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古董男友

第10章


他身穿着龙袍,剑眉细眼,容貌极好,只是眉头紧锁着。 
接着走进了一位衣冠楚楚五官端正的古代人,宇眉间若隐若现地透着一个霸气,他上前单膝跪在地上说道:“臣,郑和参见皇上。”他的声音洪亮有力。 
“郑大人快快请起,朕这次招你入宫,是为了商讨第三次下西洋的事情。”坐在堂上的皇帝走了下来,扶起郑和,说道:“民间流言。建文皇帝在渤海之滨一带出现了,所以你要准备一下行装和队伍,明天出发。”一天还没有将建文皇帝抓拿,他寝食难安,终日担心建文皇帝在民间收买人心,招兵买马,再次返京,那么他的皇位就岌岌可危了。 
“微臣领旨。”心里有千万个不愿意的郑和,空有一身好武功,作为一名将军,行兵打仗才是他的理想,但皇命难为,他必须这样做。 
商飞燕心想:想必这是生性多疑的朱棣了,看来他还是不死心。 
“去吧!你将会名留青史,你的七次下西洋是不会白去的,因你对中土文化的传播,国外的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地认识,为中国古代经济留下辉煌的一页。”果然,郑和七次下西洋是确有此事,商飞燕敲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朱允炆只不过是个文弱书生,应该不会对朱棣造成威胁的,为什么还不放他一条生路。 
“这几年来,你也知道朕一直为建文君的事而烦恼,”皇帝双手放在后面,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哎,”叹了一口便说道:“全国各地都是朕的眼线,他会躲到哪去了?”他皱着眉头望着窗外远方的天空,除了国家大事外,还要烦恼建文皇帝一事。 
“皇上,建文君行踪不定,据说他会易容术混于市集之中,”对于建文皇帝是否出现在渤海之滨一带出现,郑和还不敢肯定下结论,毕竟那只是谣言,不足为真,“民间的谣言很多,有的说建文君上五台山出家为僧了,有的说他被太祖皇帝就走了,有的说他被名将军救走了。” 
“荒唐,太祖皇帝已经入土为安了怎样救得了他,而名将军,朕是看着他和几名手下空手而出,火场中也找不到建文君的尸体,难道说他能飞天入地吗?”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建文皇帝会去哪?一天还没有找到他,朱棣终日寝食难安,连做梦也被惊醒。 
“臣惶恐!”看到皇帝的脸色变了,郑和马上单膝跪在地上。 
“郑大人快快请起,朕没有怪罪你的意思。”朱棣只是为了建文皇帝一事而烦恼,语气未免过重了。 
“皇上,那史册方面该怎样记载。”建文皇帝在位四年,放宽农税等等的功德,一定要入青史册,否则世人会指责朱棣的不是,夺了他的皇位不说,还放火烧宫,这话可说不来。 
“就让史官记载,建文皇帝因皇城失陷,受不住打击,放火自焚,全国玉玺和他葬身于火海之中吧!”将放火烧宫一事推到建文皇帝身上,日后世人就不会说他是个无情无义的皇帝了。 
“这......”郑和心想,这样做不太好吧! 
“建文君若是知道青史册这样记载,他会怎么样?”朱棣奸笑着。 
“肯定惹毛了,回返京亲自向皇上您问个清楚。”郑和与建文皇帝同朝共事四年之久,对他多多少少也有一定的了解。 
“朕就是要这样的结果。”皇帝抓住了建文皇帝的弱点,目的是要引他出来。 
“哼,怪不得历史的记载会这样,原来是你。”商飞燕双手叉着腰,怒瞪着朱棣,为建文皇帝抱不平。 
“这是就这样定了。”朱棣走到书案前坐下,拿起奏折批阅了起来。 
“那微臣先行告退。”郑和转身离开了御书房。 
“铃——”闹钟响了。 
当商飞燕伸手想按闹钟的时候,头被撞了一下,“哎呦,痛死了,我怎么会睡到床底下了。”她从地上爬到床上,伸了个懒腰,放松一下神经。 
从客厅里传出一阵阵饭香,商飞燕的肚子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 
尚公公那么早就做好了早饭。 
昨天夜里的梦境越来越清晰了,在商飞燕的脑海里不停地播放着,她一边刷牙一边回忆着。 
“尚伯,店铺还在装修,你就呆在家里照顾她们母女俩。”商飞燕走到客厅,给自己拉了一张椅子坐了下来。 
朱允炆问道:“那我呢?” 
“你是我的助手,当然是跟我回研究所啦。”商飞燕还有很多不懂得的地方请教朱允炆呢!对于他来说,文物研究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看我流泪,你头也不回,哭过了泪干了......”商飞燕看了屏幕上的来电显示,正是易教授打来的。 
“喂,易教授,早上好!”商飞燕按了一下接听键。 
“燕子,今天不用去研究所了,我接到城东居民的电话,据说城东发现了古墓,你带着你的助手直接到城东郊区。” 
“嗯,好的。”商飞燕挂了电话,拿起桌面上的汤匙,“允炆,易教授来电话,城东郊区发现了古墓。” 
朱允炆好奇地问道:“古墓?是没什么朝代的?” 
商飞燕嘴里还含着饭,含糊地应道:“不知道,易教授没说。” 
早饭过后商飞燕将必备的物品一一放到背包里,并交待尚公公说道:“尚伯,我们中午不会来吃饭了,切记不要出门,除了我,谁敲门也不能开。”尚公公和荀媚儿还穿着古代人的装束,她担心会引起邻居们的骚动。 
“小燕,你就和万岁爷安心去吧!我会好好照顾荀太妃母女俩的。”尚公公露出慈祥的笑容,替商飞燕收拾书桌上的文件。 
商飞燕背起背包,来到小区楼下,“司机,到城东的郊区。”她拦了辆出租车。 
下车后,商飞燕问朱允炆道:“还晕吗?” 
“没事,只是胸口闷闷地,过一阵子就没事了。”刚吃的早饭在朱允炆的胃里翻滚着,他强忍着想吐的欲望。 
研究所等人都到齐了,正准备着发掘的工作。 
“易教授,事情进展得如何?”商飞燕环视四周的环境,附近都是些已经开发的工业区,在以前也没有发现过类似的事件。 
“已经出土了两件明朝时期的青花瓷,”只见易教授皱着眉头,说道:“发掘的工作有点困难,周围都是石壁,看来......” 
“会不会是巨大的石墓?”商飞燕作出了假设。 
“有这种可能,你的助手精通明朝墓棺的机关,叫他过来指点指点。”易教授已经知道了朱允炆是在明朝穿越来到现世的古人,为此,他不敢将此事声张,只好藏在心里。 
这是朱允炆走了过来问道:“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你看,”易教授用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说道:“这是明朝时期的古墓,我们已挖了将近两个小时了,还没有挖到古墓的根基。” 
朱允炆观察了古墓的石壁便说道:“这墓是坐北向西建造的,应该朝西面开始挖。” 
易教授听从了朱允炆的建议,吩咐手下往西面开始挖。 
时间分分秒秒地过去了,发掘的工作还在进行中,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挖着,生怕一不小心就弄损石壁,失去研究价值。 
“易教授,这石壁有点像门的形状。”其中一个工作人员看到了石壁上有两个完整的石环,看似古代大户人家的门面。 
易教授听见后,马上跳下坑,说道:“的确有点像,再挖,小心点。” 
不一会儿,一扇完整的明朝建筑风格的石门露在众人的眼前。 
“有机关,”朱允炆喊住了正想推开石门的易教授,说道:“拧左边的石环三下,再拧右边的石环三下,石门就可以打开了。”若是猜测的没错,这是晋朝的机关,误启机关会让人困在里面,永远也出不来。 
易教授相信朱允炆,就照他的话去做了。 
“轰隆隆——”只听见一声闷响,笨重的石门打开了里面原本是漆黑一片的,突然间,石壁上悬挂着的蜡烛竟然亮了起来,一条灯火通明的隧道就在大家的眼前。 
                  石室奇遇
“燕子、允炆、景阳、雪霞,你们跟我进来,其余的人在外面看守着。”易教授做领头人,带着大家踏上了诡异的古隧道。 
他们进去后,从身后传来了“隆——”的一生声,石门严严实实的关上了。 
易教授回过头来问朱允炆道:“怎么会这样?” 
“易教授,不用担心,机关门会自动关上很正常。”精通古代机关的朱允炆当然不用担心,因为出去的方法与进来的方法一样,左三下,右三下。 
他们顺着蜡烛光的指引,来到了一间石室里,借着微弱的烛光,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副棺木摆在不同的方向。一副油漆鲜艳,华而不俗,另一副却造工简单,朴素,很明显突出了两副棺木的身份和地位。 
“易教授,我和允炆到那边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在石室的右边,一股约隐越现的绿光透了出来,引起了商飞燕的兴趣。 
“好,小心点。”石室内的烛光太暗了,于是易教授打开了手电筒,观察石室里的陪葬品和石室的构造,以猜测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商飞燕由于好奇心的牵引,然而还不知道前面有危险正等待着他们。 
“很漂亮的夜明珠。”商飞燕用手抓起发出绿光的夜明珠。 
“普通的货色,算不上漂亮,我家要多少就有多少。”朱允炆听见商飞燕欢快的语气,就是忍不住要逗一下他。 
商飞燕反口应道:“是,是,是你家最有钱,可是现在不是呀!” 
和朱允炆拌嘴也挺有趣的。 
商飞燕手里一滑,夜明珠滚到了地上,而且在地上不断地滚,她只好追着它跑,突然夜明珠不滚了,仿似在往下掉,一样,商飞燕见状,马上伸手去捞,不料她脚底踩空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