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新传

第692章 张辽再劝曹孟德!


    建安十四年十月中,张辽给曹操的书信送到长安后,曹操又一次将自己关在书房中。当曹操第二日从书房出来后,便命人招张辽道长安述职。
    十月底,张辽接到曹操的命令后,将北疆事务安排好后立刻从蓟县出发,并与十一月十七日赶到长安。
    “文远,你来的可不快啊?”曹操见到张辽的第一句话便有指责之意。
    张辽不以为意的从身后的张新那边接过一个藤条编制的小箱子,笑着说道:“延期的原因不过是我顺道去了一趟马邑,一来是看看怀有身孕的妻子,二来是看看正在编书的另一位妻子以及几位学者,三来呢,就是为主公‘顺道’带来一些异域的典籍。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是老祖宗的教诲,同时博采众家之长也是治学、理政的一条道路。以主公一贯之英明,想来不会拒绝辽这份礼物的哦?”
    曹操听了张辽的话后面容便如冰雪融化般活动开来,他笑着向张辽迎了上去,口中说道:“好小子,不愧是深知操为人的张文远。”说着,曹操的身体一歪,便向张辽手中的藤箱伸出手去。
    “就这些?主公未免太不厚道喽!”张辽身体一侧,让开曹操,口中挪揄道。
    “哈哈哈!我的张大将军,莫要再考验操的耐心,快将书拿出来给操见识一番!”曹操站稳后有点迫不及待的说道。
    “唉!也是个爱书的痴人!”张辽将提着藤箱的手臂一抬,将藤箱送到了曹操手中。
    曹操如获至宝般的将藤箱接过来抱在怀里,立刻转身便向书桌走去,边走还边让侍从将书桌清理干净。
    “《理想国》、《律法》、《对话录》、《工具论(逻辑学)》(括号中为张辽的注解)、《论国家》、《希腊、波斯战争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高卢战记》、《沉思录》、《经济论》……文远,这些书都是泰西先贤的典籍吗?”曹操看着尚飘散着油墨香味,印刷精美的书封,口中问道。
    张辽没有凑到曹操身边,反而在一旁炸了找了个椅子坐下,端着侍从刚刚送来的茶水回答道:“都是,而且基本上都是死了数百年的泰西名人。不过主公啊,这些书可都是那些著名学者数十年心血的结晶,即便是泰西之人也不可能在通读一遍后就能理解。再加上泰西之地的语言、修辞手法与我华夏多有差异,为了准确翻译,我们只能采用白话,就这样,连我都被校订之事牵扯了不少精力。这只是第一版,若是将来有汉人能精通泰西人的语言,我等还要组织重新修订的吧版本,务必使其准确无误的表达出原作者的思想精髓。”
    “哈哈哈!”曹操笑着将手中的书放回藤箱中,让侍从将藤箱拿走后说道:“文远,要劝操便直说就是,为何要拐弯抹角?”
    “主公如今权势滔天,若辽直言不讳,主公是否会有被辽冒犯之想法?”
    “你……”曹操苦笑着指着张辽道:“你这话难道就不算直言冒犯吗?”
    “那是因为我不怕。有岳父和清儿护着,主公即便暴怒,辽最多被置闲,又没有性命之忧,此时不充英雄,更待何时?”张辽一点没有收敛的意思,相反更加得意的说着。
    “那你是有恃无恐啊!”曹操苦笑着坐到张辽身边。
    “有恃无恐的又岂是张辽一人?主公,又是一年,可曾思量周全否?”
    张辽一点不客气的直接开口询问,让曹操颇有出乎意料之态,愣神的看着张辽。一旁的侍从们也十分惊讶,在他们的印象中,张辽一贯是温文尔雅,基本上不会随意流露出沙场将军的那种杀伐之气。如今不加转圜的直接询问曹操,他们虽然不知道什么意思,可是张辽这种态度确实是少见。
    “你们都下去!”曹操回过神来后沉声说道。
    那些侍从也知道事情有点不对头,立刻放下手中的东西,快速的消失在曹操的身边。而张辽的亲卫也没有跟着进来,就连张新也在张辽接过藤箱后离开了。如今这间屋子里只剩下曹操和张辽两人,以及接到典韦命令封锁四周的虎卫军精锐。
    看着张辽一脸轻松的笑容,曹操绷着脸,沉声说道:“文远,你究竟意欲如何?”
    “主公,辽不想看到曹家重蹈刘家的覆辙。咱们的眼睛不能只看着文景之治和武帝的风光,也得看看那些倒霉的帝王。不说近在咫尺的少帝与当今天子,大汉数十位帝王中不是还有那些早夭的‘英主’吗?”张辽在“英主”二字上咬了重音,语气中毫不掩饰的不屑也表明了他的态度。
    曹操闻言不语,但是眼神却变得柔和起来。他微微低下头,一言不发的坐在那里。
    “主公,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无论之前的事情如何,如今士族、世家已经有了目标,那么他们便会义无反顾的走下去。毕竟当年的党锢之祸让他们心有余悸,只要是能够限制皇权的制度,他们都不会反对。何况……”
    “何况还不单单是限制皇权。”曹操突然开口接过话题道:“在限制了皇权的同时,还将权力分散,有士族、世家与皇族共掌,只要这份制度不变,士人便等于拥有了不变的权力!”
    “主公难道以为这样不好吗?”张辽笑道:“权力太大了并不是一件好事啊!看看周朝的历代天子,看看他们下属各诸侯国的历代国君,辽当年曾说过要以史为鉴,主公可还记得?”
    曹操双眉一挑,张辽此时一点不让的与他对话,虽然他能够听出张辽话语中对自己、对曹家的关心丝毫没变,但是曹操同样也听出来张辽对皇权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敬畏。但曹操此时也不奇怪,能够想出用议会内阁制度限制、分散权力的人,当然不会是一个敬畏皇权的人。
    “主公,如今的天下早已经不复春秋时的古礼,斩草除根成为了通行不二的准则。主公啊!曹家的未来可就掌握在主公之手啊!”
    “文远,你为何不用操乃酂侯子孙的理由劝操?”曹操突然问了一个让张辽很奇怪的问题。
    张辽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汤武为夏臣,姬昌乃商臣,赵、魏、韩皆是晋国世代卿族,田齐原本也是姜齐的臣子。何况陈胜当年那句话,早已经在天下人心中扎根。若无大智慧、大毅力,何人可以抵御诱惑?”
    张辽这是在用汉朝之前的历史在回答曹操的问题,同时还直接说出了士族、世家们最害怕的一件事,那就是陈胜喊出的“将相王候宁有种乎!”的豪言。当初为了这句话,六国公卿的后代们用了无数的手段,借秦军之手干掉了陈胜这个无视公卿的“贱民”,但是他们却最终还是让另一个“贱民”刘邦登上了帝位。而司马迁在他的书中真实的记录了陈胜的豪言,这也是《史记》在汉朝一度被禁的原因,贵族不愿让百姓知道陈胜的故事。
    看着曹操再度沉默,张辽嘴角一翘,说道:“主公,今日主公如此对刘家,若是曹家真的登上那至尊之位,将来的某一天,是否会有人效仿主公和曹家呢?”
    张辽这句话的杀伤力十足,就连正在做沉思状的曹操也猛然间抬起头,双眼瞪着张辽。眼神中流露出各种法则的情绪,到时让张辽一时间感叹人的情绪变幻实在太快。
    张辽在曹操面前如此直言不讳,实在是他没心思再和曹操玩下去了。地方议会已经被荀谌他们提了出来,也就是说士族们也不愿再等待下去,他们也开始出手试探。若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接下来士族们会做出什么举动,张辽也不敢随便猜测。
    不过张辽所说的有人效仿也是他真情表露,历史上的唐朝极度强盛,后人皆以大唐后裔为荣。但是终大唐一朝数百年,皇族的内乱便有数十起。而他们所效仿的,就是被后人尊为千古明君、天可汗的贞观天子李世民。借助着玄武门自家兄弟的头颅,李世民登上了皇位,但是他的举动却为他的后人树立了极坏的榜样。在李世民尚未去世前,他的儿子们也因为储君之位相互争斗,以至于李世民亲手废了一个太子,干掉了几个儿子。张辽不知道李世民心中所想,但他却觉得李世民一定会在死亡来临前的一刹那,后悔自己打开了恶魔的大门,让自己的子孙损伤惨重。
    李世民也同样为后世的帝王们树立了榜样,让后世的帝王们吸取唐朝的教训,这就有了宋朝那老实的宗室,明朝如养猪一般圈养的宗室。最让张辽佩服的还是满清的康熙皇帝,他对待自己儿子的手段虽然看似残忍无情,但是却为满清留下了一个英明的继承人,而皇子之间的争夺也因为康熙的掌控大局而没有过分波及朝政。就从这方面而言,康熙确实是一个手段高明的君王。
    这因为李唐的反面例证和后世帝王慎之又慎的对待皇权,才使得张辽不想让曹家如历史上那样踏足其中。原本议会内阁是有给曹操找麻烦的想法,但此时却因为限制了皇权而使得张辽真正想借此阻止曹操和曹家走上曾经那段历史的老路。
    “主公,规则一旦被打破,打破规则的人也就同样得不到规则的保护了。虽说如今的局面十分有利与打破规则,可是主公不觉得与其将旧规则打破,倒不如将旧规则做一番修改不是更好?血不能随便留,脑袋一旦掉了,就再也安不上去了!”
    张辽的这番话让曹操不再沉默,拥有者常人所不及的智慧的曹操,又怎会不知道张辽话中的意思。原本就一直在犹豫的曹操也觉得自己似乎不该在继续沉默,而且军情司和曹家的细作也察觉到了士族间隐隐有了不寻常的联系。若是曹操再继续回避着雒阳,回避着士族的要求,这已经稳定的局面必然会再度被打破。
    “文远,操知道了。”曹操这时完全没有了原本的气势,在与张辽的这番“比斗”中,曹操输给了“见多识广”的张辽。
    但曹操不会当面认错,更不会立刻认错。他是曹操,大汉的丞相,数十万曹军的最高统帅,维护曹操的威严不但是曹操的自觉行为,也是张辽等人的自觉行为。
    张辽见到自己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笑着站起身,对着曹操深深一揖,说道:“主公,辽一路快马疾驰,用鞍马劳顿形容绝不过分。不知主公是否能允许辽好好休息一番?”
    曹操此时的表情早已经恢复正常,他微笑着,亲切的说道:“文远忠于公事,鞍马劳顿,确实要好好休息一番。你去吧,述职之事明日再说。若是北疆能有让操高兴之事,操倒也不吝请文远到骊山去享受一下昔日皇家方可享受的骊山温汤啊!”
    张辽喜好温泉的消息早就不是秘密,蓟县汤山大营保护着的那些温泉早已经成为北疆以前往北疆的官僚、豪门趋之若鹜的地方。这也不是说他们都爱温泉,只不过是上有所好,下必喜焉。但张辽从不管别人如何,每到一处他都喜欢寻找温泉,他并不是真的要享受,而是要寻找温泉作为医疗之用。别人不知道温泉对一个战士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旧伤有着独特的疗效,难道张辽还能不知道吗?
    倒是张辽不愿解释,让张辽喜好温汤的名声也传了出去。不过张辽不在乎,这种名声只要你不去强占土地,也算是一种风雅的喜好。
    “多谢主公!辽先行告退!”张辽再向曹操拱手行礼后,转身离开。
    ……
    夜色降临后,郭嘉找到了正在驿馆大吃二喝的张辽。
    “文远,你与主公究竟说了什么?你一离开,主公便急招子和、子廉二位将军以及二公子,随后又单独找了文和先生。这可全都是密谈,当事人一出门皆是一脸的凝重,这种情况,让人不得不猜测啊!”
    “别人心里想什么我才不管呐,不过照你所说,主公倒是真的要有所决断了。这样也好,有个决定,不管这决定如何,但总比什么决定都没有要好吧?”张辽说道。
    郭嘉看着张辽对目前局势不以为然的样子也只得无奈的摇头,他对张辽只管点火,却不管善后的行为早已经感到麻木了。从他认识张辽开始,张辽的这种行为时时出现,郭嘉自己也不止一次为张辽善后。
    “你倒是想得开。”郭嘉摇摇头,在张辽身边坐下红藕问道:“文远,你今日感觉主公态度如何?”
    “比去年要好。”张辽说的是去年与曹操在邺城的交流结果,但是那一次张辽的劝说却依旧让曹操沉默至今,所以张辽即便感觉不错,也不敢随便下结论。
    “都已经有些忍不住了,若是主公在没有作出决定,士族就真的要成为对手了。”郭嘉叹道。
    “你觉得主公会给自己和后人留下如此强大的对手吗?”张辽的脸上带着嘲讽的微笑。
    郭嘉淡然一笑道:“那士族会束手就擒吗?何况文远你如今该算是士族还是寒门?抑或是其他?”
    张辽将手中的筷子一放,说道:“别试探我,我就是张辽,我只为了我和张家以及我的理想而战斗,至于士族或者其他,我才不管。”
    “文远,这么多年的朋友,你可是从未透露过你的理想啊!不知今日,嘉是否有幸聆听一番呢?”郭嘉眼中一亮,笑着说道。
    “奉孝信儒否?”张辽问道。
    “文远难道不知,嘉虽学儒,却非儒家。”郭嘉笑道。
    “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儒者曾经对辽说过,他说儒者的使命有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奉孝可有感想?”张辽似笑非笑的看着郭嘉。
    郭嘉眉梢一抖,笑道:“好大的口气!不过……似乎此人的胸怀倒是十分广阔啊!”
    张辽的这四句话是北宋大儒张载的张子“四言”,虽然张辽对理学没什么兴趣,可是对于这位理学支脉的“关学”大家,张辽还是充满着敬意的。不为别的,单就张载的个人修养和他的崇高理想,就足以让张辽将张载与朱熹分开对待了。
    “对了,文远。此人是哪位大儒?”郭嘉此时也感觉能说出这番话的绝对不是普通人,拉着张辽的衣袖,直愣愣的问道。
    “别乱猜,不是我家老师康成公,也不是当世任何一位知名学者。此人是我初次出塞作战,无意中在云中郡山中遇到的。我那时年少轻狂,不将先贤放在眼中,还狂言孔孟不过尔尔,便引来这位偶遇儒生的一通教训。那时我也不以为意,也没有教训此人,心中只想着出塞作战,也就错过了。此后再也没有见过此人,也算是一个遗憾吧。”张辽瞬间又编了一个故事。
    “确实可惜!虽感觉此人有些痴愚,但其胸襟着实令人佩服。”郭嘉叹道。
    “是啊!我也不敢说能有这样的胸襟,但是古人曾言三立,立德、立功、立言。这似乎倒还不算太困难。若是能借此机会为后世之人留下一个永恒的规则,那我也能够万世流芳啦!”
    “万世流芳!文远,你的理想也不小啊!”郭嘉叹道。
    “你我差不多,都是实用主义者。无论诸子百家,只要有用,咱们才不会管是谁家的言论。这种实用态度,才是我希望后人们能够继承并保持、发扬的。但是我又担心过分追求实用会导致道德沦丧,所以规矩就一定要提前做好。”
    “文远,你所求甚大啊!但愿你的理想能够成真!”郭嘉说道。
    “一代不行还有二代、三代,若是我的子孙不行,我也已经借用书籍留下了我的思想。总会有人接过我的理念而继续奋斗的!”
    (启蒙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