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疑案之莫掌柜之死

第23章


  “小韩,你和我想到一起来了。”陈杰道。
  “不错,他应该也是去报案的,如果我们没有猜错的话,他可能知道一些内情。”
  “那我们现在就去找他。”韩玲玲道。
  “等一下,郑老师,我们再问您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你在莫家大院或者莫家大院的附近见过一条全身漆黑的狗吗?”
  “见过。”
  “见过,在什么地方?”陈杰道。
  “在——在石婆巷里面,就在莫家大院和石婆庵那两扇小门之间。”
  “是什么时间?”
  “是今年夏天,是夜里面,具体时间大概是十点钟左右,那天,我从李家镇回来——我父母就住在李家镇,回来的时候,我为了抄近路,走进了石婆巷,走到小门的时候,突然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从地上站起来,就像是从地狱里面突然窜出来的幽灵一样,闪着两只又绿又亮的眼睛,把我吓得是魂飞魄散。”
  “它当时没有叫吗?”
  “奇怪就奇怪在这儿,它没有叫,只是哼了一两声。我离开以后,这个黑乎乎的幽灵又趴了下去。自从那次以后,我和我爱人就再也不走这条巷子了。”
  “您在莫家大院里面没有见过这只狗吗?”
  “从来没有见过,我看那不是一只普通的狗,它一定是蹲在那儿等什么人的。”
  “郑老师,石婆巷除了莫家和石婆庵这两扇小门以外,还有没有其它小门。”
  “没有,只有这两扇小门。”
  “由此看来,这条狗要等的人一定在莫家大院里面。”
  “这个人会是谁呢?”郑老师的爱人道。
  “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凶手。”
  “在秋,那件事情要不要跟欧队长他们说说?”
  “什么事情?”郑老师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什么事情?”陈杰道。
  “就是莫掌柜相面的事情。”向秀娟道,“在秋,你跟他们说说。”
  “这是几年前的事情了,莫掌柜去世以后,我们经常想起这件事,越想越觉得奇怪。”
  郑老师夫妻俩所提到的究竟是一件什么事情呢,奇怪之处又哪里呢?
第二十五章 李改莫须防草木 苦命人秋事秋了
  “这件事发生在文革末期。”郑老师一边说,一边捧起荷叶把里面剩下的猪头肉拨到同志们的碗里面,面条吃得差不多了,可猪头肉还有不少,欧阳他们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多、怎么香的猪头肉。
  “郑老师,您接着说。”陈杰道。
  “那是一九七六年的初春,莫掌柜领回了一个白胡子老者,此人是一个外地人,他突然发病——载倒在来香茶馆里。莫掌柜吩咐伙计把他扶到家里,请来郎中,给他把脉抓药,安排他在莫掌柜的屋子里面住了三天,离开的时候,莫掌柜还给了他二十几块钱做盘缠。老人临走的时候,给莫掌柜算了一卦。”
  “这位老者是一个算命先生。”韩玲玲道。
  “听他讲,他以前给人看过相,算过命,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就金盆洗手了。当时,莫掌柜刚经营紫砂壶不久,也想看看运道和前景如何。”
  “莫掌柜平时就信这个。”向秀娟道。
  “他就把我喊了过去,我看那老者谈吐不凡,言语之间,颇有些不俗的东西,那就试试吧!”
  “他是怎么说的?”
  “他听了莫掌柜的身世之后,在纸上写了七个字。”
  “哪七个字?”
  “李改莫须防草木。”
  “什么意思?”
  “‘李改莫’就是莫掌柜入赘到莫家,由李姓改为莫姓,‘李’字上方为‘木’,‘莫’字的上方为‘草’,本为‘木’,后为‘草’,‘木’在林中,可与万木同生共长,‘草’在林中自然要受制于林,‘草’中有虫,虫为蛇,‘草’在丛林之中既得不到阳光,又得不到山风,所以对草丛和树林要多加防备、处处小心。”
  “这位老者有没有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
  “就是对姓名之中带‘木’的人要留意。”
  欧阳和陈杰终于在这个近乎怪诞的故事里面找到了那个‘十’子符的影子。凶手的姓和名字之中一定有一个“木”字,这是欧阳和陈杰最初得出的结论。让欧阳和陈杰想不到的是,他们的判断竟然和十年前一个老者的江湖术语扯上关系,现在,如果把莫本善排除在外的话,那么,在莫家的这片丛林里面就只剩下了三个人,他们就是莫桂花、莫桃花、莫晓松,如果再加上那位卫留根,就是四个人,马迎美的名字里面虽然没有“木”,但“美女蛇”正好应了那个草中之“虫”的说法。
  “队长,世上竟然有这么巧的事情。”韩玲玲感到十分惊诧。
  “匪夷所思。”陈杰道。
  “莫掌柜觉得他说的有些靠谱,就让老者也为我算了一卦。”
  “他怎么说?”陈杰对这个话题非常有兴趣。
  “他让我在纸上写了一个字。”
  “您写了一个什么字?”
  “我写了一个‘秋’字。”
  “他怎么说?”
  “他说,事发于秋,事了于秋。”
  “怎么讲?”
  “我是在一九七二年的秋天遭遇无妄之灾的,他说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了结的时候,我除去灾星的日子也应该在秋天。你们说他说的准不准?”
  “他没有问一问你的身世和经历吗?”陈杰道。
  “他什么都没有问,就让我在纸上写了一个字。”
  欧阳看过很多的书,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广,他也看过,《周易》——虽然没有看到底,因为太深奥了,他也看过《东周列国志》和《封神演义》,关于阴阳八卦,他也读过一些,但在刑侦工作中,接触到这个,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欧阳装扮成算命先生帮吴家大院的鲍老太找寻她的女儿鲍小英,他所玩的那套把戏是假的;这一次,他亲自领教了一位江湖老人的占卜实践,不敢说是真的,但至少比他那一套强。欧阳对这些东西,无所谓肯定还是否定,但有一点,他是肯定并且坚信不疑的:无论是善果还是恶果,总有落地的那一天。欧阳他们现在所想的事情就是希望9。19凶杀案早一天尘埃落定。
  下面,他们准备去找于得海好好谈一谈。
第二十六章 知情人终于现身 石婆巷魅影初现
  离开郑老师家的时间是七点零五分,郑老师夫妇千恩万谢,本来准备把欧阳他们送出莫家大院,但在郑家的门口就被欧阳队长推进了屋子,一是欧阳队长准备再造访一下于得海,在五分钟之前,欧阳队长就听到了一种熟悉的音乐——中央电视台的晚间新闻的主题曲,是从隔壁于得海家传过来的,欧阳他们还听到了于得海夫妻俩说话的声音;第二个原因,刑侦队的调查走访工作最好保持低调,不宜张扬。所以欧阳队长连再见之类的客套话都没有说,只是朝郑老师夫妇摆摆手就离开了郑家。
  莫夫人的房门是铁将军把门,显然,莫夫人不在家,整个莫家大院笼罩在黑暗之中。雨水从屋檐上滴落在地上,地上是青石板——先前滴下来的雨水还没有来得及流走,发出一种既清脆又沉闷的声音,要不是于得海家传出的电视机的声音,你简直感觉不到生命的气息。
  “笃——笃——笃。”韩玲玲敲响了于家的房门。
  “老头子,好像有人敲门。”这是于老太的声音。
  有人朝门口走来,脚走在地板上发出的声音也很沉闷。
  接着是移动门闩的声音。
  门开了,开门的是于得海,他看到门外站着三个人,愣了一下:“你们……”
  “于大爷,您不认得我们了?”
  光线太暗,于得海还是没有认出来:“你们是……”
  “老头子,让他们进来说话。”
  “哦!请进——请进。”
  韩玲玲走了进去,于得海这回看清楚了:“瞧我这眼神,快请进——快请坐。雨这么大,你们……”
  “于大爷,这么晚来找您,打搅您和大妈了。”
  “瞧你说的,你们还没有吃饭吧?”
  “于大爷,我们吃过了。”
  “你们千万别客气,我让老太婆给你们弄一点先垫垫肚子。”
  “大爷,我们确实吃过了。”
  “来,把伞给我,放到里面来。”
  “不用,我们自己来。”韩玲玲把两把伞靠在门旁边,上面一滴水都没有。
  “老太婆,泡几杯茶来,来,有什么话到里屋说。”于得海把同志们领进了里屋。
  里屋的格局和郑老师家一样,在靠西墙的地方也有一个楼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