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种人格的恐怖

第14章


为了最终的人格统合,需要把握各个人格的能动性,做一份详细的人格构成图表。这张简表尚属准备阶段的东西。森谷千寻的主要人格一览表
①千寻:主人格。17岁。极端地畏缩不前,逃避痛苦的倾向十分明显。平时深入意识深处,一般不出现。IQ(智商指数)120。
②明子:“明了”的意思。20岁左右。千寻叫她“保护天使”。有可能成为内部自助者?非常聪明,有很强的洞察力。长着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张充满智慧的脸。发音清晰,像电视台的播音员。但给人的印象是很冷淡的。IQ 175(同年龄组最高)。
③陶子:名字的意思是,“对人进行教育和指导”。跟千寻同岁。是一个对其他所有人格进行情操陶冶的人格。(千寻内在的向上心的人格化?)性格外向,表情开朗。稳重劲JL跟她的年龄不相符。说话的声音感情丰富,会使人误认为她是个电影配音演员。但有时强加于人。IQ 145。
④小瞳:“天真,无知”。是一个5岁的小女孩。纯洁,单纯的象征?想回到父母因交通事故死亡以前去的愿望的人格化?幼儿的表情。说话轻飘飘的,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总是不发音。IQ55以下。
⑤幸生:男孩子,14岁。“幸生”这个词的意思是“懒惰,依靠偶然的运气活着。”一个无能为力的人格?总是睡眼惺松,说话马马虎虎的。IQ104。
⑥阳子:“阳”有“说谎”的意思,跟千寻同岁。喜欢耍嘴皮子,经常说谎。长着一张狡诈的脸,目光游移不定,黑眼球不断地左右乱动。IQ 129。
⑦殊理:“殊”的意思是“杀”。为了宰杀动物的人格? 对象不明。年龄不祥。也可能是一个迫害狂。面无表情,沉默寡言,激怒时面色苍白。IQ89。
⑧小忍:性别年龄不祥。有“忍耐”和“残酷”两个意思。是为了忍受艰苦状况的人格。面部表情贫乏,如果按照明子的说法,忍是可以忍受巨大的肉体痛苦的。IQ95-107。
⑨小创:男孩子。12岁。“创伤”和“损坏”的意思。对付那些由痛苦的往事造成的精神创伤的人格,也是为了做服丧仪式的人格?经常低着头,长着一双忧郁的眼睛。沉默寡言。说话声音微弱。IQ116。
⑩悠子:主人人格。跟千寻同岁。在学校也好,在家里也好,大部分时间由她来支配。常是“忧伤”的。性格内向,不能坚持自己的主张。沉默寡言。IQ133。
⑾小满:男孩子。16岁。“骄傲自满”、“欺骗”的意思。为了保护受了伤害的自尊心的人格?看不起人的眼睛,歪嘴。说话的口气是把别人当傻瓜。IQ133。
⑿范子:“范”字的意思是“标准,榜样”,但在跟她面谈时发现,跟名字是完全偏离的。年龄不样。冷淡而奇怪的笑。没有语言能力?经明子介绍出现后,迅速引退,以后没有再出现过。
⒀矶良:最新人格,阪神大地震发生后出现。和在地震中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头部受伤住院有关系?不知道为什么,只有第13种人格的名字跟《新字源》没有关系,而是出自《雨月物语》里的“吉备津的锅”。名字的意思不明。(复仇的欲望?) 年龄不祥。总是翻着白眼,一眨不眨。极端地沉默寡言。开始认为其语言能力有缺陷,但是在实施日语版的失语症检查的时候,为摆脱明子说过话。在接触的过程中,拒绝一切心理测试。以后没有出现过。
这样的排列,并不能使由香里感到第13种人格有什么特别的异常。虽然指出了只有矶良这个名字的出处跟别的人格不一样,但并没有说明什么问题。凭由香里的直感,矶良一定还有什么重大问题,至于到底是什么,由香里还说不清楚,因此感到焦躁不安。
“在多重人格里,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主人型’、‘孩子型’、‘迫害狂’、‘保护者’……”浩子在人格一览表上顺次画着圈,“有一个类型叫‘恶魔型人格’。我认为,矶良就相当于恶魔型人格。”
“恶魔型?”由香里不解地问。
“关于多重人格的研究,至今一直局限在基督教文化圈里。宗教背景可能占有很大的比重。过去有一部电影,讲的是罗马教皇驱逐恶魔的故事。现在也有那种驱逐恶魔的仪式。被恶魔附体的实际状态,就是多重人格说的有力证明。”
“一般,恶魔人格的意图是什么呢?”
“这我还不知道。”浩子好像胃痛似地紧皱着眉头,“究竟是为了什么出现这种人格,不知道啊。但是,如果‘矶良’属于恶魔型人格,我们的人格统合工作计划就好搞了,因为恶魔型人格是有先例可查的。”
的确,日本和美国,明显存在文化上、宗教上、风俗上的差异。因此,在美国叫做恶魔型人格,而在日本,像“矶良”这样的人格,如果叫做冤魂型人格,就容易解释了。不过,还是有某些地方让人觉得格格不入。
“怎么?看来说服不了你。没关系的,我们一起复习复习好吗?我们学校的图书室里也有《雨月物语》,我把它作为参考书给借来了。”浩子说着把一本厚厚的精装本的《雨月物语》放在桌子上,把夹着纸条的地方打开了。
《雨月物语》出版于1776年,作者上田秋成,是一本怪异小说集。正式的书名是《近古奇谈?风月的故事》,最初是用剪枝畸人的名字发表的。
“《吉备津的锅》是这部怪异小说集里最有名的故事之一。我想故事梗概你是知道的,我再简单地概括一下。古时候有个吉备国,就是现在的冈山县,有一个叫井泽的大地主,他的儿子叫正太郎,是一个放荡公子哥儿。父母认为儿子结婚以后可能会改掉恶习,于是就准备让他跟吉备津神社神主的女儿矶良结婚。在结婚以前,神主用被视为吉备津神社传家宝的大锅煮了一大锅开水,然后让人敲锅,敲出大的声音来就是大吉,敲不出声音来就是大凶。结果呢,大锅连一点儿声音都没出。神主脸色铁青,但一心想让女儿成亲,对占卜结果采取了置若阁闻的态度……用精神分析法来解释的话,装满了开水的大锅就是人的潜意识,声音就是直感的象征。《吉备津的锅》讲的就是人在无视潜意识的警告的时候,将会产生什么后果的故事。”
以后的故事是这样的:结婚以后,矶良孝敬公婆,勤恳劳动,正太郎也变得老实了。可是过了不久,正太郎就又放荡起来了。他为一个名叫袖的妓女赎身,另安了一个家,整天跟袖泡在一起。正太郎的父母气愤极了,就把他禁闭起来。谁知正太郎哄骗矶良放了他,跟那个名叫袖的妓女私奔了。矶良怨恨不已,身染重病。
正太郎和袖,在袖的表哥彦六的帮助下,来到播磨国(现在的兵库县)印南郡,生了孩子,过起小日子来了。可是过了不久,袖突然被妖怪附体,苦不堪言,最终命赴黄泉。
伤心至极的正太郎每天晚上去袖的墓前为她析祷。有一天晚上,正太郎碰上了一个死了丈夫的美人,于是又想放荡了。他来到那个美人的家里,看见屏风的阴影里有一个女人的脸,那女人正是矶良。矶良那凄惨而怨恨的样子,使正太郎昏厥过去。
正太郎醒来以后跟彦六一起去拜见阴阳师。阴阳师告诉他,矶良活着的时候的灵魂杀死了袖,死了以后的灵魂还要杀死他。阴阳师警告他,从今天起,42天不要出家门,房子周围要用免灾符围起来。
从那天开始,矶良的冤魂每天晚上都出现在正太郎家周围,要袭击正太郎。但由于有免灾符,矶良进不来,于是就在外边发出恐怖的叫声,一直到天亮。正太郎吓得直打哆嗦。
终于到了第42天的晚上,矶良的冤魂总算消失了。黎明的光芒照进了正太郎的家,他安心之余,轻率地开门往外一看,本来应该大亮了的天空一片黑暗。
一声绝望的叫喊惊动了彦六,他从外边跑进来,只见血流满地,几撮头发散乱在血迹中,正太郎消失得无影无踪……
“想起来了。听过好多遍了,每听一遍都感到毛骨惊然。”由香里说完,想起了千寻说过的话。千寻说她上小学时读了这个故事以后,就再也不敢看这本书了。千寻既然觉得矶良那么可怕,为什么矶良还会作为一个人格在她的内心产生呢?
“如果矶良不是恶魔型人格的话,还有一个可能性,从心理学上来讲,矶良是嫉妒心的代替物。”
“嫉妒?”由香里认为,即使矶良是一个可怕的冤魂,也是放荡男人的牺牲品。说矶良是嫉妒,合适吗?
浩子解释道:“在《吉备津的锅》开头,作者上田秋成说了一段话,主要意思是,没有什么比女人的嫉妒更可怕的东西了。‘其危害之大,可以毁家,可以亡国,为天下耻笑。’打个比方说,嫉妒正如莎士比亚的《奥赛罗》里出现的绿眼睛怪物。”
矶良是从千寻的嫉妒心产生的人格?这个解释由香里也不能接受。
浩子又说:“我们看了关于《雨月物语》这本书的解说就会明白,矶良这个名字,好像有特别的含意。在《八蟠愚童训》、《本朝神社》、《广益俗说辩》里边出现的海士的安昙族的祖神,就叫矶良,是一个长得极丑的人。而且,在后来的上方文化圈里,矶良也是相貌丑陋的代名词。因此,在《吉备津的锅》里,矶良被正太郎抛弃的原因没有明说,有一种解释就是因为她貌丑。”
但是,由香里认为,无论谁见了千寻都会认为她是一个美丽的少女,在千寻的心里,几乎没有容纳矶良的余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