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花.禛心祯意

第9章


虽然康熙一直关心有加,可胤衸的病情在好转一段后又再度恶化,来势比之前更加凶猛,终于在回京的路上不幸夭亡。 
  胤衸的死,让康熙痛苦万分,但更让他伤心的是,随行的其他皇子对他们这个十八弟的病情一点都不关心,甚至根本就是无动于衷。特别是作为皇长子的胤禔和皇太子的胤礽,在自己的小弟弟生病的时候,几乎就不闻不问,就连胤衸病死了,也看不出他们有丝毫的哀伤。 
  康熙原本觉得自己的这些儿子们都十分优秀,他也在儿子们的身上倾注了无尽的父爱,但这些皇子们对自己的兄弟竟然如此地冷漠无情,这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这一次,一向以仁孝治天下的康熙帝失望了,尤其是对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太子胤礽,太子这个时候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竟然还能对于自己弟弟的死无动于衷,这个自己最宠爱的儿子竟然无法体会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康熙的这20个长大成人的儿子大都出类拔萃、文武双全,一个个都是海里蛟龙、人中精英,皇帝清楚,皇位之争肯定是存在的。 
  皇位的继承,从来就是个大麻烦,历朝历代为争夺皇位而导致父子兄弟反目甚至骨肉相残的惨剧屡见不鲜,康熙熟读经史,对此当然十分清楚。早在胤礽出生的时候,他因为对于已故皇后的愧疚就立了胤礽为太子。
  为了让胤礽能够早日成才,康熙特请了张英、李光地、熊赐履、汤斌等大学士作为胤礽的师傅,并复设了顺治时裁撤的詹事府,目的是为太子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专门服务。尽管康熙政务缠身,忙得不可开交,但有一段时间里他还坚持为胤礽亲自讲授四书五经。在那段时间里,康熙每天在临朝之前,都要让胤礽将前一天所教的经书背诵并复讲一遍,直到胤礽完全记熟并融会贯通了,才匆匆赶去上朝。康熙在出征噶尔丹的时候,因为想念太子,曾给他写了这样一封信:“朕帅军征战之时,军务在身,无暇他思。今胜负已定,噶尔丹逃遁,我军穷追不舍。当此之时,班师返归,一路欣悦,朕不由思念太子,何得释怀。今天气已热,将你所穿棉衣、纱衣、棉葛布袍、褂子等四件,一并捎来。务必拣选你穿过的,以便皇父想你时穿上。”康熙的舐犊之情,着实让人感动。胤礽收到信后,“伏阅慈旨,得知皇父眷恋儿臣之心,不禁热泪涌流,难以自已”,随后他便按照皇父的要求,将自己所穿的衣物精心挑选数件,派专人送给皇父。 
  小时候的胤礽也很争气,他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优异。胤礽在八岁的时候,便可以左右开弓,而且骑射娴熟。十来岁的时候,胤礽便已通晓满汉文字,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加上胤礽长得仪表堂堂,康熙对他十分宠爱,还特意在自己住的畅春园旁边为胤礽专门修了一座小园林,以方便自己见到太子。胤礽20岁的时候便已经是十分的精明强干,康熙出巡的时候也经常把他带到身边。即使不随同出巡,康熙也往往将胤礽留在京师代理朝政,胤礽也总能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让康熙感到非常欣慰。 
  康熙作为父亲,对其他皇子也都是尽心尽力,慈爱有加。康熙十四年二月,当时正是平定“三藩之乱”最为困难的时候,四岁的大阿哥胤禔出痘,康熙辍朝九日专门护理。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康熙带皇子们出古北口行围打猎时,大阿哥胤禔不慎从马上摔下,肩膀受伤。康熙得知后,立刻命令随扈人员和大部分军队近六万人停止行进,暂时驻留原地,直到十天后胤禔的臂伤基本痊愈后,康熙才让行围队伍继续前进。还有一次,在康熙二十四年六月康熙出巡塞外的时候,八岁的四阿哥胤禛突然患上痢疾,康熙听后便决定立即赶回京师,并亲自安排四阿哥的治疗事宜。 
  和以往的朝代比较,清朝皇子的教育确实非常严格。每个皇子很小就进上书房读书。等到成年后,大都精通四书五经、满汉双语,诗文书画方面也有相当造诣。皇子们文武兼备,康熙还经常带着皇子们随驾出巡、行围狩猎、出京办事、统兵祭祀等。但不幸的是,这也为后来储位的争夺埋下了伏笔。 
  当时有个西方传教士张诚曾这样记载他的亲眼见闻,说康熙三十一年的夏天,康熙带着七个皇子巡视塞外,“整整一个月,这些年幼的皇子同皇帝一起,终日在马上任凭风吹日晒。他们身背箭筒,手持弓弩,时而奔驰,时而勒马,显得格外矫捷。他们之中的每个人,几乎没有一天不捕获几件野味回来,连最小的九阿哥允禟也猎获了两只鹿”。因为从小就训练有素,不少皇子的箭法十分厉害,16岁的三阿哥胤祉在围猎中,还曾多次与皇父康熙比试箭法,父子二人一时间竟然难分高下。看着儿子们个个有出息,这时候的康熙大概是最开心的。 
  但是,物极必反,康熙对胤礽的过度宠爱,事事都顺着他,结果导致胤礽后来极为骄纵,甚至养成了暴戾的性情。胤礽仗着自己是皇太子,从刚懂事起就奢侈无度,贪财好利。13岁的时候,人家就曾说他“刚愎喜杀人”。胤礽成年后,更是脾气暴躁,经常凌虐自己的奴仆随从,甚至连宗室成员和朝中大臣也不放在眼里,有一次还亲自动手鞭挞过平郡王纳尔苏和贝勒海善。这个太子如此暴戾不仁,连朝鲜使节都说如果他当政的话,“必亡清国”。 
  胤礽的太子地位,使得他身边聚集了一帮趋炎附势的小人,这些人认为康熙日渐衰老,迟早要把皇帝宝座交给胤礽的,于是纷纷巴结,好为日后的加官进爵打下基础。其中,以胤礽的外叔公索额图最为积极,在他的张罗下,朝廷中隐然形成了“太子党”,而且力量不可小觑。后来由于争权太露骨了,在康熙四十二年的时候,索额图因“潜谋大事”而被处死。由此,康熙和太子的矛盾也日渐暴露。 
  矛盾产生的时间长了,迟早有一天要爆发出来。十八阿哥的死,其实只是一个导火索。在康熙训斥胤礽“毫无兄弟之谊”后,胤礽非但不反躬自省,反而“忿然发怒”,竟然跑出去挞辱随行的侍从和大臣出气。 
  这时,途中又发生了一件“帐殿夜警”的事,更是让事态火上浇油。原来,太子胤礽挨骂之后,心里忐忑不安,有种不祥的预兆,于是他便派出自己的亲信去侦察康熙的日常起居,其本人也曾在夜间偷偷到康熙帐前,扒开帏幄的缝隙,鬼头鬼脑地窥视里面的动静。不巧这事被笑然发现告诉了十四,十四并没让笑然说下去,倒是在场的九阿哥差人去捉,结果便被拥到了康熙面前。 
  康熙听了,大为震怒,随后便召集所有的随从大臣和武将,并下令将太子胤礽和其他皇子全部拘来。康熙当着大臣们的面,痛骂这些无情无义的儿子们,特别是对皇太子胤礽,康熙更是新账老账一起清算,他痛骂道:“你实在是太不像话了!太过分了!你平日里就不听教诲,目无法度,朕包容了你20多年,你不但不改悔,反而愈演愈烈!你平时奢侈无度,比朕的花费还要厉害,这倒也算了,派你去南巡,你竟敢向当地的官员索贿纳贿,胆子也大过天了!连外邦进贡的物品,你都敢贪入私囊!” 
  胤礽自幼受宠,哪里见到过这样的阵仗,吓得不敢说话。
  康熙下令废太子,命大阿哥胤禔一路监视胤礽回京师。随后,康熙又下令将索额图的儿子格尔芬、阿尔济善和追随胤礽的苏尔特、萨尔邦阿等六名党羽立刻诛杀,以绝后患。回到京师后,康熙将胤礽囚禁在上驷院旁边的毡幄之中,交由大阿哥胤禔、四阿哥胤禛和九阿哥胤禟负责看守。 
  
  太子被废,引起了朝廷内外轩然□。笑然对于这件事情是听听就算了的,她知道太子是要经过两立两废的,所以这次被废没什么。
  此时的十四并没有发表自己的态度,以笑然对十四的了解,自己的主子不是没有想法,不过是在审时度势罢了,十四轻易不会发表任何态度,直到他确定自己的行动有很大的成功性。
  洁儿在家闲得很,本想出门走走,却被一仆人打扮的男子截住。
  “你是什么人?”
  “姑娘,我们主子请你上车说话。”那人做了个请的手势,洁儿看到他身后的马车。
  马车内是胤禛,洁儿有点意外。
  “贝勒爷,你怎么来了?”
  “我想你了。”
  “这样的话少说为妙,小女可不受不起。”
  “哈哈,其实现在局势不安,我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可是身边的人,我不信。”
  “你为什么信我?”
  “因为你离得我够远。”
  “只怕是因为小女子地位低下,也威胁不到贝勒爷吧。”
  “罢了,罢了,你爱如何说,便如何说。”
  “你有什么便说吧,我听着。”
  “太子被废,对我而言,冲击不小啊,我原本也希望我这位二哥能有点出息,我二哥能力不差,只可惜。”
  “所以,贝勒爷的心有了想法了。”
  “想法?什么想法?”
  “我不能说,有些话说不好可是要杀头的。”
  “你很聪明,女人不该那么聪明的。”
  “世上多的是聪明的人,贝勒爷抬举了,小女子该回去了,贝勒爷心中的宏图大业一定会实现的。”
  “你究竟为什么那么确信我能做到。”
  “你不必问我为什么确信,人的自信应该来源于自己,不是么?”
  洁儿下了车却遇到了胤祥,胤祥不知道马车里面坐得是谁,只是担心洁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