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歌伎

第112章


  桃夭没有再多说任何话,皇后娘娘既然将春花抛了出来,除了警告自己不要妄动外,就是为了切断自己与公主的联系,再者恐怕春花的利用价值也不大了,毕竟离去将军府只有三天的时间了。
  既然这颗棋子可有可无,自己不如就借过来用用。
  春花答应着低头去了,桃夭将夏雨也找了借口打发出去,将今天所发生的事情写在绢帕之上,装在锦囊之中,然后塞在袖口里。便随手拿起做了一半的针线,单等春花回来。
  不多时,春花拿了衣服进来,桃夭头也未抬道,“太后那儿你可禀报了吗?”
  春花恭敬回道,“回姑娘,都说了,太后听说您要去,非常高兴,还让御膳房准备您爱吃的香脆卷呢。”
  “那好,你即刻收拾东西,我们去太后那里施针。”
  春花忙拿了桃夭素日里施针用的箱子,随桃夭前往太后的寝宫。
  及至慈宁宫的大殿,月官迎了出来,将二人领至内室,太后正和衣躺在床上,身上半搭了一条虎皮大氅。
  见礼毕,桃夭与太后随意聊了几句,便开始为太后施针,从头到脚共针了九针,太后平躺在床上,微闭着双目,神态安详,桃夭仔细为她盖好大氅,才离开床边。
  桃夭与月官闲聊了半个时辰后,上前为太后起针,起出最后一根针时,桃夭从药箱中取出一个锦囊,让月官递上一块绢帕,将针别在绢帕上,收在锦囊中,回头吩咐月官,“太后的消渴之症已无大碍,但此针本应三日后再施,可桃夭三日后有皇命在身,所以才早施了,请姐姐按桃夭所写的药方为太后娘娘煎服,其中一点甚为重要,定要娘娘孙辈中女子生辰与太后同月的三滴血为引,用此针取之,切记切记,否则可能会前功尽弃。”
  桃夭说的严肃又慎重,月官忙郑重的点头,将锦囊接了,退至一旁。
  “如此,桃夭告退了,娘娘现在已经睡了,过会儿她醒过来,一定要先服药啊!”桃夭临走又叮嘱月官,见她不住点头,才放心的去了。
  春花捧着药箱低头跟在桃夭身后,桃夭走的很快,春花亦寸步不离的紧跟着。
  与太后同月的孙女只有云珠公主一人,月官送的锦囊桃夭早已换成袖中的那只,公主在取针时会看到绢帕上的字的。但愿公主得到消息后及早将信送出,这次的事件远比放走扣儿复杂,对手已经布下陷阱,而自己只得到了消息,却不能确定陷阱的具体位置,真是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桃夭回到寝室,自此足不出户,只在房内做女红或看书,春花小心翼翼的侍奉,期间也出去过几次,桃夭只不理睬,皇后娘娘肯定不会只有春花这一个眼线,只防备她是没用的,索性不做任何事情,让她们白费心机。
  直到两天后的下午,月官领了几个小宫女,将桃夭前天留的银针送了回来,桃夭当着春花的面将针取出,在眼前看了看,才交给她,让她放好。随口问问了太后娘娘的状况,月官满面喜色,直说桃夭医道高超,太后娘娘已是大好呢。
  桃夭面带微笑送月宫出来,等她们走远,才回到房内,见月官送来的锦囊还在桌子上放着,桃夭拿起随手丢给夏雨,“赏你玩儿吧!”
  然后便推说头疼,去床上躺了,翻身向里,再不吱声,春花夏雨见此情景,忙退了出去,在门口值守。
  桃夭听听外面无声,才从袖中将锦囊取出,幸好这两只锦囊一模一样,桃夭才能巧妙利用,投机取巧。
  锦囊中藏得是清扬的亲笔书信,桃夭一看之下,急出了一身冷汗。
  ....................................................................
  存稿存的少了,玫回了老家,无法长时间上网,明日的更新不定时,字数怕也没有保证,请筒子们原谅。
  
第四十三章 意外之信
更新时间2011-2-9 22:01:48  字数:2733
 这个清扬简直太胡闹了,居然要冲进大将军府救她!
  桃夭一急之下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
  不行,决不能让清扬去冒这个险,桃夭侧耳听了听房外,没有一丝的动静,复慢慢躺回到床上,只大瞪着眼仰望帐顶。
  如何才能阻止这个傻清扬的疯狂举动?明日即是出宫的日子,就算现在找到公主,她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消息送出去!
  桃夭抿紧了嘴唇一筹莫展,难道就这么坐以待毙,眼睁睁看清扬落入完颜亮的手中?
  决对不行!清扬留在金朝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能因为她桃夭就暴露了自己,无论如何,明日不能让他出手!要好好合计合计,会有办法的!
  第二天清晨,桃夭刚刚起床梳洗完毕,皇后谴来的宫女就来催促桃夭起身过坤宁宫去。桃夭无奈只得跟着宫女去见皇后。
  裴满皇后正端坐在铜镜前梳理乌黑的秀发,听见桃夭进来见礼,也不回身,只端量自己的发髻正不正,口中不清不淡的说,“你倒来的早,本宫还未装扮好呢,这样,你去德妃乌古论氏及夹谷氏处,将本宫存在她们那儿的东西取回来,不要多说话,只说是本宫的意思。”
  桃夭答应一声,随宫女去了德馨殿,见到了德妃,见她不过二八的年纪,袅袅婷婷如一支新荷,不由让人多看了两眼。
  桃夭说明了来意,德妃俊俏的粉脸变得冷若冰霜,“原本说要禀告皇上,转赐予我的,今儿怎么又要讨了去,真真没有趣。”说完,遣了宫女将一个锦盒交给桃夭。
  桃夭正猜度着里面放着什么宝贝,那德妃过来一把打开箱子,嘴里嚷着,“你可看仔细了,这柄玉如意完好无损,现在还了回去,再有什么事,可不能赖我!”
  桃夭听了,便拿起如意细看了一遍,陪笑道,“德妃娘娘说的极是,奴婢这就取了,告退!”
  德妃鼻子里哼了一声,径自向里间去了,桃夭忙端了锦盒出来,边走边有些纳闷,闲聊时听公主说,皇后和德妃等人,面和心不和,暗暗的在宫里邀媚争宠,明争暗斗,弄得熙宗也十分的头痛,不知为何皇后会将玉如意放在德妃这里?
  一时不解,直去了妃子夹谷氏的端容院,那夹谷氏却完全是另一种态度,温言软语,亲切异常,手拉着桃夭只喊妹妹,桃夭慢慢将手抽回来,弯腰施礼,“娘娘折杀桃夭了万不敢当!”
  那夹谷氏形容较瘦,好在有双秋波潋滟的大眼十分动人,如今那眼睛里盛满了笑意,上前一步道,“这宫里头谁人不知桃夭姑娘的大名,赶明儿皇上一高兴封你个贵妃什么的,姐姐我见了妹妹还不是要称呼声娘娘吗!所以,今日的姐妹之情算是姐姐我和你定下了,将来妹妹位进众妃之首,除了皇后,别人都得羡慕我有先见之明呢!”
  桃夭听她说的肉麻,只得口称不敢,将皇后的吩咐说了一遍,那夹谷氏一愣之下,随之轻笑道,“我就说嘛,姐姐我哪有福气享受这么好的东西,正要给娘娘送回去,可巧妹妹就来了,省了姐姐的气力,倒是该谢谢妹妹。”说着一招手,过来一名宫女,夹谷氏在她耳边轻语,那宫女点头去了,不多会,捧了一个锦囊来,递与夹谷氏。
  夹谷氏打开锦囊,取出一把纸扇,啪的一下打开,以扇遮面,只露出靓目,轻笑道,“据说这扇上有王羲之提的诗,世间少有,端的是无价之宝。我听皇上说过,这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大书法家,在汉人里面被尊为‘书圣’的,可惜姐姐我才疏学浅,也看不懂这汉文,知道是好东西,也瞧不出个好来,妹妹休要取笑,看扇子完整无缺,你快些拿走吧!”
  桃夭接过来,仔细看了,并无损坏处,便笑着收好,告辞出来,那夹谷氏直送大门口,看她走远了,才扭捏着回去了。
  这宫中的女子可也真是“争奇斗艳”,什么样的人都有,桃夭暗暗惊叹,一边是骄傲自负的火玫瑰,一边是巧言令色的海棠花,加上皇后娘娘那朵雍容华贵的牡丹,何愁这后)宫里不天下大乱呢,怪不得那晚皇上神情落寞,原是他也束手无策,难以解决这西风压倒东风,东风又压倒西风的变故啊!
  桃夭一边叹息,一边进了坤宁宫,皇后早已装扮停当,单等桃夭过来,见她将宝贝完好无损取回,随面带微笑道,“事办妥了,姑娘辛苦了,她们没有难为你吧?”
  桃夭躬身道,“托皇后娘娘的福,她们听说是娘娘差遣,都十分热情,并未难为奴婢!”
  “热情?本宫还以为是听错了,那夹谷氏还好说,但也没安什么好心,笑面虎一个,嘴上笑着,手里却下刀子;那个德妃,若她不甩脸子给人看,就成天下奇闻了!”皇后冷笑着说道。
  皇后看来与她们二人颇有些怨愤,对她们的性子拿捏的也准,敢是在宫里斗了不知有几回了,才会如此的了解。
  桃夭没有做声,只侍立一旁,皇后命宫女收了锦囊和锦盒,接着从身上掏了封信出来,对桃夭说道,“这封信,你要务必交给完颜大将军,本宫有事要找他,但不方便明说,又不好当面交给他,你在将军府多日,想必有些朋友可以帮你的忙,找机会送出去!”
  桃夭应了,双手接了信,并不多看,直接藏在身上。
  皇后见了点了点头。
  “你这丫头就是聪慧,看来我是找对人了,怎么不奇怪本宫写给大将军的信是何内容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