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第二百八十六章:让法国集团军群留在德国(上)


    兄弟的病必须每天吃大量的解禁、消炎、镇痛的药,这会产生一个很严重的副作用,那就是兄弟越来越嗜睡,这些药都具有催眠成分,使兄弟晚上码字时,都睁不开眼睛了。没办法,只好先码出这么多,及时,此章先上传一部分,看不过瘾的读者大大,还希望能够多多体谅兄弟。
    战略轰炸对被轰炸目标所造成的损坏是毁灭性的。先是位于杜伊斯堡的滚动轴承厂和近十万党卫军,突如其来的轰炸,使地面上的德国人根本没有任何防备。一半是大威力的爆炸炸弹,一半是能够引上千高温大火的燃烧弹,两种武器的叠加使用,使毁灭力达到了一个的高峰。整个滚动轴承厂不仅被完全夷平,还因为大量的燃烧弹的缘故,使整个杜伊斯堡陷入一片火海之。临时担任救火任务的党卫军,也数个小时后,第二次轰炸被完全炸散了编制,死伤惨重。
    由于有河流的间隔,使杜伊斯堡的大火并没有漫延到其它城市,但对埃森的火攻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数万枚燃烧弹点燃了整座城市后,无法扑灭的大火甚至产生了炽热的飓风,沿着工业区向数公里外的盖尔森基兴席卷而去。当国的轰炸机群到达盖尔森基兴上空时,因为大火产生的大量等离子体,使无线导航系统无法精确为机群指引目标,同时,大火的漫延已经不需要再对此地进行重复轰炸。而不得不临时将轰炸地改了波鸿。
    波鸿被炸后,从盖尔森基兴漫延过来地大火与波鸿的大火逐渐聚集一起,产生了高达一千多的高温。轰炸机群经过上空时,甚至被冲上云宵数千米的巨大热气流带上了高的空,直接导致数架轰炸机坠毁。已经达到白热化的地面大火,将一切物体吞没。所有的工业设施及机器设备,根本无法转移。到了6月30日,整个莱茵工业区已经全部被火海吞噬。数十万平民也因未来得及撤离而丧生。约十万党卫军和6万国防军也因为救灾及直接被轰炸等原因死亡。
    猛烈地大火持续燃烧了近半个月,才因为没有任何可供燃烧的物质以及被莱茵河及两条支流围绕隔断而逐渐熄灭。对莱茵工业区地轰炸非常成功,不仅彻底摧毁了整个莱茵工业区,导致德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三分之一,重要的是,对莱茵工业区的轰炸使德国国防军的一些人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此时应该结束纳粹的统治了。面对国家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都高于自己的国,美国还被国阻隔大西洋另一边地情况下。结束战争才是保存德国好的办法。于是,一些国防军精英们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与战略空军剽悍的战绩不同,曾经被赋予夺占莱茵工业区,切断党卫军后路的法国集团军群,严格地说,并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党卫军从莱茵工业区撤出大部分兵力后,开始莱茵河西岸及马斯河东岸之间的区域集结,并开始缓慢向南推进。其用意非常简单。就是拖住国的法国集团军群,以便国防军地央集团军群和巴伐利亚集团军群完成对**队的合围。对此,并没有被莱茵工业区的摧毁而冲昏了头脑的商云义相当清醒,他向总参汇报了情况后,希望能够立即沿着原路返回。
    三天内,总参都一直没有给予答复。叶飞心里希望能够德国境内横着一支强大的地面部队,不论是对东线作战的德国国防军还是对西线作战地党卫军,都是一个极大的威慑。叶飞甚至决策会议上提出:被德国人称为鲁尔工业区的莱茵工业区被摧毁后,这个曾经为德国提供过大量物资的欧洲大的工业基地,已经完全不可被修复。这也意味着德国的工业力量或者说军工力量已经被严重削弱,接下来的战争,不太可能给国造成多少麻烦。因此,只要法国集团军群能够守德国本土支撑一段时间,那么没有装备补给的德**队将终**队击溃。
    不过,李长山却对叶飞的主意嗤之以鼻。他指出:德国国防军强大的作战能力和远高于法国集团军群兵力地数量优势。即便没有装备补给地情况下,也足以短时间内消灭孤军深入、缺乏后勤补给的法国集团军群。他同时还尖刻地说。法国集团军群是一支现代化地军队,商云义不可能象汉尼拔那样,率领由三个种族、十几个民族组成的伽太基军队,远征数千公里,罗马腹地转战十余年的时间。不说战斗消耗,光是后勤就足以消灭整支法国集团军群。因此,他认为,应该同意商云义的计划,立即撤出德国。毕竟,作为战略目标之一的摧毁莱茵工业区已经实现了。
    但叶飞也立即分析出,如果法国集团军群能够支撑下去,并完成对德国党卫军的合围歼灭战,那么,整个法国、比利时与荷兰就会被全部解放。德国大西洋沿岸将没有任何武装力量的存。这种一厢情愿的,甚至有些偏执的想法令坐的人都严重怀疑起叶飞的真实用意。要知道,整个西欧,除了英国的五十余万大军外,几乎没有其他**队存。如果要想ka法**队去完成攻势作战,那么还不如把北非的数十万军队调到欧洲去,可这样一来,防守直布罗陀及苏伊士运河的兵力就非常空虚了。
    兵力严重不足、后勤无法保障,是目前德国境内法国集团军群的困境。除非马上撤出德国,否则,其终只能是被德国人逐渐消耗干净。但叶飞却绝不愿意放过这一能够立即解决掉德国党卫军的机会,他极力辩解,必须将法国集团军群留德国,不然的话,先前的一切努力都会白废。但一多万军队的生存才是我关心的,即便空军司令严维宗也表示,可以派出至少5个空降军(超过20万兵力)党卫军薄弱的地方实施空降作战,但我还是不敢让商云义去冒险。
    后,还是军事情报部的薛庆功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深入到德国境内的**队缺乏补给,同样,法国、比利时、荷兰的党卫军也缺乏补给。如果用战略轰炸机群将党卫军设荷兰阿纳姆、乌德勒支、鹿特丹,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布鲁塞尔和法国的里尔、鲁昂等地的补给心和兵力集结地进行集轰炸的话,整个党卫军的作战行动绝不会维持超过一周的时间。但政治上,可能会有些被动,毕竟实施战略轰炸,将会使大量的平民伤亡。
    被叶飞描述的,解放比利时、荷兰及法国国本土生与美国登陆部队作战的窘境的美好画面所吸引,我已经有些倾向于叶飞的建议了。但李长山则继续持反对意见,他指出,美国的大西洋舰队上的航空兵力根本不可能同英国的国空军抗衡,完全不需要担心美国人的登陆。
    但法国集团军群德国境内继续存,所产生的巨大利益也确实让人向往。巨大的利益和风险并,这需要进行一次豪赌。何况,东线,三多万铁血大军正对德国施加强大的压力,希特勒也只能让央集团军群和巴伐利亚集团军群的部分作战部队参战,主要的兵力还必须呆原地,这也减轻了法国集团军群的负荷。叶飞继续唠叨着他的想法,并继续细化下去。他还说明,可以让空打击加强,对德国国防军的进军路线及补给心进行轰炸,必要时,希望决策处能够允许使用原子弹。
    对德国使用原子弹?这一点必须得经过认真讨论。先要确定的是战争结束后,德国是否会一直是一个二流国家,其次,日尔曼人的报复心到底有多重?第三,德国战后的恢复能力如何?其实第三点与第一点有直接的关系,讨论也主要集此。按赵天赐的说法,只要战后,欧洲继续保持欧洲宪章,并德国的宪法施加某些条款,可以数十年内保证欧洲宪章受国控制,并产生一个由法国主导的欧洲。这样一来,德国也许会经济上成为一流强国,但政治和军事上,将不足以同法国对抗,谈不上同国的抗衡。至于日尔曼人的报复心态,这其实已经不讨论的重点了,任何报复力量必须与自己的实力成正比。
    赵天赐还着重强调一点,那就是国内财政状况,迫切需要快结束战争。使用原子弹进行轰炸,将会极大地加快战争的进程。而且根据军事情报部的情报显示,国防军内的一些人正组织针对希特勒的刺杀活动,只不过目前参与的人数还很少,对希特勒构不成太大的威胁。而一旦使用原子弹,将会使多的国防军军官感到:战争已经无法取胜,必须使希特勒彻底消失,才能挽救德国。这样一来,肯定会进一步加快战争的进程。
    既然如此,那么叶飞的冒险实际上就加了一道有效的“保险”。那么好,就让我看看商云义的法国集团军群到底有多强。我心后作出了这个决定。
    【……第二八十章:让法国集团军群留德国(上)----网字快……】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