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

第33章


一般来讲这就是政府或由它控制的中央银行。 
在美国也不例外,联邦政府发行债券,由联邦储备银行出钱买进,这笔钱就 
成了政府额外的购买力,其实是从每一个口袋里存钞票及银行里有存款的老 
百姓那里强行剥夺来的。这是不需要经过议会通过增税法律就可敛财的捷 
径。 
    美元至今仍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计价单位。石油、粮食、煤炭、黄金 
的市价仍以美元为单位。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几乎 
全都用美元,近几年来日元和马克的比例在上升,但美元仍占优势。国际投 
资和债务关系中,美元更占着主要份额。别的国家(公私企业)向美国投资, 
买美国债券,或在美国银行存钱,等于是借钱给美国。目前美国已成了世界 
上最大的净债务国。但这些债务绝大部分以美元计算。美国如果打算归还债 
务,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出口美国货给债权国,以货折成美元抵债;二是 
印一批美钞出口还债。当然,后一种情况下债权国仍会拿美钞到美国来买东 
西。但至少美国不可能还不起债,而且通过通货膨胀可以名正言顺地赖掉一 
部分债。不像别的国家借了以美元计价的债务,还债的唯一方法是出口货物 
换成美元。如果找不到买主不能出口就无法还债。所以美国由于美元在国际 
财务关系中的主导地位而占有很大的便宜。 
    但是美国很少有可能用滥发货币的办法来处理他的债务。果真这样的 
话,美元将立刻丧失其国际货币的地位。一种货币要有资格成为国际货币, 
要为各国的买方和卖方所接受,首要的一条是市值稳定。滥发货币还将造成 
国内经济的混乱。因为货币是用来度量商品价值的尺度,在通货膨胀时货币 
的此种重要职能部分地丧失掉了。投资、储蓄、保险、期货交易等都将面临 
巨大的不确定性。当未来事物的不确定性普遍泛滥时,人变得只顾目前,对 
将来的影响和后果采取漠然的态度。这将导致道德水平的降低。我们知道, 
人类社会的存在,依靠法律、道德和市场。恶性通货膨胀将有力地削弱道德 
和市场,它是使社会关系变得脆弱的一个因素,我们怎能不对它严加防范呢! 
    小结:通过想象中(实际上是可行的)电子货币,对通货的性质作进一步的探讨。物价指数只 
能给出一个物价水平变化的大致印象,它缺乏严格的理论支持。通胀会加速货币周转,因它使持市人 
受损,明显的通胀会削弱道德约束。美元被用作国际债务计算单位,使美国具有特殊的有利地位。 
                       30.现在如何与将来做交易 
    交易最原始的形式是物物交易。货币只是到后来为了交易的方便而发 
明,并为大家接受的。货币的出现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以为钱和物的交易在 
一切情况下都是可能的。现在我们来讨论,用钱做交易的媒介,能不能实现 
现在和将来的交易。 
    什么是现在和将来的交易?一种是期货交易,即现在交割钱款,将来交 
割货物。一种是银行存款,即现在存钱将来提取本息(也可以是现在借款将 
来归还本息)。保险、养老储蓄等都属于这一类。还有一种是投资,现在建 
厂将来生产。这些种交易对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不大会去追究在用货币作 
交易的中介时,不同时间的交易是否可能的问题。 
    严格他说,东西还没有生产出来,何以不同时间上的买卖可以成为现实 
呢?如果东西已经生产出来,暂时放在仓库里,到将来再行交货,从严格意 
义上不能算是不同时间的交易。仔细分析起来,不同时间上的交换只有在能 
找到另一位也有不同时间交换需要的人才有可能。例如把钱存银行,只有当 
有人愿意从银行借钱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否则银行将拒绝吸收存款,或者拒 
绝支付利息。其结果和你把钱放在家里没有区别。期货交易的情况也相类似, 
现在交钱将来收货,必须要找到一个现在收款将来交货的对象才有可能。 
    从个体来讲,从来没有人顾虑银行会拒绝吸收存款或支付利息,但从总 
体来讲,存款的数额恰好等于借款的数目却只是偶然的事。如果这二者不相 
等,而且无法加以调整,那么这种交易就不可能进行。 
    作者在《个体经济规律与总量经济规律》一文中,曾讨论到局部看的经 
济规律与从全局看的未必一样。有的学者认为美国由于工会的作用,把工人 
的工资抬上去(资本家受到剥削),使劳动密集产品的价格上涨,于是创造 
了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劳动密集产品的条件,美国自己则成了技术密集和资金 
密集产品的生产地,从而变成了富裕大国。当然,更多的学者则认为美国是 
资本家剥削工人。但不管谁剥削了谁,靠剥削制度只能使一部分人变富,同 
时另一部分人变穷,总不可能使整个国家变富,因为自己剥削自己不会使总 
体的财富有所增加。现在我们又找到一个个体和总体不一致的例子,这就是 
不同时间的交易。人口减少造成人均负担增大,并不能单纯用增加银行存款 
的方法来解决。美国的人口还没有面临减少的危机,平均每年还增加约 1% 
(包括移民),但美国人口平均寿命近 20 年内延长了 5 岁;死亡率减低,20 
年内从千分之 9.5 减到 8.5;妇女总生育率稳定在 2%左右,其结果是 65 岁 
以上的老年人比例在稳定地上升,1970 年是 9.8%,1980 年升到 11.3%,1990 
年升到 12.5%。老年人比例增大也意味着劳动力的负担加重。可以肯定,如 
果人类社会能避免人口无限增长,必然会经历劳动力负担加重的阶段。因此 
这将是具有全球性普遍意义的大问题。 
    美国公民都有一个“社会保险号码”,这个号码终身不变。当个人有收 
入时,不论是工薪、小业主的盈利或别的劳动或非劳动收入,每个月都要将 
一定比例的钱存入这个号码的社会保险账户。当个人职务变动时,保险账户 
跟着人走。当本人年满 65 岁时便可享受社会保险(但要求曾经工作过一定年 
限,这个年限定得很低)。社会保险涵盖的面很宽,不仅包括老年退休金, 
也包括长期丧失工作能力补助、死亡抚恤、失业救济、遗属救济、医疗补助。 
美国法律要求每个公民都加入社会保险,而且这笔基金是由政府管理的。从 
1975 年以来,在这个项目下支出的各种补助和救济的总额,稳定在国民生产 
总值的 19%左右。除了政府管理的社会保险金,还有各种私人保险机构。这 
部分支出的金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9%(1980)到 12%(1991)。公私款源 
相加,社会保险支出已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 30%。目前美国社会保险事业面 
临最大的危机,就是因为人口结构的变化使每年收入的基金相对减少,而支 
出相对增加。在 1974 年以前收大于支,以后变为支大于收。准备金率(指年 
初基金余额与预计当年支出之比)逐年降低。1974 年时准备金率为 73%,82 
年降到 15%。里根上台之后采取急紧措施,才阻止了进一步的恶化。但美国 
面临的问题没有将来中国面临的问题严重,因为中国人口是迅速地降低,而 
且又实行了每家一个孩子的政策。 
    懂得了现在和将来做交易的限制条件,对美国的债务问题便有了新的认 
识。现在(1992)美国政府的债务累计已达 4 万亿元,相当于一年国民生产 
总值的将近 2/3。如果再加上私人和企业债务,总数还要大得多。这是不是 
意味着为了清偿债务,将来美国人必须在半年多之内光生产不消费呢?不 
是。因为从总体上看,现在不可能向将来借债。换言之,这笔债务的债权人 
也是美国人,内部债务必定是互相抵消的。美国国债的真正问题并不是现在 
向将来借钱,使将来还钱时美国从总体上变穷(因为政府还钱给百姓,百姓 
变富了),而是扰乱了金融秩序。政府不用增税或节约开支的办法对付赤字, 
而是向百姓借钱,结果与民间争资金使得企业该投资的项目得不到款源。从 
实物上看,生产出的用于投资的产品如钢筋、水泥等,从民间投资转向了政 
府支出。(这是一个简单化了的比喻,事实上基建工程也要使用办公用品; 
而且投资用途变化时,其具体构成也要变化。)如果美国政府向联邦储备银 
行(美国的中央银行)借钱,结果便是增加了通货(包括钞票)的发行,造 
成通货膨胀。这些都是扰乱金融秩序,而不像个人借钱的经验那样,把将来 
可用的钱移到现在来用,将来还钱就要受穷。 
    国与国之间的借贷关系就不同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