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冤魂

第44章


崇祯很高兴,称不死怪医为天下第一神医,并命人作了一幅匾送给他,让他们留在宫中。但不死怪医和农嫦月找了一个理由推辞,他们见杨汉海已无太碍,便离宫出城。
    
    杨汉海经过治疗,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第三十章 九死一生 奸臣守灵(下)
    
    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初一,崇祯把魏忠贤一伙押上天庭,本想把魏忠贤处死的。但想到他曾经服侍过明熹宗,而皇兄尸骨未寒,改为命他去凤阳为明熹宗守灵,终生不得再进宫。崇祯下旨,把乳娘客氏汉忠贤的一些门生徒孙一律处死。又派人把全国各地魏忠贤的党伙一一除去。从此,让人心惊胆寒的魏客集团就这样被崇祯在杨汉海等江湖武林中人的帮助下铲除。
    
    魏忠贤只带着几个随身,奉崇旨意去凤阳光为明熹宗守灵。他们走出京城的那一天,京城中站满的平民百姓。他们亲眼看到当日权高得重的魏忠贤也有今日,不禁拍手称快。
    
    面对着人们的指指点点,魏忠贤只能装作没听到,他一路如丧家狗一样,逃出京城。
    
    魏忠贤一行人来到一个小镇,已经是天色已晚。随从道:“厂公,咱们今晚先在这个小镇上住一晚,明天才赶路。”
    
    魏忠贤伸头出来望了一下,道:“好吧,你们去找一个客栈投宿一晚吧。”
    
    魏忠贤他们车在小镇上的一家客栈前停下,只见客栈已经关门了。随从上去拍门:“快开门,快开门,我们厂公要住店。”
    
    过了一会儿才有人打开门:“谁呀,这么晚。”
    
    魏忠贤上前道:“老人家,我们要住店。”
    
    客栈掌柜看到站在门外正是人人痛骂的大奸臣魏忠贤,他道:“我们这客栈不住奸臣的。”说着把门关上。
    
    随从道:“厂公,这可怎么办好呢?”
    
    魏忠贤道:“现在天下以定,老夫还能怎么办。”
    
    杨汉海知道崇祯没有将魏忠贤处死,而是把他守灵。他就求见崇祯向他进言:“皇上,臣听说皇上没有将魏忠处死,而是把他调去守灵。臣担心,魏忠党伙众多日后会东山再起。皇上,这时放虎归山呀。”
    
    崇祯道:“魏忠贤只是一个被拔掉牙齿的老虎,他也不能怎么样?朕不杀他,是见皇兄尸骨未寒,不忍心杀他,让他为皇兄守灵。朕已经下蛀永远不能进宫,应该没事。”
    
    杨汉海道:“皇上,臣担心魏忠贤的人只要见他没死,就有可能继续忠于他。在朝中全国各地都尔的人,谁能保证他的人不会造反?”
    
    崇祯也被杨汉海说着心惊肉跳,他沉思了一会儿道:“好,就依大将军你的。朕就派你领兵去,把魏忠贤就地处决。”
    
    杨汉海道:“臣尊旨”杨汉海点过精兵,就匆匆地出了京城,向魏忠贤他们追去。
    
    却说魏忠贤每到一个地方,他以前的门生徒孙都没有一个敢出来接他,他们现在都忙于自保。
    
    魏忠贤他们投宿在一座已经没人的破庙里,有人报:“厂公,我们发现离这里不远,从京城方向有一队人马正向我们追来。”
    
    魏忠贤望着外面,道:“是皇上来要老夫的命了。”服侍道:“皇上不是已经答应派你去守灵了吗,他又怎能来杀你?”
    
    魏忠贤道:“天下哪有这样傻的皇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他让我去守灵,只是掩盖天下人的耳目。”
    
    随从对魏忠贤道:“厂公,这可怎么办?咱们还是赶快逃跑,要不然再他们来到就来不及了。”
    
    魏忠贤笑道:“逃,能逃到哪里去,这个天下可都是他朱家的天下,就算逃到天涯海角也一样能被抓回来。”
    
    过了一会儿,魏忠贤对随从道:“你们说人死有很多种死法,哪一种是让人死得没有痛苦呢?”
    
    堕从道:“厂公,小的知道是凌迟,可以让人尸首齐全,不用流血。是没有痛苦的死法。”
    
    魏忠贤对随从道:“好,你去准备。老夫不想死在他们剑下,尸首异处。选择凌迟吧,没有痛苦。”
    
    隋从道:“厂公,这、、、、、、”
    
    魏忠贤道:“你们跟了我这么多年,你们快走吧,等他们来了你们都跑不了。”
    
    隋从道:“厂公,小的愿和你一起去。”
    
    “大将军,就是在这里。”
    
    杨汉海道:“我们快进去看看”当杨汉海他们走进魏忠贤住的破庙时,只见魏忠贤和他的随从已经上吊身亡了。
    
    第三十一章 悄悄离开 事情真相(上)
    
    杨汉海回京,把魏忠贤自杀之事向崇祯秉奏。崇祯道:“他是极恶之人,死有佘顾。朕就向天下人宣告,魏忠贤在去守灵途中畏罪自杀。”
    
    杨汉海道:“皇上圣明,大明有像皇上这样的明君,是我大明子民之福呀。”
    
    崇祯道:“杨爱卿,现在金入浸我大明江山,我东辽又无可战之人,而你又离不开朕,你可有将才推荐给朕。”
    
    杨汉海道:“皇上,臣倒有一个人要向皇上推荐。就是袁崇焕,他是我朝大将之才,对东辽战事又熟悉。他曾经在东辽几次大败金兵,让金兵听到他的名字都会望风而逃。像这样的将才,皇上为何不重新重用他呢?”
    
    崇祯道:“朕是想重新用袁崇焕,但是他已辞官还乡了。”
    
    杨汉海道:“皇上,既躇知,袁崇焕忠心报国,他之前所以辞官,是看不惯魏忠贤这帮奸臣胡作非为,现在魏忠贤已死,他的同党都陆续入网。只要皇上下召让袁崇焕回京复职,他一定会为我大明出力的。”
    
    崇祯点头:“也只好如此了,没什么事你回事吧,朕就下旨召袁崇焕回京。”
    
    程美君看着既将离去的左婷婷道:“左姐姐,你真的要离开吗?要不然把事情的真相告诉杨公子,像他这样有情有义的人一定会负责的。”
    
    左婷婷道:“不,不要告诉他。如何让他知道真相,他会内疚一生的。他现在是皇上身边的红人,我不想让他为了我前程而废。”
    
    程美君道:“那天大地大,你又能到哪儿呢?”
    
    左婷婷道:“我生长在南方,我想到南方过回我一个人的生活。”
    
    左婷婷收拾好行里,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了京城。她回头往京城看,已是泪水满脸,一切在她眼中变得模糊了,是痛,是伤心,还是留恋、、、、、、
    
    在去江南的小道上出现一匹马和一位美丽的少女。她就是左婷婷,现在不知他怎么样了,她又开始挂念起这个伤她又让她放不下的人来。她的离开,又是何苦?请问世间情为何物,教人生死相许,牵肠挂肚。
    
    左婷婷望着前方,突然觉得头有点晕,一口酸水往口上涌,让她下马呕吐。左婷婷觉得混身无力,眼前一黑,倒在地上没什么都不知道了。
    
    杨汉海回到将军,他想把魏忠贤已死这个好消息告诉左婷婷。他连叫几声:“婷婷”就是想人应。
    
    杨汉海想:奇怪,婷婷今日不在府上吗?平时她都会在府里等着他,她要到哪里去呢?
    
    杨汉海找了整个府,就是没有见到左婷婷。询问府中人,管家道:“将军,今早夫人就出去,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杨汉海道:“最近可有什么人来过府中?”
    
    管家想了一下道:“将军,前几日好象夫人把程姑姑带回府上。她们聊了很晚,程姑娘才回去。”
    
    杨汉海想:难道婷婷在幽幂神教中。他急忙跑到幽幂神教找程美君:“程姑娘,婷婷可来过你这里?”
    
    程美君道:“杨公子,左姐姐走了,叫你不要再去找她。这是她让我转交给你的。”
    
    杨汉海打开一看,是左婷婷临走前写给他的一封信,上面写着:
    
    沧海茫茫,缘聚缘散。海誓山盟,不过一击。若是有缘,定会相逢。
    
    杨汉海惊道:“她为什么要离开,她有跟你说什么吗?”
    
    程美君低头道:“我不知道,可能是左姐姐不喜欢宫中的生活吧。总之她叫你不要再找她了,她是不会见你的。”
    
    杨汉海道:“为什么,为什么她不等我。她要是不愿在宫中生活,我可以辞官。”
    
    杨汉海在京城到处找左婷婷,就是没有找到。他每天只是借酒消愁,程美君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