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监国太子

第二卷:肃正朝纲,攘外安内 第122章:李怀安的声东击西之策


    实际上,不说别的,所有人都知道,真论具体情况来看,京师已经是四面楚歌。
    西边的汉中太守刘柱、北边的晋阳太守李原、东边的冀州太守袁邵和江东太守董琢,南边的荆州太守赵玄甲,这五个太守直接包围了京师。
    而这其中,汉中太守刘柱、晋阳太守李原又是公认的雄主之资,且本身出身高贵,治理一方也是井井有条,治下百姓都安居乐业。
    不用再多说这些人在自己地方上的表现,只说一件事,京师之地有着李林甫这些人主政,结果陇右道赈灾了几年,还是民不聊生,京畿路还盗匪遍野,朝廷坐视不理。
    如此鲜明的对比,孰好孰坏,一目了然!
    不过,萧奕问罪处斩李林甫之后,倒是稍微扳回来一点儿人心和声誉。
    这也是朝廷为何会同意萧奕在没有后代的情况下,带兵亲征的原因之一了。
    李原依旧坐在华丽的玳瑁几案之后,望着头顶不语,宛若木偶,而左右武将谋士近侍,无一人敢上前言语,直到望楼下人马嘶鸣,一人匆匆到来。
    “父亲……”
    来人年约二十,身穿一领单黑罗团玄蟒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金带,穿一对麂皮百底皂靴。身长八尺,剑眉星目,英武不凡,形若蛟龙,势如奔马,正是李原长子李怀安,其人上的楼来,见到自家亲父模样,却忍不住上前压拱手道:“父亲。”
    “潞州那边可安顿好了?”
    李原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左右武将谋士也多释然。
    见此情形,李怀安也强笑相对。
    他自然知道,自家亲父担忧什么,但却终究无能为力。
    “安顿好了。”
    “东军大都督秦琼以三万兵力驻扎在高平,时刻注意着岳红翎的动向。”
    “临汾郡那里怎么说?”笑过之后,李原纹丝不动,直接又问起军务。
    “父亲,既然那个监国太子亲征,那便是一个天大的机会。”李怀安当即凛然做答。
    “其人在京师除掉奸相李林甫,肃正朝纲、整治贪官污吏,手段高明、心思深沉,又能举起铜鼎,怕是和二弟一般,乃是天生神力之人。”
    “现在京师都在传,监国太子有勇有谋,而若是我们能够打退监国太子,必然可以稳居河北之地。”
    “只要是这一战,监国太子退了。”
    “我们也就算是赢了。”
    “倒是也不着急,再攻长安,因为汉中的刘柱、荆州的赵玄甲还没动。”
    “我们就不必完全成为出头鸟,长安墙高城坚,属于难攻之地。”
    “一切,还是以先前谋划进行便可。”
    李原微微颔首,算是给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一些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回道:“那便以先前定下的计策行事吧。”
    监国太子带来的压力还是不小的,人的名、树的影。
    萧奕此前在京师的所作所为,一改以前懦弱无能的太子形象,而成为了一个文武双全的雄主。
    李原这些人时刻关注着京师的情况,对于萧奕也有一个还算是全面的了解。
    其心思之果断、手段之高明、武力之强大,都给李原这些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好在,李原这边也不是很差。
    最起码,有一位也有着雄主之资的李怀安,再加上李原本身也很有能力,让人信服,再加上,还有一个天生神力的李老二李玄霸,一双百斤重的铁锤,在陕北无敌手。
    便是那蒙元和大金的一些武将,都臣服在了这双铁锤之下。
    晋阳原本就是为了抵御蒙元和大金而设立在北地的重镇,朝廷为此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贞元初的时候,也确实起到了作用。
    蒙元和大金自此不敢在南下劫掠大乾边关,退出了朔州等地。
    再加上,还有秦琼、程咬金、尉迟恭这样的武将,也算是武将谋士齐全,本身有实力,还有着世家的支持,在这些人的推动之下。
    李原就算是不想反,那也不可能了。
    有的是人想办法让他成为一个反贼。
    其中,李怀安用了不少心思,他是李原嫡长子,李原当了皇帝,他就是太子。
    这叫做望父为龙。
    闲话少说。
    李怀安所说的此前商讨好的计策,那自然是全力进攻临汾郡,然后围点打援,若是能逼迫监国太子向岳红翎求援,或者是岳红翎主动支援。
    他们就立即针对岳红翎,伏兵也有安排,伏击的地点选了好几个地方,也已经开始筹备起来。
    为了这一战。
    可谓是精心策划、准备充足。
    若是没能逼迫监国太子求援,反倒是被对方压着,他们也有办法。
    那就是分散兵力,四处点起战火。
    毕竟,还有两个太守没有动,还有五个戍边亲王也没有动。
    大乾未来如何。
    谁也说不好。
    “大帅,国公似乎有一些担忧?”安抚了李原,李怀安下了望楼,到达了军营,杜如晦连忙迎上来。
    “大概是大乾的雄主又回来了吧?”李怀安扭头看了看长安,轻声道。“能藏拙二十余年,又如此之快除掉把持朝堂几年的奸相李林甫,这样的太子,可不简单呐。”
    “就算是雄主又如何?”杜如晦当即反驳。“如今的大乾已经失了人心,京师有着奸相当道,祸乱朝纲。京师之外,五个戍边亲王也不安分,有的暗中联合蛮夷,有的养兵为寇,哪里还是大乾的亲王?再说,几个太守更是拥兵自重,现在直接举起谋反。”
    “乾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李怀安想了一下,也是点头:“道理是这个道理,也正是因为局势不明,前路不清,父亲才会有此担忧。”
    “我们全力打败了太子,若是付出了比较大的代价,便是得不偿失。”
    “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杜如晦无言。
    晋阳的情况也比较复杂,那监督官高俅依仗自己的身份在晋阳府耀武扬威,时不时做出一些天怒人怨的事情来。
    李原能忍。
    但是李怀安不能忍啊!
    还有晋阳的世家也已经不堪忍受了。
    再让高俅这样胡闹下去,李家好不容易拉拢的人心,可能就要散了。
    而且,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高俅不知道怎么就知晓了李怀安的一些暗中谋划,打算直接上报给京师的监国太子。
    这样一来,李原也就不得不主动出击,再忍下去,可能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缩头乌龟,也会因此而让很多人失望。
    上位者,也不能全是勾践。
    等到监国太子前来问罪,让高俅继续嘚瑟,不如直接杀了此人,截了他的奏章。
    再跟随董琢之后举起大旗。
    如此还能占据一点儿大义,杀了高俅平定民愤,举起大旗,拉拢人心。
    那么,事情已经做了,这时候就不能瞻前顾后,更不能退缩,容易动摇军心。
    一念至此,这位少年世子却是恢复了些许自信,沉声道:“事已至此,自当尽心尽力而为,局势不明、前路不清,其实也是一种好处,水浑了,才能出现大鱼,我先下去歇息一会,且等咬金他们回来,咱们再商议军务。”
    杜如晦当即施礼,然后继续去处理后勤去了。
    他们为了这一次的南下,准备了那么长时间,也隐忍着高俅那么长时间。
    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自身的前途。
    杜如晦是为了自己的才能得到一个施展的机会,不至于就此埋没于历史之中。
    秦叔宝等人是为了报答李原当初救济的恩情,如今,也是为了能够博一个前程。
    王家、柴家、高家、长孙家等,那都是为了自身的家族着想,若想要再进一步,必然得一个从龙之功,从此而一举入主长安城,成为真正的世家大族。
    一个时辰之后,大路便马蹄隆隆,继而又有数骑驰入大营,转入主营这边。
    待为首一人进入营帐,却正是唐军之中的西军大都督程咬金,其身边跟着的是南军大都督尉迟恭。
    “世子!世子!”程咬金和尉迟恭都算是当世悍将,身材高大魁梧、充满了爆发力,一上来满头大汗,先行抱拳打了个招呼。
    李怀安见得二人,也是随口招呼,他们相处好几年,守卫过朔州、击退过蒙元、大金的贼军,一起于战场上厮杀,一起于军营中吃喝,已经亲如兄弟。
    众人也没有继续寒暄,李怀安直接指着地图,开始了战事分析:“诸位,临汾郡地形稍显复杂,而都城也是墙高城坚,不利于攻城和骑兵野战,现在贼军以一万兵力占据了浮山道和翼城道,再加上主帅萧奕武力不凡、又善军务,我们若是硬碰硬,怕是反而显得愚蠢。”
    程咬金、尉迟恭两人微微颔首:“那世子的意思呢?”
    李怀安看了看杜如晦,开口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程咬金,你带着人佯装强攻浮山道,人不必多,且都是轻骑。我和尉迟恭带兵前往临汾郡,若是萧奕让人支援浮山,我们就能直接突袭翼城。”
    程咬金点点头,又看向了尉迟恭。
    监国太子带来的压力还是不小的。
    实际上,这次出兵,本就有一些仓促,乃是高俅不满他们的态度,李家不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又得知了李怀安的一些谋划,直接写了奏章,说李家谋反,方才成行。
    而等到大军南下后,遇上了太子亲征,岳红翎挡在了潞州,李家玄霸未能打败岳女,双方最后来了个平手,互有伤亡,李怀安没能破城,岳红翎没能击退贼军。
    这种僵持局面,对萧奕而言,十分不利,对于李怀安而言,同样如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