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红与黑

第18章


其成绩是华人文化圈中,数一数二的人物,其影响力不用我多说,这才是应了那句话:整天叫呱呱的鸡不会下蛋。   
  理想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一生没有理想,但却拥有一份责任,仅此而已。告诉那些关注北大及北大人的长者,这一切并不代表堕落,而是时代的一种变迁而已。   
  如果我们总是梦回唐朝,那中国人何时才能醒呢?用重金属的唐朝乐队,那非常火爆的音乐来震一震我们现在比较盲目的思想,来表达我内心的一个愿望吧!   
  菊花古剑和酒 
   被咖啡泡入喧嚣的亭院 
   异族人在日坛膜拜古人月亮 
   开元盛世令人神往 
   风吹不散长恨 
   花染不透乡愁 
   雪映不出山河 
   月圆不了古梦 
   沿着掌纹烙着宿命 
   今宵酒醒无梦 
   沿着宿命走入迷思 
   梦里回到唐朝      
Don"t break my heart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生物学院的博士柯枫,从美国回到了北大,完成了一年的学术交流活动。带着硕果累累的成绩,让众多同龄人艳羡的同时,人们用一种非常复杂的眼神看着他,令他感到很奇怪。   
  他看到了一年未曾见面的妻子――慧儿,但是妻子已有了七个月的身孕,他突然间被雷霆打击了一般,他想到了那些让他感觉奇怪的眼神,他终于明白了人们的那种复杂,还有就是交头接耳。慧儿希望离婚,这让他火气十足,他打了曾让他爱到心底的妻子,打了那个让他在未名湖畔发过誓,要保护她一生的女人。   
  慧儿是被强奸的,她为了给家里挣一些补贴,往返于一所夜校,于是在一个夜晚被两个畜生强暴了,更糟糕的是慧儿的子宫有问题,如果打掉孩子,慧儿以后将不能再生孩子,同时身体比较弱而血液不足的她,打掉孩子将会给她带来生命的危险。不论怎样的选择,慧儿将不可能再和柯枫在一起。这就是慧儿选择离婚的理由,她宁愿去和这个唯一的孩子度过自己的人生。   
  独自等待 
   默默承受 
   喜悦总是出现在我梦中 
   也许是我不懂的事太多 
   也许是我的错 
   也许一切已是慢慢的错过 
   也许不必再说 
   从未想过你我会这样结束 
   心竟如此难过 
   只是记得你我彼此的承诺 
   一次次的冲动   
  流言像瘟疫一样的流行。柯枫没有心思做实验,没有情绪搞研究,没有胃口吃饭,整天流离失所般的穿梭在北大的校园里。人们的议论声,并不因为在这么有名的学府里而减少。柯枫忍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和突然间的遭遇。他无法向任何一个人去说自己的痛苦,因为每个人都和他一样,无法面对这个现实。眼看着一个流言蜚语即将葬送一个青年才俊的未来,柯枫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想到了那个在美国学术交流时结识的纪恩教授。   
  那个纪恩教授给她讲了一个故事:   
  二战后期,德国人成了欧洲人逐杀的对象。一对逃亡的德国父母,祈求荷兰夫妇能够收留他们只有三个月大的儿子,恨透了德国人的荷兰夫妇在犹豫后,还是收下了那个可爱的男孩,而那个男孩的父母从此没有了下落。这个孩子成了他们家里的一员,可是却为他们家里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因为那个渐渐长大的孩子,还是拥有德国人的血统,尤其是他的眼睛和鼻子,于是荷兰的夫妇带着一家人到处流浪,而他们的小儿子却在路上得了痢疾死了。荷兰夫妇把这个男孩养大,让他上学,从来不告诉他的身世,直到这个男孩获得了那个生物大奖,他才知道,他已没有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而那个男孩就是这个纪恩教授,把他养大的父母也已经死了。   
  他告诉柯枫,孩子永远都是无辜的,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上帝给予我们的最好礼物。因为爱,让这个世界非常的渺小;因为爱,让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因为唯有爱才可以感动上帝,爱可以创造一切的神奇。在那个信仰耶稣的国家里,人们的忍让程度也像耶稣一样,人们的心灵一次次的洗礼,于是最终可以去上天堂。   
  柯枫没有对这个故事感动,因为他现在面临着巨大的议论与指责,这个让他很受不了。但他听到教授告诉他,爱可以创造一切的神奇,他知道这个是解决他内心的良药,因为他依然爱着慧儿。   
  也许是我不懂的事太多 
   也许是我的错 
   也许一切已是慢慢的错过 
   也许不必再说 
   从未想过你我会这样结束 
   心中没有把握 
   只是记得你我彼此的承诺   
  柯枫受不了的是人们眼睛里射出来的,所谓纯洁的东西,性,永远都是中国人心中最难 
   以释怀的事物,这也是他内心永远无法解开的结,因为他出生在这样的环境里,他活在别人的议论里。一切思想的改变,首先要有一种勇气,但是这种勇气在今天这个社会越来越少。   
  他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他要寻求一种平衡。有些神经质的柯枫,把自己阉割了。他认为这样就合理了,他和慧儿都成了有残缺的人,这样就般配了,人们就不用再去议论是非,他也不再胡思乱想了,他感觉踏实多了,把慧儿接了回来,俩个人一起生活在北大,继续搞他的研究。   
  我不知道人的病态及神经会是这么的极端,只是想到这个故事,就觉得很可怕,谣言及是非的议论永远都是人们最好的调剂品,没有人去想柯枫与慧儿的生活究竟会怎样,因为过了三年,他们一家人移民去了美国。   
  柯枫实现了心理的一个平衡,然后走了,为什么我们非得要考虑别人怎么想,生活是你自己的,关键是你自己的态度,为了这个所谓的平衡,柯枫用了最自残的方法。他为了堵住别人的嘴,采取了掩耳盗铃般的幼稚手段。   
  看来我们心里的这种平衡时刻都在人们的心里,随时都会爆发。北大也一样。   
理想是什么,凡是理想肯定就是为了改变现实,实现未来的期许,其核心就是思想的一种代替,我们连这么一点小事都很难改变人们的思维,何况是一个终极的理想。   
  再次温柔   
  不愿看到你那保持的沉默      
Let it be              
    你是不是好久没有感动过了,这是我们班在元旦晚会上,一群人表演的一个小品,名字为《宽容》。   
  第一幕: 
   时间:   
   1998年5月17日 
   地点: 
   市高级法院门口 
   人物: 
   死者老婆;死者弟弟;小卡车的车主;车主儿子,其他亲戚等站在两旁。 
   事件: 
   肇事者以正常的速度及正确的行驶方向开着车,死者开着电动的三轮车,不知什么原 
   因撞到了前面行驶中的小卡车,并从自己的电动三轮车上摔了下来,并死去。小卡车 
   主没有听到后边的声音,开车离开了现场,成为了肇事者。法庭进行调解,小卡车主, 
   赔付死者家属十万人民币作为补偿。双方都不同意法庭的宣判,于是法院门口的一幕 
   这样拉开了。 
   内容: 
   死者老婆:“我跟你们没完,我要上诉,十万就了结了,不可能的事。” 
   车主:“十万,五万都不会给你。” 
   死者弟弟:“嫂子,别着急,我们再找人,我们又有理,而且还死了人,于情于理法院 
   也会照顾我们一些的。” 
   车主儿子:“你有人?我们就没人啦!撞了我们的车,还想赖在我们头上,根本就不可能,大家走着瞧!” 
   车主:“对,真是不讲道理,胡说八道。” 
   死者老婆:“你这个杀人犯,我这回不要钱了,我就要让你坐牢,我就要让你妻离子散, 
   我就要让你……”(哇,哇,大哭起来。) 
   车主儿子:“你以为,法院是你们家开的,你要什么就有什么?咱们走着瞧,看谁能赢!” 
   死者弟弟:“小子,我会让你也倾家荡产,我不折腾你神经错乱,我不会死心的。” 
   车主:“那咱们就玩玩。谁怕谁了。” 
   死者的老婆,气急败坏的向车主的脸抓去。众人赶紧围过来。 
   事件结果: 
   一年后,法院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判决。是死者撞向了车主,车主的责任不是完全责任,但是车主自称没有听到后面的声音,故而离开,这个不能成立,因为从当时的现场看,如果死者撞向车主,并且死去,其声音肯定会特别的大,所以车主负有一定的不救人责任。宣判车主向死者家属赔偿各种费用(医疗费、营养费、孩子一年的教育费、误工费、打官司费),总共7.8万元。双方了结此案,共用的时间为一年零九个月,死者方共花掉各种开销近22万元,车主共花掉各种开销及赔偿费近30万元,双方从此背负着自己的债生活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