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情仇剑

第一百三十回:顺应天道


    君山之上,峰峦隐现,浓雾如烟……
    此时虽已是八月中旬,但君山邻近洞庭湖,久经湖光水色润风调气,因此虽是秋季,却依旧是雾锁深山。
    这天正是八月十五清晨,少林寺方丈默心站在这君山顶上,看着这浓雾中若隐若现的君山,内心却是忧如火焚,担心不已。
    人算永远比不上天算,江湖纷争,从来都没有人来预料得到。
    当日在少林寺内,郭浪说要加入伏袭北毒君之群,默心见他意诚,当允答应,本料得百余人多他一人不碍事,哪料得到第二日便有不少旁人闻得此讯,都纷纷赶来要求参加此次行动,默心因恐人太多而泄露了消息,便一一回绝了,哪料得到有人心愤不平,却将此事传播了出去,几天之间,江湖上人人都知道了七大派纠集了百余名武林高手上君山围歼北毒君之事,有不少人心怀好意,欲来助拳;也有不少人存心想看热闹,自是不想错过这场江湖上数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战;更有不少人怀了私心,意来图分一份名利,因此这君山之上,短短几天内聚集了近千之众。
    这近千人聚集在一个山头上,又怎么安静的下来,只见人头涌动,吵闹声彼此起伏,直如闹市墟集一般热闹。
    本来众人上君山,皆是计划伏击北毒君,但如今却乱成了这般模样,还能说得上什么伏击,相比之下,只怕更象夹山欢迎贺北霆了?
    默心无奈之下,只得再与众位掌门商议。
    诸掌门议论纷纷:赤明和朱灵子叫嚷着一定要严查出泄露出讯息的人,以平众怒;
    元境和净莲连连摇头,大叹失此伏击北毒君的良机;
    丐帮二长老皆认为该假实为虚之,假虚为实之,还是赞成继续留守君山之顶,等候北毒君;
    只有孙清明说:“此事看来虽是糟糕之极,但其实亦有益处!”
    众人皆知他深谋远虑,足智多谋,一齐听他详解。
    孙清明道:“如今江湖上人人皆知,我等近千人齐聚君山,苦等北毒君,贺北霆一定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以他这等谨慎多疑之性,定然不敢上君山来采摘血茹。就算来了,那必定也是偷偷摸摸,躲躲藏藏,君山上有咱们这近千人在,他又怎能下手采摘血茹?咱们虽然失去了伏击北毒君的机会,但却能阻止他来采血茹炼制蚀心八蛊,也算得上失抵于得了。”
    默心等人一想,事已如此,也确实只能如此了,当下听从孙清明的计划,在君山之顶安营扎蓬,摆桌设椅,个别好事之徒还弄来了战鼓锁呐,吹吹打打,好不热闹,看起来是在大模大样地恭候北毒君到来,其实意是在恫吓逐赶。
    虽然已经一切都安排妥当,众好事之徒也都答应了在山顶看几天热闹,但默心一想到贺北霆此人的阴险狡猾,仍是禁不住担心。
    默意走到默心身旁,见他的眼神中颇带忧虑,便道:“方丈师兄,佛谒中日:‘海生半点萍,飘浮不由人。世间万千事,去留莫如尘!’事已既此,咱们人事已尽,那也只能看天意了。”
    默心默默不语,过了好一会,才长叹一声,道:“阿弥陀佛!师弟,为兄谁担任这方太一职,但对佛法的修为,却是不及你深了。这一句‘去留莫如尘’,已参透成败,没去了争心,唉,也只有师弟你这样的修为才精研到这等佛性。”
    默意合十道:“方丈师兄过谦了!”
    默心又道:“唉,为兄我参佛诵经了几十年,佛法修为却仍是停滞不前,年少时我就本着除恶即是行善的佛性来悟佛参佛,想不到几十年后,我仍是如此!唉,师弟,为兄这次力持铲除北毒君,主旨是为恩师和默然师弟报仇,虽说除恶即是行善,但行为念头是否太过于偏激,有违佛法慈悲之心?”
    默意道:“师兄不必如此自责。除恶行善乃是少林应尽之责任,何来偏激之说?杀生虽然是佛门第一戒,但除恶救生更是为了避免更多的人惨遭杀害。万物有始有终,有害有利,循环往复,各行其因,我们救了一人,说不准又是害了一人,莫非就能见死不救,因果相循,何人又能避免呢!唉,对北毒君这种罪大恶极的人来说,杀生亦可救生,杀生亦是救生!”
    默心尚未答话,身后一人赞道:“默意大师,好一句杀生亦可救生,杀生亦是救生!”却是郭浪听到了这句佛谒,忍不住称赞了一句。
    默心道:“原来郭施主也精通佛理,如此甚好,一起过来详谈!”
    郭浪道:“晚辈只读过两本佛经,修为甚浅,精通二字实在愧不敢当,只因一时口快,这才插了句话,还望两位大师莫怪!”
    默心道:“佛法参悟多少,又岂能用书来衡量?若是心中无参佛悟佛之念,便是日读夜记,也是与佛无缘。须知这悟佛,一日顿悟,远胜一生觉悟!施主何必自谦!”
    默意知道郭浪佛性不错,便道:“依郭施主来看,我们少林派不在寺内诵经念佛,而插手于涉江湖上的恩怨仇恨,是否错了?”
    郭浪道:“两位大师既然一定要晚辈说,那晚辈就献丑说说自己的愚见。刚才听方丈大师心生自责之心,实乃不该。要知道世事难料,变化循环,谁人又料得到诸事的前因后果?方丈大师认为除恶即是行善在佛法修为上有些偏激,但事实处处,又岂尽能如料?除恶未必是杀生,行善也未必是救人,用偏激的想法去做善事也并不一定是偏激的错误。好比说佛家比丘参佛悟佛,并不一定能上西天极乐,也并不一定能下阿鼻地狱,但众人还不是在参佛悟佛?因此晚辈认为,参佛悟佛和做人行事一样,不论佛家比丘还是俗士闲人,只求顺应天道,无愧于心,无愧于人,那便是行善救人,岂又在乎是非成败!”
    默意笑道:“郭施主果然才智过人,好一个顺应天道,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果真说出了除恶行善的本质!”
    默心也道:“是啊,言之有理!咱们既然无愧于心,无愧于人,那咱们便等着北毒君就是,无论他来与不来,结果好坏,咱们都尽力而为,就算没能成功,那也只能尽力而为,顺应天道!”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