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来自东方的文艺之王 第二百二十九章 长平?
孙子兵法》为我华夏兵家经典之作。
不过,虽然名义上是兵家典籍,但这本书中的内容却可以让任何时候的任何人都引以为戒。孙子说,战争的胜负其实是由五大要素所决定。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出兵在即,楚钟南并没有在樂祯那里久呆,他走了之后,樂祯却又微微感到有些失落。虽然他对楚钟南的野心洞若观火,可是,不知道怎么搞的,他总觉得自己在面对楚钟南,跟这个当代的“曹操”对话的时候能学到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有些模糊,但又总是能让他深省。
一边琢磨着东北军与闯军对决的可能结果,樂祯又慢慢的踱到了侧殿。那里住着他的几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在后世那些五花八门的反清复明组织的一大旗帜,大名鼎鼎的朱三太子朱慈炯,不过,此时因为长子朱慈尚在,并且已经南下主持南京政局,所以,朱慈炯只能称朱三皇子,却不能做什么太子了。另外,还有四子朱慈,五子朱慈焕祟祯共有七子,其余诸子早夭!不过,三个皇子里面,现在在偏殿里面跟人说话的,并没有朱慈炯,只有朱慈和朱慈焕。至于跟这两个儿子谈话的人,樂祯也认识,那就是楚钟南的长子兼唯一的儿子,东北六省的太子爷楚辞!
“这个我知道。所谓道,应当指的是天理人心;天与地则应当是指天时地利;将指的是为将的经验与本领,至于法,就应该是看谁更法令严明。”朱慈焕现在才十一岁多点儿,母亲田妃。原本的历史上,他活得比较长,只可惜在康熙四十七年地时候被人现了踪迹,最终被康熙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的罪名处死,全家也惨遭杀害。不过,现在,这个十岁出头地孩子在逃离了北京,并且难得的出京“游玩”了这么长时间之后,所有的紧张情绪都被消除的一干二净。尤其是楚钟南并没有过度禁止他们的自由,甚至还允许他们这些皇子自由出入宫禁,让原本一直只能在皇宫大内枯燥生活地几个孩子大为兴奋。而也正是因为楚钟南对这些皇子的“大度”,加上允许太子朱慈前往南京行事,樂祯才会渐渐的放开心情。毕竟,看楚钟南地这个样子,不像是那种喜欢斩草除根的人。要不然,他为什么答应朱慈南下?就算是为了折服黄宗羲那些名士,也不用这样。要知道,东北军虽然派了水师在南京附近,还安排了一个礼部尚书钱谦益,可朱慈身为正统的太子爷,身边又有那么多的文官武将,再怎么着,也不可能有生命危险才对。
“说地不错。五皇子果然聪慧。”楚辞夸赞了朱慈焕一句,结果,还不太懂事儿的五皇子立即得意地仰起了小脸儿。而夸奖完老五之后,楚辞又把目标对准了朱慈:“四皇子,五皇子已经回答了我的一个问题。不知道您能不能回答我的另一个问题?”
“你想问什么?”朱慈淡淡地反问道。
“我想请问四皇子,您能不能从刚才的那五大要素之中得出朝廷到底是败在哪一条上儿?”楚辞微笑着问道。
“我又不懂什么国家大事,你问我这些,不是故意逼我吗?”朱慈皱眉道。他的年龄跟朱慈焕相同,只是大了月份,但很明显,他要比不怎么懂事地朱慈焕要聪明的多。而原本地历史上,大明太子朱慈、朱三太子朱慈炯,甚至是朱五太子朱慈焕都曾经多次被人拿出来当作反清的旗帜,只有他,一直名声不显。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死是活。或许,他早早地就被清廷所捕杀,但这件事在清史上并没有记载,也没有什么传说,所以,他极有可能活得好好地。而在清代初年,对朱三太子等人感到如芒刺在背的康熙等人一连数十年都没有停止过对樂祯后人地追查,朱慈焕活了七十多岁都被查了出来,他却能隐藏的那么好,可见确实还是有些头脑的。
“您是皇子,日后说不定就要主持国家大事,怎么叫逼呢?”楚辞笑道。
“可我真地不知道。”朱慈一脸为难道。
“殿下您不是不知道。是不想说吧?”楚辞笑了笑。说道。
“不不不。我是真地不知道。”朱慈连忙摇头。
“呵呵。殿下您不必紧张。”楚辞苦笑了两下。这年头。真地是做好人难呐!没错。他经常来见朱家兄弟并不是存地什么好心。可是。他们父子俩也确实没有对樂祯父子有什么坏心。本来嘛。要不是他老子楚钟南派孔有德一批人去京城把人带出来。谁知道李自成那伙流寇会对祟祯一家子下什么样地手?别忘了。京城地那些大明官员十之七八都被刘宗敏给活活整死了。何况祟祯这个皇帝?再。按楚钟南地说法。祟祯志大才疏。大明又已经日薄西山。就算放他们活命。也没什么机会了。与其当恶人。何如先当一个好人?可惜。任他表现地再友好。稍稍懂点事儿地朱家人都把他当成了笑面狼。至于更可怕地笑面虎。自然就是他爹楚钟南!
“其实。孙子说地很对。只要看清楚这‘道、天、地、将、法’五条。就能知道谁能取得最后地胜利。”你不知道。那老子就直接告诉你。楚辞微微了点儿小狠。瞅了朱慈一眼。徽笑了两下。便开口说道:“这五大要素地具体情形。可以通过七个方面进行比较。一。看看双方地领谁更有道;二。双方将领谁更有才干;三。双方谁更占据天时地利;四。双方谁更法制严明;五。双方兵众谁更强健;六。双方军队谁地训练更好;七。双方谁更赏罚严明……”
“若按你这么说。这七条里朝廷岂不是占了一大半?那为什么还会被李自成打进北京?”樂祯原本一直躲在门口听着三个人地谈话。他跟楚辞见过几面。也聊过几句。他也是十分羡慕楚钟南能有这么一个懂事、得体。又颇有见地地儿子地。相比之下。他地几个儿子却不是懦弱。就是鲁钝。要么就是胆小。让他非常失望。所以。对楚辞跟自己几个儿子地交往他也并没有拒绝地意思。比一比。交往交往。或许能带动一下自己地孩子们。再。跟楚钟南一样。朱慈炯等人转述地楚辞地话有时候也很难触动他地内心。这一回遇上。他还想听一听这个楚辞是不是真地有什么高论。可没想到。才听了没两句。就先把自己给激出来了。
“拜见皇上!”
“父皇……”
看到樂祯进来,楚辞急忙起身拱手行礼。至于朱慈和朱慈焕,则是更加规矩的跪拜了下去。
“都起来吧。”自己的儿子下跪,旁人地儿子却只是打了个拱!祟祯无奈之余,又看向了楚辞:“你还没有回答朕的问话。”
“皇上,这个只不过是些小问题……”楚辞
他对朱氏兄弟说这些话,虽然做的打算就是让这兄弟俩转述给樂祯听,可他从来没想过当面锣、对面鼓的跟樂祯说。要知道,大明可就是在这位樂祯皇帝地手里失败的。在这个倒霉天子的面前说这些,那不是当面打脸么?
“你父亲常来,朕也经常听到他的各种高论。既然你是他的儿子,又有闲功夫来‘教诲’我这两个不成器的孩子,想来也不会太差。朕想听听你到底有什么见解。”祟祯紧追着说道,尤其是重重地咬了咬“教诲”两个字。
“皇上……”我真的不想当面打你地脸。都差点儿成了亡国之君了,你已经够可怜的了,还要被老爹他们利用,咱楚大少可没那么没人性!楚辞暗暗郁闷。可他不知道,他不自觉地露出的那丝怜悯地目光却让祟祯更加的不爽了:
“莫非楚钟南就生了你这么个只会大言不惭、纸上谈兵的儿子?”
“皇上!”听到这话,楚辞心气儿顿时一涌,“这可是您要问的!”
“朕知道。不用你提醒。”祟祯冷淡地说道。
“既然如此,请恕晚辈狂言了。”楚辞拱手说道。
“晚辈!?”樂祯又在心底重重地冷哼了一声。这小子的爹在他面前自称为“我”,如今这小子又自称什么“晚辈”,果然都是有种的货儿,让人越看越不顺眼。
“其实皇上刚才问的并没有太多的错。若论当初大明朝廷与李自成的对比,李自成不论是在将领才干,还是士卒精锐程度上,都远远无法与朝廷的大军相比。而且,比起由卢象升卢督师等人所率的大军,他连军纪和赏罚分明这两项也比不得。只是,皇上您忘记了极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人和与天时!大明朝廷已然失道!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李自成为什么能打进北京城的最关键原因。”
“你说朕是无道昏君?”果然,樂祯有些上火。虽然这话他已经不是头一遍听,可以往都是在楚钟南这种枭雄,孔有德这种大将,还有林喜那种深刻了解大明朝廷的人口中听说的。那些人各有资本。可这个楚辞算什么?仗着父辈的荫蔽跑来奚落自己的么?
“皇上不是无道之人。您只是无福罢了!”楚辞面不敢色地说道。
“无福?”
“没错。”楚辞郑重地点了点头:“家父曾言,您自出生之日起便远离民间,不识民间疾苦。从小到大,除了各种各样的所谓规矩,还要长久地处于魏忠贤等奸佞的阴影之下,随时担心自己的性命。所以,养成了一种不信任人的危机感。而先帝驾崩的突然,您骤然登基,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国家大事。再加上朝政,百官尸位素餐,贪污受贿……所以,纵然有心,也是无力。能维持朝廷十数年,其实已经极为难得。但是,不管有什么理由,大明朝廷确实早已失道。皇上,您每年都只知道增加赋税,可曾知道老百姓都饿得只能吃土食人?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老百姓活不下去,自然只有揭竿而起。这也就是所谓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而且,您这些年一直都只顾着去剿这个剿那个,平定暴乱,却从来没有真正的关心过民生建设。老百姓的生活没有改善,总是在生死线上挣扎,这也就为李自成等人提供了无数的兵源,他们也才会起起落落,能够屡败屡战!最终,将大明朝廷拖垮,甚至是拖死……所以,虽然李自成等人是反贼,可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朝廷反而是无道的一方!”
“天下是大明的天下,出了反贼,难道你就让朕眼睁睁地看着不成?”樂祯有些底气不足地反问道。
“皇上,其实您从一开始就做错了。”楚辞笑笑:“本来,您手上的筹码还是极多的,实力也依然是天下第一。不说其他人,袁祟焕、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这些人哪一个不是能征善战的人物?还有九边总兵,也大都是忠臣猛将。只要您在一开始就派出一员大将在北面阻扯住满清的挑衅,另外再派一员大将守住京畿一带,先行将北直隶和山东等地好好治理一下,再加上江南的赋税,其实就不必再害怕消耗。那样,等到实力差不多了,完全可以先平李自成、张献忠诸辈,再北面伐清!那样,大明根本就不会落到如今的模样。”
“说的好听,可你别忘了,袁樂焕可是反贼!”樂祯叫道。
“袁樂焕再蠢,也不会去投靠满清。因为满清不可能给予他比朝廷更高的爵位,而且,凭他当时的实力,也没必要去挣一个汉奸的帽子给自己戴上。而他若是有心自立,在将他抓起来之后,您完全可以将他调离蓟辽一带,放到别的地方任职!可是,用人之际,您却杀了大将,险些致使关宁各部造反,那可是大大的败笔!”楚辞说道。
“反贼就是反贼!难道有人造你父亲的反,你父亲会不杀了那人?”樂祯冷冷问道。
“没人造家父的反。”楚辞笑道。
“……”樂祯一窒,继而郁闷地挥了挥手;“你走吧!”
“晚辈告退!”
……
“大言不惭。真当治国如此容易了?父皇,您不必跟他一般见识。”看着楚辞退出殿去,朱慈转过脸看到祟祯沉沉的脸色,小声安慰道。
“父皇没那么小气。”祟祯慈爱的拍了拍朱慈的头,暗暗脸红了一下。最近没什么政务,跟家人处的时间长了,他倒也得了一些天伦之乐,跟几个儿子之间的关系进展飞速。要不是头上时时都顶着楚钟南这么一个大包袱,那就更好了,只是可惜……
“你们说,这个楚辞每天放着正事儿不干,老是跑到宫里来干什么?”樂祯突然问道。
“儿臣愚钝。”朱慈稍低了低下,接着又微带些愤恨地说道:“只是,这个楚辞每天来都是高谈阔论,大多数都是些治国之道。儿臣以为,他根本就是来儿臣兄弟面前显摆的。”
“不可能。楚钟南不是那种人,这个楚辞颇得其传授,岂会这样无趣?”樂祯摇头说道。虽然接触的不多,而且他本人看人的水平也差的可以,但他依然可以确定,楚钟南不是那么没水准的家伙。
“父皇……”朱慈焕突然小声叫了樂祯一下。
“怎么了?”樂祯问道。
“儿臣可能知道这个楚辞为什么经常过来!”朱慈焕看看左右,小声说道。
“哦?你知道什么?”樂祯问道。
“儿臣记得,那一回,楚辞来的时候,刚好大皇姐也在,我当时看他一直看着大皇姐进了后殿才转过脸来的……自那以后,他来的就很勤了。”朱慈焕说道。
“你是说……长平!?”(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Com。章节更多,支持&泡 书 吧&!)
小说推荐
- 冷宫弃后绝世锋芒
- 她,暮夕寒,为复仇而来,冷宫弃后?她并不在乎。爹娘惨死战场,竟然是另有隐情,她定要那人受尽万世唾骂。众人都说那冷宫里的弃后,貌若无盐,哪里会知她终有一日,会以绝世容颜现于人前,她拥有的哪里会只有美貌 他,即墨煜晏,曾经被抛弃的质子,他发誓终有一日,他会坐上那至高无上的位置。收敛锋芒、积蓄实力,这是七
- 穿越架空简音习完本
- 最新章:094 最终章
- 婚后交锋之辣妻难驯
- 因为报复青梅竹马的男友劈腿,童昔冉不惜和骆子铭合谋!然后?她成功嫁入骆家,成为了竹马的堂嫂 可素,不是说好的合作婚姻,互惠互助的吗?这老公天天抱着她不撒手,唯恐她被拐跑是个什么情况 骆大少,说好的合作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作者:末栗所写的《婚后交锋之辣妻难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
- 都市言情末栗完本
- 最新章:童沥叶晓婉2:同居
- 兵锋
- 作者:北穆所写的《兵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北穆连载中
- 锋将
- 锋将http/www.sjtxt.com/提供下载 作者:所写的《锋将》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6章
- 光辉之谁与争锋
- 书籍类别:异术超能作者:万象《光辉之谁与争锋》内容简介江上游,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参加当年高考的机会,却幸运地被来自魔法世界的英雄李清影附身,从而获得了一股不可思意的力量。在芸芸众生中他脱颖而出,进入了不同于以前的生活。大学,球场,黑社会,甚至战争,面对这样的、全新的生活,一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刀锋落惊禽
- 第一章鹰隼昂藏出僻壤第二章群豪纷语玲珑手第三章翘首相望候君至第四章秀色芳心难自持第五章携手纵横不相疑第六章 英雄弄潮翻白浪第七章巧言织网鼓与吹第八章人心翻覆若波澜第九章少年气豪烟霞飞第十章立地成佛怀屠刀第十一章猛虎迷茫坠陷阱第十二章祸胎深藏今始露第十三章往事不堪朋友分第十四章落日风云遇故知第十五章云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6章
- 青锋
- 一握青锋染红尘,恩怨情仇泪无痕【书友1群:13919003 书友3群:40436748《青锋》智囊群(征收人物形象以及出场诗歌:15776328 谨以此文纪念逝去的岁月,祝福,并且向某些人道歉。希望你们能看到,同时也希望你不要看到 作者自定义标签 热血 作者:汉宫秋所写的《青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
- 网游小说汉宫秋完本
- 最新章:第一百零八章 江湖似酒,岁月如刀
- 元末乱世 洗锋录
- 洗锋录作者:赤军 元末乱世,豪杰并起,少年英雄凌冲怀着满腔雄心壮志和超卓武功踏入纷扰红尘。秉持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理想,他投效到朱元璋麾下,正欲舒展一怀热血,却被派往大都但当细作 在大都,他结识了一个知交好友,却不知,那竟是元朝的最后一根擎天巨柱,扩廓帖木尔—王保保!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两人更爱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6章
- 藏锋
- 《藏锋—第一部讲述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神秘铁血生活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王刚在经历一场真实的战争过程中结实了吴凯峰、候风林、邓海、刘秋林、穆青等生死兄弟,他们肝胆相照,生死同巢。然而,面对战争胜利后的部分大撤军,大部分战友都复员转业,邓海转业刑警,刘秋林任职理工教授,穆青却信守当初战场上的承诺,一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