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人物谱

第24章


当然我还可以举出阎婆惜
背叛宋江的例子作旁证。
苗人凤为南兰所弃,这恐怕不是他对南兰用情不专,而是由他性格
上的弱点所决定的。苗大侠是个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男子汉,他既没有
英俊的外貌,更缺少一种女人喜欢的倜傥风流的个性。在感情世界中,苗
人凤属于粗线条的,他对南兰不知道如何体贴,正如他对付敌手,只知在
武艺上一试高低,而少了一点机智与谋略。苗人凤也许可以公平地打赢胡
一刀,但在小人偷袭中却几次受挫。比如他误中蒋
调侯的“绝门毒针”,又比如他中了刘鹤奸计,被信中的毒药差点害成瞎
子。由此可见,苗人凤纵然武功卓绝,却并无防人的应变之术,因此他成
为悲剧中的主角,也就势所难免
从苗人凤的故事中还可悟到:一个人名气越大,处世越危险。苗人
凤被各路武林高手视为攻击目标,就因为他有一个“打遍天下无敌手”的
称号。人往往为盛名所累,为盛名所害,古往今来,莫不如此。大概因为
“树大招风”的缘故,许多聪明的武林高手,都不得不隐姓埋名,不露锋
芒,这或许说是一种老练的处世艺术了。
苗人凤最让人钦佩的是两点:一是他襟怀坦荡,行事光明磊落,所
作所为都具备一个大丈夫的气度。比如他明明见爱妻南兰为田归农所夺,
他可以杀死田归农,却不动手,他不想用武功让南兰伤心。又叫他与胡斐
一见如故,把自己的女儿托给对方,说明他有过人的胆识。第二,苗人凤
是个好父亲,他失妻之后,把全部感情倾注在女儿身上,尽管身受重伤,
危在旦夕,还怕惊醒爱女。这份深沉的父爱之情,令人感之叹之。
田归农
吴霭仪女士在《金庸笔下的男子》中没有把田归农列入。我倒以为
此人很值得一写。
关于李自成之死,有五种不同说法。金庸取的是《澧州志》的记载,
认为李自成兵败后逃到夹山出家为僧。这一记载至今未有定论,但小说家
尽可以借题发挥。
《雪山飞狐》便是金庸的想象:据说李自成手下有胡、苗、范、田
四名卫士。李闯王被困九宫山,苗、范、田三卫士突围求援,胡卫士留下
保卫闯王。后来闯王被害,那个胡卫士又将闯王首级献给吴三桂,于是当
了大官。苗、范、田三个卫士联手,欲杀吴三桂,结果又被胡卫士撞见。
胡、苗、范、田四个卫士本来情同手足,苗、田、范三人见义兄不义,便
将他杀了。胡卫士临死之时只说出了“可惜大事未成”几个字。
事实的真相当然不是如此。李自成出家做了和尚,胡卫士为了蒙骗
朝廷,宁可背上不义之名,用另一个人的头颅当成李自成首级去献给吴三
桂。他假意在吴三桂手下当差,其实是离间清廷与吴三桂的关系,挑动他
们火并,他说的“可惜大事未成”,即指
这件“大事”。
关于李自成的故事,小说家写得很多,影响最大的便是姚雪垠写的
《李自成》。经查考,李闯王的部属中未见胡、苗、范三人的记载,倒有
一个忠厚的儒将叫田见秀。如果推想成立,田归农即是田见秀的后代。金
庸喜欢推倒“老子英雄儿好汉”的结论,忠良之后却成了奸佞之徒。田归
农的所作所为,也可说是金庸理论的一个实例。
田归农是个相貌英俊、谈吐风雅的中年男子,他还有低声下气、柔
言蜜语讨女人欢喜的本事,结果把苗人凤的妻子南兰诱骗到手。《飞狐外
传》中写商家堡一场戏中,南兰与田归农神态亲密,似是一对恩爱伉俪。
后来苗人凤突然现身,欲置田归农于死地,但因为南兰情之所钟不是丈
夫,才使苗人凤心头一颤,满怀无限痛苦与嫉妒之情匆匆离去。
俗话说“朋友妻,不可欺”。苗人凤不解人意,不会与妻子调情,
南兰投入田归农怀中,也许自有女人的苦衷。或者田归农也有可谅之处,
但他的形象总不够高大。在《雪山飞狐》中,田归农偷袭胡一刀,用计暗
害两个大侠,更是彻头彻尾地暴露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无耻小人。
原来田归农爱南兰,不是爱她的美貌与柔情,而是想夺取藏宝之图。
南兰与他相处日久,终于察觉他的野心,她在悔恨中死去,临终前把藏宝
之图还给了丈夫。田归农知道了这一切,他才发觉自己彻底失败,他要苗
人凤杀了自己,苗人凤笑道:“我何必杀
你,一个人
活着,就未必比死了的人快活? .这张地图在你身边这么多年,你始终不
知,却又亲手交给我。我何必杀你?让你懊恼一辈子,那不是强得多么?”
苗人凤一走,田归农长叹一声:“兰啊兰,你为我失足,我为你失足!”
说罢,便自尽了。
其实,田归农的失足与南兰的失足大不相同。南兰为爱情而失足,
而田归农却掉入了贪欲的陷阱。南兰虽然爱他一时,最终还是回到了粗莽
的丈夫身边, 田归农获悉此情, 岂能不死在绝望之中?
飞狐外传
胡斐
《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的相继问世,使新派武侠小说走上了
一条光辉夺目的道路。其书中主角胡斐这一形象的诞生,不是陈家洛、袁
承志所能比拟的。
金庸擅长写小孩,比如韦小宝,又比如段誉,都写得呼之欲出,但
我最喜欢的还是胡斐。
胡斐是个顽皮而机灵的乡下小子,他不像袁承志那么懂事拘谨,也
不像韦小宝那样刁滑有趣。他天性纯朴而倔强,从小善恶分明,极富侠义
精神。他的起点颇低,几乎没有什么武功,但天生不怕吃苦,好打抱不平。
由于历经磨难,吃尽苦头,便令读者大生好感。在“商家堡恶战”一场戏
中,他的所作所为,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他屡次受挫,明写胡斐经验不足,
暗写他心地善良,不知世情险恶难测。金庸还写活了一个程灵素,以其聪
睿来补胡斐的诚实,这一对比手法,功力不弱。
到了《雪山飞狐》中,长大成人胡斐少了一点调皮,也就少了一点
趣味;多了一点江湖经验,也就多了一点世故,幸亏他善心未泯,终究是
个好人。
《雪山飞狐》写在《飞狐外传》之前,想来金庸也对这乡下小子大
感兴趣,于是就补写《飞狐外传》,描写胡斐的少年生活。不料这一补写,
反而把个少年英雄写活了,也显示了金庸独特的艺术风格。
我是从读《雪山飞狐》与《飞狐外传》起爱上金庸小说的,其结构
和语言,都堪为武侠小说之精品。倪匡兄将《飞狐外传》排名金庸小说第
十一位,我以为有欠公正;他认为胡斐这一形象写得很不成功,我也不能
赞同。胡斐这一形象当然有欠缺,就是他莫名其妙地爱上袁紫衣,但自古
以来爱情往往是盲目的,很难从理论上给予解释。
有人问金庸:“你最喜欢自己哪一部作品?”金庸表示很难回答,
但又补充说:“其中也许只有《雪山飞狐》一部,是在结构上比较花了点
心思的? .有点一气呵成的味道。”
程灵素
金庸笔下的女主角,几乎个个月貌花容,或妖艳妩媚,或明丽端秀,
《飞狐外传》中的程灵素却是例外。
程灵素在貌不出众,身材矮小,双肩如削,头发稀疏,肌肤枯黄,
脸有菜色;小小年纪,不见一点青春气息。唯一引人注目的是她有一对墨
黑如漆、精光四射的眸子,这大概是练武之后的奇迹。
但这个丑女子的心灵却美得动人。胡斐初见她时,她只是一个瘦弱
的村女。胡斐向她问路,她却让胡斐为她浇花担粪,看似不近人情,其实
却显出她的心机。正因胡斐厚道,终于让程灵素暗暗爱上了他。她爱得坚
贞,处处帮胡斐大忙:布局使师兄妹和解,又巧手治好苗人风的眼睛,在
掌门会上大显身手,舍身救了胡斐。这一路读来,谁不对这个貌不出众的
女子大为赞叹与佩服!
可惜丑女子的命运比女强人更不如,胡斐受尽她的恩惠,只是对她
感激不尽,却从未对她有一丝爱意。程灵素眼睁睁看着胡斐苦恋袁紫衣,
心中痛苦万状,表面上还要声色不露。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至死
没有怨恨胡斐,临终前为了不让胡斐内疚,居然找了
一个理由,让心上人在世上快活。这种痴情女子的心态,岂不让人叹为观
止!
程灵素的武艺不能算第一流,但她精通药草,既是个下毒的行家,
又是个治病的高手。她的名字灵素,正是取自《灵枢》与《素问》两本中
医学经典。看她给苗人凤治眼中之毒,冷静自若,顷刻之间妙手回春。她
的智商极高,又能临危不惧,急中生智,连胡斐也不得不夸她:“这位灵
姑娘的聪明才智,胜我十倍!”
不知读者可曾注意,程灵素也有容光焕发的一现。当胡斐说她是好
人时,她一笑之下,犹如春花初绽,枯黄的脸上也显出红晕。可见爱情能
使人变美。
在爱情长河中,心地善良而有思想和程灵素,只是一个旁观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