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快要过年了,沈玉袖和赵回觉得孩子大了也有自己的审美,给了两兄弟点钱让他们自己去买喜欢的衣服后,就和两个儿子分开逛了。
这已经是他们在这里过的第二个新年,因为不能回老家,沈玉袖已经提前给父母各自买了衣服和这边的一些特产邮回去了,而赵老五那边,她也是按照同样的规格买了衣服和特产,外加这个月的养老钱一起去邮了回去。
随着时间流逝,赵回现在每个月给赵老五的钱已经从五块涨到了五十。
别小看这五十块钱,却已经是这个年代普通工人每月工资的四分之一了,在村里足够赵老五吃好喝好。
而赵老五也因为赵回每个月给的钱,早已成了村里被人人羡慕的老人,特别是今年还收到了一套体面的衣服和特产,他更是春风得意,天天乐乐呵呵的。
常年不干活的他,跟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张大春,现在宛如两代人,而赵宝才娶的那个媳妇在生了两个女儿后,因为不被张大春待见,在第三胎终于生了个儿子后也同样不待见起了张大春,反而是对赵老五孝顺的很。
毕竟在她生了两个女儿后,张大春不是对她这个儿媳阴阳怪气骂骂咧咧,就是天天指桑骂槐说她两个女儿是赔钱货,反倒是什么都不干的赵老五,不但不会说她一句,孩子小的时候,高了兴还会帮她看着孩子,好让她忙自己的活,是以她对赵老五自然也就感激的很。
张大春见拿到新衣服就穿上出去显摆的赵老五,又见两个孙女去给赵老五洗换下来的衣服,忍不住走到赵宝才跟前满心不忿的说道:“你看看你两个好闺女,不知道孝顺我这个亲奶奶,反倒是颠颠的去拍那个没有半点血缘的爷爷的马屁,简直分不清点亲疏远近。”
然而,赵宝才听到她的话,不但没有向着她,反而淡淡的说了句,“你活该。”
“你说啥?”张大春不敢置信的看着赵宝才,没想到赵宝才竟然会这么说她。
“我说你活该,我爹就算跟我没有血缘关系,也好歹还帮着我们看过我俩闺女,我闺女没钱上学的时候也会帮着交个学费,你呢,除了天天骂她们贱皮子还干什么了?”赵宝才目光冰冷的盯着她,咬牙小声警告着,“我觉得我闺女再好不过了,她们都没有因为你骂她们而嫌弃你,你有什么资格嫌弃她们不孝顺你?说她们不好?”
“你、你……”张大春气得伸手想要打他,可在对上赵宝才眼里的冷光时怎么也不敢下手。
她现在老了,以后还要靠这个儿子养老,她不敢太作。
“哦,还有。”赵宝才见她这样子,又说道:“千万别让我的孩子们知道他们爷爷不是亲的,他们的奶奶是个破烂货,要不然,可别怪我不认你这个娘,我可是到死都要姓赵的,不想换姓。”
赵宝才说完就不再搭理张大春,扭头到灶屋帮媳妇烧火做饭去了。
他又不傻,他家现在也就是张大春不着调,赵老五还是很省心的,不但省心有时候还能帮他点忙。可他亲爹那边,天天就像唱大戏一样,老的为老不尊天天招猫逗狗就算了,他那些异母兄弟媳妇之间也斗得乌烟瘴气,简直就是村里的大笑话。
所以就算赵老五对他冷淡的很,对他爱答不理,他也很感激这个没有血缘的‘爹’,最起码赵老五没把他的身世说出去,让他还有个正正常常的家庭,没让他背着个孽种的名声活着。
而屋里的张大春在赵宝才离开后,愣了好一会儿忽然嚎啕大哭起来。
“天杀的呦,遭雷劈的呦,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赵宝才媳妇听着屋里忽然传出来的哭声,忍不住小声问赵宝才,“咱娘这是咋了。”
“你别管她,她爱哭就哭。”赵宝才闷闷的说着就蹲在灶膛前烧起了火。
赵宝才媳妇听他这口气,就知道张大春肯定是又惹着赵宝才了,嘲讽的瞅了眼传出哭声的屋子,就心情大好的往锅里倒了点油开始炒菜。
刚嫁过来的时候,她也想跟张大春搞好关系,可谁想张大春却不客气的直接把她当丫鬟使唤了,特别是她生了闺女后,简直是什么难听骂什么,那时候她觉得理亏,也不好反抗,直到第二个闺女出生,张大春想拿去悄悄送人,她才终于没忍住爆发了。
那时候她才知道,其实她的丈夫和公公也不待见张大春,于是在生了儿子有了底气后,张大春再找事,她就直接不给张大春脸了,渐渐的张大春竟然也不敢在对她大小声。
其实她觉得自己嫁给赵宝才还是挺好的,丈夫虽没本事却很能干,婆婆现在也不敢对她大小声,外头还有个有本事的大伯哥和嫂子会每个月给公公寄钱,而公公偶尔会帮她带带孩子,高兴的时候买了好吃的也会给孩子一点,让孩子也跟着沾沾光,是以她对现在的生活还是挺知足的。
赵家这边还算平和,沈玉灵那边也已经比刚开始做买卖时好了些,最起码她从卖小百货已经发展到了卖衣服。
这两年她也不是没物色到潜力股,可她年龄在这儿,人家年轻小伙子根本看不上她,年纪相仿或大些的,不是有家庭没那想法,就是只想跟她玩玩,一说要抛弃原配跟她过,立刻撒丫子都跑了。
要是还年轻漂亮沈玉灵还有点傲气,这个不行找那个,但现在她实在是没力气找了,只好踏踏实实的摆摊卖东西。
沈玉灵裹裹身上的棉大衣,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
原本天气还好好的,可到了县城大集上没一会儿就刮起了大风,呼呼的寒风一刮,来赶集的人就寥寥无几,一天下来竟也没能卖出几件衣服去。
天色渐晚,沈玉灵见集上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只能开始收拾摊子回去,临走时她下意识的看了眼一家格外显眼的服装店,眼里全是羡慕。
那是沈玉穗开的,去年夏天的时候,沈玉穗还跟她一样在集上卖衣服,结果今年人家就直接租了门头,成了这商贸街无数老板娘中的一个,不用风吹日晒,只用等着客人到店里来就行。
真是没想到,前世面朝黄土背朝天刨了一辈子黄土地的人,现在竟然也过的比她好了。
啊不对,其实前世几乎他们村所有人都过的比她好,因为再过十几年,他们村因为县府规划会拆迁,到时候他们村每家每户都会住上楼房,到时候那些人就再也不用种地,就算只靠村里的福利也能活得很好。
这一刻,沈玉灵有些后悔了。
当年她为什么非要执着于找个有出息的男人,要是她当年眼光没那么高,哪怕嫁给本村的一个穷光蛋,以后也会有个保障,不用怕一天不干活第二天就会喝西北风啊。
小说推荐
- 法宝收收收
- 宝灵,即法宝之灵。自古以来,修真界都认为通天法宝才有宝灵,而实际上,即便是低级的法宝,也有自己的宝灵 少年凭借着特异天赋,能够看到各种宝灵,并能沟通降服。各种宝灵小妹妹…一个都不能少…天下法宝为我所用,破损法宝由我修补 统御千万法宝 作者:法宝专家所写的《法宝收收收》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
- 玄幻小说法宝专家完本
- 最新章:第六章 终章
- 驸马的魔女欠收拾
- 分裂的年代,江湖正属多事之秋时“苏家小公子”因为寻母终于混入江湖了 初见时,他将她当做了劫匪,她没钱跟着他混吃混喝,额?却被他师父抓去改造了?什么?被山匪一窝端了 再见时,她家道中落,他救了她 从此她一心只为复仇,额“我怎么成为人见人喊杀的魔教教主了 最后的最后,额“你要杀我 三年后,额?他竟成了驸
- 都市言情梦家小君连载中
- 最新章:第24章 掉粪坑
- 穿越我又又又被套路了
- 【2019云起华语文学征文大赛】参赛作品 她这辈子走过的最长的路,绝对是他的套路 作为一个人人称颂的神医,顾梨后来才知道,那位整日缠着她诊病的公子,医术竟然比她还高 顾梨泪流满面,追悔莫及,早知如此,她当初穿越的时候就该带上一本《黄冈套路大全 顾梨:嘤嘤嘤,跪求各位三次元的JMS,请帮我百度一下,如
- 都市言情白露连载中
- 最新章:番外五 此生与你,不相别离
- 妖妃欠收拾
- 老妖想吃唐僧肉,化作农妇戏书生 魔王想泡美娇娘,化作书生惑农妇 老妖闺名水清浅,实则不清又不浅 魔王名作云风轻,却是又疯又轻浮 且看老妖战魔王,床上床下两不误 再看魔王诱老妖,脱衣擦澡欢乐多 剧透小片段 不好啦!水姑娘放出了马厩的马,场面失控啦 多跑跑,身体好 不好啦,水姑娘放火烧房子啦 改日再造
- 玄幻小说慕容小想完本
- 最新章:唯欠收拾 (清浅风轻)
- 首席甜秘:帝少欠收拾
- 沈氏接班人之一的沈大少为维护形象拒用女秘书,她就这样被炒了鱿鱼 没有工作又撞坏沈二少的豪车,欠下巨款只能做他的秘书给他打工还债 二少长得俊,大长腿,绯闻多,满天飞,三天两头上娱乐新闻头条!她这个秘书除了在工作上跟随他帮助他,还要帮他处理生活上的烂桃花 她任劳任怨守规守距,可这位少爷却步步试探得寸进尺
- 都市言情倾城笑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百六十二章你这都是哪一世修来的福气
- 医妃难驯:腹黑帝君欠收拾
- 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皇上说慕九没有遭过社会的毒打。于是小皮鞭沾凉水,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各种大刑伺候 刚入住凤鹫宫为妃的时候,皇上又说慕九第一次做嫔妃,你们都让着点 众位嫔妃”皇上是个勤劳的皇上,见.这慕九迟迟不怀孕.于是每夜勤耕劳作,亲自“鞭打。一个月黑风高夜,慕九扶着腰往床外爬,在心里狠狠暗
- 穿越架空百里姬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百九十八章:大结局
- 城主大人欠收拾
- 南疆国少主灵溪算计了别人一辈子,没成想只是算计了一个毛头丫头的爱情便让自己后悔终生 第一次死侍对着正在喝茶的灵溪禀告“少主,苗小姐,被贱女人诬陷说打碎了要送给南少主的花瓶 灵溪不以为然的说“哦.r>第二次死侍禀告“少主,苗小姐,大冷天被推入湖中差点死了 灵溪眼睛暗了下来说“没死就好 n次后,死侍急忙
- 穿越架空兔月月连载中
- 最新章:第十章:你要记得,这种的滋味
- 论如何收拾前世留下的烂摊子
- 一朝穿越,被贵妇收为养女,再坐收一个秀色可餐的侯爷兄长,似乎也不算太糟糕 但手中是凭空出现的陨铁神兵,身边是令武林闻风丧胆的邪派宫主,处处都是想要她命的仇家—这个身体的原主,好像并不只是一个弃女而已 是夜,谢应敛倚在床边,慵懒得似条狐狸“我有个弑亲仇人。她是个魔头,有把陨铁短剑,剑名白素”呃…是她放
- 都市言情琅琊不长狼牙连载中
- 最新章:第78章 我想回府了
- 元帅今天也在收拾烂摊子
- 天天憋着找麻烦的女皇,掉钱眼儿里的代理议会长,目中无人的上将,仿佛绑定腿部挂件的亲王,目测元帅每天都在收拾烂摊子元帅:我上辈子大概炸了银河系这辈子才有缘遇到你们 作者:顾西望所写的《元帅今天也在收拾烂摊子》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顾西望连载中
- 最新章:第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