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它是在平地开河,沿途多丘陵,地形高低起伏,它的主水源靠的是汶水,要建造出一系列起到与现代船闸相同作用的船闸加以节制,这就使得这段不长的运河河道工程十分浩大,从至元二十六年(1289)起,到泰定二年(1325)止,用役工251.0748万人次,前后历时达36年之久才始告最后完工。役工之多,工期之长,工程之复杂浩大,无疑是中国运河史上最大的工程之一。
从济宁到临清250里的会通河航道上,建设了规模宏大、建筑考究、设计精巧、蔚为壮观的石闸31座。这里的“一座”并不是“一闸”,“一座”很可能由“数闸”组成。会通镇闸就由头闸、中闸、隘船闸三座闸组合而成。不仅闸多,而且工程技术相当复杂。头闸长100尺,阔80尺,两雁翅各斜30尺,高2丈,闸空阔2丈。中闸长、宽与头闸相同。隘船闸宽阔9尺,长广与头闸、中闸相同。闸的设置,度高低,分远迩,从节蓄泄。早在700年前的元代就采用划时代的“闸化运道”,突破地势的起伏,凝聚了古代建设者们的杰出智慧,令今天的我们倍感自豪。
通州至京都,距离虽短,但筑河相当困难。金朝定北京为中都时,淮河地区的漕粮运至通州后也只能陆运。因费资太大,金代决定疏挖中都通往通州的御河,以解决通州至中都的漕运问题。
为了把华北平原上的粮粟直接从水路运到中都,金国不遗余力,开河引高梁河水东行50里至通州,与白河相接。又引高梁河西北约15里处的瓮山(今万寿山)下的泉水及玉泉山诸泉水下游的一支,汇聚瓮山泊(今昆明湖),切穿海拔50米至70米的海淀台地,引瓮山泊水注入高梁河,以补充水源。
然而,新开的河道流贯在扇形的冲积平原上,西高东低的地势落差20--40米,水流湍急,不便航行。为了使水流尽可能平缓些,当时负责开筑此河的韩玉在河道沿线修筑了不少水闸,以闸节制流水,使这条运河有了“闸河”之称。
闸河开成后,由白河北上的运粮船只,可以自通州进入闸河,航抵中都。
尽管金国费尽心力,还是因为地峻水浊,特别是没有解决好水源不足的难题,闸河时淤时浚,时通时塞,没有收到预期效果。金朝迁都开封以后,闸河也就跟着淹塞了。
见过张瑄之后的第二天,元世祖忽必烈将开筑大都至通州运河的想法,搬上了朝会。
“微臣认为,大都通向东南大运河的河道必须开凿。”张瑄禀奏说,“海道漕运固然量大费低,但海上风险太大,确保航路畅通要花费的代价,不是开凿运河可以比拟的。而且,在微臣看来,海道漕运远在海上,普通百姓看不见。这对于相信‘眼见为实’的汉族人来说,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运河漕运就不一样了,每一船都从百姓的眼皮子底下运过,他们看见浩浩荡荡的漕运船队,心中充实,对朝廷也会产生一种信赖,意义不可低估。内陆运河没有开通之前坚持海运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通州至大都的河道,应尽快开凿。”
“爱卿说得好!”元世祖忽必烈很诚恳地说:“至元二十八年,朕的确有意罢江淮漕运,完全用海道运粮,但现在看来,内陆漕运不能罢。内陆运河不仅有经济的意义,还有精神意义,有凝聚民心的作用,意义非比寻常。大都通向通州的40里要尽快凿通。无论是海运还是将来的陆运,这条运道都是非凿不可的。朕深感不安的是这条运道的水源问题。金人失败了,但我们不会失败!”
说到这里,元世祖忽必烈勒缰驭马的双手紧握成拳,同时用力地砸在御座两側的扶柄上。然后声色具厉地说道:“此事由郭守敬着力办理!”
在礼部尚书张孔孙等人领导着紧张地会战齐鲁开凿会通河时,郭守敬再负皇命,开始了大都至通州水道的勘测、设计。
大都缺乏地表水源。在元朝兴建大都之前,历史上曾多次引用永定河水作为水源,供应城市用水。然而,永定河含沙量大,水质浑浊,有“浑河”之称。大量的泥沙极易引起河道淤塞,使船只难以航行,同时,洪水频发,这在技术上难以控制。郭守敬深知,要使即将开挖的运河有效地发挥效益,最重要的是解决水源问题。已是62岁须发皆白的郭守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上都时对元世祖说过的“另择水源、重新设计河道路线”上。
金色的霞光,犹如一直神奇的巨手,徐徐拉开柔软的雾帷,整个大地豁然开朗了,如画风光尽收眼底。郭守敬携二三随行,不辞辛劳,穿行在这如画的风光里。
数月中,他们早起晚归,走遍大都城四周的崇山峻岭。
这天,郭守敬一行的脚步,踏上了大都西北昌平县城东南白浮村头一座被当地百姓称为“神山”(即凤凰山)山麓。绿树掩路,山花没径。他们攀岩而上,枝拽衣衫,叶拂面颔。
当攀至半山腰时,突然,郭守敬大喊:“快看,这里有水!”
随行的人们停下脚步,低头看来,一道水线清晰在脚下。
他们兴奋极了,延着水线找去。水线越来越粗,水势越来越旺,行过七八里,在山崖之间,在一棵篷帐般的大树底下,水清量大的泉水从山涧源源涌出!
这一发现,使终日愁锁眉头的郭守敬,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他蹲到泉边掬起一捧喝了,清冽、甘甜;再掬一捧,又喝了;……他一连喝下了四五捧,由衷地叹道:“苍天啊,这是你赐给大都最宝贵的礼物!”
因山泉靠近白浮村,泉随村名,被称为“白浮泉”(今称龙泉)。
——“与历史上之北京城息息相关者,首推白浮泉。”1990年,北京昌平龙山脚下白浮泉遗址整修时,北京大学著名学者侯仁之为之做了一篇后记,这是文中的第一句话。可见郭守敬找到白浮泉对北京城的意义有多么重大。
新的水源找到,这只是初步的胜利,它离完全的成功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把白浮泉引到大都来就困难重重——
昌平白浮泉出水的高度高出大都城很有限,使泉水不能径直向东南引向大都。而且,当时的大都城与北面相距四五十里的昌平之间,地面高度由西北向东南从海拔60米左右降至海拔50米左右,中间有沙河和清河从西山山麓分别向东和东北流淌,使昌平和大都之间出现了两条河谷低地,对于引导昌平、西山一带的泉水向东流贯大都形成了两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面对这种地形条件,面对接踵而至的难题,郭守敬没有退缩:苍天既然赐给了我白浮泉,也一定会赐给我一条让它流到大都来的路!
郭守敬再次进行实际勘察,寻找“天赐之路”。
两个月后,一条避开障碍的“天赐之路”被郭守敬经过精细勘测、描划在了大都之北的大地上:
将海拔55米的白浮泉水先向西引至西山麓,然后大体沿50米等高线南下,避开沙河、清河河谷低地,并在沿途拦截沙河、清河上源及西山山麓诸泉之水,注入瓮山泊(海拔40米,清代向南开拓,并改名为昆明湖,其作用相当于调节水库)。
为了保持充沛的水量,沿渠道两边修筑堤堰(称白浮堰)。接着,从瓮山泊再往东南开河引水(今称“长河”),出今北京紫竹院公园东流的古高梁河,从今德胜门西水关进入当时的大都西城墙,南聚海子(今积水潭)。那时的“海子”,可不是今天那个只能停泊几艘游船的的小水泡,它包括了什刹海、北海、今天的积水潭和已经消失的太平湖,东西宽2里,南北长十数里,水深面阔,中间无物,天水一片,汪洋如海,令人神往。
由积水潭再开河引水向东南流出文明门(今崇文门北),环绕过整座北京城,滋润威严的元大都后转而向东,经过今北京火车站附近东便门外的大通桥,汇入金代开凿的旧河,从这里一直东流40里,至通州高丽庄,与白河相接。
“提举诸路河渠”郭守敬选定的这一条路线,解决了金代开挖闸河时未能解决的沙多、水少、流急等难题,圆满地达到了水清、量大、地平、流缓的预期效果。
——面对这条“天赐之路”,今天的我们不能不肃然起敬:白浮泉海拔55米,瓮山泊海拔为40米,之间平均比降仅为每公里0.46米。要使白浮泉顺利流到瓮山泊,开掘的渠道必须做到每公里误差不得超过1米!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解决首都北京的用水问题,水利工程专家们运用现代测量手段,勘测和设计了碧水长流的京密引水渠。令人叫绝的是,700多年前郭守敬引白浮泉水进京的旧道,竟然与京密引水渠的走向大体一致。更确切一点地说,京密引水渠自东沙河以西基本利用了郭守敬设计的白浮泉故道,足证当初地形勘测之精确。——要知道,郭守敬是在测量技术尚不发达的元代找到这条“天赐之路”的。
在寻找“天赐之路”的测量中,郭守敬首次提出了以海平面为零点的“海拔”标准概念,这一测量学科的专业术语沿用至今;早于提出这一概念的德国大数学家高斯560余年。他还通过数百次测量,结合历史资料,推算出一年的长度约为365.2425天,精确的程度与理论值只差23秒!——因此,郭守敬成为代表13世纪末世界科学高峰的杰出人物。
郭守敬就像一个科学的神话!
小说推荐
- 穿越古代:我在运河上做九品闸官
- 自满清入主中原以来,华夏泼乱三十有六年,我大康自太祖吴三桂起兵讨之 扫平闽粤,戡定八蕃,北逐胡君,肃清华夏,复我华夏之旧疆。建立了大康 赵雄穿越大康朝,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作者:东南肥肥所写的《穿越古代:我在运河上做九品闸官》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东南肥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06章 收受好处,替人办事
- 大运河之蓝色通天路
- 清康熙年间,镇江府西津渡一带江面水急浪大,过往商船经常发生翻船事故 康大茂、沈洛斌两位年轻人带领民众治理江底泥沙时发生了意外,从此,沈、康两家结下了血海深仇,康大茂与沈洛君两人相爱相杀…讲述了“康百万”家族第十二代传人康大勇,又名大茂,在京杭大运河上发展船运,振兴家业,治理运河,报效民族的历史 本书
- 穿越架空最后的轻语v完本
- 最新章:第一百零八章 “康百万”(全文完)
- 命运计划之命运圣经
- 命运计划第一部,一个男孩,由命运圣经创造 神秘的身世,神秘的计划,他将会何去何从 一个天使般的女孩,一个对他死心踏地的女孩,他又会怎么选择 命运计划第一部,一个男孩,由命运圣经创造 神秘的身世,神秘的计划,他将会何去何从 一个天使般的女孩,一个对他死心踏地的女孩,他又会怎么选择[收起 作者:枫叶海所
- 玄幻小说枫叶海连载中
- 最新章:命运计划最终章之觉醒的命运(三)
- 绑定国运,开局扮演奥运健将
- 万族奥运会,废物杨云参赛 想作弊?看我实力碾压 想捣乱?对不起,你不配 想给我改国籍?直接灭国 科技封锁?看我掏出3纳米光刻机,核能电池 打仗?对不起,我的卫星镭射弹早已饥渴难耐 舆论?呵呵,谁敢不服,看我一场奥运比赛来灭国 作者:夜冬凉所写的《绑定国运,开局扮演奥运健将》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
- 都市言情夜冬凉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三十章 新的征程
- 颜容千古亘古女帝
-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吃尽苦中苦,看透人心人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你若径我苦,未必有我善 伪善不一定名垂千古,为恶即使遗臭万年,也能名垂史书 一个万人敬仰的圣女,却成为一个万人敬畏的女帝“你天难葬、地难灭,即便是这个世界不存在了,你也不会真正死去,我会等你,在这岁月长河中等你回归【展开【收起
- 都市言情一只花蝴蝶连载中
- 最新章:第十四章 无知
- 运河枪声
- 这是一部描写抗战时期的纪实小说。八月的天气,整个大地热得人喘不过气来。那高高的运河大堤上,两旁的棵棵杨柳,枝头联接,把一条弯弯曲曲的大堤笼罩起来,形成一条天然的绿荫浓浓的胡同。此时,从南向北走来一位农家姑娘,头戴草帽,身穿蓝色的裤子,暗底白花小褂,草帽下一双美丽的眼睛闪着机警的目光。她大步走着,望着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4章
- 运河行动
- 缘起一场跨国走私国宝案,追查至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塘栖古镇,塘栖镇古桥下深藏两千多年隋唐时期的古董瓷器,被不发分子企图打捞走私,为此,特种部队在运河边开展了一次保护中华古文物的行动 作者:南客所写的《运河行动》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南客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6章 苏秒你认识吗?
- 山河运
- 死里逃生,必然浴火重生“从我身边夺走的,就算做鬼也会悉数讨回”风卷狂沙,兵临城下。气贯长虹,金戈铁马 她领兵出塞,不顾生死。他运筹帷幄,千里定局。闲庭花落,宫墙月影间,叹韶华易逝,千金埋骨 作者:孟白河所写的《山河运》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孟白河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百九十章:翻云覆雨
- 我有一条气运神河
- 这个世界,万国林立,气运为王,真灵显化 有天骄觉醒金龍气运,以真灵化国运,建绝世帝国 也有人觉醒乌鸦气运,从此霉运缠身,晚年不祥 是天命不可违,还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秦烨穿越而来,觉醒气运神河,誓要掌控自己的命运 只不过为什么刚穿越过来就身处牢狱 我有一河,以山海为兵,以天骄为将,吞万国气运,建无上运
- 武侠小说风九焰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七章 修为突破,九颗元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