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第二百七十二章:事情乱套了


    由于国政府急于达成和平协定,这使罗斯福认为有可能从国那里获得足够多的利益。让他感兴趣的是国的核技术,这才是关系到美国国家安全重要的东西。拥有核武器,那么美国将至少不会战败。同样,对于拥有核武器的国来说,罗斯福也明白,这场战争,占领了核技术制高点的国始终不用担心国家安全。这正是美国也希望的,所以逼迫国向美国开放核技术,这是罗斯福交给杜鲁门的一个重要任务。管,这没有多少可能性。
    杜鲁门从内心深处并看不起国人,他眼里看来,正如同我给罗斯福的信所提到的那样,国的工业化革命,例全ka美国的支持才打下了基础。至于国短短二十年内完成工业化革命,他也认为是国领导人通过各种不绅士的方法才完成的,尤其是经济大危机,对美国落井下石,从美国套取了大量的资金和设备。但眼前形势迫人,也由不得他耍性子。与魏长安的谈判,杜鲁门再一次领略到了被欧洲称为“老狐狸”的外交家的独特风格。
    魏长安杜鲁门每一次提到核技术时,都会巧妙地岔开话题,甚至让杜鲁门不知不觉就被的话题所吸引。这让杜鲁门感到非常失败,却也非常无奈。国务卿柯德尔对杜鲁门的表现深感失望,但由于罗斯福着意锻炼杜鲁门的能力。因此谈判地主角仍是杜鲁门。经过近十天的谈判后,杜鲁门现:任何想以结束战争或缩小战争规模的条件换取国的核技术,都是不可能的。他向罗斯福作了汇报,对此,罗斯福也早就明白这个结果,只不过抱有那么一丝丝的希望。
    于是,罗斯福指示杜鲁门。将收回夏威夷作为签订停战协定的基础,如果国主动单方面停火。并从澳大利亚、英国及其殖民地等地退出,美国可以考虑2月份与国签署停战协议。当然,作出这个指示时,罗斯福与杜鲁门都明白,国政府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这只不过是谈判地一个基本技巧而已。
    对于美国人提出的这个方案,魏长安嗤之以鼻,并立即以牙还牙地提出:如果美国单方面停火。并交还英雄港、退出西兰,国将保证世界联盟不向美国动任何武装进攻。这让杜鲁门感到了羞辱,他立即威胁魏长安:这是国严重地挑衅,美国绝不会接受这样地条件。如果国政府坚持,那将意味着战争进一步扩大和长久地持续下去。
    这种外强干的威胁,显然吓不住魏长安,他再三强调:结束战争,不仅符合国的利益。符合美国的利益。将战争继续持续下去,谁都不会是胜利者。这一点,相信睿智的美国正副总统都能够明白。因此,美双方此时谈论的不是要不要停战的问题,而是应该讨论停战后,世界格局地展问题。或者说是结束战争后。几大国对全球势力划分的问题。这才是美谈判的本质所,希望杜鲁门副总统能够正视这一点。
    对老狐狸的再一次岔开话题,杜鲁门深感无奈。但也不能否认魏长安说的话非常正确,可是就这样轻松地放弃能够敲国竹杠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也确实让杜鲁门倍觉不甘。好柯德尔也此时转移了魏长安的视线,他直接威胁国代表团:就目前地欧洲局势而言,由德国动的战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欧洲,都会抱有极大的兴趣。只到此时,魏长安才开始重视起这个不怎么爱表现自己的美国国务卿。
    欧洲此时应该算是国的一个软肋。国向北非派驻大量地陆军部队。其目的就是为了震慑希特勒不要妄动。但如果美国政府与希特勒达成某种协议的话,无疑会刺激希特勒。会产生无法预估的后果。虽然国英国保有强大的驻军,但德国如果不打英国的主意,直接从地面上进入法国等国,就意味着直布罗陀海峡也会成为德国的囊之物,意味着英国的国驻军被切断了补给线和后路。而且从德法两国的军事力量来看,除了海军,陆空军德国人面前完全不堪一击。
    这才是美国真正威胁到国的一个办法,除此之外,美国国面前还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地东西。拿捏到国痛处地杜鲁门立即提出了,国必须退出澳大利亚和英国的方案,并坚称:这是美两国达成和平协议地条件之一。被逼急了魏长安立即回应:如果美国人同德国达成任何不利于国的协议,那么国绝不会介意将战争再次扩大,而且国一定会将战争进行到底。
    双方不欢而散,罗斯福了解了情况后,给我了封密电。指出:美国政府有极大的诚意对待此次谈判,但国退出澳大利亚,并使英国恢复主权国家的形态,对于美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为了避免战争的进一步扩大,美国政府已经数次拒绝了希特勒的某些不正当要求,但需要国政府也采取相应的步骤,使美国政府重看到国政府的诚意。
    我也立即回电:夏威夷是美国的故有领土,作为国政府表示诚意的体现,国非常愿意将夏威夷重交还给美国。但澳大利亚、西兰并不是美国的领土,美国提出这样的要求,实让人费解。同时,英国作为曾经的**国家,对全世界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行,这其就包括了国,甚至也包括了美国。国占领英国不仅是对英国曾经的作为地惩罚,是为了促进整个欧洲的和平。同时我还指出:一旦国撤离英国。恐怕第二天,欧洲大战就开始了。
    后,我回电还加了一句:当德国变成一个令人信任的、平和的国家时,国欧洲的军事存也就没有多少意义了。这其实是告诉罗斯福,只有当希特勒及其法西斯政党不再影响到德国乃至欧洲时,国会主动撤出英国。这种隐晦地暗示,罗斯福当然能够明白。但他对于国占有澳大利亚,却仍然耿耿于怀。不仅如此。国还与欧洲国家共同占有东这块石油产地,也让美国人感到非常不满。一句话,罗斯福嫉妒国占有如此广袤的领土和丰富的资源。他要让国分点出来,否则,谈判就无法顺利进行。
    对于罗斯福地想法,我非常清楚,但问题于。这些地方都是国铁血军辛苦打下来的,总不至于平白无故地就送人了?经过数天地电报交流,罗斯福终于提出了一个的方案:国立即退出英国,美**队进入英国,并将保证欧洲国家的安全。国可以保留印、缅甸等英国殖民地,但澳大利亚必须由美两国共管。东地区也必须让美国从占有部分利益。至于英国非洲的殖民地,则仍由欧洲各国保持现状,美国不予深究。
    这个方案立即被我拒绝。先,国英国的驻军绝对不能撤。一旦撤退,希特勒势必会让德军立即进入法国。届时,如果美国再与主导了欧洲的德国达成同盟,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国对抗整个白人世界地格局。其次,印、缅甸这些原英国殖民地对于国来说。不仅不是一个资源产地及国产品市场,甚至还是一个巨大的包袱,尤其是对于印,根本就是一块腐肉。再说了,澳大利亚拥有如此丰盛的矿产尤其是铀矿,国哪能放弃?至于东地区的石油,那本来就是国计划内的大餐。
    于是我回电表明:德国乃至欧洲未能摆拖纳粹及法西斯统治之前,国绝无可能从英国撤军。对于澳大利亚,国同意美国的利益所,但也要求美国应让国加拿大分一杯羹。这实际上是指出。美国已经拥有加拿大这片资源产地。就不要再打澳大利亚的主意了。至于东,我则干脆地指出:那儿离美国太远。而且是连接国与欧洲的心地带,美国人实没有必要也ha上一脚。而原英国地殖民地,国政府则一如既往地保持既定政策,那就是解放这些殖民地,使其成为**的国家。
    因为还未拥有核武器,而看不到战胜希望的罗斯福也比较务实,但如果没有从国这里获得足够的利益就签署停战协议,他也没办法向参众两院“交差”。美国真正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欧洲,因此促使国从英国撤军就成了美两国之间根本的冲突。所以,几天后,罗斯福则提出:国从英国撤军将是签署和平协议地关键,而且战后,美国将承认国的既定势力及利益范围。至于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美国政府将保证通过政治渠道来解决这一问题。
    罗斯福的这一让步,可谓相当巨大。而且,赵天赐也提出了一个从英国撤军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将军队撤入法国和西班牙。这实际上也保持了对德国的威慑和警示。这一方法似乎巧妙地解决了矛盾,于是我立即向罗斯福电,提出了这一解决办法。罗斯福立即回电表示赞同,并用华美的词语称赞国领导人的睿智和负现任的态。
    大的方针由我与罗斯福定下后,接下来,就是魏长安与杜鲁门之间细节上的谈判了。协议草案于2月3日确定,其主要内容是:美两国将于44年年实现双方停火,并保持现有地战线。国将停火后一周内,向美国交还夏威夷,同时从英国撤退。**队将进入法国及西班牙(之前,已经得到两国政府地同意),并纳粹及法西斯统治欧洲消失后,终撤离欧洲(此条款暂时保密)。美国承认成立的澳大利亚共和国,以及其它原英国殖民地地国家**。
    停火后,国许;并对联合国组织的一些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磋商,终确定联合成立一个筹建委员会。
    一切似乎都朝着理想的方向展,美两国政府参与谈判的人员都显得相当兴奋,战争毕竟就要结束了。但俗话说:乐极生悲,草案撰写后。谈判人员决定放松一下自己,纷纷走上街头。但却生了意外情况。3月2日。宋琳沁与宋琳美相携华盛顿大街上购物,虽然经过乔装打扮,并且也有美国的特工护卫,但仍然立即被德国的特工现。一个国高统帅部决策处高层、一个国铁血军装甲兵元帅夫人,战争期间出现敌国的都,这意味着什么?德国地情报机构马上警惕起来,希特勒亲自下令。要求调查清楚。
    不到一天的时间,高效地德国情报机构便现了国外交部长月,以及让德国惊心的国副总理魏长安也华盛顿!虽然德国的特工立即被美国的谍报机关现,并紧急逮捕了这些德国人,但国政府大量高层华盛顿出现的情报已经送到了德国。希特勒虽然暴跳如雷,认为国和美国都出卖了他,但搞不清状况的他却也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还是戈培尔出了个主意,将消息捅给美国的媒体。并将特工们用生命换回来地照片高价卖给美国的几大主要报纸。
    3月6日,美国各大媒体都登载了这一惊天大闻,并有照片附上。这一下立即美国上下都产生了强烈地影响。共和党人立即动了示威游行,要求政府立即解释这一事件。参众两院是接连向总统出了正式通牒,要求其立即出席听证会。罗斯福立即向我了电报,表明他需要立刻向参众两院解释停战协议的事情。我与赵天赐商量后。觉得如果现就通报出来,极有可能引希特勒提前行动,向法国动全面进攻。解决办法就是立即向欧洲国家通报停战协议的真相。
    罗斯福于3月8日正式向参众两院表了演说,详细解释了与停战协议的内容,并后强调说道,结束战争才是符合美国利益的行为。但罗斯福国会山强硬的对手塔夫拖则立即表示:由于未经参议院的同意,政府私自与国达成地任何协议都是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的。罗斯福立即辩解道,目前还未签署任何协议,仅完成了草案,等待两院的投票决定。虽然共和党的强烈反对下。两院进行了激烈地争辩。但草案仍被两院决定,4月初进行投票。
    不过。政府同国进行停战谈判一事,仍然美国各地引起动荡。先是一批自诩为民主坚强卫士的军队高层,他们甚至联名上书总统,要求“只有将东方恶龙国彻底击败后,再谈停战的事情”。这间尤以倍受罗斯福青睐地艾森豪威尔为活跃,他多次单独找上总统,企图说服罗斯福将战争继续下去。但了解全局的罗斯福明白,此时与国结束战争,才是理想的时机。毕竟,没有核武器的支撑,任何对国的军事行动都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
    但艾森豪威尔则立即反驳,只有当美国拥有了核武器后,才能获得军事上的平衡,那时再与国谈判,将会获得大的利益。能够让国从澳大利亚、欧洲、西伯利亚、东和南亚甚至菲律宾、日本等地退出。但罗斯福却明白地告诉他,真到了那时,美国政府各方的压力之下,势必绝不让步,相互之间的核战争,将会使整个人类明彻底消失。当然,终,双方谁也不能说服谁。
    但令罗斯福没有想到地是,与艾森豪威尔地分歧,终将其推入了共和党的怀抱。认为罗斯福对国过于软弱地艾森豪威尔,很快便与同样对国持强硬态的麦卡锡走了一起。麦卡锡的诱导下,艾森豪威尔很快加入了共和党,并军队高层内展了一大批党员。美**队高层不知不觉,便被共和党逐步掌握。
    军队高层很快抱成了一团,他们联合起来,向罗斯福施加巨大的压力。不仅如此,参众两院举行的数次听证会,军队高层均表示了强硬地态,要求两院决不能通过停战协议,并敦促两院快加大军费投入,将战争继续下去。
    大洋的另一边,法国政府先对美即将达成停战协议表示了欢迎。勒布朗表公开信,认为美两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是对世界和平极大地促进。佛朗哥也公开表示:西班牙欢迎美两国达成停战协议,整个世界饱受战火**之际,正需要大国出来结束战争,承担起相应的和平现任。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小国也纷纷表正面看法,支持停战协议的签订。只有德国和意大利,短时间内似乎突然失声,没有作任何表态。
    德意两国的沉默,使美国人看到了世界联盟的裂痕。美**人团体开始进一步加强了活动,一些过激分子甚至宣称:夏威夷是国以军事手段夺去的,那么,美国也应该采用军事手段夺回来,而不应该软弱地ka谈判来争取回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事情展到现,已经完全乱套了。现和平的希望就于美国参众两院的表决,不过,表决前,一件突如其来的事件终于彻底掐灭了这唯一的曙光。
    【……第二七十二章:事情乱套了----网字快……】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