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第二百六十七章:澳大利亚战役


    艾森豪威尔的梦想随着几内亚岛的“陷落”而变成了一个笑话,澳大利亚不可能**队占领之前就演变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这一点,无论是国的高统帅部还是美国白宫都非常清楚,因此,罗斯福立即止了向澳大利亚输送工业技术、管理人员,并紧急召回之前送到澳大利亚的工业人才。国政府也不希望夜长梦多,导致整个澳大利亚局势生不必要的变化,因此也加快了几内亚岛上的作战物资囤积工作。
    当然,美国人也不会轻易地就让国人占到澳大利亚这个便宜,他们以西兰为基地,持续向澳大利亚输送着各种作战物资和大量的地面作战部队。到了6月10日,澳大利亚的美军地面部队就达到了惊人的110万人,加上原澳大利亚陆军20万人、陆军航空队4万余人、海军十万左右,使美军总兵力达到了145万人。而国海军准备投入到澳大利亚北部的登陆部队也有30万,几乎囊括了全部的海军陆战队兵力。同时,陆军也有20个师约35万人云集几内亚岛上。
    **队的优势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作战勇猛,航空火力、炮兵火力雄厚,并且控制了珍珠港,切断了美国的后勤保障的路线。劣势于澳大利亚经白种人经营多年,其地利、人和均美国人那边,而且总兵力上还有不如。国动用近七十万地面部队参战。这也差不多到了国内所能承受的物资极限了,毕竟,西西伯利亚、欧洲还牵制了大量地作战部队。
    总参将总攻澳大利亚的时间定了6月10日上午,这一天之前,海军动用了上千架反潜飞机、近二艘潜艇用于清扫托雷斯海峡、巴布亚湾、珊瑚海、卡奔塔利亚湾等海域的美国潜艇。使美国潜艇这些海域基本绝迹,这极大地增强了两栖登陆舰队的安全性。而澳大利亚北部的所有机场都遭到了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重点打击,整个澳大利亚北部、南纬17以北的空域。已经没有一架美国战机能够突破国地空封锁线。
    **队用四天的时间先后攻占了巴杜岛、莫阿岛、星期四岛和威尔士王子岛这四个横亘托雷斯海峡地较大岛屿,从而获得了攻击约克角、巴马加地域的前进基地。驻守这些岛上的约两个团的美军官兵虽然构筑了大量的工事和地下坑道。但火力兵力悬殊过大,使其没有能够进行有效地抵抗,指挥官阵亡后,纷纷举起了白旗。
    6月15日,上千艘各型登陆舰艇搭载着数万海军陆战队官兵和上辆坦克、装甲战车从威尔士王子岛出,向约克角和巴马加驶去。虽然此之前,包括战列舰内的各作战舰艇向海滩阵地倾泄了无数的弹药。航空兵也不断地对这片区域进行地毯式轰炸,但仍有相当数量地永备地下工事存留了下来。攻击约克角的两个陆战队师还未上岸就被压制得抬不起头来,整整五个小时的时间,甚至没能建立一片过得去的牢固的滩头阵地。
    好五个小时的战斗,也使前线官兵摸清了美军滩头阵地上布置的地下工事及火力点。应地面部队的要求,舰载机携带重达一吨地制导炸弹开始逐个对这些暴u的火力点及地下工事进行精确轰炸。投下了上枚制导炸弹后,终于摧毁了19处火力点和地下工事。这扫清了一个宽约2公里、长约6公里的通道,使大量的作战部队能够迅速通过。进入纵深。
    相对于约克角的战斗来说,对巴马加的攻击要容易得多,这座小小地港口城镇虽然码头设施不多,但却非常齐全。海军陆战队特种分队清除了码头附近航道的水雷后,立即控制了兵力并不太多的码头。使数十艘高速登陆艇能够迅速地ka岸,然后约一个团的官兵很轻松地解决了镇内的数美军。并占领了这个小镇,等待着从约克角登陆的主力部队。
    整个约克角半岛上,大分水岭就占去了一大半的位置,只有西海岸的部分区域地形还算平坦。这也理所当然地成了国登陆部队的主要突击地方。但这里,美军也修建了大量的永备工事,密密麻麻、大大小小地火力点充斥其间。但航空兵地打击下,这些永备工事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仅用了四天,国登陆部队地三个师就突破了洛克河防线,占领了一个还算较大的港口城镇韦帕。
    韦帕的占领。使国登陆部队约克角半岛获得了一个极佳的重装备登陆场。从6月22日起到7月2日,国登陆部队就这里卸载了2个整装的装甲师。即第552和553装甲师。虽然这两个装甲师属于陆军部队,但海军却大方地动用了上艘各型登陆舰,并通过海上预置舰,提前将各种零部件、弹药等物资送到作战海域。指挥陆军登陆部队的商云义陆军上将亲自向陈海拍去了感谢电报。
    有了装甲师的进攻,使国登陆部队的推进速一下子快了起来。7月4日,海军陆战队第22师占领了奥鲁昆,并阿彻河对岸建立了数个桥头堡。由于工兵的辛勤工作,使阿彻河上数个小时内就搭建了十余座野战钢桥,这让两个装甲师能够迅速地通过阿彻河。而登陆部队总指挥王楷庭上将也下令默卢纳建立第一个大型后勤转补给站。正是这个补给站的建立,使装甲部队能够两天后,即7月7日占领爱得华弗里和斯特拉斯梅。
    但是到了7月9日,装甲部队协同2个陆战队师推进到米彻尔河北岸后。便邓巴被数个师的美军阻住,再也无法突破沿岸防线。原来,此地位于南纬17,已经处于美国航空兵力地控制范围之内。过依ka航空兵掩护的地面部队,航空火力一下子降低许多的时候,终于放缓了进攻的脚步。
    这种情况持续了近一周,双方不断投入兵力。邓巴一线展开激烈的战斗,伤亡达到了十万人以上。这开始让海军心痛起来。毕竟主要伤亡的作战部队都是海军陆战队。为了立即改变这一现象,陈海甚至越级指挥,让打击群立即分出十艘护航航母,配合已经卡奔塔利亚湾招待任务的9艘护航航母一道,重夺取交战空域地制空权。
    先攻击的是的机群轻松地找到了击机被炸毁地面上。残余地夜间战斗机和三十架陆基战斗机不得不立即转场到了东部五多公里外的汤斯维尔机场。
    没有来自空的骚扰,装甲部队立即突破了美军邓巴的防线,并进行纵深穿ha。然后垂直包围,将4个师的美军合围邓巴至斯塔腾河之间。仅仅过了两天,不堪无限制的空打击和炮击的美军就放下了武器。越战越勇的国登陆部队邓巴兵分两路,一路主要由陆战队组成向东,穿越大分水岭,准备夺占凯恩斯港;另一路则主要由陆军地装甲部队组成。继续南下,进入澳大利亚的腹地。
    南下的陆军装甲部队一路高歌猛进,于7月20日占领了万鲁克、21日攻陷击溃了美军2个师近三万人的兵力后,终于夺占了交通重镇克朗克里。
    与陆军装甲部队一片旷野纵横驰骋相比,向东路进攻地陆战队部队却显得步履惟艰。三个师的陆战队呈三角形沿着米切尔河向上游推进,但大分水岭崎岖的地形使陆战队官兵的行进速非常缓慢。同时美军大分水岭各地都建有大量的防御工事。使国的陆战队官兵每前进一步。都要与美军进行激烈地交火。到7月27日,经过一番苦战。才勉强占领了甘布拉。接着芒加纳,又与一个师的美军进行了长达四天的激战,才驱逐了美军,进入城镇。陆战队的攻势阿尔马登终于停滞了下来,四万余美军集结这里,构筑了强大的防御阵地。
    由于大分水岭地阻隔,使陆战队地补给相当不便,而面对弹药相对充足的美军地防御,陆战队即便动进攻,也会造成极大地伤亡。现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一是通过海上通过两栖登陆进攻,夺占凯恩斯港;二是仍由海上动攻势,但不进行登陆作战,仅由舰载机完成对阿尔马登的美军阵地及凯恩斯港物资转站的攻击。
    澳大利亚的东北海岸,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堡礁,延缦数千公里,直到弗雷泽角为止。整个大堡礁由无数的珊瑚礁组成,其水条件极为复杂和恶劣,根本无法这片海岸实施任何登陆作战。因此,海军完全没有考虑通过凯恩斯登陆解决战斗的问题,而是让简天行率领的打击群进入珊瑚海北部,奥斯普里礁附近海域动了对凯恩斯港及阿尔马登美军阵地的空打击。
    对凯恩斯港转站的轰炸相当成功,近二十万吨物资被付之一炬,使美军整个大分水岭北部段的部队陷入了后勤断的窘境。而对阿尔马登美军阵地的轰炸却有些让人无法满意,虽然大部分的表面阵地被摧毁。但真正有战斗力地地下火力点和工事则没有什么损伤。这使陆战队部队继续这里耗上了五天,美军才因为弹粮绝而向**队投降。
    8月4日占领了凯恩斯后,海军陆战队开始按照王楷庭的意思,沿着海岸线向南推进。这里是澳大利亚人口稠密的地方,获得补给也相对方便,重要的是,能够随时获得打击群的空支援。这一思路从事实上证明是可行的。海军陆战队投入的七个师约11万人地兵力很快击溃了汤斯维尔守军,占领了这个相对重要的军事重镇。尤其是机场被完整地夺取。使海军陆战队拥有加丰富地战斗方式。因为大堡礁段以外,仍然拥有一大片珊瑚礁,这使打击群只能绕过这片危险的海域,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已经无法到达海岸,因此,机场的完整夺取具有加重要的意义。
    陆军部队的攻击却此时陷入了停顿。虽然陆军部队进攻的区域都是以平原为主地地形,但由于大分水岭的阻隔。使太平洋上的湿热空气无法进入内陆,于是大分水岭以西形成了干旱半干旱气候。这里,饮水成为比燃油、弹药加重要的“战略物资”。零星的水源完全不能满足数十万大军的需求,大量的卡车被用来运载淡水。同样,美军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因此双方这里出现了短暂地平和。
    王楷庭卡贾比建立了另一个超大型的转补给站,因为这里有一片淡水湖,水资源丰富。这里也就成为了陆军部队的核心基地。进攻终总参和海军不断催促下重起。但此次进攻并没有向公路铁路交通相对达的里士满地区展,而是继续南下,扑向了贝杜里。这片地区,拥有菲利皮湖、麦克哈蒂湖、比尔帕莫里亚湖等季节湖组成的水源地。而且继续向南,就可以到达亚马亚马湖。从这里向南,不到四公里就可以进入澳大利亚经济达的南威尔士州。悉尼、府堪培拉等都这个州。解决了这里。实际上也就控制了整个澳大利亚。
    但为了完成这段长达一千多公里地大距离推进,必须要拥有足够的燃料、弹药和淡水补给。为此,陆军与海军能力合作,战役起前的一个星期内,就从海上运送了近五万辆各型卡车和约十万辆军用吉普。数量庞大的机动车辆,很好地保证了作战部队的物资需求。陆军部队的推进速一下子就提升了起来。由于地理及气候条件的限制,美军整个澳大利亚盆地(大自流盆地)并没有部署多少部队,这使陆军部队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推进了上千公里,占领了南威尔士州的伯克,并亨格福德、澳大利亚美军司令部地慌乱。澳大利亚美军总司令马克※#8226;威纳※#8226;克拉克上将(就是后世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地那位仁兄)立即从宁根、沃尔格特、科巴等地调集了十一个师约20万美军前往阻击。同时。他还下令将澳大利亚美军仅有的一个坦克军第4坦克军从府堪培拉外围调往前线。接着,国装甲力量地巨大压力面前。克拉克上将错误地下达了全线收缩的命令,使正罗克汉斯顿一带进行阻击的三十万美军,放弃了阵地向南狂奔。
    海军陆战队意外地夺取了罗克汉斯顿,并趁着美军向南拼命撤退的当口,顺势占领了布里斯班。到了9月2日,15万余海军陆战队官兵已经进抵科夫斯港和阿米代尔,而陆军部队的兵锋也前进至拜罗克。此时的战场局势犬牙交错,15万海军陆战队从侧翼威胁着沃尔格特约7万美军的安全,而韦里斯克里克和塔里一线,30万美军又时刻保持着战备状态,使海军陆战队感受到强大的压力。陆军部队的三个装甲师组成的突击群库拉巴对美军的第4坦克军进行身式压迫,使其无法动弹。而其侧翼,科巴地区的5个师的美军则时刻威胁着突击群。
    双方谁也不敢妄动,打破僵局的是简天行的打击群。他率领打击群练绕开了大堡礁和其外侧的礁群后,避开了美军大航母舰队的,对塔里、麦夸里港和韦里斯克里克进行高强地轰炸。制导炸弹很精确地摧毁了美军设韦里斯克里克的补给站,使这一地区的美军立即陷入了弹药、燃料及药品严重不足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美军对**队的威胁已经减弱到让陆战队指挥官不太重视的地步。9月5日,陆战队率先动进攻,占领了麦夸里港,并击溃了韦里斯克里克一带的美军。
    这一下子就使沃尔格特一带的美军陷入了前后受敌的窘境,克拉克只好让其立即从库南布尔撤退到达博。美军东线,就整个地压缩到纽卡斯尔、库拉、吉尔甘德拉一线。陆军部队的左侧翼的威胁被消除后,也开始收缩兵力,将其集到拜罗克一带。9月7日,王楷庭与商云义进行联合磋商,讨论如何协同两个军种联合作战的事宜。
    此时的战局对国来说,非常有利。美军悉尼、堪培拉及其外围集结了约八十万兵力,但其只有5个坦克师的装甲力量。国则集结了15万海军陆战队和22万的陆军部队。虽然数量上,**队处于劣势,但**队则拥有6个装甲师和3个机械化步兵师的装甲力量,重要的是,美军这八十万大军并没有形成纵深,而是成为一个弧形,只要突破一点,就能撕开美军的整个防线。经过整整一天的讨论,两人的参谋班子终于作出了达博-帕克斯一线与美军主力决战的决定。
    但这之前,他们需要航空兵彻底掌握制空权,并将美军悉尼、堪培拉等地的地面部队牢牢地牵制原地。克拉克上将从**队不断地调动,感到了一丝不安,他经过长时间的分析,也作出了判断。如果国海军的打击群从海上动进攻的话,那么就有近三十万的兵力无法向前线调动。于是,他立即给斯普鲁恩斯去了电报。
    【……第二十七章:澳大利亚战役----网字快……】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