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

第37章


同 
样地,当用低成本制造出劣质产品充斥市场时,你却坚持质量第一,如果产 
品质量不能从表面上鉴别,必须使用三年五载才能区别良莠时,高质量产品 
就失去竞争力。改革的实践中有无数这一类的例子。虽然我们明明知道改善 
经济环境是解放生产力的关键性因素,它的价值比一切新技术新工艺的总和 
还要大许多倍,但得到它的代价却太高了,道路大艰难了。一些青年人争相 
移居国外,就是利用别人已经建立起来的比较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环境 
和制度,使自己的劳动力能体现出更高的价值。但是更多的人仍坚持留在国 
内,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努力实现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 
    小结:一个社会经济效率的低下将导致整体的穷困,要提高经济效率必须改善经济环境,它包 
括资源的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的最优结合,人们的商业道德和法治观念。这些条件也可以称之为经济 
制度,或生产关系。 
                 34.一个人人都买,人人都卖的社会 
    我搬家之后的房东是一个单身母亲,她没有结婚就生了孩子。现在孩子 
已经 5 岁,虽然懂得自己照顾自己,但还离不开母亲的照料。房东太太有了 
这么一个拖累,再加她自己没有一技之长,所以没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单身 
母亲受国家照顾,另外又有失业救济主。她做二房东,出租住房,也能有些 
收入。不过,靠救济过日子,总不可能很宽裕,只得量入为出。 
    当然,西方人一般生活水平较高,吃、穿、用都相当讲究,至少从我的 
眼光来衡量是如此,根据我的理解,西方社会劳动的价格高,或工资待遇高, 
所以穷人虽然可以吃得很好,却决不会雇佣别人的劳动。但我的房东却出乎 
我意料,经常叫别人来帮忙。洗衣机坏了打电话叫人修,花园里除草栽花也 
请人干,自己有时出门办事还要请个临时保姆看孩子。后来我在美国住的时 
间长了,才发现雇人干活是极普遍的现象。家里请客要人帮忙,刷房子、槁 
卫生、照顾病人、花园里除草,等等,都临时雇人。我的房东一方面雇人帮 
忙,一方面又被别人所雇。她为左邻右舍熨衣服,每熨一件平均可赚 1 美元。 
在美国经济宽裕的人自己家里有洗衣机,不宽裕的人就到街上的自动洗衣铺 
去洗衣。不管哪种情况,洗净的衣服要熨平了穿起来才精神。熨衣服和上述 
其它工作一样,用不了多高的技术,既可以自己于,也可以雇人干。但在西 
方社会中,雇人干活是一种极普遍的现象。 
    雇人干活,自己又受雇于人。这不是人赚我的钱,我赚人的钱吗?彼此 
赚钱,能创造物质财富吗?为何如此折腾呢? 
    这种人人都买,人人都卖的活动,或者说彼此赚钱的活动,结果为全社 
会中的每个参与买卖的人提供了更丰富的生活享受和更好质量的商品服务。 
    如果说穿了,道理很简单,偶一为之的活计总不如天天从事的来得熟练, 
房东熨衣服的速度比我的速度几乎快:倍,而且熨得更挺。因为速度快,当 
然也更省电。又因为专门从事熨衣服,她有一种特殊配方的浆水,以及专用 
的喷头,使熨好的衣服更耐皱。不仅熨衣服如此,任何一种工作,由于分工 
专业化,可使技术熟练,质量提高。又由于规模扩大,可以配备专用的工具, 
使效率更高,质量更好,这在一家一户自成一体不求人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做 
到的。 
    不仅如此,房东熨衣服的同时,还可以照顾她的孩子。所以这是最适合 
于她的生活特点的一种工作。我们中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闲着 
没事,如果能利用这些零碎的时间发挥自己的长处或优点做些有益于别人的 
事,自己又能增加一点收入,真是利人利己。这种人人都买、人人都卖的习 
惯就提供了实现上述希望的机会。而社会上这种习惯真正成为一种风气时, 
每个人都能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更多地享受别人提 
供的较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仔细想来,现今社会之所以有如此丰富多采的商品,归根究底,是由于 
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且不说像彩电、冰箱这种技术上复杂的产品,就以简 
单的产品如一包火柴,我们之所以能用几角钱的代价买到,不是全靠着分工 
么?没有了分工,那怕付 10 倍的代价,也没有任何人能独立而不求人地生产 
出一包火柴来。上面提到的人人参与买卖的社会,只不过是将这方面的潜力 
进一步加以发掘罢了。在美国,种小麦的农民也吃市场上买来的面包。因为 
买面包所花的代价比之自己磨粉、烤制的成本低得多,质量却好得多。提高 
商品率并不是提高了社会觉悟所促使的,恰恰是考虑自己利益的结果。 
    从表面看,彩电、冰箱和火柴之所以能以很低的成本生产出来,是因为 
有了生产的流水作业线,有了复杂的自动化机器,因此往往得出结论:科学 
技术是生产力。可是如果没有了买和卖,这种科学技术就不能生长出来。诚 
然,自动化机器可以从国外进口,但保护和发展买和卖的社会环境却无从进 
口。这样的事情已是屡见不鲜:一方面先进的工艺已经从科研单位研究成功, 
或可以降低成本,或可以提高质量。可是推广起来困难重重。可见科学技术 
要变成生产力还有一道难关。克服这道难关才能真正发展生产力。一个国家 
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穷而不知道穷的原因,更可怕的是错怪了穷的原因。 
有人说中国穷是因为帝国主义侵略。这在过去确是如此,但不能成为现在穷 
的原因。果真如此的话,中国的穷就没有办法改变了,因为帝国主义侵略已 
是一个历史事实,而历史是无法改变的。也有人说中国穷是由于人口大多, 
各种自然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如淡水、土地、各种矿藏都落在世界各国之后。 
果真如此的话,未来 50 年到 100 年中国也无法摆脱穷,因为这段时间内中国 
人口不可能大幅度减少。中国的穷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难道不值得我们 
认真思考一番吗! 
    买和卖促进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更确切他说,只有买卖才会有 
分工和专业化;阻碍买卖就是阻碍分工和专业化。为什么我国有这么多大而 
全小而全的工厂?正因为自己生产比到社会上去买更方便,换句话说,因为 
买卖的障碍大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民参与买卖的程度,可以 
看到二者之间有极大的差别。劳动的分配和选择是直接关系到专业化分工 
的。在西方的劳动市场上可以从报纸看到大批招聘广告,普通力工、稍有技 
术要求的工种都能通过公开招聘来录用。劳动力的流动是自由的,劳动者是 
出卖劳动的主人,他不再是奴隶,要听命子其主人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 
一个人自然会选择自己擅长的、有兴趣的工作来做。同时公开招聘使录用劳 
动的过程透明化,从而杜绝了后门进人。其次,就业的形式极其多样化,有 
终身制(多半是大学教职),有定期合同制;有整日工作制,也有部分时间 
制;有雇主提供劳动工具,也有工人自备生产手段;有纯粹的雇佣关系,也 
有分红制。不同的就业条件满足了不同需要的各种人群。实现劳动的优化组 
合,用招聘和供需见面的办法,在众多的对象中双方都有权自由挑选最恰当 
的人选,恐怕比之下一个文件更有效得多。 
    我的一个朋友有一个 7 岁的女儿。在寒假期间,他太太每天上午定时送 
女儿去室内游泳池学一个小时游泳,每星期六上午送到音乐老师处学半小时 
钢琴,而她自己则每天晚上 6 点到 11 点在一家日本餐馆里配菜。这些机会都 
是当地报纸提供的。其结果是小孩得到了体育锻炼和音乐熏陶,餐馆顾客品 
尝到美味的配菜,她自己还增加了收入。就整个社会而言并未增加什么负担。 
互相赚钱的同时还互相提供了服务,改进了全社会的生活质量。 
    人人参与买卖对社会的文化和道德也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是消除 
了鄙视商人的传统观点,懂得了参与交换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对社会作出贡 
献的一种方式。其次每个人认识到捍卫个人利益的正当性,自己捍卫个人利 
益是正当的,同时别人捍卫个人利益也是正当的。这种平等、自由、自重和 
互重,是西方市场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避免了僵化,培养了让步妥协的务实 
精神。再有,市场中的竞争引导人们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这种质量意 
识是基于负责精神的。守时,守信,克服困难去完成工作,都是负责精神的 
具体表现,并成为商业社会中道德构成的主要成分。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非但 
是缺乏道德,甚至连饭碗也难找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