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古卷:流光劫

第47章


此刻太平天国内忧外患,正是用人之际,而就在此时,一向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石达开却率部出走,来到这偏僻的兰溪镇上。李校长,你不觉得这有些不合常理吗?”
    “功高盖主,杀身之祸近矣。”李校长叹了一口气,“‘天京事变’后,洪秀全对石达开起了猜忌之心,先封安福二王,后连封洪姓王侯十六人以挟制他,乃至有加害之意。在此情形下,他被迫率精锐部队千人出走,展转大半个中国,最后在大渡河畔英勇就义。至于他为什么会来到这罗刹岭中,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巧合。”
    陆离若有所思道:“‘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的开国元勋几乎死绝,这时洪秀全理应深刻反省,痛定思痛。按照人之常情,对于开国时所封的五王中唯一幸存下来的翼王石达开,他更应该善待,委以重任。”
    “你说的不无道理。”李校长沉痛地道,“只可惜,历史恰恰相反,‘天京事变’的沉痛打击,使洪秀全对身边所有人都失去了信任,而深得军心民心的石达开更是成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此言差矣,这些不过是历史书上的只字片语罢了,真实性有待考证。”纪风涯扬眉道,“历史书上写的并不等于历史。历史自然是真实的,然而历史书却未必是真实的。或许,正是因为历史书所谓的权威性,使得真相永远地埋葬在历史的旋涡中,成为永恒的秘密。”
    陆离点头道:“至于历史的真相究竟是如何,我想,罗刹岭会告诉我们答案,只要我们愿意走近它,愿意用心发掘,被掩盖的真相一定会浮出水面。”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见二人执迷不悟,李校长不禁皱眉,“你们执意要去罗刹岭看个究竟?”
    纪风涯和陆离相视一笑,坚定地点点头:“不错,我们决心已定,如果不去看个究竟,这一辈子也无法安心。”
    “况且,我相信这世间根本就没有什么罗刹。”陆离淡淡一笑,“这个流传千年的可怕传说是时候画上一个句号了。”
    “既然如此,我也不便多劝。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在出发前,二位可以先去拜访一下镇东头的林立国林老先生。林老先生是镇上最有学问的老人,他的祖父便是石达开的部下,太平天国‘圣神电’师副将林宝光将军。或许他能告诉你一些当年的事情。”他说着,写下一个地址,递给了纪风涯。
    二人告别了李校长,前往林家祠堂拜访林老先生。
    踏着高高低低的青石板路,二人来到了一条幽深的小巷中。巷子正中有一棵巨大的老榕树,茂密的枝叶撑起一片浓荫,树上挂满了竹篾编成的鸟笼,几个老人在浓密的树荫下下棋。
    纪风涯上前打听林老先生,其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回过头来,诧异地望着他。
    “您就是林立国老先生?”他不禁喜出望外。
    “林老先生便是家父。”老人疑惑地望着眼前的年轻人,“你找他有什么事情?”
    眼前的老人已年过古稀,那么林老先生可能已近百岁高龄,真不知道他是否还能记起什么。说明来意后,老人答应了他的请求,领着二人去见林老先生。 
  
第二十四章 兰溪古镇(5)
更新时间:2009-11-20 15:08:00
字数:2011
    第二十四章 兰溪古镇(5)
    走了四五分钟后,三人在巷尾一扇朱漆的大门前停下。门上有一块金漆的匾额,上书四个大字:林家祠堂。字上的朱砂随着岁月的流逝已有些须斑驳。
    在一间素净的书房里,二人见到了林老先生。他戴着一副老花眼镜,手里握着一柄放大镜,正坐在书桌前专心致志地研究一本古书。
    “人老了,不中用了,看书都这么费劲。”得知二人的来意后,他放下手中的放大镜,爽朗地笑道,“二位有什么问题尽管问,老头子我最引以为豪的就是这点记性!”
    这方世外桃源般的净土果然是颐养天年的好地方,眼前的林老先精神矍铄,容光焕发,率直风趣。纪风涯心中欣喜,将心中的疑问细细道于他听。
    “我活了100来岁,第一次听到有人对石达开的出走提出质疑!”林老先生捻了捻胡须,“不错,当年石达开出走,确实另有隐情。”
    “隐情?”陆离道,“这么说来,石达开出走不是因为洪秀全的猜忌?”
    “猜忌?”林老先生摇头道,“洪秀全这辈子最信任的人就数翼王石达开了!”
    纪风涯心中一凛:“这么说来,石达开的出走是洪秀全一手策划的?”
    “果然是天生慧根,一点就通!”林老先生的眼里露出赞许的神色。
    “莫非洪秀全感觉太平天国气数已尽,便让石达开带着大批宝藏离开,以待东山再起?”
    “宝藏?”老爷子大笑,“太平天国诸王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哪还有什么宝藏?”
    “这——”纪风涯不禁语塞,沉默片刻“莫非石达开留下的藏宝图,只是一场骗局?‘川康边区古生物考察团’入川,不过是一场无功而返的闹剧?”
    “石达开一生光明磊落,他临终前确实留下了一张藏宝图,但所藏的东西,并非太平天国宝藏,而是洪秀全托付他寻找的东西。”
    纪风涯和陆离面面相觑,脸上露出茫然之色。
    “洪秀全想要改变历史——”林老先生叹了一口气,“只可惜,他最终还是失败了。”
    “改变历史?”纪风涯倒抽了一口冷气,“莫非他想要阻止‘天京事变’的发生?”
    老人叹了口气:“祖父在世时,曾对我说起过一些关于太平天国的事情。‘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互相残杀,太平天国开国元勋所剩无几。洪秀全痛心疾首,决定挽回过去,改变这个悲剧。”
    “过去发生的一切早已成定局,想要挽回过去的悲剧……”陆离的话说到一般忽然停下,眼里露出惊异之色,“我想起来了,外公也说过类似的话语!”
    陈景明在信中写道:他这辈子,有两件事情后悔不已:第一件事便是没能留住自己最爱的女人;第二件事便是因为想要挽回过去的悲剧而间接酿成了一场人间悲剧。而且,更可怕的是,这场悲剧很可能一直延续下去……
    “要想挽回过去的悲剧,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回到过去,回到悲剧开始之前,去阻止悲剧的发生!洪秀全一定是想回到1856年9月‘天京事变’前夕,去阻止太平天国内部那场毁灭性的内讧发生!”
    “不错,事情的真相大体就是这样。只不过,洪秀全比你想象的更高明。他清楚地意识到一切悲剧起源于1851年冬‘永安封王’,因此他想回到‘永安封王’之前,而不仅仅是1856年9月‘天京事变’前夕。”
    “逝者如斯,往事不可追。”纪风涯叹息道,“这世间本没有后悔药。”
    “当年祖父对我说起这些时,我的反应与你一样。”老人喝了一口茶,缓缓道:“相传有一把神秘的古琴,可以拨动时光的琴弦,令人穿梭于过去与未来。‘天京事变’后,悔恨交加的洪秀全听信了这个传说,当即下了一道密旨,令心腹石达开去探寻罗刹女的踪迹和古琴的下落。考虑到此事一经传开,必将在太平天国内部引起轩然大波,于是,二人便合谋了石达开出走这出戏。”
    莫非那个时光流淌的秘密,所谓的太平天国宝藏,就是那把拨动时光琴弦的古琴?心头的迷雾越来越浓,纪风涯皱了皱眉,道:“那把琴藏在罗刹岭中?”
    “不错。”老人缓缓起身,从书柜的夹层取出一张发黄的羊皮纸,递给了他。
    纪风涯打开一看,竟是一张行军地图,正上方有三个黑色的大字:罗刹岭。
    “这是在祖父的遗物中发现的。”老人指着地图道,“你看,在右上角的断崖处标注了一个红圈。或许,这便是那把琴的所在。”
    陆离道:“这样说来,他们已经找到了那把琴?”
    老人深深叹了一口气:“祖父从未对我说起过在罗刹岭中发生的事情。他们是否找到了那把琴,不得而知。然而,太平天国的命运并未因此而重写。”
    “先是石达开部,再是‘川康边区古生物考察团’,先后经历了两拨人,那把琴仍在原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纪风涯扬起头道,“不过,即便只有一线希望,我也不会放弃!”
    “有志气!这张地图就送给你了!”林老先生拍拍他的肩膀,“向西走沿着兰溪江而上,水路大约一个小时,将会看到一座破败的寺庙。寺院后面有一座不大的山头,翻过那座山,就是罗刹岭了。一切小心,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赶紧回头。” 
    
  
第二十五章 悬崖下的歌声(1)
更新时间:2009-11-20 15:08:00
字数:1292
    第二十五章 悬崖下的歌声(1)
    按照林老先生的指点,纪风涯和陆离租了一条乌篷船,沿着清澈的兰溪江而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