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封神榜

第三十二章张良窥见玄机,众人向死而行


    中年人走后,禄伯与张雄也正好赶到,见张良安然无恙,两人同时长舒一口气。
    陈天遥见到禄伯御剑而来,便上前问道:“敢问前辈,可是诸葛景行。”
    禄伯点了点头说道:“正是。”
    陈天遥将剑匣砸在地上,跪下说道:“武当陈天遥,拜见师叔。”
    禄伯也认出了这剑匣,知道匣中装的乃是武当山的镇山至宝,吴王六剑。
    当年他们师兄弟七人,也算是悟性奇佳,但却都无法驾驭这匣中的神兵利器,只能退而求其次。
    眼见陈天遥年纪轻轻便能拥有吴王六剑,禄伯也忍不住叹息道:“武当山数百年,终究是出了一位旷世奇才,师兄辛苦了。”
    禄伯说起往事,当年江湖上传言他们兄弟七人为争夺掌门之位大打出手,可却不知道,这本就是一个局。
    一个为保武当百年基业,欲使玄门长治久安而导演的一场戏。
    当年的武当七杰,都是一等一的少年奇才,他们兄弟情深,又怎会因区区掌门之位,而闹得不可开交。
    这其实是他们的师父,云阳散人的临终遗言,当年的七大战国,虽然以秦国为最强,但也有齐楚两个大国,再加上后来崛起的赵国,形势不太明朗。
    当时秦国有一统之志,欲怀柔玄门,一统江湖。武当在秦之属地,只能听命行事。
    云阳三人便让他们七人假借争夺掌门之位未果,负气而走,奔赴各国。从而在六国之中埋下六处暗棋。
    云阳三人的本意,是为以防万一。若秦灭六国,武当自然是贵不可言。但若是六国取胜,还能有人为武当说句公道话。
    云阳散人的这份心机和手段,让人望尘莫及。能如此精准地遇见未来,又怎能不是得道之人?
    但武当七杰的下场,却令人唏嘘不已。当年云阳散人留下遗命,嘱咐众人,但事一国,必须忠君之事,不可坠了武当的名头。
    所以除了现任的武当掌门和诸葛景行之外,其余五人俱在灭国大战之中战死,倒在抵抗秦军冲锋的路上。
    听到先辈的故事,陈天遥感慨万分,原来他之所以能平安地生活在武当山,是有人在用生命守护着这座大山,践行着他们的使命。
    张良之前不知道禄伯的身份,只是到他们家中的老仆,数十年来兢兢业业,对张家居功至伟。
    禄伯感慨之余,对张良说道:“公子,此间事了,老夫想向公子辞行,回武当山终老,为师父守墓,为师兄分忧。”
    张良点头说道:“禄伯为张家操劳半生,理当如此。待完成二弟的遗愿,张良再去武当看您。”
    张良说的情真意切,禄伯也感动万分,他在张家风风雨雨数十年,早已将张家人视为自己的亲人。
    这也是他看到张善死后,为何不顾一切的怒杀陈百里,为其报仇。当日见到陈百里之时。他已然知道对方是司徒元青的徒弟,而他和司徒元青,还有一段渊源。
    司徒元青于他有救命之恩,他还未及得报,如今又亲手将他的徒弟斩杀,更是不该。
    陈百里就算再心术不正,也曾得到司徒元青的苦心教导,为的便是日后能传承其衣钵。
    这一段隐事禄伯,没有告诉任何人,这一段公案,必须他自己来了。
    张良有要事在身,便问及陈天遥等三人要去往何方,一问才知,这三人均是要上龙虎山,参加一年一度的玄门英雄大会。
    龙虎山是天下四大玄门之首,门下有不少能人异士。初代龙虎山掌教认为天下的气运不能为四大玄门独占。
    便提议举办这英雄大会,广纳天下英雄前来比武。一为借此将玄门武学传至天下,但从玄门一贯的作风来看,这只是托词,二为历练门下弟子,增进其修为。三便是威压江湖,告诉天下,玄门乃是天底下最强的门派。
    因为历来比武,获胜者都出自玄门中人,承诺给获胜者的武学秘籍,到最后都是一句空话。
    张良得知玄门英雄大会将在下月中旬开始,便与三人约定,同上龙虎山,挑战天下英雄。
    临别之际,几人依依不舍,李书乾说道:“死书生,别忘了欠我一顿酒。”
    陈天遥说道:“还有我。”
    岳思凝也不甘落后,说道:“死书生,我们为了你差点命丧此处,下次见到你,一定不会放过你。”
    这四个少年,只是一面之缘,却生出故交之感。自从那一场生死之战后,他们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加的真挚。
    手足之情,生死之交,亦不过如此。
    他们之中,张良最长,二十二岁,李书乾二十岁,岳思凝和陈天遥都只有十九岁。
    这样的年纪,这样的少年,焉能让人不羡慕。他们这样的肝胆相照,这样的侠义心肠,这样的坦诚以待,这样的意气相投。又如何让人不钦佩。
    他们本想与张良同行,却被张良婉拒,因为他要做的事情,足以震惊天下,日后的结局如何,尚未可知。
    随后福伯与周伯阳等人赶到,几人便开始筹划这件惊天大事。
    当听到帝国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撤退,张良的心中生出一种不详的预感。
    之所以会发生的这样的事情,有两种情况,其一便是帝国之中发生了大事,不得已退兵,其二便是对方有更大的图谋,不急于这一时。
    若是前一种,他们的胜算自然会大大的增加,但若是后一种,他们的一系列谋划,最终都会落入对方的彀中。
    沉思良久,他对众人说道:“趁现在秦军并未发觉,后队转前队,撤出博浪沙,再寻时机。”
    周伯阳听闻,反驳道:“大公子,博浪沙刺秦乃是当初二公子定下的,为报答二公子的知遇之恩,我等誓死不退。”
    福伯来到张良身边,轻声问道:“大公子为何生出这样的想法?”
    张良说道:“只是有些许预感,觉得帝国军的撤退,其中定有图谋,而他们所图,八成与波浪沙有关。”
    禄伯沉声道:“大公子的意思是,帝国军刚才之所以撤退,为的是在博浪沙,围而歼之,将反秦的势力一网打尽?”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只是这样的计策,恐怕不是陈岩.荒狼.顾千柔之流能想得出来的。只怕有人在背后出谋划策。”福伯说道。
    张良沉思良久,斩钉截铁地说道。“一定是他....”
    三人目光齐刷刷的朝着张良看去,只听张良说道:“那个客栈之中的中年人,也正是他,刚才伸出援手,救下了我等四人的性命。”
    禄伯说道:“能从司徒元青手底下把人救下,想来此人也是一品高手无疑。”
    张良道:“此人功夫不高,但他们的身边,有两位玄门剑仙护卫。”
    “玄门剑仙?这天下能称之为剑仙的,仅仅有十位,而其中的两位跟在那个中年人的身后?”
    张良点了点头说道:“当日在东海,我曾与他们有一面之缘,断然不会认错。”
    福伯说道:“如此说来,这中年人一定是帝国的高层,这样的人物,不管是暗影还是军队,都会俯首听命。”
    这事情的发展显然出乎了他们的意料,明日的博浪沙,注定是一个不祥之地。
    可任凭张良如何说,都劝不动周伯阳。对方以张善遗命为由,坚决不肯回师,眼见如此,张良无奈,也只得答应。
    但他坚持要改变之前的策略,命福伯率领一百人在外策应,剩下的人全部赶往博浪沙,见机行事。
    福伯不同意张良的计策,说道:“公子是将帅之才,理应在外策应,老奴带人前去冲杀。”
    张良眼神坚定,目光如炬,斩钉截铁地说道:“博浪沙之战,是二弟的遗愿,子房身为兄长,一定要帮他完成,请福伯切莫推辞。”
    福伯听闻,也不再说什么,安静地站在旁边一言不发。
    “还有,若是我等身陷重围,请福伯不要拼死相救。”张良说道。
    他的话语一出众人瞠目结舌,谁知张良说道:“二弟的遗体还在家中,等待着入土为安。此事,拜托福伯了。”
    张良说完,便对着福伯深深一躬。随后说道:“不管此战胜负如何,请诸位保留性命,以图后事。”
    周伯阳双手抱拳,对张良说道:“周伯阳要前往营地,指挥死士,大公子保重”
    看着周伯阳坚定的背影,张良是既无奈又钦佩。
    “今日便在这忘忧亭过夜,忘忧啊忘忧,张良何时才能忘记忧愁。”张良说罢,自顾自地朝着亭中走去。张雄笑呵呵地跟了上去。
    禄伯与福伯对视一眼,说道:“这韩国复兴的重负,居然压在两个少年的身上,二少爷已然不再,希望大少爷不要有什么闪失。”
    福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放心,有我们这两把老骨头在,大公子不会有事的。除非.......”
    禄伯接话道:“除非你我二人不在了。没有保护好二公子,我心中有愧,若是大公子再有事,你我百年之后,有何面目再见相爷。”
    二人相互点了点头,并肩朝着山上走去。
    转眼已是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照耀在二人的脸上,恍惚之间,他们仿佛又回到了年轻之时。
    那个江湖,曾经的江湖,是他们写就的,而现在的江湖,早已经没有了他们的名号。
    在他们眼中,张良和张善一声禄伯和福伯,便好过江湖中人叫一万句大侠、前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