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问他穿的谁的衣服,他茫然不知衣服已经换过了(10)。
从这些事例判断,将此人的此类举止作为心理分析的对象,感觉上好像比作为道德批判或者价值批判的对象,来得更合适一些似的。
有些事情,颇能表现王安石的为人与私德:王安石的吴氏夫人是位胖太太,大约也不算美貌。有一次,她自说自话为丈夫置了一个小妾。可能是想给丈夫一个惊喜的意思,白天她对此事只字未提,晚上临睡时,才让这女子梳妆好了前来侍候。王安石大吃一惊,问来者所欲何为?就是说,他不知道一个美貌女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半夜到他的房子里来是想干什么。女子将夫人的意思讲给安石听,安石相当严肃地仔细盘问起来。这女子告诉他:自己的丈夫将一船官麦沉船失却,倾家荡产后仍然不足以偿还官债,所以自己被丈夫卖掉好还债。安石问:“共卖得多少钱?”女子回答:“九百缗。”就是九百贯钱的意思。按照购买力折算,大约是今天不到二十万元人民币的样子。安石听后,命该女子回她自己房间安歇。第二天一早,立命将该女子丈夫找到,让他把自己的妻子领回去。并且不必退钱(11)。
王安石少好读书,而且“一过目终身不忘”。写文章时下笔如飞,初看似不经意,完成后,读者无不叹服其精妙。更兼此人口才了得,史书记载说: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据说,他经常能够在众多反对者面前,旁征博引,雄辩滔滔,自圆其说而令人哑口无言。最后,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就是说,这是一个慷慨果敢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对自己非常自信,立志要改造这个世俗的世界。这种志向,可能是形成于他的青少年时期。有资料显示,安石虽然少有才名,但由于父亲一生只是一个中下级官吏,需要供养全家十口人,因此,家庭状况相当困窘。甚至在安石已经成年之后,大约十八、九岁时,还时常需要到山上采集野菜为食(12)。这种青春成长期反差较大的情形,可能对于我们了解此人特立独行的性情,会有所帮助。
公元1042年,即宋仁宗庆历二年,安石二十二岁。是年,他一举中进士高第,为第四名。此后一生为官,官居宰相高位前后凡八年,其间一度权势熏天,几乎可以主宰百官的荣辱予夺。但是,此人从未用此权力为自己及其亲族谋过私利;他对金钱也从不计较,据说,其宰相俸禄几乎已经变成公费,任凭亲友甚至同事花费。而且,该人一生少见私敌,所结怨者,大多是为了变法的缘故。因此,就连后世相当厌恶他的批评者,都承认自己面对的是一个真诚、虔敬的洁身自好之士(13)。
用现代的眼光判断,这种带有强烈指向性的素质、能力和品格特征,特别适合成为某种艺术流派、社会运动特别是政治运动的领袖。
使安石享有极高声望与巨大知名度的,除了上述原因外,他在二十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中所形成的极佳官声,也是一个原因。而最重要的原因,大约莫过于他多次拒绝朝廷为他安排的肥美官职。
按照帝国的规定,凡是进士高第者,为官一任即三年后,即可以担任清要之馆职,包括昭文馆、史馆和集贤院,来到皇帝身边,成为为皇帝撰写诏令的翰林、知制诰等。很多宋代的高官都是由此通道快速升迁,甚至成为执政、宰相的。因此,被认为是仕途发达的最佳捷径。一般非进士高第者,则可望而不可及。王安石二十五岁即具备了入馆的资格,相当罕见,为人们所艳羡。安石却上书辞谢。他宁愿到一个边远小县去做一个县令。于是,从二十二岁中第开始,直到四十六岁位居显宦开始推行变法为止,他多次拒绝朝廷授予高位之意,对入朝为官并快速升迁的诱惑毫无所动,熟视无睹,基本上都是留在做具体工作或地方官的任上,从县令一级级地干到太守。其间,在每一个地方,全部政绩斐然,行政才干之优,堪称能员。而且,在此期间,他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开办农民贷款法,也就是后来的青苗法的雏形;结果全部大获成功,使他深受百姓爱戴。成为具有崇高官声与民望的地方官。
这二十多年时间,是王安石最神秘、最神奇的时间。他谢绝一次朝廷的美意,就导致他的声望升高一次,一次次的谢绝,最后就使得甚至从皇帝开始,到京城里的士大夫,到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无不渴望见识一下王安石的真面目。遂成为此人一生最大的谜团。
如果说他是为了沽名钓誉,这时间未免太长了些;如果说是韬光养晦,这份沉得住气的功夫真正罕见。
有一种看法认为:当时,朝堂上群星荟萃,德高望重者济济一堂,如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曾公亮、文彦博、富弼、韩琦等等一大批人,会使王安石黯然失色,因此,他索性躲到地方坐以待时。此种看法,显然低估了王安石耀眼的才华与独特坚定的性格。以一介地方官吏,他尚且能够使自己的灿烂文名流布于天下,令四方学子仰慕,哪里会害怕到京城一展身手?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有当代学者认为,王安石属于那种只能当一把手的人。他宁为鸡头,不做豹尾,因此,遇事极难与人合作。从历史记载上看,他的同僚、属下和上级对此均颇有烦言。于是,他不愿过早地与那些树大根深的朝中大佬过招。对于一个政治人物,这种判断,或许应该说有一定的道理。
但不管怎么说,此人相当自信,自信一旦时机来临,自己必可成就一番大事业。而且,事实上,他也在这二十年间,为自己今后的政治生涯打下了一个极为坚固的基础。这则是不需要怀疑的。
公元1060年,即宋仁宗嘉佑五年,王安石终于在千呼万唤之中,接受了朝廷任命的一个官职:出任三司度支判官。这并不是一个显赫的官职,但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职位,因为这个职位的职责所在,是整个帝国的财政收支与漕运。我们已经知道,三司是帝国中央主管全国财政大权的最高机关,其最高首长三司使的地位仅稍稍低于宰相与枢密使,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朝廷重臣。三司下面有三个部:盐铁、户部、度支。盐铁掌管工商收入、兵器制造等;户部掌管户口、赋税和榷酒等;度支则掌管财政收支和漕运等。三司使地位崇高,有“计相”之称;下设三个副使分管三部,而判官的责权,则大体相当于主持该部日常工作的秘书长,地位略低于副使。
此时,安石名满天下,被视为奇才。人们普遍认为,此公不同凡俗的特立独行之中,蕴藏了深不可测的才干与品行。用司马光的话说:“介甫——王安石字介甫,一人享有天下大名三十多年,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淡泊名利,志向高远;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介甫不当大任则罢,但凡身肩大任,则太平盛世指日可待,天下苍生都会承受他的恩泽。”(14)
此时,范仲淹已经去世,老一代名公巨卿举凡在世者,如文彦博、富弼、欧阳修、曾公亮等,对王安石均好评如潮。另一位元老重臣、一度为相的韩琦,此时大约正在为当年曾经错怪了这位少年才俊而懊悔与内疚。
此事发生在至少十五年前。当时,韩琦官居扬州太守,王安石刚刚高中进士后,被授予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一职,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扬州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科员之类。那时,王安石常常秉烛夜读,通宵达旦是为常事。每逢这时,他便在破晓时分,靠在椅子上稍息片刻,有时打个盹醒来,已然晚了。于是来不及洗漱,便匆匆赶去办公。韩琦一见之下,以为年轻人少年得意,时常彻夜纵情声色。于是,便谆谆劝导道:“君少年,无废书,不可自弃。”——“小伙子,趁着年轻,多读点书吧。不要自暴自弃。”显然这是好意。王安石未加辩解,只是在三年任期满了离职时,告诉自己的朋友说韩琦不赏识自己。后来,王安石的诗文声名鹊起,颇有成为一代文学巨擘的架势了,韩琦这才知道自己看走眼了。于是,愿意把他作为自己的老部下看待、加以提携。谁知,王安石不买账,并不借机拉近关系,始终与韩琦相当疏远。后来,在王安石的日记中,人们才发现,王安石对自己的这位老上司,评价极低:“韩琦别无长处,惟面目姣好耳”(15)。从中,可以看出王安石此人心气之高傲。很难想像这样一个人,会是一个汲汲于沽名钓誉之徒。
当此时,在各方面能够与王安石相抗衡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司马光。
但是,此时,就连司马光对王安石也是十分倾慕。或者毋宁说,二人是相互倾慕。
司马光比王安石大两岁,比王安石早四年考中进士,为进士甲科,当时只有十九岁多一点。在进士揭榜的闻喜宴上,别人都戴花,唯独他一人不戴;后来边上的人悄悄告诉他:天子所赐,不可不戴。他才勉强戴了一枝。司马光受人称道之处,还不在于他少年得中高第,而是在于,他是在已经受恩荫为官的情况下,再凭实力考出的前途。我们知道,古时官制,父祖为官时,朝廷会根据其官职,恩选不同人数的子孙直接做某个级别的官,称为恩荫。这个情形,至今可能还有遗存。它和我们前些年所知道的“接班”——父母提前退休,子女进入父母单位工作还不太一样,今日肯定应该列入腐朽糟粕之属。
小说推荐
- 大唐帝国政界往事
- 大唐帝国政界往事作者:徐磊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前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李世民 近代学术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论述过做学问的三层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3章
- 大宋的人大宋的事
- 结束五代战乱、平定天下的大宋王朝,从一开始便埋下了衰亡的祸根:北方诸国的军事威胁和冲击,迫使王朝内部日渐软弱的退让求和;崇文抑武的国策带来文化艺术的空前繁荣,却无法掩盖国民性格的逐渐堕落定型;王安石等人的锐意变法、进步改革,最终却走向激烈党争、私欲横行 陈桥兵变时的赵匡胤一定没有想到,他身后这个延续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7章
- 柯南之我诚实确实诚实
- 我叫诚实,我非常诚实,你永远可以信赖我。琴酒:你绝对是组织需要的黑色子弹 伏特加:大哥和你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毛利兰:诚实君很强,我会向着你努力的 工藤新一:嘛,诚实那个家伙,勉勉强强可以当我的华生吧。柯南:诚实哥哥最诚实了,那就绝对不能跟小兰姐姐谈恋爱哦 宫野志保:诚实,我的信任很难得,不要辜负我的
- 玄幻小说柯学小白连载中
- 最新章:第39章 蓝色古堡探险事件(上)
- 北宋火政记事
- 她被父母遗弃乡野,能劈柴善酿酒,是个平凡但坚韧的小娘子。他是没落贵族,被人污蔑,沦为步军司最低等的探火兵 两人因机缘巧合而成婚,于山庙间,守着一方安宁。她是他心底的一瓣野蔷薇 作者:卢小乔所写的《北宋火政记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卢小乔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十章:担心
- 江湖往事之黑金帝国
- 四个性格相投的兄弟走到一起,从零开始,一点点组建起他们的正义,没有政府后台,没有大规模枪战从校园之间的争强斗胜,到江湖的尔虞吾诈;体会过苦痛的监狱生活,也经历了身边兄弟的生死离别主人公半现实的成长历程,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江湖往事 作者:所写的《江湖往事之黑金帝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章
- 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常欢乐
- 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作者:常欢乐北宋末年,内有四大寇,外有四蛮族。世事维艰,唯有枭雄才能笑傲天下。玉麒麟卢俊义,曾被宋江架空的傀儡,一旦有了现代的灵魂,他将怎么拯救如画河山?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绿林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作者:所写的《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常欢乐》无弹窗免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7章
- 大宋帝国风云录
- 北宋末年,靖康之役,让原本孱弱的宋帝国雪上加霜,摇摇欲坠。李虎,一个穿越者的后代,横空出现在这个动荡不安充满变数的年代,试看他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改写这段宋帝国的耻辱史 从三人建军,到麾下千军万马;从一个众人欺凌的傀儡,到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霸主 李虎,以超越时代的前瞻性,直面闪烁在北宋末年历
- 武侠小说猛子完本
- 最新章:写在最后的几句话
- 本元1往事
- 《往事》是《本元》七部曲的第一部,是为全书后续内容做铺垫的重要部分 本元、本元空间被发现及研究的往事,究竟会引来怎样的变化?当另一个空间的诡异入侵.早已习惯于依赖物质空间的人类又该何去何从.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危机和机遇.伉俪情深,父女连心,信息时代的发展和能源枯竭的转机。就让本元系列故事,带你走进一个
- 恐怖灵异积愚岳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部、往事229、联合
- 宅院往事录
- 后娘欠下了一大笔赌债,拍拍屁股就走人了。为了还清债银,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变卖了房产 家道中落,金瑶只得跟着爹爹流落扬州街头。食无米糠,睡无床席,迫于生计,金瑶跟了牙婆 牙婆又看她不惯,将她卖到了青楼。从此金瑶过上了卖艺赎身的青楼生活 作者:绿无所写的《宅院往事录》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
- 都市言情绿无完本
- 最新章:56 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