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把戏

第50章


这是政治狂热所必不可少的!……爱尔兰人,帕迪弟兄?……不错,只要没有宗教争论或地产自治问题引起纷争!一纷争起来,他们脉管里流出来的就不再是古代盖耳人的血液,甚至用事实证明他们国家这样一句讽刺话:将一个爱尔兰人播在烤扦上,总会有个爱尔兰人转动扦子。
  在这趟游览的过程中,格里普指给两个朋友看了多少雕像啊!再过半个世纪,雕像就会赶上人口多了。想象一下,这个青铜和大理石族,有威灵顿、奥康内尔、奥布赖恩、克兰普顿、纳尔逊、纪尧姆·德·奥朗日,以及这个时期仅有从1到4编号的乔治!小把戏和保伯从未见过这么多立在台座上的名人!
  然后,他们又乘坐有轨电车游览,一路又见到其他建筑物,注意到有的雄伟,有的精美,便问格里普是什么,而格里普始终没有被问住。时而碰到一所关人的教养院,时而碰到一所以低报酬强迫人劳动的习艺所。
  “这个呢?……”保伯指着库姆柏大街一座庞大的建筑问道。
  “这个吗?……是贫民学校!”格里普回答。
  这个名称唤起小把戏多少痛苦的往事!虽说他在那种凄惨的地方受了许多苦,但也是在那里认识格里普的……这就是报偿。看来,这围墙里圈了大量遭遗弃的孩子!当然,现在他们穿着蓝上衣、灰裤子,头戴贝雷帽,脚下穿皮鞋,不大像奥包德金不大放在心上的戈尔韦那儿的穷孩子。这是因为这所学校的主办者,爱尔兰教会慈善协会吸收学生,既供给他们吃住,又往他们头脑里灌输英格兰教的原则。应当补充一句,好在天主教贫民学校由修女管理,同他们形成激烈的竞争。
  小把戏和保伯一直由向导带领,来到城西利菲河下游截止的地点,在一座花园的门口下了有轨电车。
  一座花园?……其实是一个大园子,面积有1750英亩,名为凤凰苑,是都柏林引以为骄傲的。园中高大的榆树枝繁叶茂,绿草如茵,有牛羊吃草,矮树林幽深,里边孢子出没,那些花坛鲜花争艳,大片场地可用来操练阅兵式,那圈起来的场子则是马球场和足球场,在城市中间保留的这片田野,什么不具备呢?离中央林荫大道不远,矗立着总督的夏宫——这就需要创建一所军校和一个军人收容所,建一个炮兵营地和警察兵营。
  尽管如此,凤凰苑还是发生谋杀事件。格里普指着,要孩子看沿沟边挖出的两个十字架形状。将近两个月前,5月6日,就是在这地点,几乎在总督的眼皮下,“无敌社”的匕首致命地刺中了爱尔兰国务秘书和副秘书,伯克先生和弗雷德里克·卡文迪什爵士。
  三人在凤凰苑散步,一直走到附属的动物园,便结束了这次首都之游。两个朋友同格里普分手已是5点钟,又回到圣帕特里克大街带家具的客房。他们说好在火山号启航前,只要可能,他们就每天见面。
  临分手时,格里普还问小把戏:
  “怎么样,老弟,这一下午,你有了什么好主意吗?……”
  “好主意,格里普?……”
  “对……你打算做什么?……”
  “我打算做的……不,格里普,我不打算做的,对。再做科克那种生意,在都柏林就火不起来……卖报纸,卖小册子,这里竞争的人太多。”
  “我也是这么看。”格里普回答。
  “至于沿街推小货车……我说不好……我能卖什么东西呢?……再说,干这行的人也太多啦!……不行!也许,最好有个落脚点……租一个小店铺……”
  “这不有主意了,老弟!”
  “开一个店铺,要在行人特别多的街道……不是特别富的人……例如,就像‘随心所欲’那样一条街……”
  “没有比这更好的主意啦!”格里普回答说。
  “可是,卖什么呢?……”保伯问道。
  “有用的东西,”小把戏答道,“要卖日常最需要的东西……”
  “那就是吃的东西啦?”保伯又说道。“卖糕点,对不对?……”
  “真是吃货!”格里普高声说。“糕点,没有多大用……”
  “怎么没用……好吃呀……”
  “光好吃还不够,最重要的还是必需品!”小把戏回答。“总之……再说吧……我考虑考虑……再到那条街道走走……那些商贩有的好像生意不错……我想,开设一家百货商店……”
  “百货商店……对啦!”格里普高声说,他眼前已经浮现小把戏的商店,有色彩斑斓的橱窗和金字招牌。
  “我再考虑一下,格里普……不要操之过急……好好考虑考虑再做决定……”
  “别忘了,老弟,我的钱全归你支配……我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老实说,我总带在身上挺碍事的……”
  “总带在身上?……”
  “总带在身上……扎在腰带里!”
  “你为什么不存起来呢,格里普?”
  “对……存你这儿……你愿意吗?……”
  “等等看吧……以后的……如果我们的生意不错……我们缺的不是钱,而是使用钱的方式……风险别太大,能有收益……”
  “别怕,老弟!……我再重复一遍,你肯定能发财!……我看到你会有几百几干英镑……”
  “火山号什么时候启航,格里普?……”
  “再过一周。”
  “什么时候返航?”
  “两个月之内回不来,因为,我们要去波士顿、巴尔的摩……不知道还去哪儿……或者说,哪儿有货要装船就去哪儿……”
  “把货运回来!……”小把戏补上一句,同时羡慕地叹了口气。
  他们终于分手了。格里普朝码头仓库走去,小把戏则带着保伯和伯尔克过了利菲河,要回圣帕特里克街区。
  一路上,他们遇到多少穷苦的男人和女人,又遇到多少喝了威士忌或杜松子酒,神志模糊而走路跌跌撞撞的人!……
  1186年在爱尔兰首都召开的主教会议上,约翰大主教对酗酒现象大发雷霆,又有什么用呢?七百年过去了,爱尔兰人还照样过度饮酒,就是另一个大主教,又一次主教会议,也奈何不得这种遗传的恶习。
       
  第十一章“小口袋百货店”
  我们的小主人公11岁半,保伯8岁,两人加在一起,甚至还没到法定的成人年龄。小把戏投身商业,开设了一家商店……也只有格里普,这个对他的感情达到盲目而无理智程度的人,才会相信他的生意能开市大吉,逐渐扩展,最后能发大财!
  但是有一点确凿无疑,两个孩子到达爱尔兰首都之后两个月,圣帕特里克区就添了一家百货店,特别引人注目,不但引人注目也引来本街区的顾客。
  要找这家百货店,不要去圣帕特里克大街周围像“随心所欲”那样一条穷街。小把戏选择地点,还是喜欢靠近利菲河,最后决定在比德福特街开店,这个街区生意好做,顾客购买的东西不是没用的,而是生活必需品。日常用品,只要物美价廉,总是有买主的。这位少年老板在科克推小车沿街叫卖,后来又穿行芒斯持省和伦斯特省各郡,从“生意的重大实践”中就领悟了这一点。
  真的,这是名副其实的商店,由伯尔克看守,它表现出看家狗的忠实,不用再像一头驴那样驯顺地拉着商店了。一块醒目的招牌:“小口袋商店”——是向大多数发出的小小邀请,下面则标明:Little Boy and Co。
  Little Boy,就是小把戏。And Co,就是保伯……当然还有伯尔克。
  位于比德福特街的这幢楼房是四层楼,有许多套房间,第二层由房主自家占用,房主奥布赖恩先生,从前是销售殖民地产品的商人,发了财之后,现在退出商界,他有65岁,是个健壮的单身汉,享有诚实人的好名声,而且名副其实。奥布赖恩先生听一个11岁半的孩子,要租他楼下已经闲置数月的商店,不禁深感诧异。可是,他又听了这孩子既明智又实际的回答,怎么能不感到满意呢?这孩子来求租,并预交一年的租金,他又怎么能不由衷地产生好感呢?
  不要忘记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别同一般小说的主人公混淆——由于身体发育好,肩膀很宽,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大,即便如此,就算十四、五岁,要经商,开商店,哪怕打出“小口袋商店”这样谦抑的招牌,不也还是太年轻了吗?
  不管怎样,奥布赖恩先生与众不同,换了别人,也许一开始就拒之门外。然而,看这孩子穿戴整剂,样子挺有信心,说话也相当有分寸,他就没有立刻送客,一直听他讲到底了。这个无家可归的弃儿的经历、他同穷困所作的斗争、他的种种遭遇、他在科克卖报和小册子的生意、他一直走到道都的流动售货,这些讲得娓娓动听,引起奥布赖恩先生的浓厚兴趣。奥布赖恩先生承认小把戏具备重要的品质,听他阐述十分清晰,合情合理,引用可靠的论据,老先生从中看到他的过去——一个这种年龄孩子的过去——完全能保证将来,因此完全被这孩子打动了。老商人热情接待了小把戏,保证在必要时给他出主意,决定密切关注他这年少房客的试验。
  双方签定了租契,小把戏预交了一年租金,便成为比德福特街的营业税缴纳人了。
  小把戏的公司租赁的一楼有两大间,一间临街,一间对着里院,临街房间开商店,另一间作卧室。不过,里面还隔出一小间办公室和厨房,有烧煤的炉灶供厨娘使用,只待有朝一日小把戏雇来一名,眼下还谈不上,两个人吃饭花销不大,有时间就吃点东西,要抓住没有顾客的空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