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月皎兮

48 阜邑


晙和律他们随夙夜出发以后,偌大的府邸就只剩下皎兮一个人住了,咸辰和咸辰的夫人他们不放心,便让她搬到相府去住。
    这天,皎兮正在府中的花园中漫步,忽然一名侍从急匆匆的跑来说:“有一名贵女要见君主!”
    墨赏墨青是府中的常客,来了自然不用禀报的,除了她俩,她在雍城里也没有什么相熟的贵女,她按捺下心中的好奇说道:“你先带她到堂上等着我,我马上就来。”
    侍从领命走了。
    皎兮在花园中又呆了一会方沿着花茎往堂上走去,等她到的时候,堂上一个女子正俯身研究案上的一个木偶。她身姿窈窕,长发飘飘。
    皎兮惊喜的叫道:“师姐!”
    听到声音,婵萝直起腰转过身来。
    皎兮上前,拉着易萝的手,道:“师姐,你怎么会来?”
    婵萝抿唇一笑道:“想你了,就来看看!”
    皎兮眼睛笑弯弯的道:“那师姐要陪我多住一段时间再走。”
    望着皎兮期待的眼神,婵萝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日子静如流水的过了三天。
    这天,皎兮和婵萝一起用完午膳从堂上走了出来。
    走了一段,婵萝转头看着皎兮,说道:“皎兮,我要离开一段时间!”
    “离开?”皎兮愣了一下,望着婵萝道:“师姐要去哪里?”
    婵萝想了想,道:“北境去阜邑,我听说阜邑那里出现了疫症,我想去看看!”
    “阜邑起了疫症?”皎兮先是一脸惊讶,然后面上渐渐浮起忧色。
    想了想,她说道:“从这里到阜邑,坐马车至少得三日!况且,路途荒僻,我怎么放心师姐去呢!”
    萝微微一笑:“你可是忘了,师姐自小修习剑艺,不敢说有多大造诣,唬一唬人还是可以的!”
    皎兮迟疑了一会儿,眼睛忽然发亮,道:“我和师姐一起去。”
    婵萝倒没有多惊讶,只是说道:“你舅父和表嫂等人一定不会同意的。”
    皎兮眨了眨眼睛,道:“我自有办法!”
    随后,皎兮派人去请来了墨赏墨青。
    墨赏墨青进了居室,皎兮和婵萝都在。
    墨青好奇的问:“有什么事,这么匆忙的叫我们来?”
    皎兮讨好的笑道:“你们要给我帮个忙!”
    墨赏墨青狐疑的互看一眼,然后又望着皎兮。
    皎兮道:“我打算去阜邑,舅妇和表嫂一定不会同意!你们就跟她要说接我去墨国住一阵子。”
    墨赏墨青均睁大了双眸。
    “为什么去阜邑?”墨青问道。
    皎兮看了眼旁边的易阜邑,阜邑朝她微微笑了笑。她回答道:“那里起了瘟疫,我和师姐去治病!”。
    墨赏深吸一口气,像是在心中做了一个决定,她道:“我跟你们一起去!”
    皎兮和婵萝均是一愣。
    墨青看看墨赏,又看看皎兮和婵萝,说道:“那,我也去!”
    皎兮白一眼她俩:“我么是去救人,你们又不懂医理,去作什么?”
    墨赏道:“我们虽然不懂医理,打个下手还是可以的!再说了,我兄长自去年就没回来过,我们也很想见见他。”
    墨青立刻跟着点头。
    皎兮无措的望向婵萝。
    看着两人坚定而又期待的眼神,婵萝有些无奈,最终点了点头。
    商量好后,墨赏墨青就去和少夫人说了想带皎兮去墨国住一段时日。
    咸辰的夫人听说后,并没有立即答应下来,她说,等晚上给丞相说一声,她再给墨侯夫人写一封修书派人送过去,皎兮再去方才妥当。
    皎兮心想,墨侯夫人要拿到修书,她们的计划岂不就败露了,她眼睛一转,道:“就不用派人专门去送信了,她自己带过去就行。”
    墨赏也附和道:“我兄长素来与尹国太子交好,少夫人也与家姊交好,少夫人就不必这么麻烦了。”
    咸辰的夫人想了想,道:“也好,那就让皎兮自己带去吧!”
    是夜,咸臣知道后对皎兮嘱咐了几句,少夫人也将写好的修书交给了皎兮。
    第二天,四人收拾好了包裹就出发了。
    出城后,皎兮便让御夫朝着北境阜邑的方向去。
    马车走了一段时间,终于出了城门。
    计划成功,皎兮、墨赏墨青三个人快乐的在车上唱起了小调,婵萝只是坐在一边淡淡的笑着。
    当天夜晚,她们在雍城边界的一家馆舍宿了一晚,第二天清晨接着赶路。
    出了雍城之后,住户渐渐少了起来。马车渐渐驶进了一大片树林,此时正值夏日,树木葱郁,脆鸟鸣啼,时不时也能看到一两只野雉偶尔从林中飞到路上,又再跳进树林。
    皎兮掀开窗帷朝外探去,空气清新,景色也怡人,然而,山林寂寂,杳无人烟,皎兮心中忽然升起不安的感觉,她拉上帷幕重新坐好,婵萝瞅着她脸色不太好,问道:“怎么了,不舒服吗?”
    皎兮摇摇头,道:“就是觉得一点人烟也没有,心里慌慌的。”
    墨青瞅着皎兮道:“你不要吓我,我很胆小的!”
    墨赏看看皎兮,又看看墨青,小声道:“我心里也觉得怪怪的!”
    三人对视几眼,同时看向婵萝。
    其实婵萝心中也有些淡淡的不安,不过为了安慰她们三个,她还是说:“这是雍城通往阜邑的主道,还是比较安全的。”
    听了婵萝的话,三个人暂时放下一些心,气氛又慢慢轻松起来。
    马车渐渐驶入了两座山间,忽然,马车停了下来,皎兮、墨赏墨青均是一惊,婵萝眉头微蹙,将窗幔拉开一点,她看到马车前方,两个大汉,手持大刀,堵在那里。
    婵萝立即将窗幔合上,抿了抿唇,低声对皎兮三人说道:“你们在上面呆着,我出去看看!”话一说完,她戴上面具,披上外袍,拿起剑出了车厢。
    车御正站在马车前方,虽然嘴唇有些发白,却手持短剑,一副十足的英勇护主的架势。
    婵萝示意他让开,然后持剑走向前。
    银色面具,玄色长袍上青面獠牙的怪兽,俨然是一个大巫祝
    在这个鬼神传说风靡的时代,巫祝是比较受社会尊重的。虽说阜邑离雍城不远,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这次出行,不止婵萝,包括皎兮和墨赏墨青都各自准备了一套这样的装束。
    两个大汉一看婵萝的装束,打个对眼,微微有些犹豫,却仍是堵在前面,没有退开。
    婵萝也不说话,挥着剑就朝他们刺去,本来他们心里就犯怵,再加上婵萝剑艺的确不错,没打几下,两个人竟然扔下刀就跑了。
    身后传来皎兮她们欢快的鼓掌声。
    婵萝卸下面具,回头,车前的幔帐早已被挑开,三个人正冲着她笑嘻嘻的。
    婵萝无奈的说:“不是让你们好好坐着,不要朝外看吗?”
    “不向外看,怎么知道师姐这么厉害呢?”皎兮崇拜的说。
    墨赏墨青也猛点头,以前两人就听常听皎兮说婵萝怎么怎么厉害,两人原本还有些不信,这次亲眼看见,简直是对婵萝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婵萝不予理会她们,上了车,对还愣在一边看着她的车御道:“赶车吧!要在日落时分赶到薪邑。”
    车御回过神,恭敬的朝婵萝弯腰答应,上了驾驶座继续赶车,
    然而,到了日落时分,她们才才刚刚走出林子。
    又走了一段,仍然看不到城邑的影子。
    婵萝她们不仅有些焦急,车御更是加紧赶车。
    黄昏时分,她们总算看到了城郭。
    等进城的时候,住民已经点起了灯火。
    薪是个很小的城邑,平日流动人口不多,她们在城中唯一的一家简陋的馆舍中宿了一晚。
    第三天,照样是清晨出发,皎兮和墨青打着哈欠和婵萝、墨裳一起在车上用早膳。
    出了薪邑,植被逐渐减少,四周一片荒凉。
    薪邑到阜邑只需半天的时间,马车的速度比前两天有所松懈,不是那么急了。
    大约未时刚过,马车前方渐渐出现了一座城市,即阜邑城。
    阜邑是辛朝最北的城邑,是辛朝捍卫北方安全的屏障,也是辛朝最重要的军事重地之一,其规模不大,城墙却修的极其高大坚固。
    自和帝决定对鬼方用兵之后,城中的住户就全被迁了出去,城中由重兵把守。
    马上就要进城了,几人一反辰时的困倦,立时兴奋起来。
    然而,到了城门口,士兵却拦着车御不让她们进城。
    墨青气的正要下车跟他们说明她的身份,却被皎兮拦了下来。
    皎兮小声对她说了几句,墨青微微一愣,随即明白过来,笑眯眯的。
    墨裳和婵萝也明白了。
    墨青于是下车对士兵说:“去跟你们长官说,我们是来军中治病的,要见你们将军。”
    军中最近确实有很多人上吐下泻的,如果耽误了治病,那可是他的责任,士兵这么一想,连忙进去禀告了他的长官。
    长官出来时,四人已下了车,均是玄服面具,十足巫师的架势,长官犹豫了一会儿,终是带她们进了城。
    进了城,便是一条长长的街道,两边都有士兵。
    她们跟着长官到了一座大宅的门口,长官让她们在门口等着,自己进去了,没多久,一个侍从出来了,说是奉了长官的命带着她们进去。
    四个人跟着侍从到了堂上,堂上站着长官,还有一人正坐在案前低头写着什么,听到她们进来,抬起了头,皎兮和墨裳墨青隔着面具对望几眼,此人正是少艾。
    少艾起身打量着她们,问道:“你们是来军中治病的?”
    沉默,没人吭声。
    少艾眉头渐渐拧起。
    长官看着少艾脸色逐渐不好,刚想开口呵斥,忽然,一个脆生生的女音,充满喜悦的叫道:“兄长!”
    墨裳卸下面具,笑盈盈的望着少艾。
    “堂兄!”又一声,墨青也卸下了面具,调皮的眨着眼睛望着少艾。
    “太子!”声若黄莺,皎兮卸下面具,冲少艾莞尔。
    最后一个是婵萝,也卸下了面具,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
    少艾,先是惊讶,然后脸色又渐渐的变严肃,对着墨裳墨青道:“简直是胡闹!”
    墨裳墨青立马将脑袋垂的低低的,一副做错了事的样子。
    不过,皎兮知道他们心里乐着呢,这是在扮可怜。
    少艾训斥墨裳墨青,皎兮和婵萝便将目光移向别处,全当听不见,虽说少艾训斥墨裳墨青的话也同样适用于她俩。
    少艾碍着皎兮、婵萝在面前,训了墨裳墨青几句,便结束了。
    他看了眼皎兮,道:“太子在还在军中,要到晚膳时间才会回来!”
    皎兮“哦!”了声,心想这次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两位兄长一顿训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