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居天子

第一百一十五章 紫毫笔


    默念着这副上联,赵禹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副上联看似简单,却不好对。
    因为这是一个转折句,想要对出转折词前后意境相近的下联,需要足够的学识以及各方面的积累,不太容易。
    尤其是,还不能重复前人的。
    众多学子对一个上联,每个人要给出不同的下联,这个难度又加大了。
    并且,越到后面,难度越大,因为一些容易想到的下联,几乎都会被前面的人对出来。
    这不,当看过刚来的赵禹和楚望秋后,这里的几个学子又皱着眉头看着侍女身边的长桌,纷纷陷入了沉思。
    赵禹和楚望秋这会儿也是看向了那张长桌,却见长桌上摆着几个长形小锦盒和一张大白纸。
    那白纸上,正写着十几个下联,都是对出‘清风依旧却早已物是人非’的下联,而且每个都不一样。
    看到这些下联,赵禹就知道自己猜的没错了。
    这些下联都是容易想到的,越到后面就越难,现在这些学子就难以想出好的下联了。
    这会儿,就连楚望秋都是皱起了眉头,迟疑地看向了赵禹。
    赵禹摊了摊手,脸上露着苦笑。
    “抱歉,邱公子!您一炷香的闯关时间已到!”
    就在赵禹和楚望秋两人对视时,对面的侍女朝最前面的一个学子,歉意地福了福身子。
    闻声,那名学子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满脸的无奈,不过他也没多说,黯然地转过身,朝楼下走去。
    见状,楚望秋和赵禹又是对视了一眼。
    随即,楚望秋不敢再浪费时间,同样看着那副上联陷入了沉思。
    赵禹也是收敛了心神,却是看向了大白纸上的十几个下联。
    都说福祸相依。
    虽说容易想到的下联大多被别人对了出来,但这么多下联摆在这,看看它们说不定能从中迸射出灵感来。
    这不,赵禹刚看完白纸上的十几个下联,脑中便灵光一闪。
    瞬间,赵禹呆立当场,眼中努力地思索着什么。
    直到好一会儿。
    赵禹眼中亮光闪现,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
    旁边的楚望秋察觉到了赵禹的异状,忍不住轻声迟疑道:
    “赵兄,可是......对出下联来了?”
    楚望秋的声音虽小,但这里的一帮学子都是聚在一起,且挨得极近,他一开口,这些学子纷纷从沉思中收回了心神,迟疑地看向了楚望秋,然后又顺着楚望秋的目光看向了赵禹。
    赵禹朝楚望秋笑着点了点头:
    “偶有所得,就是不知可否!”
    “嘻嘻,这位公子若是对出下联,还请快快说来,这个越快对出,越好呢!”
    听到赵禹对出了下联,前面的侍女嬉笑着,急忙招了招手。
    如今这么多人对一个上联,当然是越早给出下联越好,若是被别人想到一个同样的下联,并且先一步说出来,那可就大为不妙了。
    赵禹感受到了侍女的善意,朝侍女感激地笑了笑,而后也不扭捏,抬脚走上前。
    四周。
    “又有人对出下联了?”
    见第二层楼台又有人对出了下联,登高梯四周观望的众学子,顿时精神一振,个个把目光移向了第二层楼台,看向了楼台上的赵禹。
    此刻,原本喧嚣的岳屏楼内,顿时安静了许多,众多学子皆是兴致勃勃,静静地等候着赵禹说出下联。
    在一众目光中,赵禹走到了长桌前面,来到了侍女身前。
    迎视着侍女闪亮的大眼睛,赵禹笑了笑,然后看着旁边的那副上联,缓缓道:
    “上联:清风依旧却早已物是人非!
    在下对下联:明月反复终还为东升西垂!”
    “好!对得好!”
    赵禹的下联一出,四周的各个楼层之上顿时一片叫好声,随即便是一片鼓掌声。
    四楼的雅间内。
    “明月反复终还为东升西垂!好,对得好啊!”
    儒雅文士一声轻赞,右手中的折扇‘啪’地敲在左手虎口上,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不错,不错!前面已有十几个下联,他还能对成这样,确实有些本事!”
    对面,白衫老者也是笑抚巴掌,赞叹道:
    “看来这小家伙不仅在射艺上有些本事,在学识上也是深厚!这副下联,比我石鼓书院那名学子对出来的,都要有意境些!”
    说着,白衫老者又看向下面楼台上的赵禹,愉悦道:
    “老夫就这爱好了,就喜欢像挖掘宝藏一样,去挖掘这些小学子!这个小家伙先是在射艺上展现超凡技艺,如今在对联上又见天赋,让老夫有种拨开层层面纱,寻找到珠玉般愉悦。”
    “呵呵!这里学子不少,那王老今日怕是要找到不少珠玉了!”
    儒雅文士笑呵呵,而后又兴致勃勃道:
    “不过说到你石鼓书院的颜北辰,我倒是希望他们能够来一场比试,看谁更胜一筹!只是颜北辰现在已经上了五楼,也不知道这小家伙能不能闯关下面两关,也上去。”
    “老夫倒是对他挺有信心的!”
    白衫老者捋着胡须,笑容满面地看着楼台上的赵禹。
    见状,儒雅文士手中的折扇一展:
    “那我就拭目以待!”
    脸上兴致更浓,儒雅文士也再次看向下面。
    楼台上。
    对完下联后,赵禹听着四周的叫好声,笑了笑,然后看向前面的侍女,笑道:
    “姑娘,我这下联,不知可否?”
    “公子说笑了,小婢哪有资格品鉴公子的下联?这四周的声音已是给出了答案!”
    侍女掩嘴一笑,然后伸手拿过长桌上的一个小锦盒,打开盒盖递给了赵禹:
    “恭喜公子闯过第二关,获得紫毫笔一支,预祝公子笔下生花,高中府试!”
    “多谢姑娘,借姑娘吉言!”
    赵禹长袖一抖,急忙双手接过小锦盒。
    人家侍女如此客气有礼,赵禹自然不能怠慢。
    朝侍女微微一礼,赵禹这才看向了小锦盒中的紫毫笔。
    这支紫毫笔的笔杆是用细紫竹制成,上面竹节细密均匀,看着很有手感,在整支笔杆上,还雕刻有竹枝和竹叶,很是古雅、精致。
    当然,这支笔之所以叫紫毫笔,并不是因为笔杆,而是笔毛。
    赵禹拿起紫毫笔看了看笔毛,发现笔毛坚强劲利,全部为灰白色,正是由山兔的花尖毫制成。
    最好的紫毫笔是用山兔背上一小部位的黑针尖毛制成,花尖毫制成的就要差些了。
    不过,不管怎样,这样一支紫毫笔也是难得,岳屏楼能拿出这样一支紫毫笔来做游戏奖励,很是难能可贵!
    心中惊喜,赵禹有些爱不释手地拿着紫毫笔试了试手感。
    不过随即,赵禹就察觉到了什么,抬头看了看四周。
    就见一帮正闯关的学子,正羡慕地看着他手中的紫毫笔,就连楚望秋都不例外。
    见状,赵禹莞尔一笑,收好紫毫笔,朝楚望秋走了过去。
    不过赵禹刚一动身,长桌边的侍女便急忙叫住了他:
    “公子请留步,您时间宝贵,还请上第三层楼台继续闯关,不宜与这里的公子交谈。”
    闻言,赵禹顿住脚步,扭头看了看侍女后,瞬间明白了侍女的意思。
    这是怕他跟楚望秋交谈,帮楚望秋对下联了!
    不过赵禹也正是这种想法,如今被说破,顿时有些尴尬。
    恰在这时,楚望秋却朝赵禹笑着挥了挥手:
    “赵兄,你先上去吧,我稍后就来!”
    “如此,那小弟就在上面恭候楚兄了!”
    赵禹点了点头,不再多说,转身朝楼上走去。
    而赵禹刚走,第二层楼台这里便一片扼腕叹息:
    “‘明月反复终还为东升西垂’,这也不难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我好像有思路了,东升西垂的可不只是明月......”
    叹息过后,有人想到了什么,顿时引得此间一静,众学子的眼睛纷纷开始乱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