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开卷

第34章


在石瓶儿所在的公司查出了这么一个在当时列为机密的事情之后,觉得这个洞大概就是避云洞的洞口,但为什么会突然出现,随后经过长期观测又发现了山体移动的事情,于是便继续收集1974年以前的资料,特别注意1944年的当地有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但1944正是抗日战争的末期,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日本宣布投降,所以在当时不管是民间还是当地国民政府对船山的研究都早已停止,没有任何有研究价值的资料留下来,能查到的都是一些关于对船山周围民俗文化的记载。
在2003年,苜林公司的负责人在海外的一次拍卖会上见到一位英国收藏家所拍卖的明末画家石涛的一张山水画,这张山水画一出手之后就被一位鉴赏家指出是赝品,而且绝非出自石涛之手,是出自其他人模仿石涛画风所画,石涛一生都没有画过这类的山水画,在画旁边所题的诗能推测出这副画所画的地方是蜀内,而据考证石涛一生中也没有到过蜀,而那首诗不伦不类,就像一首打油诗,而画中竟然有松林与桃花林并存,这完全就是不可能的……这副所谓的石涛作品当时就被撤出了拍卖会,随后苜林公司的负责人托人找到那位收藏家,说自己愿意出高价买下这副画,但有一个条件就是这副画的来源是如何?那位英国收藏家见有人竟然愿意出高价买下这么一副所谓赝品,当然非常高兴,当即就决定将苜林公司的负责人请到自己家中作客,答应将这副画的来历全部托盘告知。
那位英国收藏家说这副画是自己父亲的一位美国朋友所送,如果不是因为公司临近破产,绝对不会出手,但没有想到竟然是赝品,他父亲的那位美国朋友是一位美军军官,在抗日战争时期和其后的内战期间在国民政府的美国军事顾问团中担任参谋一职,是当时国民政府的一位军官。苜林集团的负责人特地问了一下那位国民政府的军官名字,英国收藏家却说自己也不知道,只是听自己父亲的朋友所说。当时那位美国军官正负责协调在日本投降之后,中国国民政府必须以战胜国的姿态派遣一个军的兵力前往日本驻守的相关事宜,恰好那位国民政府的军官也是国民政府的协调组的成员之一,长期的交往使两人产生了深厚的友谊,但由于内战爆发,最终国民政府也没有派遣当时最精锐的国民党第六十七师前往日本,当时这位美国军官被调回美国,临别之时,那位国民党第六十七师的军官便将这副画赠送给了这位军官,军官回国之后检查出自己患有重病,在临别之时将此画转赠给了英国收藏家的父亲。
苜林公司的负责人从英国收藏家口中只知道那位赠画的中国军官在当时国民党第六十七师服役,其他的一切情况都是未知,拿到那幅画之后苜林集团的负责人便回国,诚邀了一批国内的知名专家研究这副画,但都肯定说绝对不是出自石涛之手,在今年年初,也就是2004年苜林集团的负责人接待了一位受国内一位考古学家委托的自称学者的人,这人来了之后将画平铺在桌子上,之后告诉苜林集团的负责人等3天之后的下午,便可以得知这画里到底藏着什么,苜林集团的负责人所以觉得不可思议,毕竟他邀请专家来都是鉴赏与推测这画出自谁人之手,并没有对外宣布他想得知画中的秘密,来人怎么会知道?
因为苜林公司的负责人在看到那副画的第一眼就看出那副画上所画的地方正是船山……而且船山山下周围遍布桃林,他的疑问就在于为何画中却画有竹林?难道画这副画的人当时真的看到竹林与桃林遍布于山体周围的船山么?
3天之后,下起大雨,在大雨中那人竟然将雨挂在窗口任雨水冲刷,冲刷之后那人快速的将画取平铺于玻璃桌面,让苜林集团的负责人叫人准备好相机,随后再将画固定在玻璃桌上,画正面压上一块早已经准备好的实心木板,再将玻璃桌翻转过来,这时候在玻璃的另一面渐渐浮现出那张画,虽然说和之前的画没有什么区别,但在所画的船山东面却能看到一个洞口,洞口似乎有块石碑,而画旁边的那首诗也变成了一条鱼的模样。苜林公司的负责人当时吃惊不已,赶紧拿像机拍了下来……
石瓶儿指了指上幻灯片上的那张照片说:“就是你们现在眼前看到的这一张画,根据我们以前所查到的资料结合其他,我们推断在船山的确有这么一个洞,但洞内是不是真的藏有什么珍宝就不得而知了。”
我心想怎么会粘水会出现另外的东西,一边想竟然自言自语的说了出来,旁边的钟笙告诉这样的画不仅仅只有这么一副,他曾看见过一副七星画,在粘水之后画中七星会渐渐隐去,浮现出一个人物的肖像出来,但也是必须用雨水,用其他的水是绝对不行的,我问为什么,钟笙说有人研究过,但具体方法不知道,只是推测有可能是因为雨水中含有氮化物成分刚好合适,正好能使另外一副画浮现出来,而且还必须是雷雨天的雨水,其余的雨水根本不能使画浮现。
第四节 共同点
石瓶儿说完之后整个会议室奇静无比,没人说话,我猜大家现在想的一定和我想的一样:为什么会找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进这个洞?为何会选到现在?我本想举手问石瓶儿,石瓶儿却已经关上放映机说:“我首先告诉大家最想知道的两件事,第一是为什么会找你们来,那是因为现在在座的所有人都接触过那本书;第二是这个洞我们推测的是隔30年就会出现一次,而明天就是我们推测出的洞口会出现的日子,我该说的都说完了,明天早上6点30分,我们在后山停车场集合,到时候会分发给大家装备,装备使用都相当简单,是我们集团在国外定做的装备,给你们提供最好的保障。”
石瓶儿说完之后走下台子,走到门边的时候回头又补充了一句:“对了,我是你们A组的组长,我姓石。”说完转身和那两名黑衣人离开了会议室。
等石瓶儿走后,还没等我开口问刘超,刘超开口先问我:“你……你们也见过那本书?那本天书?”我看了老付一眼,赖宝和米兜也转过身子来看着刘超,随后大家都同时点了点头,钟笙则在一旁点起了一支烟,我问刘超:“你怎么会见过那本书?”
刘超反问我:“我怎么会没见过那本书?我倒奇怪,这样一本天书竟然有这么多人见过。”
我不想让太多人知道天书在老付身上,于是说:“书一直就在我的手上,没离开过,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刘超突然眼睛放光,几乎跳了起来问我:“书在你身上?在你那?真的吗?”我点点头,我完全没想到刘超提到书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我拍了拍椅子让刘超坐下,问他怎么看到那本书的?刘超摇摇头说:“其实我没有见过书的真本,只见过影印件,是一个朋友的朋友拿给我看的。”
刘超是在不久前看到这本书影印件,拿给他看的那位朋友千叮嘱万嘱咐让他千万不要告诉其他人看过这东西,而且说托人给他影印件的人是想让他仿造这么一本书,而且要仿造得非常之像,刘超的那位朋友本就是干这一行的,专门伪造文物,刘超还说在这周边大多数景点所作伪的什么文物都是出自他朋友之手,而他朋友的早年跟随北方的一位大师父学这门手艺学了都快二十年的时间。
刘超说到这的时候我们几人都同时一愣,我转身看了一眼钟笙,钟笙冲我点点头,我们都明白这个托刘超朋友伪造这本书的人一定就是王强,不可能有其他人了。
我问刘超:“如果按照石……石小姐的说法,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来参加这次活动,那为什么你那位朋友没有来参加呢?”
刘超摇摇头叹气道:“我那位朋友在拿给我影印件没多久就出车祸死了,在那之后我还遇到过另外一个……”刘超看了我一眼,又转身看了眼赖宝,没再说下去,我很纳闷,继续问他另外一个,他继续说:“另外一个人,就是你这位朋友来找我。”
刘超说完用手指了指赖宝,赖宝顿时就愣了一下,接着回头看了眼米兜,我差点一把将刘超抓起来,问他这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刘超说了一个时间,我在心里推算了一下,正是张爱民再次出现的那个时候,我当时便明白了当时张爱民除了找我们之外还找了刘超,我继续问刘超那人是否把影印件拿到手了,刘超点点头道:“我拿给他了……因为他拿了一大笔钱给我,说实话干我这行的,虽然说是一个考古爱好者,或者说古董收藏家,说白了就想发一笔横财,但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我心里却在想既然张爱民拿到了影印件,为什么还会回来装做他并不知道那本书,问我们关于符的事呢?我脑子里突然充满了问号、感叹号以及省略号……
我们出了会议室之后发现已经晚上十点左右了,众人回到所住的楼,老付跟着我和钟笙后面看着赖宝和米兜进了一间房间,突然有些站立不安,我赶紧拉了老付一把将他拉进房间里,钟笙也似乎明白了什么,便让我陪老付出去走走,老付死活不去,还大呼小叫说自己想喝酒,我们劝了半天老付才安静下来坐在椅子上一支又一支的抽着烟,不说一句话,我和钟笙则坐在另外一边和刘超一起讨论这次活动,都提出自己的疑问,但疑问的中心思想始终就是:这个苜林集团到底是干什么的?似乎不是表面上那种涉及多个行业的商业公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