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真实的蒋介石

第34章


这一切,使罗斯福感到,国民党的军队当时还不具备击溃日军的力量。倚靠美国人吗?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国军队和日军实行逐岛争夺与越岛作战,已经付出了惨重的牺牲,罗斯福不愿付出更大的牺牲。为了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罗斯福企图利用苏联红军的力量。1945年2月,罗斯福、邱吉尔、斯大林在雅尔达秘密决定,苏联在德国投降和欧洲战事结束时,协助中国对日宣战。但是斯大林提出,必须满足苏方下列要求:1.外蒙古人民共和国之现状应加以保存;2.苏联应恢复以前俄罗斯帝国之权利,此权利因1904年日本之诡谲攻击而受破坏者:(1)南库页岛及其毗连各岛应归还苏联。(2)大连商港应辟为国际港,苏联在该港之优越权利应获保障,旅顺仍复为苏联所租用之海军基地。(3)中东铁路以及通往大连之南满铁路,应由中苏双方共组之公司联合经营,苏联之优越权利应获保障,中国对满洲应保持全部主权。3.千岛群岛应割于苏联。以上各条,除南库页岛及千岛群岛的有关规定外,均严重损害当时中国的主权。蒋介石对斯大林所提条件强烈不满,4月5日日记云:
关于旅顺问题,宁可被俄国强权占领,而决不能以租借名义承认其权利。此不仅旅顺如此,无论外蒙、新疆、或东三省被其武力占领不退,则我亦惟有以不承认、不签字以应之。盖弱国革命之过程中,既无实力,又无外援,不得不以信义与法纪为基础,而不能稍予以法律之根据。如此则我民族之大,凭借之厚,今日虽不能由余手而收复,深信将来后世之子孙亦必有完成其领土、行政、主权之一日。要在吾人此时坚定革命信心,勿为外物胁诱,签订丧辱卖身契约,以贻害于民族,而得保留我国家独立、自主之光荣也。①
对于与斯大林达成交易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蒋介石也指斥其"卖华"、"侮华","畏强欺弱,以我中国为牺牲品之政策,实为其一生政治难涤之污点"。②他担心罗逝世后,"美国对华政策恐将比现在更坏",于5月23日致电时在美国的代理行政院长宋子文,转告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要求其向斯大林说明:"美国必坚持其对远东一贯政策,使中国之领土、主权与行政完整不受损害,凡在华领土之内,不能有任何特权之设置也。"①6月3日,蒋介石在重庆接见苏联驻华大使彼得洛夫,说明"本人希望苏联早日参加对日作战","希望苏联能帮助中国的独立、行政与领土之完整,希望恢复东三省领土主权完整与行政独立"。他一方面表示,如苏联帮助中国恢复东三省领土,中国将在东三省的铁路、商港等方面,给予苏联便利,苏方如有军港需要,亦可与苏方共同使用。但是,蒋又以委婉语气表示:"我全国人民咸认不平等条约、领事裁判权及租界等事为国家的耻辱,一致痛恨,吾人为革命党人,自应注意人民之心理与要求,而期其要求之实现。"②这实际上又在提醒苏联,不要将新的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方。6月6日,蒋介石指示宋子文,旅顺至少限度必须中俄共同使用,"若俄提归其独占,则我必须反对到底,决不许可也。"③11日,蒋介石两电宋子文,表示可以同意与苏联共同使用旅顺,但"租界"地名称"为我国之历史耻辱","今后不能再有此污点之发现","此点非坚持不可","否则所谓东北领土主权与行政仍不完整,仍非独立也"。④12日,彼得洛夫向蒋介石提出缔结中苏友谊互助条约的五项先决条件,其第一条即是"恢复旅顺港之租借",他表示,苏联是一个太平洋沿岸国家,需要有不冻港。蒋介石坚决反对,他从历史角度说明,此例不可开,苏联不应使中国成为"不平等的国家"⑤。
第65节:论"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11)
6月30日,蒋介石派宋子文访苏,会见斯大林,斯大林表示旅顺可不用"租借方式",但坚持中国必须承认"外蒙独立"。宋子文根据蒋介石的指示,企图将这一问题"搁置"。但是,斯大林的态度极为强硬,毫不让步。7月6日,蒋介石指示宋子文:"若苏联能协助我对日抗战胜利,对内切实统一,则为苏联与外蒙以及我国之共同利益与永久和平计,我政府或可忍此牺牲。"①7月7日,蒋介石两次指示宋子文,在苏联保证中国东三省领土、主权及行政之完整,今后不再支持中共与新疆"匪乱"的条件下,可以同意苏联要求。7月10日,蒋介石接到宋子文转来的苏联方面所提大连、旅顺、中东铁路、南满铁路等多项条件,认为比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清政府与沙俄所订条约还要"苛刻",日记云:"明知其为讨价,而寸衷刺激不堪,所受侮辱亦云极矣。"②7月19日,蒋介石接见苏联驻华大使彼得洛夫时再次强调:"外蒙独立,则于我国牺牲极大",苏联必须同时"协助我东三省领土、主权与行政权的完整,及解决国内共产党的问题,和新疆变乱的解决。必须这三点做到,我才可排除一切,解决外蒙问题"。③他坚持:"两条铁路和两个海港的中国主权,一定要完整的。"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数十万苏军攻入中国东北。8月1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与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中东铁路及南满铁路改名为中国长春铁路,主权属于中国,由中苏两国共同经营;大连辟为自由港,行政权属于中国;旅顺口由"两国共同使用",民事、行政权属于中国旅顺政府。在《条约》所附照会中,苏联政府承认"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分,对中国在东三省之充分主权重申尊重,并对其领土与行政之完整重申承认"。④同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
蒋介石并非不懂得,中国的抗日战争必须首先建立在自力更生基础上。1938年8月15日,他就表示过:"战事只有自力为可恃耳。"①但是,蒋介石在事实上无法做到,他还是只能将希望建立在外力上。当蒋介石决定接受斯大林的条件时,中国虽已跻身"四强",但是,名强而实不强,外强而内不强。国民政府自身无力全部歼灭日寇,收回东北,争取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不得不仰仗外力,而其结果是付出了巨大代价。
综观抗战八年的历史,蒋介石兑现了自己"抗战到底"的诺言,他为此确定的"底"也逐渐变化,从"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发展为收复包括东北、台湾在内的所有失地,解放朝鲜等东亚被侵略民族,再发展为与盟国共同作战,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无条件之胜利"。这种情况,当然有蒋的个人作用在内。对于这种作用,人们应该承认而不应该抹煞,但是,我们又要看到,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中国抗战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形势日益明朗的结果。
原载《中国文化》第22期,三联书店2006年5月出版,略有修订。
第66节:如何对待毛泽东:扣留、"审治",还是"授勋"、礼送?(1)
如何对待毛泽东:
扣留、"审治",还是"授勋"、礼送?
--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的心态考察
抗战胜利,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商大计"
1945年8月10日。
下午8时多,蒋介石做完默祷,忽然听到设于附近求精中学的美军总部传来一阵欢呼声,紧接着,是噼里啪啦的炮竹声。蒋介石问身边的蒋孝镇,怎么回事,为何如此嘈杂?蒋孝镇回答:听说敌人投降了。蒋介石心头一阵惊喜:日本投降了?!他让蒋孝镇再去打听。不久,各方传来正式报告,日本政府宣布,除保持天皇尊严外,其余均按照中、美、英《波茨坦公告》所列条件投降。消息证实,日本确实投降了。苦熬八年、日盼夜想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当时,蒋介石正在宴请墨西哥驻华大使。抗战胜利,蒋介石有许多事急待决定、处理。偏偏这位大使不识相,不断提出各种问题,纠缠不休。外交部次长吴国桢两次提醒,这位大使才很不情愿地离去。蒋介石立即召开军事干部会议,按照早就拟定的令稿向前方各战区发电,并令吴铁城、陈布雷提出宣传与各党部应办之事,已经深夜12点了。
8月11日清晨,蒋介石约见美国大使赫尔利(Hurley,PatrickJay,蒋介石日记作哈雷),对杜鲁门总统提出的咨询意见做出答复。蒋称:自己一贯主张,日本国体由日本人民自选。至于要求天皇出面签订降书以及将日本置于联军统帅之下各条,完全同意总统的意见。9时,再次约见赫尔利和魏德迈,就沦陷区军事紧急处置等问题表示看法。11时,到国民党中央临时常会,提出今后大政方针与各种处置。
蒋介石最焦虑的是接受日军投降问题。早在8月10日深夜12时,朱德就以延安总部总司令的名义发布第一号命令,要求敌军"于一定时间内向我作战部队缴出全部武装",如"拒绝投降缴械,即应予以坚决消灭"。第二天,又连发第二至第七号令,命令中共所掌握的抗日部队"积极举行进攻,迫使敌伪无条件投降"。①当时,在华日军有百万之众,不仅占有中国许多城市和交通线,而且拥有大量战略武器和物资。谁最早、最多接受日军投降,谁就将取得最多、最大的胜利果实。因此,11日这一天,蒋介石给各方发了许多电报,其中一份最紧急的就是给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