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平叛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人在北京的朱由检也是一刻都没能闲着。
他之前让黄景昉办的事后者已经办好了。
足足一百二十六名适龄孩子将启程前往英国进行留学。
路线是从北京往广州,走广州出海去印度,最后搭乘东印度公司的船去英国。
牛津和剑桥大学将会接纳这批学生。
“都是从北直隶、南直隶精挑细选出来的,平均年纪十四岁,都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博学、聪敏。”
朱由检翻看着花名册,黄景昉就在一旁叨叨。
“人都安排在哪了?”
“暂在翰林院住下。”
“召进皇宫来,朕和他们见见。”
黄景昉躬身:“是。”
朱由检随后看向王承恩,开口说道:“大伴,从锦衣卫挑一个能干懂事的百户来。”
“奴婢省得。”王承恩兼管着锦衣卫事,锦衣卫上上下下哪些能人心里清楚,很快就给朱由检带来一个名叫乐纲的锦衣卫百户。
“卑职乐纲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抬手免了乐纲的礼,俯视着:“读过书吗?”
“回陛下,读过。”乐纲垂着脑袋:“卑职是廕封,家父曾为翰林博士,外放做过一任知府。”
朱由检有些讶异:“那你这算是诗书传家了,怎么不想着科举入仕,反而廕封进了锦衣卫呢。”
乐纲低着声音答话:“家父、家父曾一时糊涂,给魏忠贤立过生祠。”
朱由检顿时恍然大悟,明白过来。
想来乐纲这个锦衣卫百户,就是因为其父给魏忠贤立生祠换来的。
那确实没法参加科举了,东林党人能让乐纲科举通过才叫有鬼呢。
不在这個话题上纠结,朱由检交代起差事来:“既然读过书,朕给你个差事。”
“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没那么严重。”朱由检端杯饮茶,语态轻松:“带着你手下的一个百户,后面哪也不要去,什么差事也别做,朕给你们安排几个老师,教学英语。”
乐纲一时间都没明白过来,下意识想抬头去看朱由检,都扬起来了一半才回过神赶忙重新低下。
“是,卑职领命,一定尽快学会。”
“时间紧,朕估计最多也就给你留半个多月,你要用心些学,先将基本的日常沟通所需学会,剩下的在路上和海上学,朕打算让伱这一支百户去英国,护卫我大明的学生在英国留学。”
哪里是英国,什么叫留学,乐纲一概不知,但他也没问,叩首应了下来。
皇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哪里需要那么多问题?
乐纲离开之后没多久,黄景昉就带着一百多名少年进了皇宫,朱由检将之全部召进皇极殿。
呼啦啦的,一百多孩子全跪了下来。
“叩见陛下。”
见礼的声音乱哄哄一片,和长期演练的百官比起来差出太远,让黄景昉脸上稍微有些挂不住的尴尬。
“都起来,快都起来吧。”
面对这群学生,朱由检的神情隐去了三分唯我独尊的霸气和高傲,取而代之的是和煦。
朱由检离开龙椅,踩着御阶拾级而下,站到这一百多名学生的前面,含笑开口。
“都是我大明的好儿郎啊,看到你们,朕很高兴。”
没人答话,面对大明朝的皇帝,这群只有十几岁的孩子早已紧张的手足无措,哪里还有胆气能张开嘴,说出话。
朱由检当然不会因此而介意。
“朕看了你们的家世,很好,很优渥,都是耕读传家的好孩子,你们聪慧、机敏,你们朝气蓬勃,所以朕选中了你们,我大明朝选中了你们,知道朕选中你们,是为了做什么吗?”
朱由检抛出的这个问题,足足过了半盏茶的时间,才有一名学生战战兢兢的抬起头。
“学生听说,陛下召见我等,是为了将我等送往一个叫做英国的外邦进行学习。”
朱由检抬了下眉头:“没错,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那学生战战兢兢走出来,先是作揖又觉得无礼,便跪下来答话:“学生阎应元,通州人。”
阎应元?
好熟悉的名字。
江阴三公!
朱由检想起了这个名字,便想起了江阴,想起那震人心脾的江阴八十一日。
脸上的笑容稍微褪去了些,抬手。
“起来说话。”
阎应元站了起来,垂首站着,为自己的贸然答话感到紧张。
“你没说错,不用害怕。”朱由检暗咳一声,清了清发紧的喉咙,继续和颜悦色的开口:“朕打算让你们去另一个国家学习,一个离咱们大明很远很远的国家。
希望你们不要怨恨朕让你们背井离乡,离开父母、亲朋和同学,因为朕希望你们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的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但这个危机并不是来自于天灾、也不是来自于外患,而是来自于我们内部,留在国内,你们或许可以通过科举来入仕,来成为官员,成为宰相,但那不够,不够拯救我们这个国家。
因为即使你们有朝一日成为宰相,这里,也没有可供你们一展抱负、施展理想的舞台,人情伦理、党护相争将会严重牵扯你们的精力甚至是扭曲你们的人生。
所以朕要把你们送出去,送到一个与我大明完全不同的国家,让你们去见识同一片天空却又另一番不同的世界。
你们会接触到新的学术、新的思想、新的国家社会制度,去学习那些东西,然后带回我大明来,咱们取长补短,一起来将我们的国家去治理的更好。
孩子们,留学的时间很漫长,足足有五年,但对朕来说却又很短。
但是朕向你们保证,朕将会倾尽全力,在这五年的时间内将我大明已经糟糕腐朽的政治痼疾全部根除掉,等到你们学成回来的时候,朕会给你们焕然一新的大明,给你们提供一个可以尽情施展的舞台,让你们的政治抱负、人生理想有实现的机会。
让咱们一起努力,挽救这个国家,一起,扶大厦于将倾之际,让我大明朝,重新如日中天!”
话到最后,朱由检的语调逐激昂起来,也带动着眼前一百多名学生情不自禁的仰起头,原本紧张惧怕的神情被激动和兴奋所取代。
“朕希望你们到了那陌生的异国他乡之后,尊重当地的习俗,保护自身的安全,最后,学成归国。”
朱由检大手一挥:“去准备吧,准备学习知识,准备回来之后,用知识的光来照耀整个大明!”
用知识的光照耀整个大明。
此谓,光耀大明计划!
小说推荐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考察历史,我们会发现,崇祯在位期间,的确做到了旰食宵衣,兢兢业业,他本身的素质在明代的帝王中也属上智之人,与他那个二十多年不上朝不与大臣见面的祖父和他那个纵情酒色,不会治理天下,却做得一手好木工活的哥哥相比,崇祯之敬业,简直可以评为帝王中的劳模 但是,正是这么一位希望能够中兴帝国-并且为了这一希望而
- 历史军事鲟鱼完本
- 最新章:结束章 【定鼎】
- 明朝痛史 崇祯王朝
- 这是一个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王朝的覆灭的悲剧故事。之前的明朝就因为灾荒频繁、宦官专权和外敌频繁入侵而摇摇欲坠,待崇祯继位之后,他接受父兄们“女色亡国”的教训,勤于政务,戴星励治,立志中兴。可惜他不辨忠奸,胆小多疑,最终使本来就风雨中飘摇中的明王朝彻底崩塌。在明末的历史舞台上,以大明、大清、大顺的崇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作者所写的《百度宅男当崇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结局【全书完】
- 崇祯封神
- 喜欢黑山老妖的读者将就一下吧 作者:屠神龙所写的《崇祯封神》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屠神龙完本
- 最新章:新书
- 崇祯·日暮歌
- 没落公子许夕照在走投无路之下混入皇宫假扮太监,历经一系列机缘巧合,竟成了崇祯皇帝的贴身侍从 从心思摇摆不定,几次想要逃离皇宫,到决定对崇祯皇帝不离不弃,誓死相随,许夕照始终立于崇祯皇帝几步之遥,注视着这个明争暗斗,忠奸难辨的朝廷,见证着这个内忧外患,战乱不绝的时代,陪伴着这位有喜有悲、有笑有怒,或与
- 都市言情来年今日完本
- 最新章:109 第一百零八章 尾声
- 崇祯盛世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 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 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粉丝群 414450807欢迎来玩,永远有效 作者:轩樟所写的《崇祯盛世》无弹窗
- 历史军事轩樟完本
- 最新章:1136 大结局(下)
- 崇祯十七年秋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 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 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 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穿越架空话凄凉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改名了
- 崇祯聊天群
- 崇祯二年末,只能和当下人聊天的系统,向魂穿崇祯皇帝的胡广下达了第一个任务:给京师城外十万建虏大军一个教训 胡广:你这垃圾系统,只能聊天,就让朕给城外的十万建虏大军一个教训,完不成还要抹杀,疯了么 群号306779547,欢迎进群聊天跑龙套 作者:叫天所写的《崇祯聊天群》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
- 穿越架空叫天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发布,请支持,谢谢!
- 崇祯本纪
- 朕就是崇祯,拥有海军辅助系统的朕绝非亡国之君。有朕在,大明将江山永固,天下一统 魏忠贤,你是把好刀 东林党,还是去当在野党吧 李自成,继续给朕打工吧 皇太极、多尔衮你们放心,满族作为少数民族,会圆满融入我大明的 朕的目标:天下日月所照,皆是大明臣妾 英语是什么鬼?一边玩去吧 番邦外族,欢迎参加汉语的
- 穿越架空喜马拉雅听风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一八章:莽古尔泰的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