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神风云录

第77章


与镇南王的关系颇为微妙。镇南王为了让当地的各大势力放心。表示自己对于大理的一切势力不会暗中洗牌。为了让各方势力安心,甚至要求皇上下旨封玉栾城卫镇南王的王城,而大理则仍为一郡之地。
虽然如此,但是毕竟明里属于镇南王的属地,遁龙镇的风雨,也直接的影响到了无双城。
对于一个屹立千年不倒的实力,无双城自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无双城建成已达千年之久,这个城堡占地近百亩,全部以巨大的青石堆砌而成,你如果仅仅以为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堡,那就错了。以机关傀儡及祝由之术闻名的无双城有怎么会这么简单。
据说这里那雕刻的古朴的花纹都蕴含恐怖的力量,而那摆放的雕像更有可能在瞬间变成恐怖大力怪兽。
这些虽然是传说,但是毕竟太过玄奇,因此大多数人是不相信的,但是有一个人却相信,因为他就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
第八十六章大理月夜
大理的水很深,比那淹没了神秘古滇国的滇池的水还深。大理的水很乱,比那上关的风还乱,大理的水很花,赛过那下关千奇百怪的名画异种。这里的局势一如那苍山的雪,泰山压顶,高悬头上,人人都是小心翼翼。如果没有一双洞察一切的眼,一颗皎皎明月心,那么最终只会淹没在这里。
强势如镇南王都退而求次,只在这里留下一座行宫,和一队维持正常秩序的军队。现在这里的局势非常的微妙,谁也不愿意出什么乱子,多年来,倒也没有出什么乱子。
但是欲是求和谐,欲是不平静。
此时月色迷蒙,清风习习,那是夜色之中却是随着洱海的风传来淡淡的腥气。
这不是鱼腥味,夹杂着一股恶臭,血腥之味。
此时,大理城中,天龙古寺,一个面容肃然是中年儒生在僧房之中静静的看着一卷古书。但是时不时的起来望向窗外……
清风,明月,古寺,儒生,老榕树。
老钟当当的敲了几下后,远处的僧人散了晚课,都回去休息了。
待周围归于寂静。儒生把油灯吹灭。轻轻的把书一放。身如鬼魅一般闪出了窗外,再一闪身,已经消失在夜色之中了。
一个身影在朦胧的月色中踉跄的飞奔着。
不时停下来,从革囊里边掏出一个玩偶来,然后一扬。
那玩偶诡异的变大,成为另一个一模一样的人,朝着相反的方向飞奔而去。
这个人在月色下显露出苍白的脸,脸上血痕累累,身上衣衫褴褛。显然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这时这个人突然大叫一声,一下子跌倒在草丛中。
一个灰影突兀的闪现,把那草丛中的人影扶正,急点几处穴道。把那人往腋下一夹,然后如同一只大鸟一般腾空而起,直奔远处的城墙。在空中连续急转,脚尖轻点,已经跃上了巡逻散漫的城墙,然后一跃而下。
显然刚才的那一声惊叫并没有引起巡卫的注意,毕竟那山猫,土耗的叫声从来没有断过。
大约一柱香后,一阵吵杂的声音响起。
快马,銮铃,急促的叫声。
“那边发现了一个傀儡人偶。”
“那个叛徒会去哪里?”
“前面就是大理城了。他跑哪里去了吗?”
“走,喊开城门,今天不抓到那个叛徒,绝不回去。”
……
这些口气极大的追兵全部武士打扮,每一个都是全副武装,良弓、宝刃……
但是还是把那个所谓的叛徒追丢了,这对于几人来说是奇耻大辱。并不是他们自大,而是这个所谓的叛徒原本是那无双城的一个外门弟子祝之章。因其天资聪慧,被祝家的家主收为义子。却不曾想,这个祝之章却是暗中心怀鬼胎,趁无双城祝老太爷大寿之际,闯入无双境地盗走了一卷古经,虽然被发现,但是对于无双城极为熟悉的祝之章却是闯过重重障碍,凭借一身惊人爆发的行者实力逃出堡来。这才有前边的一幕。
儒生悄无声息的把祝之章带到了天龙古寺里,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此时天空中一阵淡淡的波动仿佛如同夜风一般波动,但是到了天龙古寺附近时。天龙古寺发出一阵肉眼难见的波动,把那股波动消散而去。
这是千年古刹的底蕴,那无数的香火与信念形成了一道虔诚的屏障,守护着这里的安宁。
这个儒生赫然是那七绝书生的弟子单向礼。
这单向礼也是当代的一名大儒,想来主张儒家当以礼为先。以礼伟法。治国如行礼,有节,有据,有度。做人也当以礼为本,代人有礼,对己蕴礼,处世更是以礼为度。但是有谁能想到这么一名礼学大儒,此时却在做让人费解的事情。
这个祝之章原先并不是孤儿,而是单向礼的儿子,亲生儿子,缘由种种。
此时的单向礼面色凝重,油灯亮起。
只见那祝之章面上道道伤痕,那不是兵器之伤,但是伤口发黄,不停的往外渗着黄色的粘稠液体,看上去极为恐怖。
单向礼面上的肌肉抖动不已,面色铁青,在烛火下显得异常难看。轻轻的用手把那碎裂的衣服用手指甲划开,然后把那衣服揭了下来。山上显现出来的伤痕更加的触目惊心。单向礼知道,那些伤痕并不是真正的伤痕,而是一种怪异的力量,这大概便是这无双城中恐怖的诅咒之力了。
单向礼一粒泪珠滑落,下来,手不由抖了一下。天下谁人不疼自己的儿女,只不过有时那真是迫不得已。
把祝之章的破碎的衣服揭掉,从怀中拿出一个精致的玉瓶,从里边倒出一些药粉来,用一个瓷碗熔开,顿时那一碗清澈的水变得橙红无比。
随后拿过一块白净的纱布,沾着那水在那触目的伤痕上一触,顿时一股刺鼻的青烟冒出。见状,单向礼掏出一粒度厄小还丹,撬开祝之章紧要的牙关,为了下去,接着又给那伤口搽试了起来。
许久,单向礼长舒了一口气,但是面上的担忧并没有减少。这诅咒之力并不是自己能够根除的,大袖一会,屋中那污浊之气被一扫而空。而灯火却寂然不动,由此便现出来这位礼学大儒妙道巅毫的控制能力。
人场说,胸有正气参天地,一片丹心照古今。做为一代大儒,单向礼的真气便是以浩然之气为主,这种浩然正气本来是极为正直的人才可一样出,但是那只是一种传言。试想一种气势怎么会有正有邪呢?就想拿巍峨的大山,你说他是正是邪?真正的浩然正气便是一种势,仍沧海桑田而亘古不变的永恒的势。这种气势大看宇宙兴衰,小藏胸中为自己蓄势。那多少文坛圣人,大儒,本身没有什么高深的武功,但是养出的这种气势足可以克制一切邪秽的念头侵袭,因此这些圣人大都看上去气势不凡,甚至这些人的画像还被普通的百姓供奉以求平安。
并不是圣人就没有过错,道有千条,这浩然正气包罗万象,只有那极有屹立正直的人才更容易养成。但是上善若水,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作为一代礼学大儒。单向礼毕世人更加的精通这种浩然正气的运用之法。从自己的指尖逼出几滴精血滴入祝之章的口中,送下那粒度厄小还丹,顿时,刚才那可怖的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着。
这大儒的精血蕴含的浩然正气是在是太强大了,恐怕就是祝家的老怪物都没想到这祝之章会这么快就得到这绝代大儒的精血救治。这浩然正气把那恐怖的诅咒之力压制了下去,但是根除却有些困难了,毕竟这天地正气包罗万象的包罗自然有这种气息了。自己存在自己又怎么舍弃呢?不过此时佛门圣地那庞大的香火念力与这儒家的浩然正气的双重压制,这诅咒之力暂时是被镇压下去了。这时那度厄小还丹这千金难求的佛门秘药灵丹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灵力。
见此,单向礼这才放下心来,不过要想根除这诅咒之力,看来还得去遁龙镇找大师兄了。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不嫁祸于萧墙。单向礼知道这大理城局势的微妙,审时度势,拿出一套干净的衣服给昏迷的祝之章穿上。把他的东西一包。连带那污秽也另外包了一个包袱。这便把祝之章一提闪身消失在夜中。
待得单向礼一走,这天龙古寺的几名老僧同时能睁开了眼睛,暗自点头,不亏是一代大儒,洞明事理。
天龙古寺据说传承上古滇国的后裔,国亡已久,甚至那国名都随着那上关的风早已飘逝,但是这天龙古寺却是屹立千年不倒。其中高手更是不计其数。是一头隐藏的龙潭虎穴。如果单向礼一只呆在这里,那么无双城的祝家只能硬着头皮与天龙古寺交涉。而这是无双城的祝家最不愿意看到的。
不过任是圣人也不愿意招惹莫名的是非,更何况是刻意避世隐藏的出家人了。见单向礼走后,一名眉毛胡须低垂尺许长的老僧,随手一挥,一股淡黄色的气流窜出佛堂,涌向空中,顿时空中一阵荡漾,那一丝极难辨认的波动已经消失不见,任是神仙下凡,夜只能看见一片庄重肃穆的佛门胜境,哪里有什么不吉祥之处。
行进中的单向礼眼中闪过一丝异样,扭头看了一下那片巨大的古寺群,一如一座亘古不变的睡佛静静的躺在哪里,沉重如山岳,肃穆静谧,不可侵犯,以单向礼如此高明的人物也产生了一种朝拜的念头。胸中正气一运,顿时心念畅顺无比,心灵通达,感知明锐,朝着一个方向飞掠而去。
而此时那无双城的追兵已经进了城中,那城卫夜不敢怠慢赶紧配合,一时间大理城中风雨骤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