自己之后,将自己这些大明来客全部堵在码头上伏杀。
“殿下……是小人接待不周……”似乎也是刚刚意识到怀良的险恶用心,藤原此时,也已经流了一身的冷汗。他催促朱肃道:“这里不是久留之地,殿下还请随小人来,前往安全的地方再叙。”
“嗯。”朱肃点点头,遂与沐英留下四千五百明军守卫船队,自己则带着五百人一同入城。为了不吓唬到倭国天皇,朱肃觉得五百人入城已经够少的了。但即便如此,这五百人在倭人眼里,依旧是了不得的大部队,一路上,不断有平民远远的跪下恭迎自己这一对“大名老爷”,路上的武士见了这些人,也露出了惊骇戒备的目光。
“对了,高先生呢?”朱肃突然想起了什么。据他所知,高启此时便在前方的“吉野”城中。既然如此,以他的了解,高启无论如何,都该在码头上迎接自己的到来才是。
“高大人……高大人身体,有些许不适……”藤原面色有些古怪。“殿下莫急,小人现在就是要领殿下,前往高先是的府中。”
朱肃还在戒备,这藤原是不是有什么古怪,却见入城之后,他果然将自己引到了一间悬着“高府”匾额的府邸之中。这座府邸与其他宅院不同,很明显有着浓浓的苏松庭院的风格,在这种地方,也只有高启能弄出这模样的屋子,朱肃心中的疑心顿时去了一半。
等入府看到了高启,朱肃剩下的那一半疑心,则瞬间变成了震怒:只见高启躺在床榻上,脸色惨白如纸,一副命不久矣的模样。见了朱肃,他挣扎着想要相迎,脸上是毫无虚伪的喜色:“殿下,咳咳,殿下,您可算是来了!”
“草民,草民,拜见故国吴王殿下……”
“高先生!”朱肃飞快上前,与沐英搀扶住了起床相迎的高启。他这才发现,高启的身上,竟隐隐露出血色。房中也是汤药味与血腥味并有,顿时目露杀气的看向藤原:“藤原,高先生如此,是怎么回事?”
此前遣高启与姚广孝入倭国之时,自己可是嘱托过藤原这个地主,务必保障好这两位大明大才的安危。没想到今日相见,高启竟是身受重伤。莫非这藤原又一次变节了?
“殿下不要怪罪藤原卿。前因后果,还是由吾直接说与殿下吧。”高启拦住了朱肃,救下了瑟瑟发抖的藤原,而后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的经历长话短说,告知了朱肃。
原来,自数年前登陆倭国、并与姚广孝分开之后,高启便按照此前与朱肃商量出的计划,借着藤原的公卿身份,以明国才子的身份,接近倭国南朝的长庆天皇。
倭国上下虽桀骜不驯,但却素来仰慕华夏文化。自百年前白江口之战,被大唐暴揍了一番之后,更是对唐国文化奉若神明,高启本就是华夏才子,对于吟诗作对等更是信手拈来,又是大明来人,与倭人明显不同。
故而很快在倭国受到追捧,成为了倭国南朝大名鼎鼎的“交际花”,更是受到了天皇的重视,将其以幕僚视之。
同时,在藤原的努力下,那一份朱肃版的“倭国起源”亦通过高启的影响力,在倭国广泛传播。开始时倒也有不少倭国的有识之士,对这种说法大加驳斥。可不知为何,他们翻找倭国文献资料,竟然越找越发现,自己这些倭人的祖宗,还真就和华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秦朝的方士徐福,怎么看怎么像自己倭国的“神武天皇”。
而自己这些人的祖宗,想来想去,还真就有可能是徐福带来的那些童男童女!
朱肃也没想到,他一开始只是信口胡诌,经过高启的完善和倭国人自己给这亲明“起源说”添砖加瓦之后,这个学说竟然当真在倭国生根发芽,变得越发牢不可破了起来。再加上藤原大肆渲染天朝的繁华,越来越多的贵族加入了“亲明派”,渴望回归祖宗故地,做高贵的“唐人”,不再当一个边陲之地的蛮夷番人。借此,藤原在南朝的势力也越发壮大,竟一跃成为了南朝朝廷最为重要的掌权者之一。
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南朝之中,还有另一股掌握兵权的力量“怀良派”。而且从倭国整体上来看,南朝的局面,也早已日薄西山。
反而是由幕府将军足利一族所掌控的北朝,正蒸蒸日上。而且北朝之中,也并没有多少人信奉这所谓的“起源说”。
(本章完)
小说推荐
- 穿越大明后,我被朱元璋穿越了
- 网文填坑节来袭,独家番外连载爆更,大佬包场免费看。永乐三年,靖难战火渐渐褪去,诸王宴享胜利果实 而我,穿越成了大明嫡次孙朱瞻墉,可问题出就出在,我前脚刚到,后脚就被朱元璋穿越了…朱瞻墉“皇太爷爷,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朱元璋沉默良久,一字一顿“老四,这个混账…瞻墉啊,咱要将你扶上大寳之位…PS:本书又
- 穿越架空眨眼的星芒连载中
- 最新章:写在最后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被穿越者所中兴的数百年后,大唐的辉煌与荣耀已然不再,大陆中央王朝与遍布诸洋大洲海外唐人诸侯的矛盾,却已经不可妥协 不可知的混沌命运中,无数人和势力,为了吃饱肚子的朴素念头、向欺压者们复仇或是结束乱世的简单理念,乃至风光门楣,封妻荫子,打破旧秩序,浑手摸鱼实现和追逐自己的欲望和野心,甚至开创一个新时代
- 穿越架空猫疲连载中
- 最新章:云和山的彼端之孙应龙的狼之口,
- 大明:开局多子多福,老朱气麻了
- 下载客户端,查看完整作品简介 作者:混迹六道所写的《大明:开局多子多福,老朱气麻了》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混迹六道连载中
- 最新章:第493章 当真是反了!
- 大明:开局炼制僵尸,老朱震惊了
- 朱栎意外穿越大明,成为了本该夭折的九皇子身上,后又在一个刘伯温的建议下改名为朱栎,封汉王 同时,朱栎还意外继承了道家八种道统,从此一个修道的藩王诞生!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意外获得一个可以模拟大明国运的祥瑞之物 惊喜之下,朱元璋开始推演太子朱标,结果却发现太子朱标时日无多,英年早逝,朱元璋泪崩 推演皇
- 穿越架空大虞歌连载中
- 最新章:127:萨日朗,萨日朗,朱匣烽萨日朗!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 夭寿了!一觉醒来,竟然穿越成为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此时,胡惟庸的心里是崩溃的 胡惟庸案,那可是洪武年间最大的案子,前后牵连了数万人啊。这会儿,估计他的九族都在黄泉路口打转呢 幸好,下一刻,胡惟庸激活了日常悠闲系统。只要享受日常生活,就能获得奖励 于是,胡惟庸决定,这丞相咱不做了,谁爱做谁做。老
- 穿越架空楚国隐士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方孝孺和解缙跃跃欲试
- 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 楚泽意外穿越洪武年间,并且还成了一个新晋的主簿!而面对杀官如儿戏一般的洪武大帝、楚泽直接就放弃了挣扎 于是、他选择了自曝穿越者身份。老朱:你说你来自未来,那你告诉咱 咱的大明未来如何了?楚泽:陛下,您的大明,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 虽轰轰烈烈,但还是亡了!老朱:那咱再问你,咱太子将来治国如何 标儿让
- 穿越架空妖道本妖连载中
- 最新章:第525章:有好玩的
-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 1392年春,太子朱标病逝,大明朝一片悲痛。渡劫失败的大修穿越成为朱元璋,一心只想转交国运,重走修道之路“二虎,宣燕王入京”奉天殿内“老四,你来当太子”正准备积蓄实力的朱棣“啊”然后…没有靖难之役的大明 祖孙四代联手的大明!五龙同朝的鼎盛大明 作者:银楼吃糖所写的《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无弹
- 穿越架空银楼吃糖连载中
- 最新章:请假迎检
- 摊牌了,我真是大明星
- 万小峰重生了,但这新的身份有些尴尬。他有一家即将倒闭的电影公司,欠了几百万的高利贷 他本来是想跑路的。然而这时却有个大小姐想带资进他的剧组。本来只是想骗点跑路费的 谁成想电影火了 作者:我等饭所写的《摊牌了,我真是大明星》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我等饭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逼婚
-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 洪武二十五年,朱炫穿越了,成为了一个被遗弃在木盆里,顺着河流漂荡的弃婴 恰逢朱标逝世,朱元璋在钟山脚下散心,捡到了朱炫 为了活下去,朱炫果断抱上朱元璋的大腿,以可爱的笑容,治愈了朱元璋丧子之痛,让朱元璋把自己带回宫中 朱元璋本想查一查朱炫的来历,但在一查之下,竟然是自己的乖孙,朱标的小儿子 此时太子
- 穿越架空陈喵呜连载中
- 最新章:第489章 收回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