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四你怎么也穿越了

第八十三章黄蜚:定让伪廷大军有来无回!


    ……
    “没想到连这个你都知道,看来你对我下了一番深功夫啊!”
    黄蜚眯着眼睛说道。
    涂蜚是他没有改性之前的名字,距离现在都差不多有十五年了。
    没想到朱棣还能知道他这个名字。
    那相必他的底细朱棣应该也清楚的七七八八了。
    “呵呵~,前来与黄总兵商议大事,又怎么不可能多了解一下黄总兵呢。”
    朱棣回道。
    其实这个事情也是他问尚在军中的郑成功才知道的。
    不然他一个重生过来的人,又怎么会知道这些信息。
    “我想黄总兵一定会支持朕的,不知朕说的可对?”
    朱棣转而笑呵呵的对着黄蜚问道。
    “当然……支持!”
    黄蜚却也话锋一转的答应了下来。
    并且一脸大义凛然的说道。
    “刚刚听到陛下对大明未来的计划,真的是让卑职如梦初醒啊!”
    “那一条条直指问题根本的改革,简直就是萧何之谋啊!”
    “大明现在有了陛下,卑职相信一定能收复神京(北京),中兴大明的!”
    一边说着,黄蜚还向朱棣跪了下来。
    一副被朱棣的王霸之气所折服的样子。
    然而他这副模样朱棣很是清楚,他根本就不是被自己所折服的。
    不过是因为这些事情根本就和他没有关系。
    他一个辽东出身的将门士家,才来到南方不过一年。
    自己要对付那些士绅豪强跟他有关系吗?没有关系!
    别看他刚刚劝自己不要对付士绅豪强,说这些人多么多么重要。
    恐怕当时黄蜚心里高兴都不不及呢。
    毕竟南方的士绅豪强被打掉之后,他这种从龙之臣,不就是新的士绅吗?
    而且还能接替那些人几代积累下来的家产。
    这么好的事情,黄蜚又怎么可能反对。
    没有当场笑出声来了,都算黄蜚意志力坚定了。
    至于为什么他要一直对朱棣说这些士绅的重要性,不过是让自己意识到这些士绅比较难对付罢了。
    另外也是为了面子,毕竟话不能说的这么开不是?
    免得等到朱棣真正施行那一天,有人拿这个来对付他。
    事实的确是如同朱棣猜测的一般。
    黄蜚的心中的确是这般想的。
    他不仅不生气,内心还快乐开了花。
    朱棣要是真能这么干,他不知道大明能不能崛起。
    但是他是一定能崛起的。
    所以他没有理由,也没有道理去不支持朱棣。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朱棣能不能打进南京。
    不过嘛,在他黄蜚投过来后,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再去解答了。
    “黄总兵快快请起。”
    朱棣在接受了黄蜚的效忠后,便让其重新站了起来。
    俩人又继续客套了几句,便直入主题。
    “黄总兵可知南京伪廷的大军会走哪条路增援宁国府?”
    “回陛下的话,应该是从芜湖(太平府)和广通(应天府)而进。”
    听到黄蜚的这俩个答案,朱棣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这俩个路线都在他的意料之内。
    毕竟南京那里也只有这俩条路可选了,这也是最快最安的的路线了。
    “不过朝廷在得到宁国府已经被攻陷的消息后,可能调兵时间会大大加快。”
    “应该就会在这俩三天内即会开拔。”
    黄蜚说出他自己的猜测。
    现在他既然已经决定投靠朱棣了,那必然是要为朱棣出谋划策了。
    虽然出谋划策他不会,但他分析一下情况还是可以的。
    “哦?”
    听到这个消息,朱棣又联想到大军的行进路线。
    立马就有了一个好主意。
    连忙对黄蜚说道。
    “黄总兵,到时候你这样做……,然后那样……,最后……”
    黄蜚侧着身子听着朱棣的计策,越听眼睛便越亮。
    听到最后不由得大喝一声。
    “好!!”
    “不愧是能连下俩省的陛下,此计真叫卑职佩服!!”
    “到时候陛下就瞧好吧!”
    “卑职定让朝……伪廷大军有来无回!!”
    ……
    与此同时。
    另一边的南京众人,的确在得知宁国府被朱棣攻陷后,就加快了大军整备。
    预计后天便能出动讨伐朱棣。
    毕竟这要是早不出动,逆贼就真的要打进应天府了。
    在早朝对朱由崧汇报完大军的最新进度后,首辅马士英便匆匆的返回了他的内阁。
    开始处理其他政务了。
    大明此刻的事情的确是逆贼最为重要,但这也不意味着他一整天就都要做这件事。
    整个南方也是有很多的事情要处理的。
    尤其是在前段日子清兵匆匆打来,闹得整个京师人心惶惶。
    都以为要被俩面夹击,京师不保等等。
    结果清兵走到淮河旁边,还没渡河,又急匆匆的撤走了。
    就如同来时一样,悄悄的来又悄悄的走了。
    这给他们搞得是一头雾水。
    完全搞不懂清兵这是在干什么。
    不过既然搞不懂,那索性就不去管了。
    只要清兵撤了,这不就是好事吗?
    他们也能将淮西的力量抽调出来对付逆贼了。
    虽然马士英并不认为逆贼能挡住朝廷的十万大军,但谨慎总是好的。
    于是马士英就以防万一对付逆贼为由,准备将黄得功和刘良佐调过来。
    只不过现在他还没有呈给陛下,因为他已经能想到这条奏折递上去后。
    那些朝臣是绝对会反对他的。
    所以他现在在考虑一个能按住朝臣的好主意。
    而就在马士英思考的时候,阮大铖却在这个时兴匆匆的推门而入。
    “首辅大人!”
    “好消息啊!大悲他终于愿意招供了!”
    “他承认是潞王指使他的了!”
    “什么??!!”
    “他承认了???!!”
    一进来,阮大铖就给马士英带来一个令他有些震惊的消息。
    那大悲不是死不承认他和潞王有关系吗?
    这怎么又承认了?
    难道他不知道他承不承认他都是一个死吗?
    古怪,实在是太古怪了。
    怀着困惑的神色,马士英接过了阮大铖手中的供词。
    上面不仅有大悲的手印,还有一大串人名!
    “只是他说,并不是潞王直接指使他的,他也是受别人指使,这才猜测出他们可能和潞王有关系。”
    “以上便是这些谋逆之臣的名单,请首辅大人过目。”
    说罢,阮大铖将名单递了上去。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