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宋

第114章


我觉得我们作了编辑这一职,便须放宽眼界,不能再以个,人喜好作取舍。”
    江老夫子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说得众人频频点头。
    李清照说道:“我觉得当务之急是扩版,四个版面已经远远不够了。如邵大哥所说,江南的市场已经打开,连带着江南的投稿也多了不少,诗文盛地,锦绣文章,若是不用,未免说我们小气。寒了那南人的心。”
    这句话说中众人心坎。的确,随着《大宋天下》的普五五及,瓢的读书人莫不以大作上报为荣,然版面有限,僧:;二,令在座的许多主编难以取舍。但《大宋天下》刚刚从党碑风波中缓过气来,贸然扩张,未免有一招不慎,全盘皆输的担忧。
    老杜小心地说道:“各位东家,若是要扩成八版,用了活错字后我有把握把成本控制在十二文左右。但这样一来,成本就高于售价了
    齐玉浇试探着说道:“如果增加的四版中,加上招牌画的话,应该能再增加不少收入的
    江老夫子知道众人都在回避那个十文的价格底线,沉吟良久。开口说道:“其实我的想法和大家一样。《大宋天下》本是江社长所创,既然你我都无法决定,便问问他的意思如何?”
    一直不说话的贺暄突然说道:“对。问一下他的意思吧。若我猜得不错的话,这价格还是十文钱。但版面肯定会增加。他总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众人齐刷刷的望着这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老先生,看得他好不尴尬,笑着说道:“我比你们中任何一个人都了解他。”
    齐玉浇打圆场道:“这件就等问了江大哥之后再议吧。方院长,你谈谈书院的情况吧
    方翌点点头,说道:“滴水书院开办半年,在京城中渐渐有了口碑,那些贫苦人家都争着把孩子送进来。说是免费入学,但周围的农户送菜送肉的事情倒是经常发生。邵大哥的法子很好,让那些学生在课余空闲时间送上报纸,既能增长知识,又能贴补家用。长郡主也微服来过几次,古石斋的马善马老板也捐了一笔钱,开支这一块倒是不愁,基金会的钱足够再办一个书院,诸位既然让我方某担此重任,我便要将这滴水书院办好
    众人将情况都介绍得差不多了,齐玉沈点点头,总结发言道:“这一年。世事变化无常,大家志同道合,同创一份事业,辛苦与乐趣均在其中,总算做的不是太坏。按照当初江大哥定的方案,我把收支算上一算。年底了,也给大家分点花红。
    分配方案一出,大伙都纷纷表示待遇过于优厚,对此,齐玉浇解释道:“大伙无需客气,原本是当初定下来的,便是玉浇我,也得拿这一份钱。不然,若是江大哥知道,定然要怪我做得不好
    贺暄最为痛快,笑道:“既然如此,大家便不要推辞了吧。是不是你们的是一回事,怎么花又是另一回事。江耘的那一份便托人送到浏阳去,老哥我啥事不干,也分了那么多,怪不好意思的,我拿出一部分来,算是支持浏阳县的百姓民生。”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李清照轻咳一声,拿眼去瞄贺暄。贺暄心中明白,苦笑道:“行了行了,李主编,不就欠了你十两银子么,急什么急,等会还你
    在众人愕然的眼光中,李清照嘟囔着道:“足足欠了两个月。”
    杨明镜试探着说道:“晚上人齐,不如玩一把了”
    李清照浑身一个激灵,喜道:“此言大善
    江氏兄弟对视一眼,极有默契的点点头,说道:“我俩不会玩,你们教我?”
    陆伯勤笑道:“简单之极,我去拿骨牌来说完,一溜烟的跑了,齐玉浇拉都拉不住他。只得摇了摇头,说道:“杜师傅,你且拿了银钱去坊里分了吧。若走的慢了,少不了被人拉住
    老杜笑着点点头,兴冲冲的扛着银钱去了,和飞奔而回的陆掌柜打个照面。陆掌柜仿佛中了瘾症一般,口中念念有词:“我梭,我梭
    暗夜之中的慧闲雅叙,博闻小筑的灯火透明,五六颗脑袋凑在一个,方案子四周,气氛紧张而刺激。
    江端礼用手拂了拂长须,江端友心知肚明,便将身前的银子一推,摇头晃脑地说道:“老夫梭也,汝辈跟否?”
    江端礼心申暗笑:“大哥好风度,我这把是顺子,已经打暗号给他了,难道他比我还大?对了,一定是三带二。”
    那帮小字辈和贺暄却是傻了眼,看着江老大三个,五,一个八的牌面,一个接一个的盖上了牌,只有李清照愁眉不展的心中嘀咕:“这两个老东西在那边眉来眼去。想必已通了气。本来我这付大顺子吃定了小江老的顺子,这边又杀出个大江老来。这老头素来诚实稳重,必然吃定了我,不能跟
    狠下了心盖了牌,口中念叨:“能屈能伸方为真豪杰小女子不敢造次
    完胜!江老大笑嘻嘻的用手拢了银子,却不妨贺暄眼疾手快,早已揭了他的底牌。赫然是一个,四。
    李清照银牙咬碎,满脸乌云。贺暄大叫:“老东西,你使诈
    江氏兄弟大急:“你。你居然做出如此有辱斯文之事。
    卷贰 清明 第132章 美女掌柜
    在洌阳的江耘却没有猛般闲情逸致,此刻,摆在他面凶难题便是明年开春的常平仓存粮严重不足。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南方入春天来的早,一过惊蛰便是春耕的时节,青苗钱万万是要准备的。不然上负皇命,下负百姓。在此之前,县里的水利设施也是要修整一下的,还有那些嗷嗷待哺的差人。而这一切,都是要钱和粮食的,自己身家再多,也不可能供一县之需。
    十二月十三日,江耘只身一人赶往潭州府,参加每月一次的碰头会。此次。杨时召集了潭州府其他四位知县,一来开个全年总结会议,二来也让那些下属见见江耘这位新来的知县大人。
    十二月十五日,潭州府衙之内,江耘应酬了一上午。耳朵这边是杨大人的年终叙职报告,耳朵那边是其他四位知县的官场客套。如果不是湘县的梁知县从袖中抽出的那张纸条,江耘的心思还不会回来。
    那是一张借条,盖着洌阳县的官印,足足,凶石粮食的借条。
    梁知县神秘地一笑,又将借条收回袖中,说道:“江大人勿忧,那是您的上任借下的,还总是要还的,却也不急在一时。开春的时候,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几位同僚都已通过气了,新法若行的好,年景怕是不会差,呵呵。”
    江耘苦笑连连,想必又是前任做得好事,此刻他连骂娘的心思都没有了。满脑子都是粮食。要是不想个对策,自己只怕有心无力受人摆布。
    会后,江耘婉拒了其他四位知县的交游之请,粘上了杨时杨大人不放。
    对于江耘借粮的要求,杨知府也是颇感无奈。推脱着说道:“实不相瞒。漕运的钱粮均已解运上京,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最紧的日子,老夫便是想借也无粮可调啊。”
    “杨大人,倒阳县的常平仓,亏空数目实在太多了,江耘难为无米之炊啊。”江耘抱怨道。
    “李大人告老还乡,亏空一些总是难免的,官场上的调调老夫是见怪不怪了,你平日省些用度,补上便走了。记住,今秋的漕运要足额,夏秋之季,天灾频发,常平仓也莫要空着,此老夫诚挚之言。”杨时半是安慰半是告诫。
    “杨大人,你好歹从府里调一些给我,不然开春之后,农田里的水利都修不起来了。那些乡农的积极性可比往年要高啊。”江耘道。
    “这又为何?”杨大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问道。
    “我把今年的耕牛税都退了。”江耘道。
    “嗯?退了?胡”杨时一怔。旋即想起是自己签署的法令,便说道:“免除耕牛税,自然是从明年开始。你倒好。把收了的钱还退了。罢了。终究是百姓受益。”
    杨时说道此处。略微有些激动,拍了拍江耘的肩膀道:“年轻人,老夫初为官,也是象你这般冲动,但终经不得时光的打熬。虽落了个薄名,但棱角已然渐去。今天底下那几个人。有多少心思放在百姓上,有多少心思放在自己的前程上。老夫心里亦是清清楚楚。
    话说回来,也怪不得他们。他们若顾得了县里的百姓,便顾不上自己。唉,两难呐。”
    江耘心中明白,杨大人算是有眼光的,处在他的位置的确走进退两难,既离不了那些现管的手下,又怒其不争,心中的良知和读书人的操守逼得他在寻找一个最佳的契合点。既不过分纵容,又要避免清水无鱼。
    “二百石。其它的你自己想办法,若是这也难倒你,我劝你趁早回京城,在慧闲雅叙里吟吟诗吧。”杨大人伸出两个指头,悠然道。
    江耘激起了性子,傲然道:“好。多谢杨大人慷慨。江耘无以为报,便受惠于浏阳百姓,明年漕运的耗费浏阳县仅收一成。你我五五分账。”说罢,昂首而去。
    杨大人良久才反应过来,看着他的背影,摇摇头叹道:“臭小子,我倒要看看你能在浏阳玩出什么新花样。”
    江耘大步走出府衙。招呼着跟来的差人,急急地便要去潭州市集。他此行的目的。便是去买粮,用的自然是自家的钱。
    路上的江耘没走几步,便被一位黑衣男子拦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