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人物谱

第29章


戚芳嫁给万圭之后,就一
直想做一个贤妻良母。丈夫中毒之后,她心神不宁,朝夕躭忧。为救万圭,
她费神尽力。后来,万圭的师弟吴坎贪恋她的美色,以解药敲诈她,求一
时之欢。戚芳毫不犹豫加以拒绝。当她在床底下无意中偷听了丈夫与公公
的奸计,她居然撇不下夫妻之情,还出手相救丈夫。她一度犹豫不决,不
愿随狄云离开万府,还因为她牵挂自己心爱的女儿。这一切都说明,戚芳
被母亲与妻子的双重责任蒙住了眼睛。女人的本性让她分不清善与恶、是
与非,最终害了自己性命。
戚芳是诱发狄云悲剧的直接因素,这责任当然不应该由她个人来承
担,但读她的故事,总觉得她欠狄云太多。故事的结局让狄云去抚养她的
女儿“空心菜”。这对戚芳来说,足以使她安心长眠;但对狄云来说,他
又怎样照料这个恋人之女又是仇人之女的孩子呢?我想,他一定会好好照
料她长大的。男人的宽容大度与博大胸襟,确实不是女人所能比肩的。
丁典
狄云的师父是个戚长发,但真正教他认识人生的老师却是丁典。
丁典出身武术世家。他是一个血性汉子,武艺虽不高,却爱打抱不
平。后来闯荡江湖,偶然中发现武林高手梅念笙被他的三个徒弟合力围
攻。梅念笙感激丁典的出手相救,临死前把绝世武功“神照功”传给了丁
典。丁典年轻时勇武有余,心计不足。他安葬了梅念笙,又为老人立了一
块墓碑,却不知道这一块墓碑给他引来了终生麻烦。各路武林豪客寻访而
来,要探出梅念笙留下的秘密,丁典不得不亡命江湖。他在汉口赏菊时偶
遇荆州府知府凌退思的女儿凌霜华,两人一见钟情。这本是一件很美满的
姻缘,不料那个凌退思原是江湖大盗,一心想得到绝世神功,设计陷害丁
典入了大牢,又用女儿来逼迫丁典。丁典是个硬汉子,宁可在牢中受摧残,
也不愿交出梅念笙留下的“连城诀”。
狄云受诬入狱,丁典以为他是派来的奸细,对狄云拳打脚踢。狄云
获悉师妹戚芳做了万圭的妻子,一气之下上吊自尽。丁典见死不救,直到
狄云真死后才用“神照功”将他救活。他们结为义兄弟,丁典为狄云
剖明了蒙冤的真相,让狄云认识他师父、师伯的奸
诈,以及万圭的手段卑鄙,并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给狄云上了人生一课。
应该说,狄云获得这方面的启蒙教育,完全是丁典的功劳。
以丁典的个人遭遇而言,并不比受苦受难的狄云幸运,但他蒙受的
摧残却是因情而生,不像狄云是不明不白陷入圈套。丁典知道恋人凌霜华
被其父逼死,动了真情,用嘴唇去亲棺材,不料人面兽心的凌退思居然在
女儿的棺木上涂了毒药,一个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终于不敌小人的卑鄙手
段。
丁典的可爱,在于用情很专。他在临终前回忆自己与凌霜华的恋情,
表白得又深情又令人感动之极,他对义弟狄云唯一的嘱托就是让自己死后
与凌霜华合葬在一处。这个刚武的汉子,也可说是武林中的“情种”了。
读丁典的故事,同样可以让人认识人性之恶。凌退思的“贪、嗔、痴”,
远远胜过万震山、言达平、戚长发师兄弟。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凌
退思比野兽更加无情,他为了获得梅念笙留下的秘籍,居然活埋自己的亲
生女儿,并利用女儿达到自己卑鄙的目的。这样的构思未免太狠毒,我真
怀疑世上竟有这样狼心狗肺的父亲。
丁典与凌霜华的爱情故事,确实是武林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不过比传统的爱情悲剧更令人不忍卒读。
花铁干
一个人的品行,在寻常的谈笑风生中是很难辨别的。只有在生死考
验之际,才能照出他的灵魂是金子还是泥沙。
《连城诀》中花铁干的故事,足以说明这一点。
花铁干本是江湖上的大侠,他与陆天抒、刘乘风、水岱,合称“落
花流水”。行侠锄强,义薄云天,这是绿林中人对他们的赞誉。他见刘乘
风与血刀僧交手,想上前夹击,又怕影响自己在武林中的声望地位,可见
他一出场就很有心机,一言一行都夹杂着私心杂念。他的武艺不错,擅使
一条钢枪,江湖人称“中原无敌”。他失手伤了义弟刘乘风,心中有说不
出的难过。读到这里,读者会认定他是一个正人君子。
但当陆天抒舍身相救义弟之女惨遭不幸,水岱又中奸计断了双腿
时,花铁干面对血刀僧的淫威,居然变成了另一个人。他不敢与血刀僧动
手,反而卑躬屈膝,跪下求饶。他忘记了自己的大侠身分,忘记了情同手
足的结义之情,平生豪气化为乌有,内心世界中的龌龊邪念占据了上风,
于是在正义与邪恶之间选择了后者。
邪念在花铁干心中一生根,他后来的所作所为就更加卑鄙无耻。他
与狄云、水笙争食死鸟,又为了活命,竟掘出义兄弟的尸体当食粮。雪谷
雪化之后,花铁干竟诬陷忠贞的水笙,命人追杀善良的狄云,恬不知耻地
编造自己手刃血刀僧的英雄事迹,并再度以大侠的光辉面目去面对众人的
赞誉。花铁干这个反面艺术典型,某种程度上比血刀僧之类的恶人更令人
深恶痛绝。
金庸层层挖掘了花铁干的思想蜕变过程,旨在说明人性变态的奥
秘。他把“人性”与“侠义”之间的关系同样剖析得极为深刻。花铁干这
一形象,可以作为我们认识社会与人生的一面镜子,以之洞察他人的内心
世界,当然也可照出自己的本来面目。
能否拔刀相助,视死如归,这是判别侠与非侠的一个标准。狄云虽
然不会武功,但他在大是大非前站稳了脚跟;而花铁干却选择了“好死不
如赖活”,他为了自己的生存,可以不要名誉、气节、友情与做人的尊严。
“侠”对于他来说,是一件炫耀的衣服,他的灵魂深处没有一点侠气。他
的卑劣与无耻,归根结底只能说明他是一条无情无义的软骨虫。
碧雪剑
袁承志
《碧血剑》中有两个主角,一个是正面人物袁承志,另一个是半正
半邪的金蛇郎君夏雪宜。相形之下,袁承志大为逊色。
我以为,《碧血剑》并没有跳出《书剑恩仇录》的框框。我们不妨
把袁承志与陈家洛略作对比:两人都有高贵的门第,都是亦文亦武,都是
年少英俊而当上了武林盟主,最后都因起义失败而退出政治舞台。袁承志
带着青青与众英雄移居海外,陈家洛则退隐回疆,可谓殊途而同归。
当然,袁承志与陈家洛也有不同之处:陈家洛温和谦恭,袁承志却
过于自负,正人君子味浓于陈家洛的书卷气。袁的成名,是靠其父袁崇焕
的光彩,尽管金庸花了不少笔墨,写袁承志急公好义,与江湖中人同道,
但其重要言行却不免游离于绿林好汉的性格之外。他有时极高傲,有时却
很自卑。李自成对他发怒,袁承志居然躬身道:“属下不敢!”其思想境
界与李岩相去甚远。又如袁承志一见绝色佳人陈圆圆,便动了声色之念,
又不敢表露出来,这个人物写得有点不伦不类。
袁承志的爱情生活,也写得很乏味。青青对他使小性儿,一会儿娇
嗔,一会儿发怒,一会儿热情如火,一会儿冷若冰霜。他对女友的无理取
闹,只好不作声。另外几个女人,除了描绘她们各自的动人美貌,也缺少
对她们内心世界的刻画。
袁承志形象的失败,我想原因是金庸没有放开笔墨去写袁承志的自
身磨练。没有惊涛骇浪式的经历,终究难以体现大英雄的本色。他的对手
金蛇郎君又太有戏。结果作者便犯了罗贯中的毛病,虽旨在扬刘抑曹,但
读者心中佩服的,却是曹孟德而不是刘皇叔。
温青青
你要知道女人变脸之快,不妨与温青青交个朋友。
据倪匡兄排名,《碧血剑》在金庸小说中居第十二位。其中的人物
写得出色的不多,除了金蛇郎君夏雪宜,温青青也算是个有特点的女性典
型。
金庸写女主角出场,喜欢让她女扮男装:黄蓉初见郭靖,扮作小叫
化;温青青初见袁承志,则扮作富家公子。温青青外表斯文俊秀,动起手
来却泼辣凶狠,杀人手段近乎残忍。只是在恢复女儿身之后,才显出她原
是个情绪极不稳定的少女,或喜或嗔,或哭或闹,一会儿温柔缠绵,一会
儿又尖利刻薄。
其实温青青的偏激,缘于她的身世。她父亲金蛇郎君死在阴谋之中,
母亲温仪始终抬不起头,青青则寄人篱下。一个个性极强的女人,处在这
种环境之下,有些“歇斯底里”自无足怪,但她毕竟是个内心需要爱抚的
女子,一旦对男人动了真情,自会扑出命去。只是具有这种性格特征的女
人射出的爱情之箭,男人不敢轻易接受。幸亏袁承志性格温和,又有心机,
才能越出常轨给温青青以安慰,把她宠得如娇女

般。
这样的女子往往会多愁善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