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骁将-历史军事

第437章


    组阵的六千余刘备军,扣除伤亡除了那一千元戎弩兵外,余下的也都随之跟上,不讲究队列,不讲究统属,跟在两万上庸军之后大声呐喊着。
    三百辆战车已经折损了四十余乘,但剩下的二百五十多辆却没有一辆放缓了追击的马蹄,滚滚的车轮像是一把硕大的砍刀,时不时的在溃败而去的江东军身上砍下一截肉来。
    败逃中,却被斩断了与大部队之间的联系,继而面对的是潮水般涌过的追兵,在死亡的威胁下,大部分的江东军士卒选择了投降。
    一片又一片的降兵被潮水淹没,谭雄因为追击途中的一次耽误,之后竟然落得是次次落后,最后简直是成了搜剿降兵的专业户。而本来在最后面呆着的马谡,整合了一千元戎弩兵后,领着这支小部队却是不缓不慢的追击而去。
    在对付江东军七万主力的时候,这一千元戎弩兵还会有大用处。
    毕竟要对付的是七万人,谁也不敢保证一切都会顺顺利利。摸不准中间就会有谁雄起了一下。为了不出现‘意外’,这一千杀伤力巨大的元戎弩兵就必须随着战场的转变而跟进。
    ————————————————————————————
    “将军快看”一名刘备军骑卒猛然惊叫道。
    赵云星目中一道华彩闪过,不用周边的军士提醒他已经看到了,那远处升起的滚滚尘烟,还有在耳中徘徊的杂乱叫声,都说明了一个事实——江东军的前锋兵马已经大败,己军计划一切顺利。
    想起沿途路上被自己射杀的几名江东军骑卒,赵云嘴角一翘,脸上露出了一丝舒心的笑容。心中已经明白,那几个箭下亡魂的任务就是去给孙权透风报信。
    可惜,命运不济,不巧遇到了自己,一个都没跑掉。
    赵云回头看了看,七万大军依旧在身后紧追不舍,荡起的尘烟阵阵,几乎都遮蔽了半边天空。一点也没有因双方间的距离越拉越大而感到丧气,吊在身后不远处的还是那一千多由江东军各军将亲卫骑军所组成的马队。
    “列开来,都列开来,快闪一边。”赵云首先策马右转,口中大声疾呼着,招呼剩下的那百十骑残兵一块向右转去。
    兵败如山倒,那股力量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一小撮百十号残兵败将所能招惹的。继续在大道上赶路,与败逃的江东兵撞到一起,除了死还是一个死。
    韩当一双浓眉紧紧地皱在了一起,身为沙场老将,他又岂能发现不了前方的异样?那对面升腾而起的尘烟,没有三四万人的规模根本就弄不出来,且还有喊杀声阵阵,隐隐传来……
    可江陵城中刘备军总共才八千人不到,这里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兵马?便是朱桓所部全数败溃也达不到这个阵势啊?
    除非是……韩当心中猛然一凛,朱桓怎么会败呢,如果江陵的刘备军没有援兵,朱桓那两万五千战力根本就无需去担忧失败。
    刘备军有援兵,只有这个解释,一切才都能顺理成章。
    刘备军有援兵……天哪
    韩当心头大急,一勒战马,连声大叫‘停下,停下’。双手一把拉住身边一骑,韩当大声吼叫道:“速去通报主公,刘备军有援兵”
    孙权身边有陆逊等人陪侍,韩当相信,只要自己把消息传到,接下去该怎样做,就无须自己操心了。收紧兵马,排军列阵,以待敌军,这些陆逊等人都会给孙权进言的。
    “父亲你看——”朱异突然大叫起来,声音中充满了惊喜。却是在前方不多远处,滚滚尘烟同样升腾在天空中。“主力,主力,我军主力——”
    朱桓闻言立刻抬起头来,欣喜之色瞬间在脸上闪现,但也仅仅是闪现而已,紧接着的就是浓浓的愁苦之色。
    他的经验可比朱异的丰富多了,最初一眼还没察觉,可紧接着就发现了不对,对面升腾起的尘烟太大了。
    看着规模说是十万兵也没人敢不信,尘烟都直冲云霄遮住了半边天了。
    “是在追击当中,不是在队列行军。”这一刻朱桓的心都凉了
第四卷 征伐天下 四百二十章
    四百二十章
    赵云,赵子龙
    也只有他,能够让孙权挥七万大军倾兵追杀了朱桓瞬间就想到了正点上。
    哀叹一声,一颗心如同坠入了九渊之下,冰寒彻骨。朱桓简直无法想象,自己这一两万残兵败将一股脑的撞进追击中的七万大军当中,会是个什么样的景象?
    乱成一锅粥,然后一发而不可收拾……
    惶惶中朱桓似乎看到了遍地的伏尸,顺着这条大路一直铺到了华容,再从华容县城铺到最东边的大江边畔……
    即便是精锐如曹操的中军,有如此多的名将坐镇,南阳一战时因‘群龙无首’也被张绣夜袭杀的大败而逃,况乎是乱糟糟的江东兵马。现在七万大军一窝蜂的追上来,两军相撞在一起必然是错杂纷乱,这时候身后的几万追兵穷追猛打上来,江东军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人马再多也无用,非一败涂地不可。
    一抹毅然之色在朱桓脸上闪过,回头环顾左右,八千子弟已经散去了大多半,此时还拱卫在身边的只剩下一千出头。“异儿,你去亲报主公……”
    朱桓语气清淡淡的,听在朱异耳中甚至都觉得有那么一丝飘忽。“父亲……”这种败北逃亡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还保持心境的平和?一种莫名的不祥之感在朱异心头窜起,扭头看向脸色平静的显得异常的朱桓,颤声叫道。
    挥手点过一队亲卫,再点过一名部曲督,朱桓直接示意,让这名部曲督护着朱异去见孙权。
    “父亲……,不可啊”朱异心中咯噔一下,叫喊声中一丝哭意不自觉的夹杂其中。他不是傻蛋,见了朱桓这般安排若还不知朱桓接下去要做什么,可就是真的是愚不可及了。
    朱桓面色淡然的摆了摆手,他何尝愿意如此,可若不这样做,那这一战江东战败的黑锅很有可能就会扣在他的头上。那样的话,便是父子二人都能过活着回到江东,朱家也不会再有出头之日了。
    与其这样,反倒不如冒险一搏。朱桓的打算就是领兵反戈一击,他手中还有一千来人,裹挟一下或许能拖上两三千人一起往回拼命。以这样的力量,想要阻止身后的数万追兵无疑是螳臂当车。可就算是不自量力的螳臂当车,也会给不远处的江东大军争取到一点时间。
    朱桓还不能预料,自己如此做后此战江东军的最终结局会是什么。他能够肯定的仅仅是,自己这样做可以给江东军争取到一点整军备战的时间,可以给江东军争取到一丝反败为胜的生机。
    虽然很危险,可这却是朱家的唯一一条生路。不然的话,十万大军一败涂地,江东兵马陆战主力为之一空,要负这个责任的,朱桓便是首当其冲。谁让他是先锋主将呢?
    孙权就算清楚了一切,心中再是不舍,为了自己的颜面,为了给江东百姓一个交代,也一定不会手软的。
    但现在,自己要是奋勇一搏,挡一挡刘备军追兵,却未尝不能改变一下结局。朱桓心里清楚,自己要是战殁于阵中,那就是一了百了,什么事情都没有。自己的儿子以及家族甚至还会得到孙权的爱悯。
    若是最终自己能逃出一命,那也是尽了本分,尽了职责,回去之后就算是受罚也伤不了根本。总之,两个结局无论哪一个都要比此时什么都不做来得强。
    “回去,都给我回去,再敢擅退一步,杀无赦”看到朱异泪流而去,朱桓心中也禁不住一阵悲哀,定了定心神,当即就招呼了周边兵将顿足,不再后撤。
    一千来人,停下之后随着主将的一声令下,不多时就挡下了身后涌来的一千多败兵。
    乱哄哄的两三千人团坐一团,说实话这里面并没有几个心存战意的,可谁让是朱桓亲自坐镇呢。
    紧接着刘阿、谢旌二将也各领着数百溃兵汇集到了这里,却是让朱桓为之一喜。在他的计划中可没有这两人的位子,不想二将真的忠勇任命
    如此一来,朱桓手下军将就锵锵逼近了四千人马,汇成了一大群堵在路上,当即就引起了身后追兵的注意。
    追亡逐北中,最忌讳的就是有人挡路,尤其是这个节骨眼上。冲锋在最前面的周仓,把手一挥,大声叫喊道:“孩儿们,跟我来——”黄巾出身的他,追随关羽多少年了,这口头语却始终不曾更改。
    “杀,杀过去——”另一名领军之将鲍隆也大声吼叫道,“冲散他们,一群溃兵而已,一冲就散”
    二将引着身边五六十骑亲卫,夹杂在二百余辆战车当中,如一道滚滚浩荡的铁流,直冲朱桓而去。
    追逐在江东军溃兵身后,为了不使得江东军逃无可逃,做困兽之斗,反咬一口,二百多辆战车并没有下尽全力。
    所以,虽然追了这么长的路,却并没有耗尽马力。拉车的数百匹战马,都这个时候还都保持着一定水准的气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