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的幸福人生

62 开公司


要说土货店刘家也有十几家了,一个月纯收入就有一万多,这笔钱别说拿到县城、市里,就是北京、上海等地都是不菲的收入,而刘家为什么要放弃呢?除了想帮助关系一直很好的刘晓兰舅舅陈爱国一家外,就是刘家要转移资产,投资房地产和通讯业。
    刘晓兰初中毕业,刘鑫也刚好在重庆待了二年了。在刘鑫第一年上大学的时候,陈淑芳、刘建军、刘晓兰三个人都是跟着去了的,虽然说当时只在主城玩了几天就回来了,可是每逢五一、国庆和寒暑假,刘鑫没有回家,在家里的三个人就都会一起去看他。随着去重庆的次数增加,刘晓兰渐渐的对周围的环境也能和2011年的重庆对上了号。当一家人逛到重庆沙坪坝区的三峡广场的时候,看到小猫两三只的数码广场的时候,她不淡定了。
    前世因为工作的原因,刘晓兰经常到重庆主城区的沙坪坝区,而沙坪坝区最繁华的三峡广场,她更是去了上百次,周围都非常熟。
    三峡广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闹市中心,总呈十字型,覆盖总面积8万平方米 ,三峡景观园、名人雕塑园、绿色艺术园和商业步行街,每一处不在展现三峡库区的旖旎风光、浸润着浓郁的巴渝文化,它是重庆最繁华区之一。而锦华通信城就在三峡广场内,404公交车终点站,下车走一分钟就到。
    要说手机在2011年,那可以说是人手一部,在初到重庆的时候,没见识过什么的刘晓兰,看见扫地的大妈扫着扫着就掏出一部诺基亚近千手机的时候,眼睛差点掉到了地上,那时她还在用三四百的国产手机,不是说她觉得扫地的大妈不该用、不能用、用不起近千的名牌手机,而是她对于重庆人的生活水平,有点反应不过来——重庆虽不是超一级如上海北京一样的大城市,但是对于她这个从农村出来的穷人来说,那真不是一般的金光闪闪。
    刘晓兰也逛过锦华通信城,近千坪米的店,密密麻麻的摆着柜台,摩托罗拉、诺基亚等等世界知名品牌的柜台与其他国产手机的柜台是分开的,它们在商场里都有单独的分出来的小单间,一右一右的单间在最醒目的、位置最好的玻璃大门边,而且玻璃门上、墙上都贴着大幅的新产品广告,柜台与国产机都是约一米高的样子,国产机的柜台放的真机,而它们都是放的模型,销售员只有看顾客确实不是看看,而是真心的想要买机的人,才会拿真机出来试。
    国产机柜台的位置是在进门排在了电脑、照相机等等电子产品之后,它们位于商场中间,后面的是冰箱、电视、空调等商品。相于比名牌手机柜台中摆放的稀稀拉拉的几台模型机,它们一个小柜台摆的真手机一般不少于三十部,有的还有五十部,而且手机广告什么的基本没有。
    三峡广场的房子在2011大约是八、九千一坪左右,而在一楼的锦华通信城,它不是按平,而是按柜台数,出租给手机商户,一个小小的占地只有半平米的柜台一个月租金是三千到四千不等,柜台大多都是呈正口型摆放,一共八个柜台,商家一般都是把这八个柜台租下来,总共不足十平米的地方,一个月租金是二万到三万,这外人看来,这简直是贵得要死,认为商家除了租地费、税费和销售员的工资后,最多只能混一个温饱,其实不然。
    像摩托罗拉一样的名牌机,包含手写功能、彩信功能、上网功能、200万像素功能、MP3、蓝牙功能,没个四、五千块钱是拿不下来的,而国产机呢,不到二千就可以买到,一般人大概买成一千五、六左右,会讲价的一千三、四,当销售员一脸忍痛的把手机买给你的时候,告诉你,你买贵了。
    刘晓兰曾经有一个朋友在锦华上过班,她告诉她,国产手机功能比较齐全的标价一般是一千九左右,最常见的一千八百八十八,老板都会给一个最低价格给销售员,告诉销售员低于这个价格不能买,这个价格大约都是一千二左右的样子,销售员有基本工资,三百、四百不等,有的甚至没有——人气越望的商场的销售员的基本工资越低,就刘晓兰所知,在锦华通信城上班的销售员的工资从来没有低于三千的,遇到国庆、五一的时候,那工资六、七千的那也不是二、三个。
    一千多的手机在国产也算是高档的了,六、七百的也有照相、MP功能,而六百元买个名牌机,不但功能少,而且样子也难看。国产机的机型好看,价格比名牌的便宜很多,质量也不错,国家三包都有。
    昂贵的租金、每个月至少一万多的销售员的工资,加起来差不多四万,如果老板只能挣个温饱的话,那可是笑掉大牙了。都说房地产暴利,其实这世上暴利的生意多着呢,只是人们不知道而已。
    在一次由刘鑫当导游逛三峡广场的时候,刘晓兰看到了那个门庭冷落的锦华通信城的时候,在不敢相信之后,眼睛冒出了绿光。她曾经也听说过早期的锦华通信城,那是差点关门的商场,别说什么每月几万的租金了,就是免费的也没多少商家愿意入住。一眼望去近千平的商场,除了十几个销售员外,顾客寥寥无几的样子,与后来的门庭若市、人头涌动区别就是现在的她,与亿万富翁的距离——隔了一个银河系呢。
    刘晓兰在父母哥哥不解的眼神中,在华锦通信城转了半个小时,又在三峡广场转了一上午,总结一句话——人少,而且不是一般的少。
    在刘鑫高考的时候,他就知道刘晓兰那神叨叨的从未来回到过去的不可思议事件,在上大学的时候他就问过刘晓兰有什么赚钱的生意,刘晓兰只说了房价要涨,其他一时半会都没想起来。他本来想刘晓兰跟他去重庆上学的,他想没准她在这里待几天搞不好就会想起什么了呢,但是刘晓兰支支吾吾的就是不来,刘鑫提了一次,刘晓兰没有答应,他也就没提了,他想反正他妹妹已经把家里的底子打下来,县城市里的房子店铺都有,如果自己一个大男人什么事都依靠妹妹,这不是太没志气了,要知道2011后事情刘晓兰就不知道了,刘鑫一个顶大立地的大男儿,也是想做一番事业的,所以也就自己一个人来到了重庆,而且除了上课就在市区各地转悠,现在的他除了大一第一年的学费和另外跟家里拿了一万一块钱外,再也没有拿到家里一分钱,那一万块钱在大二上学期已经还给妈妈陈淑芳了,学费、生活费用的是自己的,□□里也有小二万元钱。这个事情刘晓兰是知道的。
    一回到刘鑫给她租的宾馆,刘晓兰就BALABALA的把锦华通信城的‘钱景’一说,刘鑫摸着下巴,让刘晓兰安心的回家读书,转向自己一个人卧底到锦华去当销售员了。锦华通信城也开了不到一年了,最开始确实是0租金也没商家入住,现在却是渐渐的有商家入住了,租金也收了,不过不高。刘鑫在卧底一个月后,在学校请了假,回家与刘晓兰一番商议后,从家里拿了五万块钱,加上自己的二万,注册了一个公司,正式入住锦华——这一切都在陈淑芳和刘建军陪伴下完成的。
    刘家将锦华剩下的柜台包了个圆,招聘、进货、管理——除了在重庆读书的刘鑫外,陈淑芳和刘建军也在重庆整整待了二个月,而刘晓兰当时还在读初三,她想来,但被陈淑芳给严厉的驳回了。公司的注册很大部分的让刘家分了心,把土货店转给了陈爱国一家也是原因有它很大的因素在。
    在刘晓兰中考结束的时候,刘家的兰鑫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在锦华已经以赢利的模式运行五个月了。
    中考结束的第二天,陈淑芳没有给刘晓兰买她所想要的电脑,而是一家人到了重庆。刘鑫在火车站接的他们,然后先去的华锦通信城,然后在去了公司,汇报了这五个月公司的赢利。
    “妈,爸爸,你们要不要带着妹妹来重庆。”刘鑫坐在沙发上,修长的双腿交跌着,昔日的清瘦少年,已经长成了风度翩翩的男儿,浑身散发的气质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俊俏的面孔,高大的身材,温和优雅的样子,让人联想到了古代的教养良好的世家子弟,陈淑芳惊讶于儿子的变化,刘晓兰则是不甘的一腔羡慕嫉妒恨。
    “你忙不过来吗"刘晓兰整个人摊在沙发上,不想动弹。
    “没有忙不过来,我有几个同学非常精明能干,我请了他们帮忙。”刘鑫想起当时自己说开了一个公司,要他们帮忙的时候,他们露出的不可思议的样子就想笑,也是,就在那一个月前,他还在锦华兼职当销售员。
    “现在华锦的生意比家里的火锅店更好,而且利润以后会越来越大,我预备在二个月后,入住华锦隔壁的南缘通信城。”
    “这个买卖确实做得,可是搬到这边的话……”陈淑芳看向刘建军。
    自刘鑫从电话里汇报公司的运营情况,还有就是这几年不时对重庆的了解,刘建军也觉得这是个好地方,离家不远,做生意的机会也多,儿子在这边读书,家里的老人在当初他们家先搬到县城的时候,请老人住在一起,老人也没有允,而住在自己弟弟家里,弟弟搬城里去了,老人才跟着去了,老人一直跟着弟弟一家,生活的很好,他也没有牵挂,只是,“那家里的火锅店怎么办?”
    “爸爸,你答应了?”刘晓兰从沙发蹦了起来,虽然章乾走了,但是要知道她才让刘海霞和唐婷跟她考一个学校,如果高中生活没开始,她就要搬走,这不是这不是……再说了,她在高中还没有二个好朋友在等着她,还没一个人她没有教训吖!“我不同意不同意。”
    “为什么?”三个大人都愣住了。刘鑫这边以后确实会越来越忙,搬过来一家人打拼,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因为因为……因为家里的新房子才没住几年,还有还有我们走了不是见不到爷爷奶奶了了吗?虽然这里离家里坐车不到四个小时,可是比起走十分钟就可以见到爷爷奶奶就差太远了。哥哥不是说他找了同学帮忙吗?他这么悠闲,哪有一点忙的样子,现在就搬到重庆,我不干……我不干……”
    “无理取闹!”陈淑芳不接受她的理由,“总不能什么都找同学,很多都要靠自家人……”
    “妈妈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刘晓兰吐了吐舌头,“像你这么说的话,那人家几千人的大企业的员工都找自家人了?谁家有那么多亲戚,员工要的是能力,而不是亲戚关系……”
    “臭丫头,你还教训起我来了。我还不是为了你们……”说着举起手要将反抗的声音打压下去。刘鑫连忙拉过刘晓兰。
    “那你想怎么样?”
    “……至少要等我高一读完才行。”
    “一年?”
    “嗯。”
    “那好吧。”刘鑫让刘晓兰坐在自己旁边,对陈淑芳、刘建军说:“就等一年吧……”
    “你别听你妹妹的,她就是皮痒了……”
    “妈,外公、爷爷奶奶、小姨舅舅都在家里呢,你和爸爸也不想离开的吧。”
    “咳咳。”被说中心事的陈淑芳往刘建军旁边移了移,她和刘建军虽然这几年扩展了眼界,可是心中那根亲情最重要的琴弦,从来没有变过,离开熟悉了半辈子的亲人,她内心确实有些不愿。现在家里好了,儿子出息了,女儿虽然今年九月才读高中,可是也聪明伶俐,他们两口子就算一辈子待在小山村也没什么,可是孩子却应该有更广阔的天空,“为了你和你妹妹……家里那边,我们经常回去就是了。”
    “妈,其实真的像妹妹所说的,我根本不忙,如果现在这个小摊子,我都要向你们求助了,那以后我就无路可走了。”刘鑫自嘲的话,让气氛都轻松了下来,“无论在哪里,只要你们快乐,就是我们做儿女的心愿。你们和妹妹现在都喜欢待在家里,就住在那里吧。妈,等你那天闲得发慌了,就要这里管管儿子的事吧……”
    “混小子,你妈哪里闲着了,你妈管着火锅店忙得不行呢。”陈淑芳这次没有留情,揪着刘鑫的耳朵就来了一百八十度旋转。
    “就是就是。妈你要好好教训哥哥,翅膀还没硬呢,就管到您的头上了。”刘晓兰在一边煽风点火。她在一旁偷着乐。现在陈淑芳是忙,可忙得是什么啊?先是有土货店和火锅店,可是土货店现在给出去了,每月只等着收房租,这几个月都忙着张罗重庆公司的事,还要照看着火锅店确实忙,可公司上了轨道,也就火锅店的事了,火锅店有能干的大厨、经理,诚实肯干的财务,真要说起来,她妈妈只要坐在沙发上喝茶,银行的存款就会自己往上蹭蹭上涨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