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宋

第44章


    被杨明镜一催,江耘总算清醒过来:“哈哈,是了,我也算是翰林书院的人,走,今日就去上班!”
    “上班?何谓上班?”杨明镜奇道。
    “就是和你一起去我们工作的地方。”江耘笑道。
    二人和众人打了个招呼,便出了门,吃了点早点,便去了翰林书院。宋代的翰林院作为朝堂重地,相当朝廷的秘书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可参知政事,许多官员将相都是从这里开始起步,象当初的王安石。翰林书院与翰林院却有质的区别,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文化科研机构,有时候也能处理一些不怎么重要的文职工作,但从重要性和级别上却不可同日而语。
    翰林书院在皇城西侧,二人进了院子,杨明镜陪着江耘去见院长。院长是个老者,据说历经三朝,也算是个老资历,为人却相当和善。见了江耘,倒也客气,想必也知道江耘颇受皇上赏识。
    “江学士今日总算来了,呵呵,不晚不晚。”
    “院长见谅,前些日子有些私事,江耘来迟了。今后还请多多关照。”江耘说完,双手递上一块木牌,正是慧贤雅叙的会员卡。
    “慧贤雅叙,哈哈,久仰大名啊,听同僚们经常说起,一直不曾去过,多谢江学士了。”
    二人告别院长,杨明镜说道:“我带你去工作,不,上班的地方。”
    翰林书院的同僚们得知新人来报到,都迎了出来。在这种清闲的地方工作,因为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同僚们的关系大都不错,况且都是些饱读诗书的文人。
    “来来来,我为大家介绍,这位便是二甲进士,京城之中慧贤雅叙的大老板,江耘江子颜。”杨明镜大声介绍道。
    慧贤雅叙虽是商业之地,但因为其高雅、格致的品位,早让人忽略了其商业的一面,这些不屑于商业的翰林书学士们都相当佩服江耘,俱都拱手致意。
    “这位是翰林元老,索诚索克柬老先生。这位是与我等一样新晋的进士邵休邵涧山……这位是赵明诚赵德甫,还有一位你认识,乃是郭思,今日不曾来。”杨明镜为江耘一一介绍道。
    江耘一一致意,心中却已经在嘀咕:“赵明诚,这个名字为何如此熟悉?”一时之间,却想不起来他是谁。
    “我等皆久仰江学士大名,听闻江学士的字不错,不知今日可否一睹真颜?”年长的索诚笑呵呵的说道。
    江耘笑道:“呵呵,明镜兄曾言我的字体怪异,小子不敢献丑啊。”
    “无妨,且拿纸笔来,我们倒要看看如何怪异法。”众人起哄道。
    也罢,便露上一手让你们瞧瞧,看看你们的眼光如何。
    江耘不再推辞,铺好纸,略一定神,写了起来。心到手到,“翰林”两字一挥而就。
    “怪,的确怪,隐隐之间有褚遂良的风骨,似乎又有薛曜之所长,明诚看不出来,这是哪家。”说话是赵明诚。
    江耘神情微动,心想:“这人倒历害,说法于赵佶无二。”
    “连德甫都看不出来,我等自是不知了。”原来众人之中,以赵明诚的书法造诣为最高。
    一上午的时间,便在众人的交流中过去了。看来,这翰林书院的确是个养老的好地方。吃饭时间到了,在江耘与杨明镜的邀请之下,众人来到了慧贤雅叙的酒楼之中。此次由江耘与杨明镜做东,对此,二人的目的很明确,一来为了拉近感情,二来则是为了那个即将兴建的阅览室。
  
    卷壹 惊蛰 第051章 河南来客
    “诸位同仁,此番由我与江耘做东,请。”杨明镜敬酒道。
    在座诸位都是初来,入园之后俱是兴奋不已,所坐的小雅间设在池塘边,环境极佳。翰林书院向来是虚职,俸禄都不高,自然不曾在如此高级的地方吃过饭,所以都颇感新奇,一顿饭下来,气氛极好,酒兴很高。
    酒过数巡,江耘看时机差不多了,便说道:“江耘在这里请大家帮个小忙,我们打算在此在兴建一个小型的书籍阅览室,以供会员们日常读书消遣。听闻翰林书院之中藏书颇丰,故想请各位闲暇之时,抄录几本,以助江耘。也好让世人有机会多读到些珍藏的好书。”
    众人都点头应允,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小事一桩,原本也没什么事情可干,抄抄书练练字还能帮他江耘的忙,真是求之不得。
    话虽如此,江耘还是每人奉送了一张会员卡,以方便他们出入。看着价值50两银子的精致木牌到了自己的手中,众人都是开心不已,称谢不止。
    送走这帮学究之后,杨明镜苦笑道:“明明是贿赂,为何你江耘却做得如此得心应手。相比之下,倒是我寒碜了,一直都是君子之交。”
    江耘拍着杨明镜的肩膀哈哈大笑:“你我兄弟,何分彼此。老板,结帐!”
    “客官,总共是10两银子。”
    “什么!?10两!?有没有搞错?就这么点小盘小碟的要10两?!”
    “客官,请小点声。是的,没错,10两。”
    “呃,身上没带这么多,我是陆掌柜的朋友,你记他帐上……”
    崇宁元年十二月十五,年关将近。江耘没去翰林书院点卯,正在园中加紧布置藏书小楼。小楼的名字已经取好,叫做“博闻小筑”。江耘对着身边的翟汝文说道:“大哥取的好名字。博闻博闻,真是不错。”
    正在这时,小信子跑了过来说道:“江大哥,门口有人找你。好象是郭公子。”
    江耘与丢下手中的活随着小信子来到门口,却见郭思领着一位老者正站在门口。郭思见到江耘,拱手说道:“子颜,这位老先生来翰林书院找你,正好被我碰上,我便带了他来。我还有事,先告辞了。便生队...”
    “多谢多谢。”江耘送走了郭思,回头看那老者,却不认识,奇道:“老先生找我江耘何事?”
    那老者抬头看了看四周,盯着江耘,道:“江大人不认得我了吗?”
    江耘一听他的声音,立马想起了他是谁:“你,你是张大人的师爷!”
    “正是。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请借一步说话。”那老者道。
    江耘连忙让了进来,并让小信子去请贺暄等众位兄弟。
    众人在一间小屋坐定之后,江耘说道:“老先生有话请直说,在场的皆是我的兄弟。”
    那老者也不犹豫,说道:“小人姓秦,是张大人的师爷。张大人已随着游大人返回京城,近日就将到达。临行之际,从牢中带出口信,让我带上东西来京城找江耘江大人,我打听了许久才知道江大人在翰林书院任职,所以找上门来。”
    “可是借据?”江耘问道。
    秦师爷一听,欣喜地说道:“小的先前还有犹豫,江大人既然知道借据的事,那真是太好了,老爷有救了。”
    江耘安慰道:“秦师爷请放心,江耘答应过张大人,一定尽力营救他和他的家人。”
    秦师爷大喜之下,已是哽咽:“天可怜见,终于碰上一个好官了。江大人,老爷冤枉啊。老朽护卫不周,导致大人家小下落不明,愧疚之情无法言表。”
    翟汝文说道:“秦师爷,张大人先前之事,我等已尽知,如今祸福未知,不是伤悲之时,且振作起来,将详情速速告知。”
    秦师爷点点头,收拾情绪,道:“老爷让我带着东西来找江大人,那东西正是孟县和荥县两县的借据……”
    “等等。你说将那两张借据带在身上?”贺暄打断了他的话。
    “不曾。我怕有意外,小人性命是小,老爷一家生死事大,所以我托附给一个忠心的下人,让他带着借据走陆路来京城,我走的是水路,约好两日之后在城南的一家小店碰头。”
    “秦师爷思虑周全,此事事关重大,的确要小心。”贺暄赞赏道。
    “两日这后,我陪你去取。”林镇齐说道。
    “秦师爷一路辛苦。张大人有你这样忠心的师爷,可喜可贺。”王烨说道。
    江耘安慰道:“秦师爷先去歇息吧,你放心,此事江耘既然已经插手,定然要管到底,无论如何总会给张大人和你一个交代。”
    秦师爷老泪纵横,跪在地上说道:“诸位恩公请受小的一拜。当初有眼不识泰山,早知道也可让张大人少吃些苦头。”
    王烨扶起秦师爷,宽慰道:“当初你不知道我们的底细,原怪不得你,况且此事重大,当初小心行事,并不曾有错。”
    安顿秦师爷之后,江耘道:“此事柳暗花明,秦师爷一来,我们手中的牌又多了一张,不知道皇上会如何处理此事?”
    “一切要等游酢回来之后了。我认为,有必要去会一会游定夫。”翟汝文沉呤着说道。
    “嗯,等他回来,我去会他一会。两日之后,由镇齐先去取回借条。”
    两日之后,在林镇齐的陪同保护之下,秦师爷顺利地取回了借条,并带回了那个忠心的下人。与此同时,前往河南的朝廷调查小组也于当日回到京城。游酢在到达京城的第一时间与刑部交接了人犯张顺德,并进宫面圣。赵佶看着手中这份详尽的调查报告,尽管已经从江耘那里知道了更多,但仍是对游酢的调查工作很满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