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忆录之五十有二

第22章.只读古文经典


    告别了小时候身边有什么书或是能买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的没什么可选择的年代后,我就开始了自己选读的时期。
    这个时期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初期大约是从高中开始到我到天然气公司经理办后的一段时光为止,这期间我基本上只读古文经典。之所以这么选一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留下了太多的古文经典。二是后期繁荣至极的文化浪潮还没有开始,这就造成了在八十年代新书还是很少的。
    所以做为古文典籍,就成了很多出版社的首选,书店这样的书相对很多,做为把书店当成主要图书来源的我们也觉得应该读一下。
    前文提到过,我做什么都喜欢追溯本源。
    准备读古文经典后,经过一段思考,觉得对于国人来说要想了解中国的历史,儒家思想肯定是绕不过去的。
    所以我最初的时候想认真读一下儒家的经典。
    这就涉及了一个读书方法问题。
    因为我们不可能读得懂用文言文写成的原文(当然要是有时间天天读,估计也能读懂)。
    所以无论什么情况,想要读这些文言文都要去看一下书上的解读。
    对解读的选用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
    我身边有许多爱读书的朋友,他们喜欢读《XXX(一般是一个名家)解读XXX(一本名著)》类的书籍,并曾多次向我推荐XXX这个名家讲的XXX讲的真好之类。
    如果关系近一些(其实关系不好的也不会推荐书给我),我会先认真问一下,你是想读这本书还是仅想大概了解一下。
    如果说仅想大概了解一下,我就不说什么了。
    如果说想要认真读一下这本书我就会劝说一下,你读的《XXX解读XXX》本身没什么问题,有些还是大家,甚至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但这样读书有个问题,就是你读的并不是原著本身,是这个名家解读的自己理解。
    你再根据这个名家的理解去理解原著本会出现偏差。
    特别是中国那些经典的经史子集,全是文言文写成,一段话,一个句子,一个字甚至断句不同都会产生完全相背的意思。
    因此任何人(包括作者本人)都不可能说可以完全解读一篇文章的真正意义。
    所以读解读本基本上会固化你的理解,让你只觉得只能这么解释这个段落、这句话、这个字,只能这样去断句等等。
    一旦养成用这样的方法去读古文经典是很有害处的。
    我并不是什么大家,我的读书方法也不是什么准则,只是我这么多年来看书养成的一个习惯。
    不能说我的方法就正确,但至少可以为想读书的朋友增加了一个选择。
    一个不去读《XXX解读XXX》的选择。
    我的方法是这样的,以我当年花了七个月的时间读的《道德经》一书为例。
    先说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读《道德经》。
    还是先前说的我要读儒家,但儒家和道家本身有着交集。
    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原文如下: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所以在当年,我得出道家在前的结论。
    因此在读儒家之前,我决定先读道家。
    盘点我近些年读的书,应该说有三本影响至深,这里需要强调的我说的是书,至于文章有很多。
    排在第一的就是这本《道德经》。
    因为我要认真研读,不是看过就算,所以最终我决定用我想出的方法来读(前文写过我的这个特点,我总爱乱琢磨而想出一些歪点子)。
    我找出了当时我能买到的所有的《道德经》一书,其中着重去买了中华书局版的,在我个人心中还是认可中华书局和人民文学出版社。
    当然不是别的出版社不好,而是我自己的认为。
    找到中华书局版的《道德经》一书后,我把这本作为基础本,然后把其余找到的七个版本作为参考本,这七个参考本有别人的解读本,有《老子和商战》这样的延伸本,也有为了方便阅读可以天天装在衣袋里以便随时拿出来阅读的口袋本,甚至还有漫画版。
    《道德经》分上下两部,81章,5000多字。
    然后我开始每天读一章,基本上就是一个自然段,也就几十个字。
    读的时候打开这八个版本,都翻到这段,然后反扣到桌子上,一本一本读。
    先看看每本对这段相同的话都是怎么断句的,如果全一致,则不考虑分段这件事,如果有不同的,再细看一下都是怎么断的,哪个更符合大多数版本的一致,哪个更接近我自己的理解。然后再去挨本挨句挨字看解读。八本书都看,最后是思考,看每句话哪个版本更接近我当时的认可,然后自己最终统译一下这个自然段。
    这样读下去当然很是吃力,但读下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那就是这样读下来的《道德经》是我自己解读下来的《道德经》,也就是说是我理解的《道德经》,我并没有受谁的影响。
    如果遇到有两个以上的解读不可分出高下,就这两个解读一起并存,两种意思一起认可。
    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
    就有两个完全不同的解读。
    其一是治理一个国家并不难,和烹一条小鱼没什么差别,烹一条小鱼需要有条理,先刮鳞、开膛、去腮、腌制,然后入锅或蒸或煮或炸等等,必须要一步一步来,每一步有每一步的规则,不能乱来,也不能乱了顺序,不能下锅后才想起鳞没刮。只要且只能一步一步按规则去做,最后就能吃上鲜美的鱼。治理一个国家也要一步一步按规则去做,一件事一件事去处理政务,也不能乱了主次,顺序,这样国家就很容易治理,没什么难度。
    这主要是从难易层面上说的。
    第二种解读是同样是治理一个国家和烹一条小鱼没什么差别,但这种解读的重点放在了鱼下锅后应该静静不动等待鱼熟,因为前期的工作都要在前期做完,不能鱼下锅了又想起来忘记这事儿那事儿,然后拿个锅铲乱翻动,如果这样,鱼就会搅碎了,最后也吃不上鱼。治理国家也和这个一样,要在治理的时候让人感觉不到有人在治理,不能有事儿没事儿就去扰民。这就是老子最重要的一个主张,无为,就是鱼放锅里后没有管理者再去搅动。
    这主要是从无为而治上说的,当然无为不是不为,是让人感觉不到为。
    我个人认为这两种解读都有道理,所以当年我就都认可而没有单独非要去二选一。
    而是让二者并存。
    又不是什么原则上的问题。
    这就是自己经过思考后决定当我想要认真研读一本书时应该使用的一种方法。
    效果自然是极为明显。
    这本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口袋本《道德经》因为携带方便的原因被我看过无数遍,里边的摘录快要有原文多了。所以像这样的书是肯定不能外借了,一旦有失哭都没地方哭去!
    后来用这种方法我还认真读过《孙子兵法》。
    用我的方法读完《道德经》用了七个多月的时间,当时每个章节都能背诵下来。可见用功之深。
    可惜的是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巩固一下,导致现在背不下来了。
    我觉得这本书基本上已经把中国传统文化说的很明白了,叹为观止,别的学说流派基本上都是他的章节段落或是句子的展开而已。
    他对他的观点唯一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道是怎么生一的(这里别抬杠,你要非问红烧肉怎么做老子也没说我也无言以对)。
    是啊,无是怎么生出有的呢!只能用无中生有四个字解释。这个无中生有可不是贬义词。我一直觉得这个问题现在科学也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答,只能说宇宙大爆炸,但爆炸前是什么样子的,那些累积起来足够炸到我们现在解释说还在扩张的能量是哪儿来的呢?那些不停地向外扩张的边界外原本是什么呢?就算是虚无也应该是一种东西吧!仍然解释不了。这个国家那个民族这个先贤那个大能这个说法那个原理这个传说那个著作等等.都试图去讲但都没讲明白,还浪费了大量的纸张。
    现在看来仍是只有四个字的无中生有表述最贴切。
    因为观止,再加上七个多月的背诵式研读(这个真得用研读来形容,和其他看书用的是看字不同,能让我称得上研读的文学作品在我印象中应该只有《道德经》、《孙子兵法》、《早晨从中午开始》加上易中天先生的《中华史》第一卷《祖先》四本书),消耗了太多的精力,所以就没再按原计划继续读《论语》,毕竟按我当时读完《道德经》的理解,《论语》只是孔子学生记录他言行的文章,和《道德经》比缺少了系统性。
    想着以后再看吧!
    结果这一推迟的后果就到了今天还没开始看。
    提到研读,我觉得有必要说一下我看书应该分为三个等级。其一就是读《道德经》用的这个方法,以研为主;其二就是看书,类似《平凡的世界》类的以了解或简单的学习为主;其三是观书,取走马观花之意,主要是看一些消遣类的书,一目二十行的速读。
    最初开始读古文经典时还没有版本概念,也不知道读哪些书,凭着高中学的一些知识和一些报刊杂志上的只言片语,开始慢慢买各种书来看,不过除了《道德经》和《孙子兵法》是系统看过的以外,其他各种几乎都是看的一些章节。
    比如让我深有触动的《古文观止》中的一篇《贾谊论》就是这个时期读的。贾谊就是李商隐诗中“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那个贾生。一般略有才华之人都有个通病,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在我而立之年静思的那一周之前我也不可免俗。
    直到读到这篇《贾谊论》,当时对我触动极深,可以说正是这篇文章引发了我于1999年的那次认真思考后做出的决定,这些决定基本上在之后的20多年里指导了我的大的行动,让我变成了现在的我,也就是我一直努力后认同的结果。
    可见此文影响之深。
    文中直接开篇言道:“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明说了贾谊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并给出问题的根源是他自己造成的:“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的万分之一,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文中说圣如孔子,要想楚王接纳他的治国理念,也要先派冉有再派子夏去联络,然后再自己亲自去游说自己的主张,这样才有可能(这里我用的是有可能,我的意思是即使这样说,也不一定完全会)能让人明白你的理念,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我是圣人,你就应该用我治理国家,不用就是你的损失。
    很多有才华的人都犯这个毛病。
    以为自己有才(通常是拿自己最强的一项去比别人,而对别人的强项视而不见),别人就一定要知道,且不说你的才华是不是达到那个世人瞩目的地步,就算能达到也不见得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了解你,赏识你,认用你。然后这些人就会不满,就会怨天尤人,就会埋怨世道不公。
    然后继续恶性循环。我以前虽然没这么严重,但骨子里仍然有这个毛病,自从看完这篇文章后彻底了解了自己,如果没有那种让人知道你有才华的能力,那就根本不叫有才。
    从那次而立之年的思考开始,我开始努力提升自己,在没人批评我的时候自己查找自己本身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学会了从不抱怨。
    作品没评上就是画的还不够好!不是评委有黑幕,不是这届观众不行,不是有人嫉妒我不让我评奖!比赛输了就是这场球没打好!不是裁判不公,不是场地有风,不是观众起哄,不是全世界都和你作对!
    别人提上了科长处长人家就一定有比你强的地方!哪怕他什么能力都没有单纯就是天上掉个馅饼那也是人家运气比你强(我始终相信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种)!女儿天天找她妈啦啦啦不理我......这个肯定是她小没良心!
    .......
    今天写这篇文章时又一次回顾了《贾谊论》,再有心得!
    温故而知新!古人诚不我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