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的读书之旅可以勉强追溯到1岁多,但藏书之路确是应该始于我小时候买小人书之后。
随着小人书慢慢增多,慢慢开始有了藏书的意识。
那时候买书的渠道比较单一,只能在新华书店买,后来又加上了两个有卖书柜台的商店,还是以国营店面为主。
一本一本慢慢地增加到两个木头书箱,我还记得一个是木头本色的,一个是浅绿色的。
那时还没有书架,只是买完了看完后就锁到书箱里。
慢慢地到连评书什么的加一起有了600本左右的规模!然后累积到现在变成了16个书柜还得双层装的1万3千多册。
因为我知道1万3千多册的图书是什么概念,所以对最近微信中常有广告商发布的一个书架能装1000册图书的虚假宣传极为不满,还曾在人家的微信下发言挑衅,还是不够成熟。
但至少能凭直觉知道这个骗局主要问题在哪里也是一种能力,特别此事还表现在数学上,对夫人和女儿总误以为我作为文科生理应数学不好给予了一定的回击。
1万3千册图书自然是极多的。现在有时站在书架前也想不明白,怎么就买了这么多的书!
喜欢求真的我细细想了一下。
首先从来源上看。
第一种是因为喜欢自己买的。我绝大多数的书都是这样来的,因从小爱看书的原因,看到喜欢的书总是要想方设法的买到。这点和喜欢喝酒的朋友愿意买好酒,喜欢新衣的美女们买新衣服一样。
各有所好!
第二种是朋友送的。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喜欢书,所以他们买重的书或是看过后不想保留的书,基本上都会第一时间问我或直接装个袋子送给我。这里边有许多不错的书,比如虹伟美女一下子送了我三袋子书,比如明慧美女送我的《王安忆自选集》,比如满坡同学送我的百家讲坛阎崇年先生的《康熙大帝》、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等,比如冬阳美女送我的《齐白石画选》,比如当年薛智慧送我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人头版鲁迅散文集(我还清楚的记得是13本)......不用感谢的还有田冀江。
还有母亲的同学于芹阿姨,把她去世的父亲的藏书两大箱邮寄给了我,我极为珍惜地放到书架里。当年因为通信不畅,并没有第一时间表示谢意,但身为天蝎座的我,对于别人给予我的好处是根本不会忘记的,这些书我从她父亲那里传承了下来,没有中断……作为爱书人,我深深理解这种意义。
第三种是别人淘汰不要的。虽然这个来源和第二种略有相似,都是别人淘汰下来的,但和第二种朋友送我的书不同的是,一个是别人主动送我的,一个是我从别人要扔的书堆中翻捡出来的;一个是我需要感谢并牢记的,一个是不用感谢的!
不要以为别人淘汰的书就很差,其实里边有很多相当不错的书。
真是很不错的书。
其次从渠道上看。
最喜欢的仍然是旧书摊。每到一地,我第一必去的地方一定是旧书摊。
很多人不明白,这是一种情结。当旧书摊随着城市规划慢慢消逝不见以后,那种淡淡的忧伤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我曾在《再见琉璃厂,再见琉璃厂!》一文中写道:
当我第四次来到琉璃厂时,若大的荣宝斋有一时间段只有我一个顾客,清静而萧条,一如我专程赶到的报国寺,当年相当繁华的书市已经被哪个不知名的弱智规划到一个个小屋中,当年车水马龙的卖场成了停车场,早没了当时的人气。十几间小格子间成的一个个小屋里,只有我一个顾客。25万的房租(五年一次交清)让这里的书成了天价。
同样售卖天价书的地方还有潘家园。
随随便便的几十本小人书(许多封面不整或缺少封底的极普通的)开口就是一千元!
心中的圣地轰然坍塌。
当年的琉璃厂之所以能成为我心中的圣地,不是因为一套印刷精美的《荣宝斋》画册,不是因为我在这里知道了潘家园、北总布胡同32号,也不是因为我从这里买了大量的邮票、小人书和美术书籍用品。
这些都不是根本的。
根本原因就在于这里曾经有过大量的我们这些偏远小城所没有的、我们这些偏远小城的人根本没见识过的资源以及由此累积形成的文化底蕴,以及由此产生的犹如向往当年的延安宝塔山一般的朝圣心理。
这些城市中的旧书摊也是各个城市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骨子里的优雅。现在几乎再难见到那些在我生命中有着重要地位的旧书摊了。
上次去天津,百忙中逛了一下旧书市,因为时间紧,只买了74本书,略为遗憾。
买书的第二个重要渠道是新华书店。
小时候就不说了。搬到大庆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基本上都是在大庆新华书店买书。那个时候也只有新华书店可以买书。有段时间,我认识绝大多数从一楼到五楼的营业员,有时候抱着不到一岁的儿子去让他看婴儿看的花花绿绿的书的封面,同时给他讲各种故事,也不管他能不能听懂。困了就有营业员抱着他放到她们休息的地方让他睡,我去挑书。醒了我就继续抱着他看,连带着儿子也成了书店常客,好多营业员都认识他。慢慢领着他去书店时,他晃晃悠悠走在从一楼到五楼的路上,都有人和他打招呼。
真怀念那个五层楼都卖书的新华书店。
慢慢地新华书店对面的古玩城多了很多家卖书的。
好像突然之间,可供买书的地方就多了,古玩城里最多的时候竟然有几十家商铺在卖书。可供选择的渠道多了自然是好事儿,因为代表书的种类和书价都有了可选择的余地。开始各家比价的阶段,这个阶段很短,后来我基本上只奔一家去了。
这是因为盗版。我最初看书的时候是很注意保持书的原样的,以书看完后书还是新的为追求。
但慢慢发现有些书上有错字。
所以开始在书上改动,慢慢养成了不拿笔无法看书的习惯。
最初只是用笔改书上的错字,先把错的字圈上,然后画个箭头,在空白处写上正确的字。
因为每次看书常有所感,慢慢发展到在书页的空白处写心得。当时只是写上心得就完了,后来再读的时候看到此处有时又有不同的心得,就再记,为了区分,就写上日期。最后书读的次数多了,记不得哪本什么时候看的,就在书最后一页画个圈,写上日期。如果看的遍数多就多画几个,多记几个日期。
迄今为止,我改得最多的是《梁羽生全集》中的一本,这本书没有找到,按理说我不应该扔了。
在武侠三剑客中,我最喜欢的当然是金庸金大侠了。我买了三联书店出的他的全套武侠小说,每本基本上都读过许多遍。同在天然气公司经理办的马俊特别喜欢的是古龙,他当年还弄了个本子,上面记录了许多古龙的精彩语句,有时候就读给我们显摆。那个时候的摘抄基本是从原书中摘的,因为没有什么百度之类的可搜寻,因此是很费时费力的。
不知道现在这个本子还在不在,估计早扔了。
受他影响,我也看过几本古龙的作品,后来出全集的时候买了一套版本一般的。
最后细想一下也不差梁羽生,但总觉得不值得去买一套正版的,正好遇上古玩城有一家卖他的全套小说,才120元,平均不到3元一本,就买了回来。
我知道不到3元一本的书质量不会怎么样,但没想到不怎么样也能差到一种境界。这套书我读了不到两页。是的,没看错,不是两本,是不到两页,也就是说读了一页多点儿!按老习惯拿起笔开始看书,结果第一页就改了几十个错字。可以肯定是拿人家正版扫描识别的,当时电脑技术不像现在这样可以达到识别成功率99%。
但扫描完根本没校对就出书我也是服了。
盗益有道。
做盗版也要用点儿心啊!
这书当然没法看了。
一向一门心思省钱的我这套书阅读成本高达100元一页。
教训惨痛。
所以从那以后,我再不乱买书了,这套书现在也没扔,放在那里提醒我。
这之后,我开始只在明义书店买书。因为可以用七五折的价钱买到正版书,关键是店主进书的速度远超过其他书店。她本身也读书,有时候还推荐一些当时流行的书,所以我在她那里买了许多书。尽管很久不再买书了,但偶尔路过,还是习惯性地进店去转一圈。
直到发现了孔夫子旧书网。
其实这就是一个数万个书摊组成的空间。超多的商铺、超多的种类、超多的选择、超多的版本、超低的价格,让我开始不再去实体店买书了。
书是方便了,但也少了淘书时那种突然间的惊喜!
是啊,想买什么书这里都能找到。
哪还需要找,哪里还需要淘呢!
当然也是哪里还能找到当初的快乐呢!
按理说一个看《道德经》的人是不应该去看玄幻小说的,特别是一个用七个月时间精读《道德经》的人是不应该读那么多网络小说的。
我也只能呵呵一笑,这个根本没办法解释。
没办法解释归没办法解释,该买该藏该看的仍然照旧。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有几种特别类型的书。
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重复购买的书。这里说的重复不是出版社或版本不同,尽管我的书里有一些这样的,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主要是书让我读的遍数太多,造成损坏严重,或者是被人借走不还回来,还是特别喜欢的,只能再买一本。比如那本我大一时开始读的《人体素描》,已经不成样子,后来又买了一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的新书。这样的书还有很多。
另外小的时候总想着去出租小人书挣钱,所以有些特别好的小人书也是买了两本。可惜租书大业一直处在纸上谈兵阶段,这些重复的书就只是重复而已了。
二是我在本章第5节中提到过的《平凡的世界》一书。
这套书我购于古玩城二楼,买的是旧书,回来后才发现第一册少了前六页,直接从第7页开始的。
书里也没有撕掉的痕迹,看来是装订的时候就少了。
因为是旧书,只有一套,没地方换去。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网上找到在线阅读,找出缺少的段落,参照实体书用WPS排版,排出了前六页,然后设置打印参数,打印出少的这几页,最后准备粘回书里时发现打印的纸张太白,明显不一样,于是追求完美的我开始翻箱倒柜找各种纸张,总算找到色差差不多的,重新打印,然后用热熔机(为了装帧书籍,我自己买了一套可以自己胶订书籍的设备)把这六页书胶装到了原书中,基本上看不出来和原来有什么不一样。
这个就是从我自己打印后补好的,因为原书是从第3页开始的,前边有个卷一是第1页,然后那个空白页是第2页,所以我也是按原书这样排版的。
三是专门给夫人买的全套的《琼瑶文集》正版。
夫人当年喜欢看琼瑶作品,所以我就特意买了这套,她说每当心情不太好或是看我不太顺眼时就找出一本看一下,看完心情就好了。
现在好多年没看她看了,估计现在看我应该极为顺眼了。
第四就是上一章提到的外国文学名著系列。
除了小人书和凡尔纳的小说外,我极少看外国文学名著,因为这些名传四海的名著读起来很费时费力。但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开始读的,所以遇到好的就先买下来存着。又因为我最先买的时候还没有版本概念,走了太多的弯路,买了许多很差的版本。
后来挑了出来,又重新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
虽然暂时不读,但看着也是赏心悦目。
藏书之人总会被人问同样一个问题,你买这么多书能看完吗?
我们的回答基本上一样,表面上都是:这个嘛,就好比夫人买了好多衣服,即便不穿,挂在衣柜中也是极为开心的。内心其实都是一句话:我乐意!
既然有了一个藏字,那自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只是书太多了有个问题,就是除去整理太耗精力外,还需对藏书进行归类!
其实从小学开始到现在我已经多次为我的藏书整理目录了。。
但大多半途而废!
藏书归类真的是门技术活儿!
小说推荐
- 二十二点二十分
- 一次失败的高考,一次注定的邂逅,一段甜美的恋爱经过,一场未卜的结局 作者:让故事有然后所写的《二十二点二十分》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让故事有然后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百零三章:“新的征程”
- 关于我和他的回忆录
- 一本关于他和她的回忆录很感谢当初的那个他让她变成了更好的自己此书主要就是回忆他和她之间的点点滴滴就这样吧 作者:zony所写的《关于我和他的回忆录》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zony连载中
- 最新章:他
- 我的探灵回忆录
- 十年前,师父收我为徒,我成了正心派唯一的传人。五年前的一次考核,让我成为整个灵异圈的笑柄 你体验过一边上学,一边查案、练功的生活吗?你有过灵异事件缠身,让亲朋好友陷入麻烦的感受吗 后来我终于明白,灵异圈的可怕之处不在鬼神,而在于诡谲善变、尔虞我诈的人心 作者:林四儿所写的《我的探灵回忆录》无弹窗免费
- 侦探推理林四儿连载中
- 最新章:第236章 离别和开始
- 失忆后我变回了中二少女
- 白萌失忆了,只记得十六岁之前最中二的时候的样子。如今她被告知自己已经二十六岁,且有一个有钱有颜的未婚夫,亲妈还改嫁了个富豪,做了别人的小妈,而她竟然喜欢富豪家的儿子 原本以为自己以后就是真正的白富美,却不料自己竟然是被富豪儿子出卖给豪横任性的未婚夫的,这是什么狗血剧情 白萌表示,自己不是他们口中唯唯
- 都市言情7个半柠檬连载中
- 最新章:第30章 猝不及防
- 一个交际花的回忆录
- 弱女子怎么能在一个繁华的城市有了立足之地,同时,还非常的出名,谁见了都得让她三分,这背后所经历的故事可是非常的励志的,不是说一个女人靠什么所谓的潜规则或者其他的事情来达到什么目的,完全是靠着自己的智慧和聪明才能去做任何事情,而且都是非常的有条理,所以大家都是以敬佩的目光去看她。纷乱的局势,迷离的交际
- 穿越架空未知完本
- 最新章:第239章
- 依依的高中回忆录
- 柳依依一直以为自己是最先动心的那个,其实就连她以为的怦然心动,都是他精心安排的相遇 杨昔:其实在比你以为的更早的以前,我就喜欢你了,这段感情,从来都不是你的一厢情愿 作者:夏天summer所写的《依依的高中回忆录》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夏天summer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章 依依的倒追之旅(一)
- 任生的回忆录
- 任生和吴安从同桌走到恋爱,从日久生情到毕业分手。分手后,吴安第一条信息是请求任生给任生的闺蜜林小初打电话,答应和吴安恋爱 世上任何没有原因的离开都是因为有别的女人,如果没有,隐藏的也一定会有 任生感恩吴安的离开,他走后,任生才会遇到谭深 谭深在任生的生命里也就此扎根发芽 后续的坎坷波折有幸福有安稳也
- 都市言情王鑫平连载中
- 最新章:110事件
- 福尔摩斯探案之回忆录
- 福尔摩斯探案之回忆录 作者:所写的《福尔摩斯探案之回忆录》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Gsd之阿拉德冒险回忆录
- “你想要听我的过去?我的过去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你还要听吗”鬼剑士看着坐在街角的老人,看着他失明的双眼以及满身的伤疤,充满向往的点了点头 老人仿佛注意到鬼剑士的目光,摸了摸被皮带覆盖的双眼,仰望着蔚蓝的天空自言自语道“那得从那只哥布林说起 作者:图毕所写的《Gsd之阿拉德冒险回忆录》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
- 网游小说图毕连载中
- 最新章:第十六章:冥炎之地狱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