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古卷:流光劫

第49章


一直以来,他按兵不动,等待对方露出破绽,而此时此刻,他已厌倦了这种消极的等待。就是消极的等待,令他永远失去了小蝶。
    不!同样的错误,绝不能再犯第二次!他握紧了拳头,与其这样被动地等下去,不如主动出击,逼迫他们现出原形!他要寻找一个契机,将幕后变为前台!
    他一边思考一边向前走,忽然脚下一滑,仿佛踩空了一般,骨碌碌地向下滚了几十米。一阵天旋地转后,终于触到了地面。他两眼直冒金星,过了好一阵子才缓过神来。四周是一片幽暗,伸手不见五指。他蹒跚着起身,摸出手机,调到照明状态,向四周照去。
    身后是一排仄仄的石梯,通向顶端的石门,此时此刻,石门已经关闭。眼前是一个幽深的洞穴,黑暗中隐约透出一丝灯光。在光亮的指引下,他向洞子深处走去,一刻钟后,眼前豁然开朗。
    那是一间宽敞的石屋,石屋正中是一张圆形的石桌,桌旁有两个石凳。桌上摆着几只银盘,盘子里是一堆熏烤后的动物残骸,看上去像是野兔或者麂子之类野味,还有几枚已经风干的野果。盘子右边摆着一只波斯夜光杯,杯底还残留着少许琥珀色的液体,散发出陈年桂花酒特有的醇香。
    一盏雕花的烛台安静地立在石桌正中,红色的香烛燃了一半,摇曳的烛光映在凝脂一般的象牙上,说不出的诡异。一旁的石壁上,有一扇石门,半掩着,露出一道珍珠的帘子。
    推门而入,呈现在眼前的是一间女子的闺房。靠墙的位置,是一张石床,白色的纱幔轻轻垂下,依稀可见床上铺着锦绣的被褥。床边,有一只矮小的石柜,上面摆着一排木雕的娃娃,大小不一,一个个咧着嘴笑。正对着床的墙上,挂着一把裹了兽皮的弓箭,似乎很长时间没有人用过了,箭头上已是锈迹斑斑。墙角处,有一只小巧的梳妆台,青色的石台上摆着一只镶嵌着各色宝石的化妆盒,一面泛着铜绿的镜子,一柄翡翠梳子,一只古色古香的玉盒子。
    他将玉盒子打开,暗紫色的锦缎上躺着一块通体透亮的白璧,外围是一圈古老的流云花纹,众星拱月般地围着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罗刹门。 
  
第二十六章 罗刹门(1)
更新时间:2009-11-20 15:10:00
字数:1272
    第二十六章 罗刹门(1)
    罗刹门?纪风涯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
    相传元朝初年,江湖上有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组织,名叫罗刹门。门主是一个绝色的女子,据说她是南宋最后的血脉,江湖人称“罗刹女”。相传她有一把神秘的古琴,能以琴音为兵,杀人于无形。
    门内的杀手个个身怀绝技,纪律严明,视死如归。罗刹门以光复宋朝为口号,矛头直指元政府,暗杀元朝高官重臣,一度令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数月之内折损数名重臣,元世祖忽必列震怒之下,建飞云骑,誓死铲除罗刹门,以绝后患。七年后,罗刹门忽然销声匿迹,消失在历史舞台上。
    莫非那把拨动时光琴弦的琴,便是罗刹女手中杀人于无形的琴?
    纪风涯皱了皱眉,如果那个关于罗刹门的传说属实,那这石屋的主人极有可能便是传说中能以琴音杀人的“罗刹女”。
    外厅的石桌上随意摆放着喝了一半的桂花酒,吃剩的野味,风干的野果,可见当年住在这里的人并未出门远行。而他进来时也留心观察过,一路上并未现任何人类的尸骨。那么,她去了哪儿?莫非是葬身在这诡异莫名的山岭之中?
    他不禁想起罗刹岭的传说:相传这罗刹岭里,住着一只青面獠牙的罗刹,每到风雨大作之时或是夜深人静之际,她便会站在悬崖之颠迎风而歌。她的歌声,美妙异常,能将人的七魂六魄统统勾走,只剩下一具行尸走肉。听过她的歌声的人,无一不葬身于深山密林之中。
    这传说中的罗刹,会不会正是当年的“罗刹女”?“罗刹女”以琴音为兵,这与罗刹以歌声勾魂摄魄的说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刚进入山岭的时候,陆离曾说过此间阴气旺盛,惨死于此的冤魂数以万计,或许这正与千年前罗刹门一夜之间消失有关。
    纪风涯一边思考一边在房间内来回踱着步子,目光不经意间掠过墙沿,只见青色的墙沿上依稀可见四道褐色的印记。他心中一惊,不禁上前一步,用手指小心翼翼地刮下一点,放在鼻子前嗅了嗅,岩石特有的味道中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
    血手印!墙后有密室!
    他将房间细细检查一遍后,发现床头的墙上有一片砖石颜色比其他地方稍浅,其中有一个拇指大的突起,不细看很难察觉。
    那块颜色稍浅的区域,高约140公分,宽约50公分。这个尺寸,与在石达开房内见到的月下抚琴图分毫不差。按照李校长的说法,石达开从罗刹岭回来时,带回了这幅画。大病一场后,他大彻大悟,终日对着这幅画,感慨世事已定,天命难违。莫非他千里迢迢来到罗刹岭,便是为了寻找那把神秘的古琴?
    他深吸了一口气,按下了那个古老的机关,只见床对面的石墙右侧,一块巨大的砖石向里翻转,露出一个狭窄的入口。
    一阵古怪的气味扑面而来,他用手捂住鼻子,向四周望去。
    眼前是一个四方的屋子,屋子里空空如野。正中是有一个绣花的锦垫,一个檀木的琴架,架子上没有琴。
    墙角处卧着一具尸体,年代久远,早已腐朽得不成人形,不少地方只剩下白森森的骨头。尸体的肩部、背部、腰部、腿部等处,密密麻麻地插着七八支箭,其状惨不忍睹。正前方的地面上是一屏血书,经年累月,血色已经黯淡,却愈发显得触目惊心。 
    
  
第二十六章 罗刹门(2)
更新时间:2009-11-20 15:11:00
字数:1192
    第二十六章 罗刹门(2)
    臣陆云,大宋左丞相陆公长子,罗刹门降龙右使。
    祥兴二年春,贼将张弘范攻崖山。宋军仓促与之战于海上。三月十九日,宋军大败,损战船两千余,余部退于银洲湖。
    先父谓大势已去,无力回天,阴命臣着贼服,护莲七公主往川西。行前,先父付臣以血玲珑为信,嘱曰:七年前,曾偶得一藏宝图,载明龙族圣物龙舌琴之所在。公主乃龙宫之后,身系大宋复兴之重。若得龙舌琴,成绝世魔音,则大宋兴复之日,可待矣。
    臣谨遵父训,携公主避于兰溪镇。方知当日一别,先父执剑命母亲、弟妹及亲随十七人溺亡,遂怀藏玉玺,负帝蹈海,从容殉国。
    后三年,臣隐姓埋名,网罗天下有识之士,创罗刹门,立莲七公主为主,光复大宋。公主天资聪颖,以龙族之灵,十六岁,魔音始成。琴音杀人,不费兵卒。立十九年,刺贼贵胄七十四人,劫贼银五千万两,贼大惶恐,无宁日。
    立二十年,三千弟子聚罗刹岭,行祭天大典。
    是夜风雨大作,贼五千飞云骑来攻。公主于悬崖之巅,奏龙舌琴音。贼为琴音所摄,死伤甚众。贼帅蒙赫尔引三百死士自伤双耳,于悬崖生擒公主。公主负伤,抱琴坠崖而亡。
    臣身中数箭,自知死期已至,留下此书,以悼先父,悼莲七公主,悼罗门英烈,悼泱泱大宋。
    陆云绝笔
    原来那把神秘古琴的名字叫作龙舌琴!罗刹门,以琴音杀人,这一切竟是真有其事!只是,血书中提到的莲七公主乃龙宫之后,龙舌琴为龙族圣物,这其中的“龙宫”和“龙族”,又该作何解释?
    望着地下的血字,纪风涯心头沉重,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悲壮的画面:末路臣子抱着年幼的皇帝蹈海自尽,飞云骑将士和罗刹门杀手血肉相搏,绝色的女子在悬崖之巅迎风抚琴。顷刻间,血流成河,将崖上的砂石染红。
    目光掠过墙角的尸体,一代忠烈,竟惨死于此,心中不觉凄凉。他走上前去,想将他的尸骨收拾好,入土为安,不料在尸体后的墙角里发现了一个花花绿绿的小东西。拾起一看,竟是一张发黄的卡片,约莫扑克牌大小,四周有一圈精美的花纹,正中画着一个身着大红旗袍的妩媚女子,巧笑嫣然,风情万种。卡片制作精良,印刷清晰,绝非宋朝工艺所能及,更不用说那华丽的老式旗袍和时髦的大卷发。
    纪风涯皱了皱眉,他曾在上海民俗博物馆中见过这种卡片,名字叫烟卡。民国时期,每包香烟里都有一张烟卡,如果集齐一套烟卡,可换取一包香烟。吸烟者,大都是烟鬼也,能集齐烟卡者,实为少数,而能流传到现在更是少之又之。这张小小的烟卡,透露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民国时期,曾有人来过这里!这批人,极有可能是当年进入罗刹岭中寻找太平天国宝藏的“川康边区古生物考察团”成员,或许正是白少威和陈景明二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