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一品杀手

第35章


    “哼,活该!笑动内脏了吧,连神仙爷爷都惩罚你了。”叫白寒纱的小姑娘说道。然后便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粥,装作大人的样子吹了吹,然后递到路海文的嘴边,又恢复了刚才进屋时的笑容,“看在你初犯的份上,本小姐就不和你计较了,这叫宰相,宰相海里能坐船。”
    刚刚憋住了笑,可是却又被逗了起来,这小丫头,不是明摆着让自己不好受吗?
    忍着笑带来的痛苦,吃完了这碗味道很不错的金针菇小米粥,第一次体会到,原来笑也是这么痛苦的一件事。
    招呼着路海文吃完东西,小姑娘就出去了,等会儿还要帮爷爷把药材收拾一下呢。
    吃了些东西,精神感觉大为好转,身上的力道也恢复了一些,就这样干靠在床头也太没意思了吧,侧眼见到床头前的那些,于是好奇的伸手都拿了过来,一看,都是些什么金匮药方啊、伤害杂病论啊、素问等,翻开伤害论,随便看了几页。上帝,路海文发誓,如果再继续看下去,脑子不高位瘫痪才叫怪了。这些神奇的医好似有催眠术一般,翻了几页之后眼皮就开始打架了,这家伙,睡了八天把身体都给睡绵了,可是老先生又嘱咐说下个礼拜才能下床,唉,睡吧……
    这一个星期的时间,他和这一老一小也混熟了,老者叫白石英,乡野大夫,与孙女白寒纱居住在这山野小村之中,因为医术高明,所以十里八村的山民有病有灾的全都来他这看病,也得到“土神医”的称号,因为大家都的确很土嘛。每天都要和小丫头拌拌嘴,扯扯皮,晚上又和白老先生谈天说地论鬼,幸亏自己是新闻工作者,新闻要的就是一个杂家,什么都知道一点,对于医学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先说明,懂得的只是皮毛外的皮毛。老先生还以为对方也是医道中人,话匣也是大开,每晚都要过来滔滔不绝的讲授着他对于医术的见解。
    路海文听在心中,也确实是十句明白了九句,就剩那一窍却是怎么也通不了了。但是为了显得自己不是那么的无知,往往在老先生说到即兴之时,总要加入些自己对于中医的见解,不过这些见解全都是谬论级的,连最基本的左手心脉右手肺脉都给扯的颠三倒四,大大的胡扯一番,而白石英总是先驳斥完他的谬论,然后再祥加上自己的见解,以至于过了几天,才发现这小子对医学根本就是个二百五,但每晚还是闲着无聊,就来费尽唇舌的对他阐述中医的奥妙,本来对中医没什么了解的,却糊里糊涂的学到很多中医方面有用的知识,搞的对奇经八脉都有了初步的了解。而白寒纱小丫头则是笑嘻嘻的坐在一旁,边做作业边呵呵的笑着,爷爷和大哥哥的对话真是太有意思了。
    当然,这段时间也想联系一下同事,但是山里不通信号,要打电话还得步行到离这20分钟脚程外的村委会去,于是也只能作罢,算了,安心享受一下也乡村的淳朴也好。
    o
    正文 第43章 竹林的神秘老者
    o 更新时间:2010-8-3 22:45:36 本章字数:2431
    阅读本章请参听丝竹乐江南】
    醒来,身体感觉非常的良好,抖擞一下筋骨,浑身也不似上礼拜那样软绵无力了,一轱辘的坐了起来。o
    窗外,天边刚刚泛起鱼白色的肚皮,晨曦,破过小窗慵懒的纱帘,洒落在路海文俊逸而迷蒙的脸上。现在还是清晨,为了不打搅别人的休息,悄悄走出去洗了把脸,准备出去走走,两个礼拜没下床了,太怀念脚踏实地的感觉了。
    堂屋外是一个小药圃,种满了说不出名字的中草药,清晨的露水滋润下,显得格外的水灵。小房子位于大山的山脚,出了院落的药圃向左行上几步便是与石基山相连的大泉山了。
    从院落里眺望大泉山,只觉延绵起伏,单崖耸翠,甚为雄伟。忽然有一种想要爬山的冲动,也不多想,骨头虽然接好了,但身体还是有些虚弱,于是只能迈着缓慢的脚步朝着心中既定目标前行,想去山上看看日出。
    山路崎岖,树叶繁茂,天已经擦亮了。路海文意识到就算到达山顶,也看不了日出了,也就悠闲的向上攀爬行走着。山中的露水打湿了鞋子和衣襟儿,够爽,如同鸟儿啁啾那么水灵。
    这座小山头并不是很高,走走停停的没一会儿功夫就上得半山腰。o现在天已经大亮了,路海文站到山腰的一块石头上向远望去,一带远山,绵亘于视线的尽头,清晨的霞光把那一座座山峰都挂上轻盈的虹彩。而近处,则是满山青翠,层层叠叠,竹叶障目,但见山风过处,竹海起伏,如沧海波涛,极为壮观,想不到小地方竟有这样的绝妙景色,心胸也顿时为之一宽。
    他深深吸了一口山间清新的空气,活动了一下身子,朝着身后山腰的竹林走去,因为竹林里面隐隐约约看见一冒出顶的绿瓦亭子,多半应该是个什么名胜古迹吧,既然来了,去看看也好。
    清晨淡淡的薄雾飘荡在林间,如轻纱一般,林间小径两旁翠绿的竹叶上,沾有晶莹露珠,晶莹剔透。
    走了一会儿,便置身于这绿色的海洋之中,这里绿竹高耸,枝繁叶茂,完全看不见那亭子的踪影了,只能是顺着看见的路线朝里走去,直线原理不疑错误。
    光亮从竹叶的缝隙间透了下来,映出一片一片的阴影,阴凉阴凉的,混合着空气中竹叶的清香,令人神醉无比。
    而又前行几步之后,那绿色的亭尖便映于眼帘,绿瓦亭四周都是竹林,也不知道是谁会在竹林的空地上修建这样一处亭子?
    这时,只听亭子处传来一阵琴声,听起来似回旋婉转,但细听,又似慷慨激昂,而且还似乎有潺潺的流水之声,从耳之所闻来判断,应该是有人在里面练武。o又走了几步,眼前豁然一亮,竹林间的一片空地,地上皆是碎石杂草,中间有一坐小小的碧瓦红柱凉亭,凉亭旁边有一条蜿蜒的小溪,溪水荡漾,潺潺的流水向东流去。
    而此时,却见一剑眉浓须的蓝衫老者正坐在凉亭之中,身前一古筝,老者正在即兴弹奏着,琴声清丽,乎高乎低,乎轻乎响,高到极致之处,如九天御风而不知其所指;至低之处,确如九幽地府,神秘莫测。而在至低之处的几个盘旋之后,又再次低沉下去,虽然极低,但却依然清晰可辨。而在低声处又忽的峰回路转,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短促,此起彼伏,音量还处于上升阶段,如鸣泉飞溅,既然如春花秋月般,花团锦簇之中间杂着关山鸟语,但闻雨声潇潇,细雨绵绵,有种从今若乘闲云去,八荒微风只影游的肃凉之感。
    听着这近乎仙乐的琴声,路海文不觉心驰神醉,一时不声不响的站在原地。
    路海文已如丧魂落魄一般,已经深深的被音乐所吸引了,就如当年被贝多芬的月光曲所征服的兄妹一般。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伴随着清幽激昂的琴声,非常伤感的吟道,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半晌,琴声停顿,弹琴老者兀自言道:“这世上没有了你,纵然是再美妙的音律,却也不登大雅之堂,唉。”又朗声道:“林中之人,凝听良久,是否有所感悟。”
    虽不爱听古典乐曲,却也听的如醉九霄,若不是老者打断思绪,恐怕还要继续痴呆下去,也就从竹后走了出来。
    “神奇,神奇,这是我听过的所有乐曲中最好听的了,请问,这是什么曲子?”路海文衷心的赞叹道。
    “年轻人,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老者无神的说。
    路海文想了想便道:“这首曲子听起来非常的清幽怡人,但细细味,却觉忧伤无比,似乎融入浓的化不开的爱慕之意,但却有极重的悲伤之感在其之中,但是,又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怎么又有些欢快的成分夹在在其中?敢问老先生,这是什么曲子”一时想不过来。
    老者道:“此曲为我所谱,名:阴阳曲赋。但此词却非我所做,乃是汉代大文豪司马相如的杰作,名:凤求凰。司马相如原本是凭借此曲夺得卓文君的芳心,此做应算是喜乐了,可是我却反其道而行之,加入伤感之调,你听不出来,那是自然。”
    路海文恍然大悟,难怪呢,原来怪就怪在这里,喜悦的歌词伴奏上忧伤的音乐,就好比生日快乐歌词配上追悼会的音乐那样,绝对是意想不到的效果。
    老者见路海文并没有反应,于是没再理他,摇了摇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缓缓的站了起来,抱起琴走出凉亭,迈着缓慢的步子朝着竹林的另一面走去。
    路海文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年轻人,希望你不要对外人说起今天的境遇。”头也没回的说道,很快,便消失在竹林深处。
    o
    正文 第44章 离别
    o 更新时间:2010-8-3 22:45:38 本章字数:3661
    下山之时,天已是大亮,太阳高悬于上方,很暖,很耀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