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追心

第五章


    
    第五章
    --------------------------------------------------------------------------------
    杨思成被宏达药业有限公司正式聘用已有三个月了,他现在在公司研发部上班。为了不至于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目的,他早已搬出兰可巷,在离公司不远处的沽衣巷27号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公寓。
    由于姐姐被撞事件已历时数月,姐姐遗体早已火化,所有其它物证均已无从查找。在这种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有设法进入公司核心层,从仇人内部着手,才是查明真相的唯一途径。杨思成决定首先要熟悉业务,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得公司上层的信任与重用,从而接近公司高层甚至于核心层。杨思成下定决心即使花费3—5年甚至于更长时间,他也要把这一调查进行到底,这将是他今后的唯一重要使命。
    因此,杨思成上班比其它任何人都积极,认真。研发部的陈主任于14年前毕业于西河大学,是杨思成的老学长。陈主任为人热情、诚恳,而且业务精湛。他见杨思成勤勉、聪颖,对他颇为赏识。由于杨思成初来乍到,对本部门业务不甚了解,陈主任让他先花几个月时间熟悉有关情报资料,然后才正式参与研发工作。
    杨思成在大学里学的是生物化学专业,目前公司的主业是保健品。保健品虽然与生物化学关系密切,但毕竟隔行如隔山,有许多知识仍需要自修加以补充。
    那是10月的一个晴朗的日子。下午下班后,杨思成到新华书店去寻找有关食品添加剂的书籍,因为食品添加剂在保健品的生产中应用广泛,杨思成想系统地了解这方面的内容。杨思成是一个认真的人,无论搞什么都想精益求精。
    新华书店离公司不远,步行15分钟就到了。他在书架上找了一本有关食品添加剂的书,就近坐在旁边的矮凳上,专心致志地阅读起来。如果内容合适,就打算购买。
    他坐在那儿,不知不觉已过了大约20分钟,只听背后有人说道:
    “您在看什么书呢?”那是一个女性的声音,轻轻的,但很柔和。
    杨思成以为是书店的职员,大约是嫌自己看得太久了,于是头也不回地答道:
    “马上就付款。”
    只听后面那女人笑了起来,于是杨思成转过头去。那是一个年轻姑娘,那秋波荡漾的眼神似乎在哪儿见过。可是,她到底是谁呢?仔细一想,原来是三个月前到宏达药业有限公司去应聘时在一楼大厅看山水画时见过的那姑娘,只不过那时她穿的是蓝白格子的连衫裙,头发扎成两个辫子。而今天她穿了一件米白色的开襟线衫,乌黑发亮的头发披在双肩上,难怪杨思成一时不曾认出来。
    “噢,原来是你。你也来买书吗?”杨思成显得有些儿拘谨。
    “挑了两本画册。”那姑娘笑吟吟地答道。
    “大概您是从事美术专业的吧?”杨思成看了一眼那两本书,其中一本是《中国历代名画鉴赏》,另一本是《董其昌山水画》,因此这样猜测。
    “也谈不上专业,只是爱好而已。上次您看的那幅《快雪时晴图》仿品,便是我的涂鸦之作,让您笑话了。”那姑娘有些羞愧地低下了头,两颊上泛起两朵红云。
    “原来出自您的芳笔,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您如此年轻就达到相当的功力,真不简单呀!我原先还以为是哪位中年人的画作呢!”杨思成面带惊异之色。
    “您过奖了。如果您方便的话,我们到隔壁的茶室去喝杯茶好吗?我还想聆听教诲呢!”
    于是,两人付了书款,走出了书店。隔壁果然有一家茶室,名曰《清心》茶室。那茶室不大,装潢雅致,布局合理。大厅里只容得下二十余个座位,还有几个小包厢。茶室的老板娘大约四十余岁,体态柔美,是个风姿秀逸的妇人,眼角处有几条极淡的鱼尾纹。后来才知道,她姓徐,是个寡妇。丈夫本来经营着一家电子元器件公司,后来不幸发生了车祸,留下她孤身一人。她因为对电子元器件一窍不通,所以干脆卖掉了公司,开了这家茶室。那老板娘见两人进来,估计是一对情侣,便神秘地微笑着指引他们来到最里面的一个包厢。杨思成与那姑娘相视一笑,知道是老板娘误解了,但也没说什么。
    落座后,那姑娘开口道:
    “我的涂鸦之作,还请您指教呢!”
    “谈不上指教。既然您不耻下问,那我就班门弄斧了。中国画与西洋画不同。西洋画的基本元素是面,因此西洋油画称之为paint,是涂抹的意思。中国画的基本元素是线,而画线的功力全在于写字,所以要画好中国画,首先要练好毛笔字。字写好了,画才能画好。所以,绘画有时也叫做写意,即把胸中之意写出来。您虽有几年的绘画功底,然而笔力尚有些稚嫩,恐怕这方面还需努力。”
    “我的绘画老师只是教我绘画,却不曾教我练毛笔字,今日才是如梦初醒,真是相见恨晚啊!”那姑娘满怀感激地说道。她一直专心听讲,连茶都忘记喝了。
    “喝茶吧,茶要凉了。”杨思成提醒她道。
    “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那姑娘喝了一口茶,又开始发问道。
    “画好中国画的最重要关键就是意境。”杨思成啜了一口茶,翻开刚才那姑娘买的那本《中国历代名画鉴赏》,翻到唐寅的秋风纨扇图,杨思成不由得笑了起来,因为当他第一次见到她时,他就曾想到过唐寅的这幅画。他又抬起头看了看那姑娘的面容,此刻她虽然在微笑着,但依然难以掩盖她双眸中所流露出的那一缕忧思。或许,在她年轻的生命中,也曾发生过什么不幸吧。
    “就以此画为例吧。”杨思成接着说道,“此画就有三层意境。你看,这位仕女,手持纨扇,见秋风起了,心存忧思。第一层意境是,秋风来了,这纨扇即使再漂亮、再精致,也要收起来了。第二层意思是,这仕女联想到自己的处境,睹物生情。岁月一日日地蹉跎而去,行将人老珠黄,韶华不再,岂不令人神伤?第三层意思是,作画人唐寅自己有感于怀才不遇而作此画以寄情思。这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写意’,即把胸中的情思借助于绘画的形式写出来,这样的绘画与诗歌又有什么两样呢?正因为如此,中国画往往要配以诗文,这样才能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情感。有了如此意境,无论是作画者还是读画者,那就另具一番情调了。”
    那姑娘双手托腮,眼睛睁得大大的,就像一个用功的小学生在认真地聆听老师的教诲。
    “如果说,笔力是一幅画的骨肉,那么意境就是一幅画的灵魂了。至于颜料的挑选和种种技法的使用仅仅是皮毛而已。一幅没有意境的画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是没有看点的。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曾有人得到一幅唐寅的《寻斧图》,因不明真假,特去向专家请教。那专家展卷看去,见那画风,那笔法,都颇似唐寅,笔力亦甚深厚,一时难辨真假。画中是一位樵夫在林中砍柴,斧头不慎丢了,在四处寻斧。那专家在不经意间突然发现,那遗失的斧头正在樵夫背后的树叶下半隐半现,于是他立刻笑了起来。”说到这儿,杨思成啜了一口茶,侧着脑袋,面带微笑地看着那姑娘。
    “那专家笑什么呢?”姑娘急切地问道。
    “你说那画是真是假呢?”
    “是假画!”那姑娘思索片刻,断然答道,“既然是寻斧图,那斧头是肯定不会出现在画面上的。”
    “真是个冰雪聪明的姑娘呀!”杨思成暗自想道。
    杨思成与那姑娘都开怀大笑了起来,杨思成已有很长时间没有这样开心过了。
    杨思成朝窗外看去,暮霭已经悄悄降临,应该告别了。
    “可以把您的电话号码给我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以后还想聆听教诲呢。”那姑娘恳切地说道。
    杨思成取出一张名片递了过去,那是公司为他印制的,上面有他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和他的手机号码。那姑娘在一张纸上写着什么,交给杨思成说:
    “这是我的手机号码,我姓陈,叫小梅,如有空闲,请打电话给我,我将不胜欣喜呢!”
    走出茶室,小梅似乎有些儿依依不舍,她那一双嫣然动人的眸子凝视着杨思成的眼睛,她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什么也没有说,便转身告辞了。
    杨思成离开了小梅,向自己的公寓走去。不知不觉之中,他似乎感觉到自己的脚步轻快了许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