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十二年

第115章


    他眼也未睁,缓缓道,“朕的母妃走得早,父皇也不喜欢朕……唯一的弟弟却一心要置朕于死地……朕生在天家,可是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享过半分人伦亲情……在朝堂上,朕任由这些个臣子们专权,玩弄朕于鼓掌之上……回到宫里,翁氏,陈氏,她们哪个不是处处算计着朕……朕只有个你了,可你的心也不在朕这里……”
    李氏听得心惊,轻轻的掰着他的手指,依旧安慰道:“陛下,不要想太多。您是天子,您贵有天下,所有的人都尊敬您……”
    “朕就算贵有天下,可连一个你也得不到,”隆庆的语声骤然尖利了几分,一双手却是不容置疑的箍紧了她,猛的把她拽入怀中。她凑得近了,迎面闻到一股淡淡的酒味,她赫然心惊,“陛下,您喝酒了?”
    “朕只喝了几壶而已,”他暧昧的笑,却把她打横抱起,放在了暖榻上,他俯身下去,轻轻咬着她的耳垂,低语道,“朕有江山,却没有美人。岂不遗憾。”
    李氏直欲惊呼,却被他的唇舌封住。她别那股馥郁的酒气迫的透不过气,直觉得浑身酸软,脑中如乱麻一般。
    天气已凉,窗外雨声淅沥,透过轩窗隐约可闻。她听到雨声,乍然唤醒心中一点清明,她狠狠的咬了一下,尝到了舌尖血腥的气味,“陛下,你答应过我,不会勉强我。”
    隆庆闻言骤然松开了她,目光里复杂而焦躁,“你还是忘不了他?他那样对你,你竟然还是忘不了他?”
    她推开他的手臂,拉扯着衣襟勉力遮住自己半裸的肩膀,身子却往后缩了缩,“陛下,臣妾不愿再瞒你。臣妾不是你的李贵妃,臣妾只是被皇后找来的一个替身而已……”
    他的手指依旧箍的牢牢,另一只手却贴在她面上,手指在她唇上,眼上流连,空气里弥漫着说不出的暧昧,“他现在有妻有子,他心里哪有半分的地方容过你,你回去算个什么?”
    “可他是我的丈夫,”李氏一边说,一边往后缩,他的手臂却揽着她愈发的紧,她退无可退,终于忍不住嘶声道,“我心里只有他……陛下,您放手,臣妾的夫君与孩子都在宫外……臣妾的心是随着他们在一起……求陛下成全。”
    “朕明白了。”隆庆松了手,目光中的情欲一丝丝消退,他缓缓侧过面去,“是朕奢求了。有福气的是叔大,不是朕……等过了这几天,朕把宫里的事安顿好了,就送你回去吧。”
    李氏心中又惊又喜,瞬时跪在了冰冷的金砖地上,期期艾艾道,“陛下,臣妾想求你一件事,臣妾的女儿……”
    “小雪在皇后的宫里,你不用担心,”隆庆忽然打断了她的话,“朕知道你入宫就是为了找女儿而已,不然你也不会一直留下来。”
    她不可置信的睁大眼睛望着眼前人平静的面容,“陛下早就知道臣妾女儿的下落?”
    “宫里有什么事项瞒过锦衣卫可不容易,”隆庆闭上眼睛,似在思索,“再说,小雪也不是你亲生的吧。再寄养回张家也不合适,就留给陈氏抚养吧。你放心吧,小雪在皇后宫中养的很好,朕给了她一道旨意,陈氏一门的安危都和小雪系在一起,皇后不敢怠慢。”
    李氏心中巨震,不敢直视隆庆。
    隆庆忽然剧烈的咳嗽了起来,李氏乍然抬头,赫然才看到他的面色青的可怕,眼圈周围尽是黑的。“黄锦,黄锦……”隆庆帝嘶声唤道,“把朕的药取来。”他叫了半晌,却见孟冲急匆匆的跑了进来,磕头道,“启禀陛下,黄大伴在坤宁宫中思过,没有陛下的命令,不能出来。”
    “废物……”隆庆咳得上气不接下气,声音嘶哑的可怕,他骤然转过一个念头,“是……是皇后……是皇后不让?”
    孟冲磕头如捣蒜,却不敢答话。
    隆庆涨的面色通红,厚重嗬嗬作响,喉间仿有异物塞住。他急急的用帕子掩住口,猛的咳了几声,方才出了口长气。他瞥了一眼帕子,迅速的掩在袖中。李氏慌忙中去倒了银瓶中的水过来,隆庆接过杯盏饮了几口,望着孟冲的目光却是犀利的怕人,“传朕的旨意,让秦福回司礼监,重司掌印之职。”
    “我去看折子了,你歇息吧。”他的声音只透着平静。只听得脚步声慢慢离去,她觉得心里霍然空了一下,仿佛是有什么东西失去了。
    隆庆向外走了几步,忽然顿住了脚步,转过头去说道:“起来吧,地上凉,别跪着了。”
    李氏闻言默默的起身,只听到殿外传来几声低低的咳嗽声,隐约还有秦福急切的声音远远传来,“外面下雪了,陛下您别淋着啊。等老奴去拿伞。”
    冬至过后,隔不了多久便要过年了。那夜隆庆走后,第二日就有太监来接走了小太子。接下来十几天的日子,她几乎日日都是掰着指头在过。可崇光殿中却从此绝了踪迹,再没人来过,出宫这事,竟像是太液池上打过的水漂一样,滑了几个涟漪就没了踪迹。
    她按耐不住心事,悄悄派人去找阿保来问个究竟。谁知等到半日阿保也没来,到了晚间的时候,只来了两个面生的太监,一进门便冷冰冰的说道:“你就是李氏么?”
    紫燕说他们无礼,刚要教训几句,只听李氏按住她的手,轻声回道,“是,我就是李氏。几位公公有何贵干?”
    “咱家是奉皇后娘娘的谕旨,来送李氏出宫的。”
    “皇后娘娘?”李氏微微诧异了一下,这些日子没有任何消息传来,想不到皇后禁足的谕旨已被解除。那两个太监翻了个白眼,十分不耐烦的说道,“快收拾东西出宫,还磨蹭个什么。”
    李氏能出樊笼已经心情大佳,也不计较两人的态度,出宫的东西早已收拾过,宫里的事物她一概不带,依旧换上了刚入宫时的那套装束,紫燕挽了个小小的包袱站在她身后,却见那太监斥道,“只有旨意让李氏出宫,你跟着作甚?”
    紫燕大惊失色,说道,“我服侍娘娘多年,怎能不跟着一起出去?”
    “去,去,”那太监一把扯开了她,不耐烦的斥道,“没有旨意,你也不能哦组。李氏,还磨蹭什么,快跟我们走。”说着,两个太监竟是架着李氏就往外走。
    “娘娘,娘娘……”紫燕扯着李氏的手骤然被松开,目送着两个太监挟着李氏已是走远。她惊慌之下,心知不妙,急急的冲了出去。
    李氏被挟着急走,忍不住问道,“你们要带我去哪里?”那两个太监却不答话,走在前面的一人忽然回身在李氏最终塞入一个麻核。眼见走的路越来越偏僻,转过了几道宫墙后,竟到了一处极荒凉的小道上,脚下杂草丛生,周遭黑影重重,李氏从没想到宫中竟有这样僻静幽森的所在,连盏宫灯也无。
    那两个太监停下脚步,其中较瘦高的那人取下了李氏口中的麻核,李氏心中百般疑怕,呵斥道:“你们知道我是谁么?你们有天大的胆子,竟敢对我下手。”
    “咱家怎会不知道您是谁,”那太监阴森森的笑道,“李夫人,今日就是你上黄泉的日子了。”他说着一努嘴,较矮的那个太监忙从怀中取出了一个小小的瓷瓶。
    “是皇后指示你们的么?”李氏心知无幸,仍然挣扎道,“陛下已经答应了放我出宫,你们违抗陛下的命令不怕千刀万剐么?”
    “陛下已经病重的不省人事,哪里还顾及的到你。”那太监怔了一瞬,冷哼道,“李夫人,咱家劝你配合些,喝完了这个上路,大家都能交差。”
    “陛下病重?”李氏心里豁然如同开了一个口子,只觉得凉风在往里灌。
    她心知那瓶中必然是剧毒之药,她哪里肯从,死命的反抗着。那高个的太监掐住了她的头,赢掰开她的嘴,另一个太监拨开了瓷瓶盖,将瓶口对着她的嘴倒着。
    李氏最后的意识,似是远传传来一声“住手”的怒喝。那声音多么熟悉,却又遥远仿佛是从天边传来。
    接下来的一瞬,她什么也听不到了。
    她是在一片振聋发聩的钟声中醒来的,她睁开眼时,隐约看到窗上投着蒙蒙的光影。她被那光影刺得眼痛,“什么时辰了?”她脱口问道,却用手背遮住了眼。
    “未时三刻了。”床畔有人轻声说,“你觉得好些了么?要不要喝点水?”
    她听到这声音忽然打了个寒噤,“叔大,我这是在哪里了?”
    “你回家了。”张居正轻轻挪开她的手背,脸凑到她的面前,他忽然觉得她有些异样。
    “他?”张居正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她的所指,他的面色有些不自然,笑着说道,“陛下的身体好多了,你不用挂心。”
    她兀然坐了起来,目光直直的望着他,“你骗我!”
    他握住了她的手,敛去了笑意,“你别多想了。我何时骗过你?你既然已经出来了,就安心好好休养几天吧。”
    “叔大,你还要瞒我多久,”她推开了他的手,“我都想起来了。”
    成婚五年,她只唤他打人,从未敢抬眸看过他,偶尔一侧首,亦是腾腾的红晕覆上脸颊。她安守于一个贤妻与内助的本分,恪守着妇道。她是乡下女子,并不识字,她亦从来未用过这样的眼神瞧过他,是从何时开始有了变化?他神色不定的向她忘去,赫然间,他心中巨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