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

第169章 长安封城,凌墨萧失联


    但很快皇上就发现,吃火锅还是自己烫菜更有趣,便让沈冬素也入座一起用膳。
    皇上身边的老太监笑的眼睛眯眯,一直说皇上已经许久没用膳用的这么开心了。
    皇上还爱喝精酿酒,一口羊肉一口酒,吃的那叫一个舒坦。
    凌王生怕他喝高了,一直劝他少喝点,结果皇上不乐意,说自己酒量极好。
    年轻时在军营,得先皇赏赐美酒,和将士们同饮一夜都没醉。
    先对凌王夸沈冬素,说他自己挑了个好媳妇,比长安城的贵女都要好。
    该赏慧空大师,当年他那一卦算的好。
    又说要赏沈家,能教出这么好的姑娘,问沈冬素家里弟兄有没有读书的?有没有入伍的?都接到京城来!
    沈冬素笑着婉谢,说家中爷爷年纪大了,不能长途跋涉,他们在家乡生活很好。
    然后皇上又和凌王聊着聊着,聊到凌王的母亲,沈冬素不好意思干坐着听,便去准备果盘。
    结果回来时发现,这父子俩眼睛都红红的。
    其实从皇上说要赏慧空时,沈冬素就知道,这皇上绝对是喝高了!
    这男人不管是皇帝亲王,还是平民百姓,只要喝高了就开始话唠,开始吹牛。
    呃,当然,人家皇上金口玉言,自然不是吹牛,但你把皇上醉酒时说的话当真。
    酒醒之后你就去要赏赐,那不是让皇上为难吗?
    在皇上说要接沈家人进京时,沈冬素就悄悄将精酿酒换成了普通的果子酒。
    再这样喝下去,真醉倒在凌王府,明个就该有御史参凌王了。
    没想到皇上饭量还挺大,切的羊肉片,足足涮了八盘还意犹未尽。
    沈冬素本来还想问,不是说皇家吃饭是食不过三吗?
    那羊肉别说三筷子,三十筷子都有了吧!
    可她不敢问啊!这是人家皇后的差事,她一个儿媳妇就别扫兴了。
    等吃了火锅,又喝了消食的山楂苹果茶,凌王才亲自送皇上回宫。
    沈冬素给陪皇上来的太监、护卫,都赏了一个大荷包,特别是皇上身边的大太监,足足赏了一百金!
    她那个肉痛啊!到沈家村能买多少地,给阿爷添多小鸭子!
    可这笔钱不能不花,皇上明天醒来准会问,朕喝醉时说了什么?
    这大太监但凡说点凌王和凌王妃坏话,皇上都会信以为真的。
    还得请他帮忙打探着宫里的反应,万一皇后要拿此事问责凌王,她也能提前准备。
    送走皇上,沈冬素只觉心身俱疲,这比她研究活字印刷还累人。
    怪不得说伴君如伴虎,老虎面前,谁敢吊以轻心!
    不过今天这顿火锅吃的太值了,皇上是真的喜欢活字印刷术,也赞同凌王书局出版的带注释和标点的启蒙书。
    以后士族拿这一点来攻击凌王,就有皇上背书。
    同时沈冬素也想到,既然皇上对出版启蒙书这么赞同,那些翰林大儒也支持凌王出书。
    她何不趁热打铁出一本算学基础?是时候将阿拉伯数字教给凌王了,她算账时一直用简体字数演算。
    凌王明明看到了,但就像标点符号一样,她不说,他就不问。
    他用行动做到,完全支持她!她想做的事,他支持。她不想做的事,他便是再好奇,也不多打探。
    对于这样的老板兼合伙人,是个人都会信任他吧!
    便是凌王觉得现在出版阿拉伯数字有点为时过早,但可以在商业上先用,等民间传开了,再正式出版成书。
    可是出版一本基础数学还是不成问题的,把九九乘法表带上,出个小学数学书。
    士族一直将四书五经牢牢掌握着,那咱就走他们不要的路,算术、格物……凡是能为大夏培育人才的学科,咱都捡上。
    沈冬素一边让下人收拾残局,一边思索着书局的事。幽州那边的情况,她是完全帮不上忙。
    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挣钱,多给凌王攒名声。士族算是死敌,不可能有人支持凌王。
    那就将士族放弃的商人、平民、贱民收揽,有他们的支持,别看现在士族觉得这些人不堪大用。
    但当真正大战之时,还是人多力量大,星星之火可以燎燃!
    见凌王还没回来,沈冬素也不想独自去睡,便去书房写企划书。
    书局出版、商路打通、工坊产业、田地种植等等事务,她想做,就不愁没事干。
    姜氏还在问第二次拍卖会的事,姜家找姜氏牵线,那琉璃和香水等商品,姜家想卖到海外去。
    若说在大夏境内是一本万利,卖到海外,就是一本万万利。
    虽然大夏禁海,但是与倭国、百济这些附属国之间,还是有商业往来。
    姜家的海船也能去这些岛国,只要凌王一句话,他们就能将香水和琉璃卖到海外去。
    沈冬素觉得暂时不易操之过及,海上还有一件大案没爆发。
    凌王府现在掺上海商生意,万一被陈、卢两家查到,把凌王也牵进案子怎么办?
    还是等江南莫修谨将奴隶走私案爆出来,海商一批大清洗之后,再进入海商生意。
    所以沈冬素婉拒了姜氏,同时也好心提醒一句,姜家海上的生意,近一年最好先蛰伏。
    姜氏若有所思之后,对沈冬素的提醒感激不尽,再不提海上的生意,专心操办第二次拍卖会。
    沈冬素按记忆,将小时候的数学课本融会贯通一下,先简单写了几章,准备给凌墨萧看一看再接着写。
    然后取信纸给家人写信,此时她还不知道,那个奇怪的女神医已经离开沈家村,信上先叮嘱沈家人,提防着这个女人。
    然后重点给沈父和沈爷爷说了说水稻育苗的事,这年头农民还没有育苗和插秧的概念。
    种水稻就是稻种撒到田地,还要提防鸟类来偷吃,然后就是任其自由生长。
    出苗率低,产量低,且虫害率高,宜州以北就专种小麦、縻子、高粮,宜州以南则专种水稻。
    整个大夏国只有宜州城,是又种小麦又种水稻,南北交际之城。
    沈家之前没有多少水田,都是地。还是贫瘠的三等地,种种红薯收成都不高。
    这不是自从沈冬素当了凌王妃,凌王给的聘礼有水田,她自己也买了水田,沈家又买了一些。
    正在挑塘泥肥地,为明春种水稻做准备。
    沈冬素怕信写晚了,来不及育苗,所以虽然离开春还早,她还是先详细写上育苗、插秧种稻法。
    她在灯下也不知写了多久,鹅毛笔都换了两根,揉揉酸涨的脖子活动时。
    听到身边传来凌墨萧的声音:“这样育苗种稻,真能提高收入?”
    沈冬素吓一跳:“王爷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都没声音?”
    “是的,这样育苗不光能提高产量,且因苗壮根系粗,还不宜害虫病。”
    “王爷若不信,明年开春可以拨一块试验田,试试我这法子。”
    凌王失笑:“我岂会不信娘子!只是没想到,娘子还精通种植。”
    沈冬素骄傲地笑道:“我精通的东西还多着呢,以后王爷慢慢就知道了。”
    凌墨萧也不知想到什么,灯光下,他的耳尖竟然红了通透,连脖子都红了。
    轻咳一声掩饰,含糊道:“为夫等着。”
    沈冬素偏着头看向他问:“等着什么?”
    凌墨萧凑到她耳边:“等着看你别的本事。”
    沈冬素只觉莫名其妙,越发疑惑地问他:“王爷是想到什么事了吗?您说一说,我看我会不会。”
    凌王竟然逃也似地离开书房:“太晚了,快些收拾收拾安寝吧!”
    然后他把沈冬素赶到卧室,自己竟然睡在书房,说皇上交待了一些事,他要连夜写折子。
    沈冬素也不多问,让纪嬷嬷送了两床被子,把书房的小床铺好,自去大床上睡。
    却不知凌墨萧是晚餐时和皇上喝了些酒,刚刚又被沈冬素无意识地撩拨的心猿意马。
    他觉得今晚自己的克制力太差,若是和冬素同床共枕,想克制住不动她,那简直是酷刑!
    所以,还是睡书房吧!
    三年,好漫长,好煎熬啊!
    小丫头你能不能早点开窍?
    凌墨萧为了不让沈冬素看出来,还真点灯写了一封折子,看着卧室熄灯,他才在小床上睡下。
    这一夜,两人都是辗转反侧,沈冬素从来没发现,王府的卧室竟然这么大?
    后窗不时传来松竹被风吹的呜呜声,窗户上不时有竹叶的影子,像小爪子一样飘过。
    身边没有那个人,床都显得好大好空,感觉床底下都有声音。
    她扯过被子盖着头,下一次还是陪凌墨萧一起写折子好了……
    则凌墨萧更不用说,怀里少个小暖炉,少了香香软软的小人儿,当真是孤枕难眠。
    以前自己一个人睡怎么不觉难安?也不知道小丫头睡的好不好?
    夫妻俩睡着时已经快鸡鸣了,非常难得地,凌墨萧起来上朝时,沈冬素竟然醒了。
    她头一回主动爬出温暖的被窝,去给凌墨萧准备上朝的衣裳。
    见时间还早,她又做了一碗农家人来说,规格最高的汤面。
    那就是用昨晚剩下的火锅汤做的,对农村人来说,夸一锅汤炖的好。
    那就是:“留着明早煮个面!”
    便是灰色的全麦面条,也煮的香浓可口。更何况是王府筛了三道的雪白面粉。
    她亲手做的扯面,煮了羊肉汤,配上青蒜苗。这一碗比吃燕窝配点心,要暖胃多了。
    凌墨萧吃完一碗还意犹未尽,笑着让沈冬素去睡回笼觉,等他回来再一起吃羊肉汤面。
    沈冬素舒心地去睡回笼觉,也不知为何,见凌墨萧喜欢吃‘剩汤’面,比她自己吃的还高兴。
    扯过被子,这回她再无一点害怕的感觉,很快就沉沉地睡熟了。
    一觉睡醒已是日上三竿,而凌墨萧还没回来。
    她一问,甲四也没回来,敏锐的第六感,让她心尖一颤,总觉得有不好的事发生了。
    忙让纪嬷嬷安排人到皇宫外去找甲四,看看王爷现在在哪?
    一般官员去上朝,自家下人都会带着马车在宫外等着。凌王也一样,都是甲四和马夫在宫外等。
    甲四很贴心,若是皇上留凌王在宫里,他就会让马夫回来说一声。
    现在没人回来报信,也就是说,要么甲四脱不了身,要么就是甲四也不知道凌王为什么没出宫?
    纪嬷嬷安排的护卫出了西山,还没进入长安城,便匆匆赶回,确实出大事了。
    长安城竟然封禁了!城中人禁止外出,城外人禁止入内。
    哪怕他拿着凌王府的腰牌也没能进城,守城的由皇城护卫军,换成了禁军。
    禁军铁面无私,除了皇上的手谕,什么腰牌都不认!
    那护卫还说,他看到一个拿着陈府腰牌的下人,风尘仆仆地要进城,说是陈世子出了事。
    禁军也不放行。
    沈冬素才要问陈世子是谁?猛地反应过来,不就是陈星矅吗?
    他接替凌墨萧去了幽州,并没传来军情,能出什么事?饿到了冻到了?哭着找娘亲了?
    赶紧摇摇头,现在可不是想陈星矅的事的时候,长安城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鉴于昨夜皇上才在凌王府吃了火锅,难道是吃撑了生病了?
    不应该啊,如果是这样,现在应该是凌王府被围起来才对!
    皇后和太子逼宫造反?呃,也不应该,若是这样,也不会是禁军守城。
    禁军算是皇上的私军,只听皇上的命令,禁军守城说明皇上没啥事。
    皇上没事,那凌王肯定也没事。沈冬素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这时她才发现自己人脉之薄,完全找不到一个能商量的人。
    赶紧让月见去问一问姜氏,结果一向对长安城之事了如指掌的姜氏,这次也是一头雾水。
    不过她说能肯定的是,没有叛乱,因为如果有叛乱喊杀声早就响起,且护城河的水是干净的,没有血迹。
    这话把沈冬素吓一跳,问月见才知道,皇帝登基之初,城中发生过叛乱。
    也是封城门,杀了一天一夜之后,百姓发现,护城河的水都变红了。
    从城中流出来的污水,都是血。
    这件事吓了长安百姓数几十年,老人们只敢小声跟儿孙说说,谁也不敢放到明面上说。
    姜氏劝沈冬素别急,现在城外都是等消息的人,便是有急事封城,最多也就封两天。
    沈冬素庆幸凌墨萧出门前吃了一碗羊肉面,万一被禁在宫里,最起码能撑一撑。
    她让护卫到城门处等着,打听到消息立即回报。
    她则和纪嬷嬷还有管家、月见几人商量,做最坏的打算。
    先把王府现有的金银埋到后院树下,埋深一点。
    月见看着她欲言又止好几次,她直问:“你是不是想问我要不要逃走?”
    月见摇头,正色道:“并非如此,而是王爷之前交待奴婢,若有个万一,先送王妃回光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