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仁

第八章 大象无形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西北地区虽然常年干旱,但是深秋时节还是有很多降水的。很不巧,刚出天水的杜吴就遇上了。
    众人已经离开了天水,不可能再往回走,大家顶风冒雨地在泥泞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牛马都低着头,人也是如此。天地间白茫茫一片,除了人叫马嘶,就只剩下哗哗的雨声了。
    杜吴紧了紧身上的鱼鳞甲,越发不舒服起来。刚才他就不想穿,可是王不留行不由分说给他套上了,说是出了天水,虽然还在大汉的版图之内,可是已经很危险了,给他找了一件小鱼鳞甲,穿起来比较容易,而且不像普通鱼鳞甲那般硬,是琵琶特意为杜吴一针一线缝出来的,这让杜吴稍稍感觉舒服了些。没想到,刚穿上甲没半天功夫,大雨就下了起来。一片片的铁片紧紧地附着在湿透的衣服上,这让杜吴更加不自在起来。
    如此行了小半个时辰,直到前面出现了一座荒废的院落,众军急急地赶了过去,陈勋将斥候撒出去警戒,便和广白等人来到了正堂烤火。
    牲口在出发的时候就已经带好了遮雨的苇席,民伕们三五成群地站在雨中被冻得瑟瑟发抖。杜吴可怜不过来,而且他们也不会往前凑,这就是他们的命运,还有一千步兵也同样在雨中淋着呢,能进院落躲雨的只有杜吴他们和几个校尉。
    杜吴发愁地看着天上,雨似乎没有一点要停的迹象,这让他又一次想起了陈胜吴广。
    广白见他闷闷不乐,凑过来问道:“上师是为这雨发愁?”
    杜吴点点头,说道:“这一场雨,还不知道要下几天。秋季总是阴雨绵绵,道路泥泞,到时候人困马乏,怕是要误期了。”
    广白不说话,抬头看了看天,又走出来看了看地上的积水。过了一会儿,广白说道:“上师不用担忧,弟子以为,不出半日,最晚到酉时,这雨会停下来,到时候我们可以夜行,赶赶脚程。”
    杜吴诧异地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弟子在凉州生活了十余年,成亲后经常进山打猎,也颇识得一些天象。岳父曾经传授过我,如若雨水一落到地面上在水坑中形成一连串的水泡,雨可能就会连着下好几天。如若雨一落到水坑中不会形成水泡,或者水泡立马就破灭,用不了多长时间雨一定会停的。上师请看,这雨落下来,水泡立马就破灭了,可见雨不多会儿就要停了。”
    杜吴向外看去,果然,天上的雨水落到地上,有的还没起泡就破了。杜吴以前只记得上学的时候学过,雨中知了叫,大雨要停掉。然而现在是深秋时节,西北之地又冷得早,早就没有知了了。也不知道广白所言是否正确,也想不出合理的科学解释,摇了摇头,招呼广白进屋烤火。
    陈勋把杜吴让在了主座上,大家聚在一起,边烤火,边把干粮拿出来热着吃。杜吴终究不忍心,让人将民伕的干粮收集起来,放在火上烤热之后一一分发下去,大家此时也顾不上是谁的干粮了,阴雨天能吃一口热乎的已经足以让这些民伕们心中暗暗地感激起杜吴来。他们随军多年,第一次被将军如此厚待,每个人的心底里都暖洋洋的。
    陈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由得对杜吴佩服地五体投地。他虽未正式从军,但是曾经在西域都护府待过些日子,况且又生活在一个军伍家庭,父亲是有名的陈汤,大兄是靠军功升至西域都护千人的陈冯,自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治军要严格。如今看杜吴仅凭一口热汤饭,就让行尸走肉般的民伕们归心,心下甚是佩服。
    杜吴看他的神情,就知道他要问什么,便开口道:“勋儿可知战国吴起吗?”
    陈勋点点头:“知道,末将少时读过《吴子》,还是父亲要求的。”
    杜吴道:那你就不应该感到好奇了。吴起之所以能练成战国时的劲旅魏武卒,除了他的军纪严明之外,还与他体恤下属有关。有一次吴起率军去攻打中山国,士兵中有一个人生了毒疮,吴起就跪下来亲自为他吸吮脓血。这个士兵的母亲知道以后,马上就哭了。有人问她:“将军这样对待你的儿子,你为什么还要哭呢?”她回答说:“吴将军曾经为我丈夫吸吮伤口,他很感激,因此拼命作战,就战死了。如今看来这孩子也要因此而战死了,现在我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才哭的啊。”
    众人围在一起,听杜吴讲完这个故事,马留先开口了。
    “这吴起也是个阴险小人呐,收买人心倒是颇有一番手段。”话音刚落,马辛跳起来推了他一下:“大兄说得哪里话,你这般说辞,将将军置于何处?”
    马留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尴尬地笑了笑。
    杜吴笑了起来:“无妨,无妨。一人一个看法,况且马留所言并非全然不对。只是换个思路,如果吴起不为士兵吸脓,是不是士兵就一定能活下来呢?至少他当时是个勇猛的战士,不管在哪个朝代,勇猛的战士总是能得到最多的奖赏和最高的荣誉,对吧?”
    众人纷纷点头。
    杜吴又想起了什么,吩咐广白把竹简和毛笔拿来。他在屋里踱着步,想了半晌,开口道:“陈勋记录: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是谓将礼。以后凡我治军,皆以此法,如若违犯,官职越高,惩罚越重。”
    大厅里一阵沉默,良久,马留忽然跪倒在杜吴面前伏地而泣:“小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今日将军的四字箴言如黄钟大吕一般,小的深深拜服,愿拜将军为师,日夜服侍,求将军教给小的行军之道。”
    马留这一跪,剩下几人都耐不住了,纷纷跪下,求杜吴收他们为徒,杜吴没想到几句黄石公的话会引起那么大的震动,激动之余,又看了一眼靠在墙边打盹的监军,连忙扶起众人:“二三子起来说话,杜某早就已经不再收徒,大家要是想探讨兵法,随时欢迎,至于这拜师之说就免了啊。”
    众人不肯,还要强行拜师,还是广白有眼色,瞟了一眼假寐的监军,当下了然,跨步向前:“几位本来就是将军的下属,行伍之中禁止拉帮结派,你们若是为难将军,那小僧回到楚王府,定然会向宰衡揭发尔等之谋,小心为上啊!”那个啊字拖了长音,在场的所有人瞬间明白,马留阴鹫鹫地看了监军一眼,监军顿时感觉心头像被一盆凉水泼过。
    杜吴看了,笑了笑,对马留说:“不要为难别人,靠威胁成不了真正的将军。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文人不腐,武人不猛嘛。”
    马留将话牢记在心,再施一礼。一旁的马辛酸溜溜地说道:“将军,吾等对高兄可真是嫉妒得紧呐!”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杜吴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到了傍晚,雨渐渐停了下来,众人再次向广白投去了崇拜的目光。广白看了看西边的晚霞,笑着对杜吴说:“今夜月明星稀,虽说有些泥泞,但是还能趁夜色赶路,好在后面几天都是晴天,大军也可以赶赶进度了。”
    陈勋正要领斥候前去探路,听闻广白如此说,好奇地问道:“出家人,何以见得会几日晴天呢?”
    杜吴笑着回应道:“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呗!”
    广白诵了一句佛号,说道:“还是上师说得简洁,弟子拜服。”
    陈勋听了个半懂不懂,一提缰绳,纵马而去。
    杜吴有些疑惑地问广白:“陈将军为何叫你出家人?便是为师也未曾出家,也并未以此要求于你啊!”
    广白笑道:“自从拜了上师,弟子日日勤学,感觉有些摸到门槛,又有些不太像,终日里浑浑噩噩,陈将军和王校尉几人便经常打趣弟子,弟子无奈,又解释不通,只好以俗家人不懂出家事回应,日子久了,他们便叫弟子出家人了。”
    杜吴想了想,问道:“我写于你的那些偈子,可还记得多少?”
    广白自信地抬起头:“弟子全部记得,日日诵读,唯恐忘记。”
    杜吴以手扶额,叹道:“好一个痴儿和尚,也罢,以后我就让他们称呼你为广白大和尚吧!”
    广白大惊:“弟子何德何能,敢称大和尚?”
    杜吴同样自信地抬起头:“为师说可以,就可以。”
    夕阳西下,一支庞大的车队正沿着官道前行,刚下过雨的路面有些湿滑,拉车的老牛哞哞的,晚霞映红了半边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